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胡适与我 » 胡适与我全文在线阅读

《胡适与我》《胡适语粹》序目

关灯直达底部

胡适(1891—1962)的主要著作,除专书外,生前死后的文字汇集是《胡适文存》《胡适文存二集》《胡适文存三集》(以上上海亚东图书馆版)、《胡适论学近著》(上海商务印书馆版)、《胡适言论集甲编》、《胡适言论集乙编》(台北华国出版社版)、《胡适选集》(台北文星书店版)等。其他像《胡适的诗论一集》(北平六艺书局版)、《我们必须选择我们的方向》(台北自由中国出版社版)、《胡适文存》(台北远东图书公司版)等,比起以上诸书,或重出、或删节,都不算是便利读者的文字汇集。

胡适一生的主要著作和文字汇集,既是浩瀚汪洋,难于尽读,于是选本的编纂,也就有其必要。远在四十年前,胡适自己就编了一本自选集,叫作《胡适文选》(上海亚东图书馆版)。他在序里写道:

我在这十年之中,出版了三集胡适文存,约计有一百四五十万字。我希望少年学生能读我的书,故用报纸印刷,要使定价不贵。但现在三集的书价已在七元以上,贫寒的中学生已无力全买了。字数近百五十万,也不是中学生能全读的了。所以我现在从这三集里选出了二十篇论文,印作一册,预备给国内的少年朋友们做一种课外读物。如有学校教师愿意选我的文字做课本的,我也希望他们用这个选本。(《介绍我自己的思想》)

可见胡适自己,远在四十年前,就有了这一心愿,不但有这一心愿,他还把这一心愿付诸了事实。

但胡适编《胡适文选》的时候,是1930年(民国十九年),重编《胡适文选》后,到他在1962年(民国五十一年)去世,他还有三十二年的写作生命。在这漫长的三十二年中,胡适自己没有再续编《胡适文选》一类的选本,这对爱读他的文字的读者来说,是一件很大的缺憾。

就通盘了解胡适思想的标准看,《胡适文选》和即使续编《胡适文选》一类的书,还是不够,因为它们的基本缺点,乃在但求代表性的文章成单元,却忽略了思想方面的普遍选样。结果是代表性的文章虽然完整了,可是代表性的思想却遗漏得很厉害。

为了免除思想上面的遗漏,西方对才智之士的全部著作,有一种可叫做“隽语选粹”(ananthologyofWitticisms)式的收罗方法,分门别类,撷取才智之士的文章片段,综合印行。像伊格奈(RobertE.Egner)编的《罗素短论集》(BertrandRussell’sBest)、沙诺姆斯基(F.B.Czarnomski)编的《丘吉尔雄辩集》(TheEloquenceofWinstonChurchill)等,都属于这一类。这一“语粹”式的编法,把才智之士的全部著作,不论长篇大论也好、片语只字也罢,都能一一撷取精华,巨细不遗,故对整个思想的选样流传,极有帮助。

这本《胡适语粹》,就是比照上述编法而又略微详赡一点的思想选集。它的内容以胡适一生的主要专书和文字汇集为基料,以“哲学·思想史”“宗教·迷信”“东西文化”“中国前途”“政治”“社会·经济”“教育·知识人”“方法论·国故”“文学·语文”以及“人物”等大类,分别囊括这些基料,并且贯串这些基料。全部囊括的基料经贯串为五百个小单元,各加标题,以资醒目。

在“哲学·思想史”方面,小单元包括的有:

一、哲学史的三个目的

二、中国哲学的地位

三、中国哲学史的区分

四、《中国古代哲学史》缺点

五、中国古典思想

六、九流

七、中国思想史三期

八、革命家之老子

九、老子论天道

一○、老子论无

一一、老子论无为

一二、老子人生哲学

一三、儒

一四、五百年必有王者兴

一五、小人儒

一六、殷

一七、孝的哲学

一八、观象制器

一九、春秋影响

二○、尊孔

二一、祭孔

二二、孔家店

二三、读经

二四、荀子论天

二五、墨家名学

二六、法家

二七、法的哲学

二八、道家

二九、道家是杂家

三○、道的观念

三一、与时推移

三二、庄子生物进化论

三三、杨朱为我论

三四、邓析

三五、中国中古思想

三六、中古思想史长编

三七、中古哲学的前奏

三八、贱身

三九、暮气哲学

四○、征服自然

四一、用众智

四二、以退为进

四三、道先称古

四四、造假书

四五、三圣说

四六、符命

四七、距师伐圣

四八、中国近世思想

四九、中国学术史的一大转机

五○、理学

五一、理学运动

五二、理之害

五三、以理责人

五四、以理杀人

五五、格物

五六、格物毛病

五七、敬与静

五八、反玄学

五九、义理

六○、新理学与新经学

六一、清朝的新理学

六二、朴学

六三、“清官”

