首页 » 锦绣谷之恋 » 锦绣谷之恋全文在线阅读

《锦绣谷之恋》第五章

关灯直达底部

    她忽然哆嗦了一下
    她陡地垂下了双手,火苗灭了
    第二天,是去仙人洞的日子。
    早晨,太阳升起的时候,雾气陡地散了,青山断崖,奇松怪柏,从一片混沌之中凸现出来,抖搂了一身烟幕,冉冉地现出了。醒了似的,活了似的,雾气如尘埃在降落,轻轻地,缓缓地,一层一层从上往下降落,最后落到了脚底,伏在了蜿蜒的山道上。地湿了,草尖上挂了晶莹碧透的水珠。阳光一无遮蔽地照在身上,又暖和又干爽。他们沿着锦绣谷,向仙人洞出发。山谷犹如一个人工的环形舞台,云雾在其中表演着幻术,永不停息地聚散浓淡,谷里的山、石、树、木,便显出珍奇古怪的千姿百态。太阳热辣辣地照射,将山谷照耀得绚丽夺目,白云像个活物似的飘游,又洁白又温柔。白云永远地遮掩着深深的山谷,叫人看不见真相。它将深不见底的山谷装饰得又美丽又纯洁,岂不知只要向里跨进半步便是毫无商榷的死地。偶然地,有意无意地,白云揭开一个角落,流露出一点深不可测的真情,然而却是一瞬,叫人不及瞩目,又掩上了,舒展着它白色的花瓣似的边缘,铺成一个令人心旷神怡的伪装,只留下几点疑惑。
    她走在狭狭的山道上,沿着山谷一层一层盘旋而上,山谷越来越在她的脚底,她看见山谷的对岸,他们刚才走过的山道,狭窄而且倾斜,就像画在山崖上的一条白色的痕迹,绵延不断,行着长长的,没有头尾的蚂蚁般的队伍。虽是秋季了,已过了旅游盛季,可庐山上的游人依然很多。山谷是越来越深了,她一眼都不敢离开脚步,生怕自己会迷了心窍,一步踩上白云,白云是那么诱人,叫人想去摸一摸。她有点儿心颤,不由伸出手去扶身边的崖壁。崖壁很粗糙地擦破了她的手心,手心里的伤痕叫她感到安全和踏实,她微微地安定了。她站住脚,靠在崖下,让后来的性急的人们越过她先去,她摘下白色宽边的遮阳帽,将它挽成一个小小的圆盘,装进挎包。这时候,她又看见了山谷的彼岸,他们刚刚走过不久的那山道上,绵延不断地蠕动着蚂蚁般大小的队伍,傍着高高的山崖,临着深深的山谷,那队伍活像一队工蚁。她怔怔地站着,太阳照在她脸上,她流汗了。
    忽然,一只手拉住了她肩上的挎包带子,她一惊,却见是他,心里微微地激动,却毫不奇怪,从这一早起,她好像就在等他。不,从昨天就开始了这等待,或者是更早,早在他那班1157次飞机降落之前。他确是在她的等待和预料中来的,所以她不意外。他将她的背包夺去了,背在他的肩头,他没有背包,口袋里装了烟,这就尽够了。挎包到了他肩上,她便不得不随着他一起走了,他们就不得不在一起活动了,因为包里总有着一些随时要用的东西,比如扇子、毛巾,还有钱包,等等。于是,他们便在一起走了。他很懂得她对山谷的心情,让她靠着崖壁走,自己则走在路边,将她与山谷隔离。就在他脚边,浮着一朵莲花般的白云,他的脚已经触到了它的花瓣,而他泰然自若地走了过去,她看见他鞋上的细小而晶莹的水珠。
