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我的趣味汉字世界2 »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我的趣味汉字世界2全文在线阅读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我的趣味汉字世界2》具体事物

关灯直达底部

释义

一种气鸣乐器。古代主要为诱捕猎物所用,是我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

辨析

“陶冶”和“陶埙”一样,都与陶器有关。“陶冶”是从陶器的烧制引申而来。被书本或音乐等陶冶情操的过程就好像陶土经过火的慢慢烧制最终发生蜕变,化成精美绝伦的陶器一样。所以“陶埙”“陶冶”“熏陶”用的是“陶”,而非“淘气”的“淘”或“掏东西”的“掏”。

起源与演变

《说文解字》解释“埙”为“乐器也。以土为之,六孔”。埙的材质多样,有骨、玉、陶土等,但因多用陶土烧制而成,所以叫陶埙。

至于“陶”,从阜,匋声。左耳刀旁在古文中多从“阜”而来,指的是山地。“陶”的古文字,左边为阜,右边为一个人与一个缶(也就是瓦器),含义为一个人在山中用陶土制造器具。

例句

万荣县荆村曾出土过几枚新石器时代的陶埙。

字里字外

埙的产生,众说纷纭。其中,有两种说法最为常见。

一是伏羲制埙的说法。晋《拾遗记》中有“庖牺(即伏羲)……丝桑为瑟,灼土为埙,礼乐于是兴矣”,说的是伏羲用蚕丝制成瑟,烧灼陶土做成埙,开启了礼乐教化的先端。

二是石流星演变为埙的说法。有研究认为陶埙的产生与古人狩猎有关。古时,先民们常常用绳子系上一个石球或泥球(叫作石流星),投掷出去击打鸟兽。有的球为中空,风穿过孔洞,就能发出声响。先民们觉得有趣,就拿来吹奏,于是慢慢演变成了吹奏乐器——埙。

埙的发展过程极其悠长,从单音孔发展为六音孔,便经历了长达三千年的时间。在这一过程中,埙的音量得以提升,声音的表现力也大大提高,形状也渐渐定型为下平上尖的鹅卵状。

古人爱埙,他们研琢埙的造型、埙的结构,赋予它神秘、典雅的气质。在他们的雕琢之下,埙的音色幽深醇厚,如秋天般略带哀婉,被称作“立秋之音”。

埙就是以其深沉雅致的品性,被广泛地应用于宫廷祭祀活动中,抒发先人对于天地、对于祖先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