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华杉讲透论语 » 华杉讲透论语全文在线阅读

《华杉讲透论语》第十章  乡党第十

关灯直达底部

对地位相当的人,团结活泼;对地位比你高的人,保持一点严肃

原文

《乡党篇第十》

孔子于乡党,恂恂(xún)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yín)如也;君在,踧(cù)踖(jí)如也,与与如也。

华杉详解

《乡党》一篇,是学生们记录孔子平时的容貌威仪、言语神态。杨氏注解说,圣人之所谓道,不离乎日用常行之间。所以夫子平时的一动一静,弟子们都注意观摩审视,而且详细地记录下来。尹氏注解说,孔门弟子太好学了,把老师的音容笑貌都记下来,传诸后世,今天我们读到,宛若圣人就在面前。孔夫子岂是刻意为之吗?不过盛德所至,自然而然,动容周旋,无不中礼。

所以这一章,很值得认真讲求体会。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恂恂”,是谦卑驯顺。“便便”,就是辩,雄辩。

孔子在乡里乡亲中间,恭顺谦逊,好像不太会说话的样子。到了宗庙朝廷,祭祀议事的时候呢,则雄言善辩,讲话明白,毫不含糊,但又很谨慎。

为什么在乡里木讷呢?那是不以贤智压人,显得你比别人厉害。都是父老乡亲,礼恭而辞简就好。而到了宗庙朝廷,那是要说工作,讲正事,必须言所必言,辩求明白,坚持原则,只是谨慎不放肆罢了。

我们有的人就相反了,在乡里乡亲中间,他觉得自己是个人物,别人都不如他,所以眉飞色舞,口若悬河。等到了庙堂之上,他又自卑了,战战兢兢,舌头打转,说不出话来。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

“朝”,是上朝的时候,国君还没到,大家在那儿等待交谈。这时候,和下大夫聊呢,孔子侃侃而谈,直言不讳,说话刚直。

和上大夫谈话呢,对方地位高了,体貌尊重,不好意思径情直言,孔子就“訚訚”——和悦而诤也——说的还是直言、诤言,持正不阿,但是,出之以从容,导之以和悦。

过了一阵,国君进来了。“踧踖如也,与与如也。”“踧踖”,恭敬不安之貌;“与与”,威仪中适之貌。孔子在国君面前,既恭敬不安,又从容自在。恭敬不安,是尊敬谨慎,不敢有一丝毫的懈怠,或漏过国君一点意见、指示、情绪。从容自在呢,是他也不过于矜持,而失之拘束窘迫。

我们小时候学校教学楼上刷着标语“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有点这个意思。对地位相当的人,团结活泼。对地位比你高的人,保持一点严肃,你若太活泼,人家可能不愿意跟你活泼。对君王老板,始终要保持一点紧张,别放得太松,放得太松,一则失礼,二则容易错过领会领导指示意见。回到乡里乡亲中间呢,把你所有那一套全都收起来,温和木讷,尊老爱幼,不要太突出自己是个人物。

迎来送往的原则:迎客要快步向前,送客要站在那里张望

原文

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ju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chān)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华杉详解

这是讲鲁君让孔子做摈相,接待客人。列国诸侯的外交礼仪,朝聘往来之时,双方都有熟悉礼仪之人做摈相。主人这边的叫摈,接待宾客;客人那边的叫相,辅相行礼。

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

“色勃如”,脸色变动,紧张起来,严肃认真的样子。“足躩如”,步履盘旋,欲进不能的样子,好像“各就各位!预备——走!”随时准备行动。

揖所与立,左右手。

“揖”,推手向前叫揖,作揖,揖让。“所与立”,是一起做摈搞接待的同事,一般有三到五人,有上摈、次摈、末摈等。摈主有命,则依次传达。孔子在这里是次摈,右有上摈,左有末摈。他或者向左揖让,传命而出,则以手向左;或者向右揖让,传命而入,则以手向右。