    太阳高高地照着山谷,白云透明了,好像是一个幻觉的世界,一个海市蜃楼,一层一层地显示出来。松柏伸展着手臂,岩石昂着头,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毫不受人干扰,它们是在自己的家里。她的目光,在他宽阔的肩膀的保护下,攀附着山谷边的奇石怪树,一点一点朝下去,去到很深的地方,有一丛血似的杜鹃花,不可思议的殷红殷红,盛开着,美得邪恶,她的目光被它灼了,可却离不开了,钻进了它的心里,被它攫住了,灼热灼热地攫住了,好不容易才挣脱出来,再拉扯着崖边的枯藤,一点一点艰难地往上攀援,终于攀上了山谷。阳光稍一斜目,白云又遮蔽了。
    他停住脚步,忽然要吸一枝烟。她便也站住了脚等他。他从短袖汗衫上的口袋里掏出烟。很普通的烟,又从短裤口袋里摸出打火机,却不那么平凡了,是一个狭狭、扁扁、黑色的金色镀边的打火机。他开始点烟,从山谷里吹来了风,竟把他的火熄灭了。他努力地扣着打火机,火苗摇曳,挣扎了片刻,依然灭了。他用手挡着东面,风从西面来,挡着西面,风从东面来,他弯下腰,风从下边来,他挺起身子,风从顶上来,风从四面八方来,包围他,围剿他,这是锦绣谷里的风。他注定是点不着这枝烟了,他注定是自己独个儿点不着这枝烟了。她终于看不下去了,便走上一步,走近了他,站在了他的面前,然后伸过两只手,围住他的颤抖的火苗,火苗在她手心连成的围墙下颤抖,终于不灭了,他急急地用力吸了几口,烟头急骤地明暗明暗着,终于点着了。就在点着了的那一刹那,他抬起了眼睛,看着了她的眼睛。他们是近在咫尺了,他与她,近在咫尺。他的凌乱的额发几乎与她的额发相连,他们的眼睛在咫尺之内对视,目光好比是两截飘零的断丝,在空中互相触到了,碰着了,接上了,连接了,然后,就将开始慢慢地织成一张网了。她陡地垂下了双手,火苗灭了。
    不知什么时候,不知怎么开始的,他们又在走路了,绕着锦绣谷。他们是不知不觉地走动起来的。锦绣谷像一个圈套,怎么走也走不出去似的,这条路是多么多么的漫长啊!太阳已经将露水晒干,道路很干燥,且又柔软,山谷里的白云像流水似的回流。他们的脚步落在干燥了的青草里,地响。她微微侧过脸,望着峻峭的崖壁,他则望着身边的山谷,他们将眼睛挪远了,将那条连接起来的游丝延长了,但并未断。她知道了,那准备已久的事情,这会儿终于是发生了,多日来的不安的预感似乎都有了回答,都找到了出处与归宿。心里反倒平静了。她终于平静了下来,从山崖这边转回了头,正视着前方,前方突然地喧腾起来,山回路转,仙人洞到了。
    他们登上了台阶,平台上拥满了人,人声鼎沸,他们竟都有些糊涂,记不起这究竟是什么地方了。他们挤到石栏前石桌边上,坐下了,这时方才看见他们的人几乎都围在了几张石桌边上,喝着那种由香精与糖精调制成的苦殷殷甜腻腻的汽水,见他们来到,纷纷热情地招呼,要他们依次站在石栏外的一棵松树下拍照。霎时间,他们有了一种回到人间的感觉,虽是嘈杂纷乱,应付不及,心里却踏实了许多,有了许多可攀附的东西。他们心甘情愿地由着人们摆布,然后与大家一起聊天,嗑着多味瓜子,他则吸烟。烟依然是难点,可她却不再帮他。方才那用手握住火苗的一瞬,是如此的宝贵而可珍惜,重复一遍都会将它亵读了似的。那是于他于她都有着特定意义的一个动作,决不可滥用的,任何滥用都将把它歪曲,使它平凡,丧失它的意义和价值。这是仅只有她与他了解,懂得,仅仅属于她与他所有的一个动作,这是一个秘密。坐在众人之中,而有着一些绝对私有的东西,会使人那么快乐,比任何人都富有似的。于是她便又比往日更加慷慨大度,越来越博得了大家的好感,再没有比她在这个集体里相处得更好的了,也再没有比她在这个集体里更得到快乐的了。他们各自与各自的同伴很有兴味地谈话,很注意地听着对方的发言,再不互相看上一眼,然而他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表情,又都是为着对方的。他们好像共同策划并保守着一个诡计,因为所有的人除了他俩,都无法参与,心里便得意万分。
