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江湖:回忆录四部曲之四 » 文学江湖:回忆录四部曲之四全文在线阅读

《文学江湖:回忆录四部曲之四》十年灯:反共文学观潮记

关灯直达底部

五十年代,台湾兴起“反共文学”,那时我拿不动这样大的题材,没有作品,只有心情。

一九四九年五月,国军失上海,我随军撤到台北。六月失青岛,八月失福州,美国发表白皮书,声明放弃台湾。九月失平潭岛,十月失广州,失厦门,逼近台湾门户。共军乘胜攻金门,国军大捷,仍然震撼台湾人心。就在这几个月,小诸葛白崇禧、反共长城胡宗南节节败退,华中、西北、西南尽失。十二月,国民政府迁台北,双方中间仅隔一道大约九十英里宽的海峡。中共反复宣告将革命进行到底,文宣用词竟使用血洗台湾。

逃难来台的人喘息未定,顿觉呼吸急促。

民国以来,直系、奉系、皖系、什么系轮流收税,人民社会组织不变,生活方式不变,价值标准不变,老百姓容易适应。共产党的革命别有大志,他们要“天翻地覆”,解放不是寻常改朝换代,中国人从未有过那样彻底的境况。可是外面的人对里面的情况一无所知,仍然当做“城头变幻大王旗”看待,一九四九年的台湾正是如此,八百万居民面临巨变,他们心理上毫无准备。

这年年底,台北《民族报》聘请孙陵主编副刊,“孙大炮”出语惊人,他以痛快淋漓的口吻痛斥当时的文风,共军咄咄逼近,台湾已成前线,作家委靡不振,副刊只知消闲。那时女作家的情感小品一枝独秀,抒写一门之内的身边琐事,小喜小悲,温柔婉转,小花小草,怡然自得。孙指责她们的作品脱离现实,比拟为歌曲中的靡靡之音。当时文坛传言,一位著名的女作家读了孙陵的文章,很受刺激,孙陵曾当面道歉,但是道歉之后,炮声依然隆隆不绝。

冯放民(凤兮)也在此时接编《新生报》副刊,他开门见山要求作家写战斗性的作品,他的主张比蒋介石总统的“战斗文学”早了好几年。当时副刊注重趣味,凤兮强调战斗,如果鱼熊不能兼得,为了战斗宁可牺牲趣味。许多“外省流亡作家”对他的说法翕然同意,存亡是火烧眉毛,“趣味”又算什么!

多年后凤兮谈起此事,他说他跟孙陵并没有事先商量过,他们各行其是,不谋而合。他说那时中央政府瘫痪,中央党部空转,达官贵人哪里顾得了文学?再说《新生报》由省政府经营,《民族报》由报人自己经营,中央若要发动什么,怎会他们出头叫喊、党营的媒体反而沉默观望?

凤兮说,当时副刊稿源枯竭,没有生气,他看准大陆流亡来台的作家都有强烈的动机写作,可以使副刊活起来。从事文艺批评文艺创作的人应该知道“心的伤害”,知道“无沙不成珠”、“鲜血变墨水”,知道“骨鲠在喉”、“行其所不得不行”,那些由国共内战的炮火下逃出来的作家,并不需要高压逼迫才勉强表现他们的亲身经验。

有些文化人逃到台湾,谨守本业,深居简出,远避政治气味,以备中共解放台湾以后给一线生存空间,国民党对这些人听其自然。也有人认为逃到台湾来就是大罪,索性破罐子破摔,即使绝望亦不可束手待毙,国民党百事俱废,对这些人也无暇一顾。

惟一的安慰鼓励是这些作家促膝长谈。刘珍说:“就算是杀一只鸡,它也要挣命。”那时王聿均还没进“中央研究院”做学者,他是文学评论家,主编《公论报》副刊,主动支持反共文学,他说:“我现在的心情是正在服兵役。”小说家杨念慈说,台湾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我们一定要把外面的情况告诉他们,如果不写不说,太对不起台湾人。小说家田原说,我们在经历浩劫巨变之后,发现中共的“宣传如此迷人而事实如此骇人”,来台后却不肯向台湾人一一道破,将来台湾人会怎样批评我们?

流亡作家渴望诉说,他们以为本土生民应该聆听。那是斯大林时代,西伯利亚海滨有一个劳动营,万名在政治上不可靠的人流放来此,用简陋的工具开发森林,食物不足,医药缺乏,工作十分劳苦,每天有许多人死亡,也不断有大批新人补充。在那样的环境之中,有人趁着伐树的机会剥掉树皮,在树干上写字,写他们原是什么样的人,现在有什么样的遭遇,没有笔墨,大家捐出鲜血。写好之后,他们把树干丢进大海,让海浪带走,希望外面的人能看到他们的控诉,能知道斯大林究竟在做什么。当时有些大陆流亡作家的心情仿佛如此。

一九五○年三月,蒋公于“引退”一年零一个月之后宣布复职,“国王的人马”各就各位,动用一切力量巩固台湾,抗拒中共扩张,文艺成为其中一个项目。

且从我自己切身的事说起吧。有一天,我接到《中央日报》以“副刊编者作者联谊会”的名义发来的信,约我到中山堂参加联谊,今考其时为一九五○年三月二十四日。

我那时未改下级军官的生活习惯,提前十分钟到场,场中只有一个接待人员站在门内,西装整齐,和蔼可亲,后来知道他就是中央副刊的耿修业主编。他引我入内,平伸手掌,示意我就座,我那时毫无社会经验,完全不知道会场的席次怎样排列,也不知道耿老编很客气,他指的是上座,结果我坐在张道藩旁边,中间只隔一个人。他们真是宽宏大量,后来没有因此怪罪我。