“衣前后,襜如也。”“襜”,是整齐的样子。这样左右揖让,但只是左手右手在动,而身体依然端正自如,弟子在后面看他,只是衣服前后摆动,整整齐齐。

“趋进,翼如也。”宾主相见之后,主君引客人进屋。摈相们也要跟进去,两旁侍立。这时,孔子是快步急趋,赶紧跟上!而快步急趋之时,又身形不乱,如鸟舒翼,像一只鸟一样飞进去。我们可以想象,他是小步快跑。

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客人离开,孔子负责出门送客,道别之后,他一定恭敬地站在那里,目送客人远去,一直到看不见,再回去向国君复命:客人走远了,已经不再回头了。

这一段,把孔子的礼数周全写活了。我们也可从中学到迎送的原则:迎客要快步前趋,能一溜小跑最好。送客要站在那里张望,等对方走远了不再回头,或回头也看不见你为止,别对方回头,想再挥一挥手道别,说:请回吧!你却已经早就先回了。

迎客要快步向前,跑得越快,礼数越大。

送客呢,你别一挥手道别,自己先转身进屋了,等对方的车拐了弯看不见了,再转身来得及。

还有打电话,养成一个好习惯,确认对方的话已经说完,并确认拜拜之后,再挂电话,最好等对方先挂。别你的话讲完了你就挂了,别人可能愣在电话那头了。

短信微信,尽量回复。我也有一个好朋友,他一定不让微信对话在你这儿结束,或者给你回个“好的”,或者给你回个OK。总之要保证对话最后一条是他发给你的。好了,这回咱们知道碰见礼数比咱还大的了,我们就不跟他比了。

孔子对“权贵”是高度尊敬顺服,但他的顺服是有条件的

原文

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

华杉详解

这是继续讲孔子上朝的仪表姿态。

“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一入朝堂大门,肃然起敬,屈身而行。“如不容”,公门那么高大,却好像容不下他的身体一样,弯腰低头鞠躬一般走进去,如此恭敬之至。

“立不中门,行不履阈。”站立,不站在门的正中,往边上站一点,以示谦卑;“阈”,门槛。进门,不会踩着门槛,以免违礼放肆。

“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过位”,是经过国君的位子。这时国君还没来,虽然是个空位,但孔子从那儿经过,仍然颜色勃然变动,紧张起来,快步通过。这时有同僚和他说话,他只是勉强应答,不多说,因为随时国君会来,有事招呼呢。

“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升堂面君,提起衣服下摆,恭敬地低头向前,屏住呼吸,就好像没有气息一样。

“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应对完毕,走出朝堂,走下第一级台阶的时候,离国君远了,脸色渐渐舒展,“逞”,是舒放;“怡怡如也”,怡然自得。

“没阶,趋进,翼如也。”下完最后一级台阶,快步向前,而身形庄正,就像鸟儿舒展翅膀飞翔一样轻快。

“复其位,踧踖如也。”回到自己位置,又依然是恭敬而不安的样子,戒慎恐惧。

孔子说君臣之义:“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而他自己,对君上之忠、之礼、之敬,都到了极致。从未见之时,就开始敬,见君之后,而敬不忘,他的敬礼,是从始至终,善始善终。

我们学了太多“蔑视权贵”的所谓“气节”。孔子则是对“权贵”高度尊敬。若人人都不服“权贵”,这社会就没有秩序了,谁都不听谁的。孔子是顺服,高度顺服。但是,他的顺服不是无条件的,是要合乎仁义,值得顺服。在卫国,当他发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的时候,他就挂印而去了。孟子说得更直白——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这是儒家的君臣之义,只要我认您是君,我就全心全意匍匐奉献;若我不认,我自己安静走开。像李白那样,又想待在朝堂,又要美人呵笔,高力士脱靴,摆不正自己位置,肆意消费他人,虽是诗仙,却一副小人得志的架势,孔子是要摇头的,也惹得满朝不爽。

