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全文在线阅读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第29章 琵琶吟

关灯直达底部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西藏的风带走的是岁月,留下的,却是让人难以释怀的经典。时光简短,过隙而逝。青涩匆忙的时光,给我们打下了沧桑的烙印。生活在这个世界,总是要面对许多的悲欢离合,也许是亲身经历,或许只是一介旁观者。命运的坎坷,给我们的,不仅是对于生命无常的感叹,更多的却是对生命的敬畏。

姗姗来迟的春天,在拉萨留下了脚印,枯黄的低洼上,萌发了一层薄薄的绿绒。万物在蓄势待发了一个严冬之后,恣意地爆发了。可是就在这生命之息充盈的季节里,仓央嘉措的故事,却像紧绷得断了线的风筝,云高风疾,不知会飘落在哪里。曾经帮着他的那棵惊世大树,在政局的狂风骤雨中轰然倒塌。桑结嘉措曾经是拉萨不可一世的主,如今却化成了尘土。至于他一手控制的六世达赖,他再也管不着了。仓央嘉措并不是一个容易记仇的人。所有的怨恨,随着桑结嘉措的死,化作了一袭悲凉的感伤。带着一夜梦醒后的愠恼,仓央嘉措竟在寂寞的夜里,发现自己心里尚留有对桑结嘉措的思念。

严格地说,桑结嘉措更像是仓央嘉措的老师。在相处的八年中,桑结嘉措虽然对仓央嘉措有诸多约束,但他对仓央嘉措的学业,却极为上心。在他的管束之下,仓央嘉措学习了各种教派的经典,从一个初入佛门的小喇嘛,成长为了精通五明的高僧。后来的传召大会,不再是因为他的学识不够,而无法邀请他了,而是为他的安全考虑,而不得让他出席。

在这一点上,仓央嘉措从心里感谢桑结嘉措。每一次听到桑结嘉措精辟的佛理分析,他就有些入迷。虽然后来,他为桑结嘉措的自私和约束生过他的气,不再专注听他的讲课。但这些学习,仍使他获益匪浅。

突然,他想起了还没有成为活佛时,在贡巴寺的藏经阁中,曾看过桑结嘉措写的书。那时,他的书有关于星相历学的《白琉璃》,有关于五世达赖的《土古拉》第一卷。那时,仓央嘉措就被其精深的学问和精彩的文笔所吸引,他对这位在世的大师,有着无比的尊敬。

后来,他知道桑结嘉措还写了很多书,《五世达赖灵塔记》、《五世达赖诗笺》、关于医学的《蓝琉璃》、关于寺庙的《黄琉璃》。他记得桑结嘉措对他说过,知识是没有穷尽的,只要认真钻研,可以从任何一个方面得出学问,而他将再写历史和法典的文章,以流传后世。

仓央嘉措心想,桑结嘉措真是一个能沉下心来做学问的人。一个事物繁忙的第巴,有时间来写这么多的著作,在他看来,是不可想象的。如果不是他野心扰起的冲动,他该在以后的日子,写下更多的琉璃篇章。那将是一件多好的事。

可这样的美事,却永不可能发生了。桑结嘉措的心,更多地向往权力,而非学问,即便本身学识渊博,也难逃今日的命运。

仓央嘉措在心中叹息了一声。一个优秀的学者,就这样,以野心家的身份消失了。在他的身后,只留下了骂名,又有谁知道他的学识呢?知道的人,此时仍被囚禁在布达拉宫。他的境况,没有因束缚者的消失而消失,反而会因他的消失而更加不堪。但心中挂着他的好的,却是这个被桑结嘉措伤害至深的人。

黑暗中,仓央嘉措叫来了侍者,让他将桑结嘉措写的书都拿来。侍者带来了一堆书,仓央嘉措在检视中,竟发现了一本写自己的书。他好奇地拿起这本书,桑结嘉措的笔迹清晰可见。

他翻看着这一页页的往事,除了基本的出生和父母信息等,是正确的,他看到的,仿佛是他人的故事。桑结嘉措将幼年的仓央嘉措,神化成了有特异功能的神童。和现世的仓央嘉措相比,这样的夸张、附会,更像是一种讽刺。他清楚地知道,他不过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但他却缺少了普通人应有的权利,成了一只任人宰割的羔羊。