    太阳很晒人,她却不向他要回她的包,好从里面拿出遮阳帽戴上。她不愿与他多说话,多接触,似乎是担心不小心会碰碎了他们之间的一个还很不坚强,甚至相当脆弱的默契,她也是不敢滥用这默契的,她是极珍视它的。而他似乎也是这样,以后的一路,他再不与她同行,她的包却还挂在他的肩头,守着他似的,又被他守着。他们远远地分开,各自汇入了人群,那恍若隔世的锦绣谷,远成了一个梦,这梦存在他们心里,与他们时刻同在着,时时地温习着他们,又被他们所温习。远远地与一个人温习着同一个故事,这欢乐是莫大的。他们怀着莫大的欢乐,走着极狭的山路,与人群拥在一起,与人们七嘴八舌地说话。此时此刻,这人群,似乎全是为了陪衬他们的故事而存在的了。
    下午的半天,就在疗养所的会议室里座谈,谈的总是文学,也就无所谓确定题目了。编辑与记者闻讯而来,早早地坐满了会议室的一周,三时左右,作家们才陆续来到,开始座谈。先是照例的静场,静了有不多不少半个小时,然后照例的彼此谦让,让了也有半个小时,便开始慢慢地发言了。起初都是矜持着,却越来越投入,激情洋溢起来,观点新颖,措辞激烈,话没落音,便有奋起的反驳者,加倍激昂地说了起来。然而,细听了几句,便可发现他并没针对前者的发言而发表自己的反对意见,只是从前者发言中劫取了一个契机,开始传播自己的宏论。十七八种并不相对也不相抵的论点在空中交错穿插,讨论没有中心,也无主题,你谈这,我谈那。编辑记者们则埋头疾书,生怕遗漏,每一个字都是那么落地有声,漏掉一点儿都会无限地遗憾。她也不例外,这些光彩四射的思想使她尤其地激动,因她是尤其的聪慧,极善领会又极富情感,不甘寂寞又不甘平凡。这一时刻,与她往日里平淡的生活与工作形成了极鲜明的对照。这里在座的有不少几位作家的稿子经过她的手,一行一行地纠正错字与别字,拼着版样,审着插图,然后送厂,再从厂里返送回来,已成了铅字,她再从铅字里捕捉着遗漏与错误……思想落成文章,文章拆成文句,文句再拆成一个一个的汉字,这是最后的解体和还原,每一个孤立的汉字都失了意义,她天长日久的工作是多么多么地乏味,她乏味地工作了偌多年,竟不知觉。她觉着自己身体里和头脑里,有着什么东西被唤醒了,如一股活水,源源流淌,她真是换了一个人似的。
    她真是来对了,如果她不来,那么,她将是多么地不幸啊!这时候,她看见了他,坐在铺了白桌布的长桌的尽头,他开始发言。他才说了一句,便低下头点烟,他用嘴唇衔着烟,微微皱着眉,眯缝起眼,似乎被烟熏着了似的,那一苗火焰跳跃了一会儿,熄了。她心里就像也有什么亮着的东西熄灭了,忽感到一阵黯然。那神奇的锦绣谷里神奇的景色泯灭了,在这烟气弥漫,人声鼎沸的屋里,无影无踪。在切实可见的他面前,锦绣谷里那一丝迷梦般的联络,忽然碎了,碎成粉末,细细的,透明的,四下里飘散,什么也没有了。她心里空落落的,竟没有听见他在说什么,她的笔伫在本上,画着一个又一个的五角星,连成了串,一串又一串。她只知道他不像别人那么激昂,他总是异常含蓄,不露声色,言语不多而内涵丰富。她还知道大家都更静了,更集中注意地倾听他说话,说明他的观点更有价值。她知道他有不同于一般的价值,她深知他的价值。这时候她有点儿害怕,害怕早上锦绣谷的一幕仅仅是个幻觉,仅仅是个想象,她心里有些焦灼,她要抓住它,要用手触摸它,感觉它,无论它是多么飘忽不定,多么扑朔迷离,多么不可触觉。