我想起之前在网上看过的一张照片,开“两会”,几个人民大会堂的服务员,在散会后,坐到总书记的座位上,名字牌后,合影留念,假装扮一回总书记,这就没有孔子过空位也敬的意识了。你会不会在公司老板不在的时候,也坐到他座位上去抽一支烟呢?当然不会。若他不在时没有敬,他在时的敬,也就打了折扣。

外交礼仪无小事

原文

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蹜蹜,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

华杉详解

这是讲孔子出访他国的外交礼仪,大约是出访齐国。也有人考据说,孔子没有自己代表国君出访过,或许是孔子在宋国,与弟子们习礼于大树下,给大家讲习的礼仪规范。

“执圭”,“圭”,是诸侯的命圭,天子赐的,代表身份和权力。玉制,长条形,下面是方的,顶上一个尖角。大夫出访,拿着国君的玉圭,就像调兵带着兵符一样,代表国君。

孔子双手捧着玉圭,与他国国君会见,因为这圭代表自己的国君,所以他非常尊敬,鞠躬如也,像鞠躬一样弯着身子。“如不胜”,不胜其重,就好像那圭有千斤重,他举不起来一样,沉甸甸地捧在手里。

圭捧在手里,举多高呢?“上如揖,下如授。”高,不要超过与人作揖的高度;低,不要低过递东西给别人的高度;就在这之间。因为如果你举得太高,对对方不尊重;放得太低,又显得太谦卑。外交无小事,要十分在意。

“勃如战色”,脸色勃然变动,有战惧之色。“足蹜蹜(sù)”,“蹜”,形容小步快跑。孔子手里捧着圭向前,脚抬起很低,缩手缩脚地小步快速向前,“如有循”,就好像地上有一条线一样,他循着这条直线前行。

“享礼,有容色。”聘问之后,要献上礼物,呈上礼单,把东西都摆出来,这叫享礼。这时,孔子神色放松下来,和颜悦色。

“私觌(dí),愉愉如也。”“觌”,就是见面的意思。正式朝聘仪式结束,以私人身份与邻国君臣相见,则非常轻松愉快,一团和气。

这里体现了孔子外交的和敬兼至。前面是敬,不仅是敬,而且是畏,有战惧之色。敬畏谁呢,一方面是敬畏对方国君,更主要的是敬畏不在现场的自家国君,因为手里捧着国君的玉圭。你对自家国君的敬畏,就能让对方也尊敬你的国君。如果你出去,跟别人提到自己国君时,随随便便,那别国就会轻视你的国君,轻视你的国家,当然也轻视你。所以这时候,首先要把自家庄重威严树起来。

正式仪式之后,放松下来,和和气气,亲亲热热,搞好关系。如此和敬兼至。

这里的敬,要特别注意。因为人容易犯的毛病呢,对别人倒是尊敬,最容易不尊敬自己国家、自己公司、自己老板。为什么呢,因为了解嘛,看到的全是毛病,说起来都是问题。但你这样一表现出来,别人就轻视你了。一旦轻视你,他和你打交道的政策就变了。

孔子代表鲁国,鲁国当时是什么情况呢,乱得一塌糊涂,三家当政,国君毫无权威。如果孔子再对自家国君轻视,齐国观感就不一样了,甚至可能起觊觎之心。看孔子这么隆重敬畏,对方也不敢放肆。

在孔子之前,齐国晏婴,有一个折冲樽俎的故事。晋国谋划攻打齐国,晋平公派大夫范昭出使齐国,去摸摸底。齐景公盛宴款待范昭。酒酣耳热之间,范昭借着酒劲儿向齐景公说:“赐一杯您的酒给我喝吧!”齐景公完全没多想,高兴地对左右的人说:“把我的酒杯给范先生端过去。”范昭接过一饮而尽。晏婴看到后,厉声命令侍臣道:“快扔掉这个酒杯,给大王再换一个。”依照礼仪,在酒席上,君臣各用各的酒杯。范昭故意违反礼节,就是要试探齐国君臣的反应,但被晏婴识破了。范昭回国后向晋平公报告,齐国不能打,有晏婴这样的贤臣,绝对没有必胜的把握。