在“宗教·迷信”方面,小单元包括的有:

六四、孝的宗教

六五、孝的宗教与丧礼

六六、丧礼

六七、古代宗教成分

六八、阴阳家

六九、方士迷信

七○、佛法与科学

七一、地狱

七二、禅学趋势

七三、顿悟

七四、圣经

七五、新理性主义

七六、基督教

七七、清教徒

七八、传教

七九、教会教育

八○、女青年会

八一、名教

八二、打倒

八三、口号标语

八四、丁文江的宗教

在“东西文化”方面,小单元包括的有:

八五、东西文化之别

八六、物质文明是

八七、所谓“精神文明”

精神的

八八、妖言

八九、精神文明的基础

九○、物质的文明

九一、西洋近代文明的特色

九二、心灵上的要求

九三、唯物属谁

九四、纸上文章与实际表现

九五、新宗教

九六、求知

九七、东方人的“精神生活”

九八、圣神

九九、人力车

一○○、认错

一○一、全盘西化

一○二、文化变动

一○三、中国本位

一○四、文化背景

一○五、文化交流

一○六、科学成绩

一○七、模仿与创造

一○八、日本人的模仿

一○九、固有文化并不丰富

一一○、旧道德

一一一、道德的高明

一一二、西洋也有臭虫

一一三、固有文化的三点

一一四、发明

长处

一一五、中国思想的败绩

在“中国前途”方面,小单元包括的有:

一一六、中国急需之三术

一一七、稳健派

一一八、人择

一一九、造因

一二○、造新因

一二一、活马作死马医

一二二、现代化

一二三、武化

一二四、民国以来

一二五、五四以后的方向

一二六、五大仇敌

一二七、贫穷

一二八、疾病

一二九、愚昧

一三○、贪污

一三一、扰乱

一三二、我们要建立的

一三三、“反革命”

一三四、老祖宗造孽

一三五、九一八

一三六、社会重心

一三七、社会重心的条件

一三八、全国人不知耻

一三九、全国人反省

一四○、悲观与乐观

一四一、中国的进步

一四二、瞎子牵着鼻

子走

一四三、等待

一四四、防弊

一四五、发展科学

在“政治”方面,小单元包括的有:

一四六、乌托邦

一四七、国家与世界

一四八、民族主义

一四九、国家主义与世界主义

一五○、国家思想

一五一、国防

一五二、禁书

一五三、专制与建国

一五四、专制与民族

国家

一五五、独裁问题

一五六、幼稚园的政治?一五七、武力统一

一五八、训政

一五九、辛亥革命

一六○、种族革命

一六一、宪政根据

一六二、不可怀疑宪政

一六三、独裁下的

新奴隶

一六四、无为政治

一六五、无为史

一六六、三无

一六七、警察权

一六八、急进革命与

一六九、划一与互异

渐进的改革

一七○、民主制度

一七一、自由民主的

一七二、逆流

潮流

一七三、政党

一七四、个人主义

一七五、自由主义

一七六、不革命主义

一七七、革命和演进

一七八、革命对象

一七九、革命与武力

一八○、解决武力

一八一、帝国主义

一八二、以夷制夷

一八三、不列颠的诱惑

一八四、纸老虎

一八五、九国条约

一八六、日本前途

一八七、民族仇恨

一八八、中日亲善

一八九、世界危机

一九○、共产是理想

一九一、共产主义的错误

一九二、苏联

一九三、国共合作

一九四、洗脑

一九五、共产渗入方法?一九六、盲动

一九七、清算胡适

一九八、“自由中国”

一九九、“自由中国”

的宗旨

二○○、言论自由

二○一、搜捕

二○二、王制论杀

二○三、我不会错

二○四、费城会议

二○五、下马说

二○六、文治

二○七、建设

二○八、盲目的建设与

害民建设

二○九、建设标准

二一○、考试制度

在“社会·经济”方面,小单元包括的有:

二一一、资本主义

二一二、社会主义

二一三、一个忏悔

二一四、社会化的经济制度

二一五、农村救济

二一六、慈善

二一七、仁爱

二一八、社会革命

二一九、社会测量

二二○、正统经济思想

二二一、税

二二二、家族

二二三、择偶之道

二二四、处家

二二五、无后

二二六、“无后为大”的流弊?二二七、家庭

二二八、中国婚制

二二九、中国女子地位

二三○、女子教育

二三一、女子作品

二三二、两面标准

二三三、怕老婆故事

二三四、姨太太

二三五、我们怎样待小孩子

二三六、感谢帝国主义者

二三七、慈幼问题

在“教育·知识人”方面,小单元包括的有:

二三八、好人

二三九、乱世的饭桶

二四○、新文化运动

二四一、思想的变化

二四二、北大干政

二四三、学生干政

二四四、变态社会

二四五、救国

二四六、民气

二四七、学潮

二四八、大学毕业生

二四九、功不唐捐

二五○、学问

二五一、教育史

二五二、大学史

二五三、书院

二五四、白鹿洞

二五五、传教士教育

二五六、中国公学

二五七、同等学力

二五八、训育工具的

大缺点

二五九、领袖人才

二六○、人格

二六一、教育破产的

救济方法

有“方法论·国故”方面,小单元包括的有:

二六二、学问之道

二六三、札记

二六四、名学浅说

二六五、名学方法

二六六、名词争论

二六七、证据

二六八、方法与材料

二六九、成见

二七○、四字诀

二七一、概括论断

二七二、先信而后考

二七三、不苟且

二七四、沙狄的方法

二七五、少年中国的逻辑

二七六、疑古的态度

二七七、述学

二七八、原料

二七九、副料

二八○、史料的审定

二八一、审定史料方法

二八二、愚与诬

二八三、校勘

二八四、校勘之学

二八五、中国校勘学

二八六、训诂

二八七、训诂之学

二八八、贯通

二八九、论考据学

二九○、考证方法与

二九一、考据方法与宗教

思想训练信仰

二九二、归纳法

二九三、归纳和演绎

二九四、汉学方法

二九五、论汉学方法之书

二九六、汉学运动

二九七、中国学

二九八、国故

二九九、“整理国故”

三○○、索引式整理

不过如此

三○一、结账式整理

三○二、专史式整理

三○三、比较的研究

三○四、中学国故丛书

三○五、论国故学

三○六、经学

三○七、说经

三○八、宋儒注经

三○九、史

三一○、避讳

三一一、言事不讳

三一二、古史观

三一三、传说

三一四、箭垛式人物

三一五、社会史料

三一六、史料出现

三一七、翻案

三一八、正谊的火气

三一九、可能性

三二○、丐辞

三二一、思想系统

三二二、思想线索

三二三、文体不足据

三二四、魔鬼的辩护士

三二五、因声求义

三二六、年月日

三二七、野有死麋

三二八、清庙

三二九、谏诤

三三○、井田

三三一、度量衡

三三二、椅子

三三三、反切

三三四、实验主义方

三三五、实验主义真理论

三三六、实验主义实在论

法论

三三七、目的热与

三三八、输入学理

三三九、文字障

方法盲

三四○、抽象戏法

三四一、名词戏法

三四二、剪报

三四三、杂志

三四四、报纸

三四五、真姓名

三四六、情报

三四七、天经地义

三四八、问题与主义

三四九、清议

三五○、变话

三五一、低调

三五二、独立精神

在“文学·语文”方面,小单元包括的有:

三五三、死文言

三五四、历史进化的文学

三五五、文学二派

观念

三五六、历史上的文学

三五七、文学史公式

三五八、白话文学史

革命

三五九、做文学史

三六○、事实与看法

三六一、中国文学来源

三六二、文的形式

三六三、文学忌抽象

三六四、言近而旨远

三六五、活字死字

三六六、古文

三六七、国语与汉字

三六八、汉字权威

三六九、代替汉字

三七○、文章达意的重要

三七一、套语

三七二、大众语

三七三、白话的字

三七四、美文

三七五、文腔革命

三七六、中国方言文学

三七七、方言文学

三七八、实验主义的文学观

三七九、最后之因

三八○、人的文学

三八一、在文学革命上的

三八二、文学三病

贡献

三八三、人不到四条

三八四、言之有物

三八五、不无病呻吟

三八六、论用典

三八七、陈言滥调

三八八、不讲对仗

三八九、不摹仿古人

三九○、不避俗语俗字

三九一、中国文法学

三九二、候补国语

三九三、国语

三九四、国音

三九五、小百姓语言

三九六、林琴南与古文

三九七、文学之美

三九八、逼人性

三九九、懂得性

四○○、文学革命与试验

四○一、门外汉

四○二、戏台里喝彩

四○三、旧戏

四○四、旧剧

四○五、悲剧

四○六、遗形物

四○七、标点符号

四○八、古文译书

四○九、论翻译

四一○、翻译

四一一、译书办法

四一二、传记文学

四一三、中国传记文学

四一四、传记文学不发达

四一五、教科书

不发达原因

四一六、演说

四一七、对于诗经的几个

四一八、楚辞

基本概念

四一九、忠臣教科书

四二○、词

四二一、词选

四二二、元曲

四二三、昆曲

四二四、禁与删

四二五、八股

四二六、短篇小说

在“人物”方面,小单元包括的有:

四二七、老子与孔子

四二八、陆贾

四二九、叔孙通

四三○、司马迁

四三一、王莽

四三二、玄奘

四三三、神会

四三四、柳宗元

四三五、李觏

四三六、金圣叹

四三七、颜元

四三八、费经虞与费密

四三九、戴震

四四○、汪辉祖

四四一、吴敬梓

四四二、刘鹗

四四三、王照

四四四、严复

四四五、林纾

四四六、辜鸿铭

四四七、曾朴

四四八、梁启超

四四九、章炳麟

四五○、高梦旦

四五一、张元济

四五二、章士钊

四五三、蒋孟邻

四五四、梁漱溟

四五五、鲁迅(周树人)

四五六、丁文江

四五七、徐志摩

四五八、傅斯年

四五九、胡风

四六○、宣统皇帝(溥仪)

四六一、曾琦

四六二、林森

四六三、汪精卫

四六四、陈济棠

四六五、邹鲁

四六六、张学良

四六七、赵元任

四六八、尼采

四六九、达尔文

四七○、詹姆士

四七一、林肯

四七二、爱默生

四七三、阿克吞

四七四、拜伦

四七五、维多利亚

四七六、易卜生

四七七、欧亨利

四七八、托尔斯泰

四七九、荷马李

四八○、杜威

四八一、威尔逊

四八二、塔夫脱

四八三、老罗斯福

四八四、翟理斯

四八五、罗素

四八六、萧伯纳

四八七、威尔斯

四八八、兴登堡

四八九、罗斯福

四九○、斯大林

四九一、马歇尔

四九二、赫尔

四九三、艾森豪威尔

四九四、巴鲁克

四九五、弗勒斯纳

四九六、司徒雷登

四九七、伊斯曼

四九八、汤因比

四九九、高本汉

五○○、青木正儿

从上面这五百个小单元和它们所隶属的大类里,内行的人都不难察出:胡适主要思想的分类条目,大致都已具备。偶有五百个小单元以外的子题,表面上虽没列入,骨子里却可能藏在其他单元之下,稍微细心一点的读者都不难找出来。当然这部“语粹”的选定,编者个人主观的看法和能力的限度,自都难免,如有不当之处,自与胡适本人无关。

胡适在《胡适文集》编印后十七年,自己本就感到个人文字有“分类编印”的必要,他曾说:

……大概在民国三十七年(1948),亚东图书馆因为缺乏资本,缺乏纸张,不能重印文存,所以把三部文存的纸版同版权出卖给商务印书馆。当时我本想从这四部书,一百五十多万字里,选出一些文字来,分类编印出版。例如《中国旧小说考证》可以成一部小书,《中国佛教史研究》也可以成一部小书,《中国文学革命运动的史料与理论》也可以成一部小书,《中国思想史杂论》也可以成一部小书。但不久……国家沦陷到铁幕里,我当然没有心绪想到这些个人小问题了。(《胡适文存》“四部合印本自序”)

如今,二十二年又过去了。除了《胡适选集》外,我们还看不到“分类编印”胡适遗著的痕迹,更看不到详细分类编印的痕迹。胡适本人早已墓草久宿,胡适遗著的分类编印,也早已不是他“个人小问题”。这部《胡适语粹》的编印,也许正是上述这一现象的一点抗议、一点功德。读者看了本书,如果能悲愤这一抗议、体念这一功德,那么对胡适而言,也正是“圣人不空出,贤者不虚生”了!1970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