    这时她忽然哆嗦了一下,在她头顶正中,响起一个巨大的声音,当——一声,随即门外远处便有丁零零的回声,她正茫然,却见屋里的人们都活动了起来,他也正做了个结束了的手势。她这才想起来朝头顶上方看了一眼,在她背靠着的墙的上方,有一架大钟,而远处传来的则是开饭的铃声。她昂头看着大钟,有些惶惑,慢慢站起,随着人群走出了会议室。钟声还在响,当,当,当的。他在人群里浮动,像海洋上的一个孤岛,他似乎没有意志似的,随着人群的推动,越来越向前。
    晚饭以后,依然是舞会,在这山野地方,晚上是寂寞的。山是早早地隐进雾障后面,好像雾障后面便是它们的家。虽说有个牯岭镇就在不远处,可是从大城市来到这里,却是为了山水。牯岭镇是引不起他们兴趣的,何况到处是无处可宿的旅游者来回游荡,不如在此地跳舞既清静又热闹。她不大想去,却又暗暗地不舍,犹豫了很长时间,依然去了。到得很是时候,舞会已开始了五六支曲子,人们刚注意到了她的缺席,可她却到了。舞场上的人们翩然着,她悄悄地走到墙边,在一张方桌边坐下。乐曲稍一间断,屋外潺潺的水声便涌了进来,传递着山的消息。这时候,他向她走来了,是的,绝无疑问的,他向她走来了。可是,在他之前,已有人在向她走来,他分明是迟了半步,他发现自己迟了半步,便犹豫起来,想要退却似的。没有办法,她只得站起来了,她只有迎上去了,如再犹豫半秒钟,他就要退却了。她向前走了半步,将他留住了。等他们步入舞场,走过了数十步之后,她才意识到,她与他在跳舞了,她与他相离得那么近,那么亲昵。舞伴之间原本没有意义的距离与形式,这会儿突然升起了许多含义,使她激动了。她微微红了脸,她再想不起她是如何与他走到了这一步。她的脚随着舞曲自然地移动,他们从一开始起就取得了一个合适的节奏。可是他们毕竟不是舞场老手,不至于熟练到可以边走步边说话。他们放松不得,他们无法交谈,心里却也暗自庆幸不必交谈。她的手在他的手里感觉到他的手,她的呼吸在他的呼吸里感觉到他的呼吸,有时,她的腿碰了他的腿,于是便在这碰撞中感觉到了他的腿。她的心复又宁静下来,傍着他真实可感的身躯。她的眼睛看着他肩膀的后边,他们的眼睛再不曾交流。锦绣谷的交流是他们最后一次交流,也是他们最神圣的交流,他们都不愿用平庸的对视来腐蚀那一次神圣的交流。他们在回避中相遇,他们在无视中对视了。她忽然感到了他心里的悸动,她的左手放在他的右肩上,她从她手心里感觉到了这悸动。她知道,他绝不会是无动于衷的,绝不是的。
    舞曲马上要结束,乐句已有了终止的感觉,做梦似的。她听见他在说话,他在她的耳畔说,又像是在极远极远的地方,再清晰不过了,又再混沌不过了,再自然不过,又再别扭没有了。他说,屋里挺闷的,还不如出去走走再说呢。他说得很平常,又很不平常,他这么说道:
    “屋里挺闷的,还不如出去走走再说呢!”