孔子称赞晏婴的外交说:“不出樽俎之间,而折冲千里之外。”“樽”,是酒器;“俎”(zǔ),是盛肉的。“折冲”,是折冲骑,春秋时一种战车,用来阻断敌军冲锋,就像把刀折断一样。“折冲樽俎”,就是在宴席上就把敌军冲锋阻断了。《孙子兵法》讲“不战而屈人之兵”,就是典型案例。

所以外交礼仪无小事,喝一顿酒也顶二十个师。在外交际,提到自己老板时,一定要紧张起来,不能放松。因为你一放松,别人就轻视你公司了。有的人相反,他还故意要放松,显得自己跟老板有特殊关系,那就是作贱老板,作贱自己。

服装不仅是自己的形象,也是对他人的尊重,体现仪式的庄严

原文

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袗絺绤,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

华杉详解

这是讲孔子穿衣服的讲究。

“君子不以绀緅饰。”“绀”(gàn),是深青色中透红色,“緅”(zōu),青多红少,比绀颜色更深些。这两种颜色,都是丧服的颜色,所以孔子不用来“饰”,也就是不用着领子和袖子的镶边。

“红紫不以为亵服。”“亵”,亵渎的亵,轻慢的意思。“亵服”,就是家居服,在家里穿的,比较放松。但孔子的家居服,不用红紫色,因为颜色不正,又太花哨,是女生穿的。

“当暑,袗絺绤。”“袗”(zhěn),单衣,“絺”(chī),细葛布,“綌”(xì),粗葛布。葛布,是葛草纤维织的布,夏天穿用。孔子夏天就穿粗葛布或细葛布的单衣,凉快。但是,必表而出之,里面一定有一件打底衫,葛布衣服罩在外面,否则太透了,不成体统。

“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羔裘”,是黑色的羊皮大衣,“麑”(ní),是白色的小鹿,“狐裘”,狐狸皮是黄色的。孔子冬天穿皮衣,皮衣外面有一件罩衣,如果是黑色羊皮大衣,外面罩衣就用黑色,白色麑皮大衣,罩衣就用白色,黄色狐狸皮大衣,罩衣就用黄色。总之颜色搭配协调。

“亵裘长,短右袂(mèi)。”“亵裘”,是居家穿的皮衣,和出门穿的不一样,做得更长一些,这样在家里窝着暖和。但是右手袖子做得较短,做事方便。

“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睡觉一定有睡衣,长度是身体的一又二分之一,这样睡衣已经足以盖着脚了。我想起电子商务刚开始的时候,有人发明一件睡衣,在网上卖,发了大财。那睡衣是怎样呢?就是特别长!主要用于反着穿,这样反穿着窝沙发上看电视,脚都能盖着,所以人人都需要一件!

“狐貉之厚以居。”这里的“居”,是坐的意思,用狐貉的厚毛皮做坐垫。

“去丧,无所不佩。”丧服期满之后,无所不佩,佩戴各种玉佩饰品。

“非帷裳,必杀之。”“帷裳”,是上朝或祭祀穿用的正式礼服,按规矩,一定用整幅的布做,不可裁剪,多余的部分,就做褶叠,像今天的百褶裙一样。孔子如果不是正式的礼服呢,必杀之,他就一定裁剪掉多余的布料,省工省料。

“羔裘玄冠不以吊。”“羔裘玄冠”,都是黑色,那时候黑色是吉服,丧服是白色,所以去吊唁逝者的时候,一定着正式丧服,不要穿吉服出席。

“吉月,必朝服而朝。”“吉月”,是每月朔日,农历初一。周礼有告朔的规矩,天子每年冬季颁布下一年的日历和政令,诸侯领回来,供奉在祖庙,每月初一祭庙,确认安排这一月的农时和政事,相当于是月例会。孔子每到这一天,必然朝服盛装,去朝见国君。