仓央嘉措将书放到一边,这样的书,不看也罢。他也明白,作为一个活佛,五世达赖的转世,在世人的眼中,他不可以是一个平庸的人。他必须有天赋的神异。

其实很多活佛的诞生,都伴随着各种灵异的现象。或者是彩虹当空,或者是天放光芒,或者是海螺声响彻山谷,或者是祥云当空。现在的人,很难分辨这样的灵异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但在藏民的眼中,吉祥的现象,一定跟出生人的福气有关。甚至有些在吉祥之日出生的孩子,虽并没有被认作是谁的活佛转世,也会被附近的寺庙认为是灵童,而接到寺中供奉。

这些孩子,在藏民的眼中,是幸运的。他们代表着上天的眷顾,代表着世间的希望。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这样的经历,亦是幸福的,他能得到好的生活和照顾,拥有学识,将来会受人尊重。但是仓央嘉措不同,他不是那些自小就被认作灵异的孩子,他习惯了世俗的生活,他的活佛生涯,只能成为一个悲剧。

看着桌上那本他的传记,他觉得无比滑稽。这就是世人眼中的达赖,他们想要的达赖,他们想告诉后世的“真相”。桑结嘉措,不过是做了他该做的润色,一种几句具有颠覆意义的润色。可事实上,他和他们想象的那么不同,他的人生就是世俗的悲喜。

他爱他的父母,他们给了他生命、聪慧以及坚强。他们让他学会了爱这个世界,把爱当做对待这世间的法器。所以,在父亲去世后,他继续爱自己的母亲;在离开母亲后,他去爱知识;在母亲去世后,他去爱和母亲一般良善的姑娘;在成为活佛后,他在心中爱佛;在权力的失落后,他去爱世间的自由;在遭到欺骗与无心后,他学会去爱心与心的交际;在痛失所爱后,他学会了去爱世人。

他回顾自己的人生坎坷,他的心有着伤害带来的处处硬痂,但今日的他,却对这一切释然了。或许,要真正有所领悟,必须经历坎坷的心路,方能真正感受到世间疾苦和佛祖苦心。现在,他已经明了了世人的苦,他已经从这苦中超脱了,于这世界,他已无喜无忧。他在乎的,只是这世间的人,能无恙地生活。

他想,这应该就是他的一生了吧。未来,他可以做的,就是为世间祈福。

不求回报,是佛教的舍弃。但在仓央嘉措来说,这却是无奈之举。在他的心底某处,还有那温柔的身影。他记得于琼卓嘎给他的所有温馨,她的每一个眼神,每一次回应,都深入他的心。她是他在这世上最大的爱,她给予的回馈,美过了那些膜拜他的世人。

在寂静的岁月,他会思念她。他望着南方的山峦,祈祷着她能平安幸福。这遥遥的寄望,使心底充盈,可它,亦暗藏一丝凄凉。要续这情,便只有等来世了。

人们对于爱情,总愿意赋予它最完美的理想。西藏人把一生相守的圣山圣湖,当做了绝世的情侣,高原上的山湖们,都被赋予了人格化的浪漫。像纳木错和念青唐古拉山,就是出名的一对。

纳木错是中国的第二大咸水湖,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它在藏语的意思为“天湖”。而念唐古拉山是青藏高原的主要山脉之一,高大的山脉,显示着世人无法征服的威严。相传,纳木错是帝释天的女儿,嫁给了念青唐古拉。念青唐古拉山是在北方诸多神灵中地位最高的,他拥有辽阔的北方疆域和丰富的财宝。于是,他们成了生生世世相守、忠贞不渝的模范夫妻,羡煞旁人的神仙眷侣。

然而故事真正完整的版本,并非如此。传说中,两位神仙并非是举案齐眉、琴瑟和鸣。作为丈夫的念青唐古拉山,对妻子并不温柔体贴。多情的纳木错,也常常背着丈夫跟小山偷情。

美好的心愿,总是被残酷的现实打败。仓央嘉措的爱情,也被现实弄得支离破碎。于是,仓央嘉措只能把对爱情的希望,寄予来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