    这句话,在相当一段日子以后,回想起来,便具有了一种强烈的象征的意义:
    屋里挺闷的。
    还不如出去走走。
    再说呢。
    似乎再不需要有什么犹豫,拒绝更是不近人情也不自然。她从椅背上拿了她的外衣,他则从桌上拿了他的香烟和打火机,走了出来。没有人注意他们,一直有人频繁地进出,进来出去从引不起人注意。他们走了出来,门在他们身后弹回了,关上了,陡地将音乐与人声隔远了。走廊上极静,他们的脚步在水磨石地上击出清脆的声音。他们互相都有些窘迫,互相不敢沉默了,连脚步也不敢滞怠。他们匆匆地走着,并且很快地说起话来,试图以平常的交谈来冲淡这一时窘迫的气氛。他们窘迫得都有些后悔了,并且是那么紧张,生怕弄坏了一些什么。可他们又不敢沉默。他们胆战心惊地,开始说些淡而无味的话,说屋里的空气是混浊的,而屋外则很清新;说夜里很凉,可也正好;说山泉很甜,喝多却怕伤身。他们免不了要重复,还会自相矛盾,可他们来不及想了,他们急急忙忙地说,生怕静默了下来。他们极怕静默。一整幢房子都寂静着,却又极其明亮,舞曲已被他们留在身后很远的远处,在这空寂而明亮得一无遮蔽的屋子里,他们必须制造点什么来遮蔽一下。他们的聒噪击破了屋里的空荡荡的寂静,这寂静似乎是一种奇怪的物质,他们感到了这物质的压力;这寂静又是一种低回的声波,就像透明的水上的水膜,他们的说话搅扰了平稳的水流,他们听见了水流被划动了的声音。他们聒噪着踏出了疗养所的台阶,他们突然看见了山,隐在雾障后面的山的影子。没有人的搅扰,山便活了,在说话似的。他们静了下来,再不叨叨了。这时候,他们竟不再觉得有什么不妥与难堪,黑暗包裹了他们,他们有了可以蔽体的,再不是裸着的了,再不必羞愧了。而且,山是那么解人心意地,而又洞察一切地俯视着他们,一切都不必伪装了。他们渐渐地卸去伪装,觉得轻松,自由,无拘无束,他们在台阶前站着,没有走出去,没有走进雾和黑暗里,他们还没到走进去的时候似的,自觉地,不约而同地停在了台阶下。雾里就像有另一个不为人知晓的世界,他们都不够勇敢,也不够冒昧,谁也没动这个念头。
    星星照耀着最高最远的山峦,看不见的泉水湍湍地流,与风里的沙沙树叶作着对话。
    今天的太阳和昨天的一样地升起。她和他却再不是昨天的她和他了。于是,太阳也变了,从一个不是东方也不是西方的地方升起了。从此,无论她与他离得多远,在漫漫的山路上相隔了多少级台阶的距离,她都安心了。他的目光与她同在,她时刻感觉到这目光的照耀,她便愉快地心甘情愿地努力着,努力使自己做得好一些。生命呈现出新的意义,她如再生了一般,感到世界很新鲜,充满了好奇和活力。她走着无尽的九百五十六级台阶,每一级台阶都是为他而走,为他这台阶才不使她疲劳与乏味,即使筋疲力尽她也是欢欣鼓舞。由于有一双目光的注视,她又是加倍的紧张,唯恐有一个闪失而露了丑,她自己也不曾意识地小心翼翼地保护着自己在他心目中的形象。那形象是很美好的,美好得竟使她自己都陌生了。她为自己也为他爱惜这新的自己,如若有了什么损害,便是伤她,也伤了他,伤了他的注视,也伤了他的感情。
    呵,她竟想到了“感情”这两个字了。这是许久许久以前的事了,早已陌生了的面目,此时提起,她顿感到心潮激荡。九百五十六级台阶,级级朝下,已经听见三叠泉的瀑布声响,在陡峭的山壁碰出回应。她亦步亦趋地走下台阶,整齐的台阶由于长久的凝视,竟成了一条平铺的道路,枕木似的排了无尽的一条。她有些恍惚,住了脚,抬头望望蓝天,蓝天叫山像一口井似的圈起了。他们已经下了山谷,他们越来越走入山谷了。她望着蓝天下青苍的山峦,目光忽地回到了自己脚下,不由得一惊,险些儿跌下了她那一级台阶。那一条平铺的石枕,就在她走神的那一会儿,笔陡得垂直了,从她脚尖前边直垂下去,耳边充满了嗡嗡的水声,犹如山在轰鸣。石阶上,蜿蜒着人群,如蚁般地蠕动,她看见了他的背影,他用他的背影照耀着她。有了这背影的关注,她唯有镇静地稳当地一步一级地下去了。明明是九百五十六级台阶,却像是无限,明明是无限,却是可数的九百五十六级。她对三叠泉已不抱什么指望,她不以为三叠泉是可以到达的了,可她必得这么一步一级地下去,她不得不这么一步一级地下去,似乎是命运的驱使,几乎是一种宿命。她只看得见他的背影,在那一级级的台阶下面,什么都消失了,只有他的背影,飘飘忽忽地在前面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