人靠衣装,佛靠金装。服装不仅是自己的形象,也是对他人的尊重,仪式的庄严。我们今天这些规矩都没了,出席一个丧礼,看亲戚朋友们穿得乱七八糟,觉得逝者都毫无尊严;出席一个婚礼,看亲戚朋友们穿得随随便便,觉得这婚姻也随随便便。重新学会盛装,是我们今天的功课,别服装礼仪没找回来,又跟着硅谷精英们,把穿牛仔裤T恤衫当光荣了。

要对自己有点要求。

斋戒的饮食起居规矩

原文

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

华杉详解

“齐”,同斋,斋戒。斋戒必沐浴,沐浴之后穿明衣,指洁净的衣服,明洁其体。“布”,明衣是布的。不过,孔子那个年代,棉花还没有传入中国,这布不是棉布,可能是麻布。

“斋”,必变食。饮食也要改变,不喝酒,不吃荤。淡泊以致其诚。

“居必迁坐。”“迁坐”,是换寝室。平时与妻室同房,斋戒时自己搬到外面另外的房间住。

孔子说,祭神,如神在。所以“致洁变常以尽敬”。

孔子饮食的讲究:规规矩矩,方方正正

原文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华杉详解

这是讲孔子的饮食讲究。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里“食”,是粮食,要舂得精,皮壳去干净。“脍”,是切得细的鱼或肉。一般人以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是吃的东西讲究,要吃得好。其实主要不是好,是精细,利于消化吸收。医生还建议你尽量多咀嚼,嚼得越细越好,这样减轻肠胃负担,不要吃得太快,囫囵吞枣下去,把任务都交给肠胃。

“食饐(yì)而餲(ài)”,“饐”是腐败而发臭,“餲”是经久而变味,“鱼馁而肉败”,“馁”,也是腐败。食物经久而变味,鱼肉腐败了,都不吃。

“色恶,不食。”食物的颜色变了,不吃。

“臭恶,不食。”食物变味了,不吃。

“失饪,不食。”烹调不当,主要是指没煮熟,不吃。

“不时,不食。”不合时令的食物,不吃。

“割不正,不食。”朱熹注解说,肉切割得不方正的,不吃。朱熹并举了一个例子,东汉时陆续的故事,他被楚王英的谋反大案牵连,抓在牢里,十分危急。妈妈去看他,但进不去,也通不了消息,无奈做了一顿饭,求狱卒带给他吃。他看见饭就流泪,说妈妈来了,却不能相见啊!主审官大怒,认为有人通消息,否则他怎么知道他妈妈来了。陆续解释说:我妈妈切肉,总是方方正正,切葱,每一根都是一寸长。就这一件事,载入史册了,主审官觉得他一家人都不错,肉切得方正,做人也方正,切葱都那么规矩,做人也规矩,跟谋反案子也没什么必然联系,上书给光武帝,赦免了他,放他回家,只给了终身不能做官的处罚。

“不得其酱,不食。”不同的食物蘸不同的酱,没有相配的酱,不吃。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虽然肉很多,但是吃饭以谷物为主,不让吃肉的量,超过谷物的量。

“唯酒无量,不及乱。”喝酒是大家一起开心,所以没有肉或饭那么严格的限量,但是以不乱为标准。不乱,一是不要醉乱,喝醉了乱说乱动,二是也不要乱了血气,身体也不要搞乱。

“沽酒市脯,不食。”“沽”“市”都是买,街上买来的酒或干肉,都不放心,不吃。

“不撤姜食,不多食。”“姜”,古人认为是通神明、除秽恶的,所以不管吃什么,都配上姜,但孔子也不吃太多。

中国人饭前祭的不是神仙,而是祖先

原文

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语,寝不言。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华杉详解

“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公祭分得的肉,当天就分赐出去,不可过夜。家祭用的肉呢,不要超过三天。为什么呢,因为天子诸侯的祭祀,头天早上宰杀牲畜,举行祭典,第二天又祭,叫“绎祭”,绎祭完了再颁赐祭肉。所以公祭的肉,带回家时已经过了两天了,马上要处理。出三日,不食之矣。如果肉存放超过了三天,就不吃了。

“食不语”,是儒家挺看重的一个规矩,不要边吃东西边说话。有四层含义,一是专心,存心不二,吃饭就专心吃饭,不想别的;二是对那食物的敬,对“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辛勤劳动的敬,食物来之不易;三是儒家对人身安全的一贯高度谨慎,边吃东西边讲话,别把食物呛到气管里!四是健康养生之道,细细咀嚼,体味食物之美,也能更好地消化吸收,别胡乱嚼几下就交给胃处理。跟上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是一个道理。

“寝不言”,睡觉的时候不说话。睡觉则平心静气,不说事,不想事,安然入睡。如果睡前说话太多,把自己弄兴奋了,又睡不着,或睡前思虑的事带进梦里,睡不好。我们现在是寝不语,但可能直刷手机,也影响睡眠,所以晚上手机不要带进卧室。

“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这里“瓜祭”是什么,朱熹注解说可能是“必祭”,“瓜”和“必”篆体相近,搞错了。孔子吃饭,哪怕是蔬食菜羹那么简单的比较“差”的食物,他也一定要先祭。“必齐如也”,“齐”,是斋,和斋戒祭祀一样虔诚。这个饭前之祭,和今天我们看天主教基督教教徒,在吃饭之前先祷告“感谢主赐给我们食物”,几乎一样。周朝时是把桌上每种食物挑出少许,放在中间,开始吃之前祭一祭。但中国人祭的,感谢的,不是神,不是主,是祖先,是发现这些食物可以食用、可以种植、可以养殖,特别是发明用火烹饪食物,使人类告别茹毛饮血、免于疾病的圣贤。《礼记》说“礼始于饮食”,首先要感恩他们,饭前要祭他们。

中国人的祖先崇拜:今天的一切,不是神赐给我们的,是一代代祖先赐给我们的,就从饮食开始。

关心人,关心别人,别人也是人!

原文

席不正,不坐。

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

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华杉详解

“席不正,不坐。”古人席地而坐,如果坐席摆得不端正,孔子不坐。这是孔子心存至正,事事都整齐严肃,坐席都一丝不苟,可见他出入起居无事无时不正也。

“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杖者”,是用拐杖的老人,六十岁以上开始用拐杖。与乡人宴会饮酒完毕,一定让老人先走,老人出门了,自己才跟出去。乡人饮酒的礼仪,《中庸》说:“燕毛,所以序齿也。”乡祭之后的宴会,按头发花白程度,也就是按年龄大小来排座次,以老为尊,不管官大官小。孔子呢,更加注意礼节,座次按年龄,宴会结束离开的时候,他也注意让老人先走。

“乡人傩(nuó),朝服而立于阼阶。”“傩”,不是正式祭礼,是乡下人驱逐疫鬼的风俗,有点巫婆神汉的意思。乡人跳大神的时候呢,孔子全身朝服,肃立在自家门前台阶上。“阼(zuò)”,是东边的台阶,主人所立之地。为什么要站在那里呢,因为乡人要驱鬼,而自己家里有自己家的“鬼”,就是祭祀的祖先牌位,所以怕惊动了他们,自己在门口主阶上站岗,家里的鬼神就安心了。

“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托人问候其他国家的朋友,一定隆重地拜送使者,这是拜谁呢,主要是拜要去问候的那人,拜使者,就如同与他亲见相拜一般,不因为远而废敬。孔子曾说过,祭神,如神在。他问候远方的朋友,敬礼也如同对方就在面前。

“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季康子送药给孔子,孔子拜而受之,郑重拜谢,收下。但是,老老实实说:我不了解这药性,对我有没有用,这药我不敢吃。所以孔子交朋友,是至诚无欺,有一说一,不吃就事先告诉对方不吃,别等下回见面,季康子问:怎么样,我给你那药好使不?你搪塞说:还行!还行!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孔子退朝回家,听说马厩失火了,问:有没有人受伤?不问马。孔子不是不爱他的马,但仓促间,首先想到的是人,人的生命安全第一,所以顾不上马怎么样。

人的生命安全第一,两千五百年后,这是我们今天重新要学习的!

要关心人,关心他人,别人也是人,是和我一样的人,所以,在路上开车,不能只管自己方便,要关心他人的生命安全。平时做事,也不要只图自己方便,要注意别给他人添麻烦。

保持对上级的敬畏

孔子的事君之礼,为什么要“畏大人”?为什么要敬畏你的上级?因为我的能力有限,上级交办的任务,你不敢说过去事事都办得让他满意,更不敢说下次一定能完成使命。怎么能放松自己呢?

原文

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华杉详解

这是讲孔子事君之礼。

“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国君赏赐的熟食,孔子一定摆正坐席郑重地品尝,就像国君在面前一样。品尝之后,再分赐给家人弟子分享,这是尊君之赐。

“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如果国君赐给生肉,一定把它煮熟了,先荐奉于祖先,光宗耀祖,这是荣君之赐。

“君赐生,必畜之。”如果国君赐给活物,活鸡、活猪、活羊之类,一定把它养起来,不敢宰杀,这是仁君之赐。

孔子的儿子出生的时候,鲁昭公送来一尾鲤鱼,表示祝贺。孔子视为莫大荣耀,将儿子取名为孔鲤,以伯鱼为字。这就是以君赐为尊、为荣了,到今天我们还知道这鲤鱼之赐的故事。后世孔氏子孙讳鲤鱼,称为“红鱼”,祭祀也不杀鲤鱼,用鲫鱼,这就是仁君之赐了。

“侍食于君,君祭,先饭。”国君请吃饭,前面说了,吃饭前要先祭,跟今天天主教基督教饭前先祷告感谢主一样,只是中国人是感谢祖先,不是感谢主。国君祭的时候,就取国君面前的食物先吃,就好像为国君尝食看食物有没有问题一般,这是不敢以客人自居,我还是侍候您吃饭的“工作人员”。

“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生病了,国君来探病,这是很大的尊荣。躺床上起不来,但是头朝东躺,因为古人室内以西为尊,国君进来,站在西边。不能穿着睡衣见国君,起不来穿朝服,就把朝服盖在被子上,再把“绅”,就是代表身份的束腰的大带子搭在上面,表示对国君的尊重。

“君命召,不俟驾行矣。”国君有事相召,传命一来,都不等车驾准备好,马上就走,步行急趋。步行,难道比车还快吗?为什么不等车呢?这是礼!家人自会准备好车驾追上来,再上车。所谓“急趋君命,行出而驾车随之”。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这里就是讲畏大人,对上级保持敬畏,保持害怕。敬畏的是什么呢?是任务,是职责,是使命,而国君、上级,就是那任务、职责、使命的人格化。我的能力始终是有限的,上级交办的任务,不敢说过去事事都办得让他满意,更不敢说下次一定能完成使命,怎么能放松自己呢?

圣人什么都怕,啥也不怕的,是只关注自己

原文

入太庙,每事问。

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寝不尸,居不容。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迅雷风烈,必变。

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华杉详解

这一段,是记叙孔子在乡里的生活。

“入太庙,每事问。”孔子入太庙,每件事都仔细询问。这句前面有过,重复了。似乎也不该出现在这里。

“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殡”,死者殓在棺,暂停宅中以待葬,这个棺就叫殡,以宾客待之。《礼记・檀弓》有记载:“宾客至,无所馆。夫子曰:‘生于我乎馆,死于我乎殡。’”应该和这说的是同一件事,有朋友从他乡来,不幸病危,要死了,孔子把他接到家里来住,死了又为他送葬。

“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好朋友,有通财之义,朋友送的东西,即使是送车送马那么贵重,也笑纳了,不拜谢。但是,如果送的是祭肉,那要敬他的祖先,一定要郑重严肃地敬拜。

“寝不尸,居不容。”“尸”,指平躺如死人。睡觉不像僵尸那样平躺着,大概孔子都是侧卧而睡。不平躺,是觉得平躺有一种惰慢之气。“居不容”,在家的时候,不为仪容,不像要上班会客一样收拾齐整,比较放松。

“见齐衰者,虽狎,必变。”“齐衰”,前面解释过,丧服。看见穿丧服的,虽然是平时跟自己很亲狎随便的人,一定变色致哀,现在不是开玩笑的时候。

“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冕”,冠冕,是有爵位的人,“瞽”,是盲人。“亵”,在家里,在非正式场合相见,或者说经常相见。对有爵位的人,或者盲人,即便在家里私人会面,或经常相见,抬头不见低头见,也不废礼,保持礼貌。

“凶服者,式之。”“式”,是车前的横木,古人乘车,是站在车上,路上遇到需要致敬的,就手扶在那横木上,俯身致敬,这就叫式。孔子乘车,路上看见有穿丧服的人,一定俯身致哀。

“式负版者。”“版”,是国家版籍,“文武之道,布在方策”,国家有什么重要文件、通知、布告,都在版籍上,路上碰见背着版籍的人,也要俯身,向国家致敬。

“有盛馔,必变色而作。”人家请吃饭,如果看见宴席丰盛,上了“硬菜”,一定变色而起,以致其敬。这个我们要注意,人家请客,上什么菜,是花了心思,什么规格,代表对你的尊重,你不要觉得这是小事。你没反应,对方的心意就没收到效果,你反应很大,对方就很满意。

“迅雷风烈必变。”狂风暴雷,一定脸色惕然恐惧。

那圣人还怕刮风打雷吗?

怕!当然怕!自己家房子没问题,别人家恐怕有问题。这么大的狂风暴雨,恐怕有人要受灾啊!一想到这儿,恻隐之心,担忧之情,油然而生。仁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什么都怕!那啥也不怕的,他关注的只是自己,这是多大差距!

“升车,必正立,执绥。”“绥”,是拉着上车的绳套。孔子乘车,一定站直了,手挽着绳套,注意安全,这跟我们今天坐公共汽车、坐地铁一样,站稳了,手握扶手,小心别摔倒。

“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亲指”,怀疑应为妄指。孔子在车上,不回头看,不高声说话,手不到处指来指去。因为这三个动作,都容易让人生误会,往后看,别人不知道你要看什么,在车上指来指去,又高声说话,下面的人以为你在指着他说他,不高兴。如果是指挥车夫驾车,就更糟糕了。现在有统计,夫妻吵架,一半的诱因,是因为一方开车,另一方各种指挥,就吵起来了。

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

这一段是讲野鸡。孔子和子路出门,看见野鸡。“色斯举矣”,那野鸡看见人的脸色一动,马上举身飞走了。“翔而后集”,飞走了,要再停下来的时候呢,在空中盘旋两圈,仔细观察,确认安全,才降落下来。孔子就感叹了:你看那山梁上的野鸡,它也懂得时宜啊!懂得时宜啊!好多人还不如这野鸡啊!

《吕氏春秋》说:“君子犹鸟也,骇则举。”古人还有“三揖而进,一辞而退”的说法。人家请你,一定要请三次,确认不是客套话,是真要请我,我才去。人家要我走呢,一次就够,赶紧走,最好不要等人家提出来,“色斯举矣”,看人脸色难看,赶紧自己先走。

还有呢,是去危就安,孟子说:“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圣之时也。”知进知退,知道哪儿能待,知道哪儿不能待,野鸡都知道,人却不知道。

“子路共之”,子路听到老师夸这野鸡,就向着野鸡拱手:向野鸡学习!子路一拱手,那鸡以为子路要抓它,“三嗅而作”,“嗅”,怀疑本是狊(jú)字,错写成臭,又再错成嗅了。“狊”,上目下犬,像狗一样警惕地看,以及鸟张开双翅的意思。

那野鸡看子路向它拱手,警惕惊视之下,“三嗅而作”,扑腾几下翅膀,飞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