联谊会并无轻松的联谊活动,反而很严肃地通过成立全国性的文艺团体,那天出席的编者作者都是发起人。可想而知,当时文坛大人物该到的都到了,我一个也不认得,只在报上见过张道藩的照片。我对别人留下的印象也很少,只记得坐在我和道公中间的人是个麻脸胖子,他用寒暄的语气轻声问我:“你是哪个单位的?”后来知道他是陈纪滢。只记得有个大汉起立发言,个子大声音也大,他谈文艺运动的领导,主张“我们还是自己领导自己吧!”惹得张道公立刻声明,他不在未来的全国性文艺团体中接受任何名义,但保证全力支持。后来知道大汉是小说作家穆中南,他后来创办《文坛》月刊。

紧接着出现中华文艺奖金委员会和中国文艺协会,张道藩是两会的主持人,一连串工作展开,征求反共文学、反共歌曲、反共剧本,补助这些作品的出版、演唱和演出。

后来了解,国民党的文艺运动者最重视戏剧,剧场集中观众,有组织作用。其次是长篇小说,作家一面发展故事,一面大量描述现实细节,有记录功能。长篇写作费时,短篇先行登场,爱听故事是人类天性。当时反共文艺活动,对戏剧的投资多,对小说少,今天对反共文艺的检讨责难,却是对戏剧少,对小说多。

鼓励作家写小说,你得有园地供他发表,文奖会特地创办了一个月刊。那时已有好几家文学期刊,作家办杂志,长于编辑,拙于发行,内容很好,可是如何送到读者手中?主持反共文艺运动的人看上了报纸副刊这辆顺风车,报纸的销数超过文学期刊几十倍,反共文学上副刊,真叫做不胫而走。早期反共文学的质量都不高,给人的感觉却是声势浩大,可以说是副刊的功劳。以后现代文学除旧布新,乡土文学拉风造势,也都多亏了副刊加持。报纸副刊对台湾文学的发展,影响难以估计。

事后了解,当时倡导反共文学,用“千金市骨”之计,国王爱马,以千金买千里马的遗骨,于是四方争献宝驹上驷。提倡反共的文学作品(或者说,按照党部的规格提倡反共的文学作品),先求“有”,再求“好”。推出反共的文学作品,用“集体暗示法”。副刊文章本以短小为宜,现在打破惯例,整个版面刊登一篇长文,抢眼注目,然后一连几天刊出文学评论或读后感来称赞它,类似和声回音。这样做,预期给读者大众这样的感觉:排场声势如此,作品岂能等闲?

国民党对于拒绝响应反共文学的作家并没有包围劝说,没有打压排斥,他只是不予奖励,任凭生灭。那年代,只有作家因“写出反共作品”受到调查(因为他反共的“规格”与官方的制定不合,或分寸火候拿捏不准),并无作家因“没有反共作品”而遭约谈。那时“中国广播公司”刻意发展广播剧,姚加凌写了一个反共的剧本,演出中共公审大会的“虚伪残酷”,惹了一阵子麻烦。自此以后,“中广”的广播剧尽量避免再用这样的题材,赵之诚专写市井小民贪嗔爱痴,二十年天相吉人。国民党毕竟“封建”,“仕”还是“隐”?庙堂还是江湖?你的进退出处可以自由选择,当然,除了“造反”。

后来的人有一个印象,反共文学垄断了所有的发表园地。其实以张道公之尊,挟党中央之命,各方面的配合仍然有限。《中央日报》号称国民党的机关报,它的副刊“正正经经的文章,简简单单的线条,干干净净的版面”,数十年后,小说家孟丝还形容它“清新可人”。它冷静矜持,从未参与“集体暗示”。陈纪滢是“立法委员”,《中央日报》董事,中国文协实际负责人,他推介一篇书评给中央副刊,耿老编照样退回。萧铁先编《扫荡报》副刊,后编《公论报》副刊,完全置身事外。一九五三年《联合报》发刊,正值文奖会作业高潮,联合副刊登过张道藩、王集丛的论文,取精而不用宏,姿态甚高。一九五五年《征信新闻》(《中国时报》的前身)增加文学副刊,聘徐蔚忱主编,余社长指示“不涉及政治”,等因奉此,徐老编避免反共文学,和他在中华副刊主编任内判若两人。

尤其是一九五四年,张道藩完成《三民主义文艺论》长稿,发表之前连开两天座谈会,征求意见。他是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立法院长”,“中国广播公司”前任董事长,现任常务董事,座谈地点借用“中国广播公司”新公园大发音室,论文发表后,“中广”也没制作一个节目踵事增华。

据我回忆,当时对反共文学积极捧场的副刊有三家:民族,新生,中华。文奖会也只能每月选出一两篇样板展示一下,三家副刊大部分时间保持常态,文章可能与反共有关,也可能与反共无关。女作家的“身边琐事”依然热门,撤退来台的“六十万大军”,戍守外岛海岸山地农村,大部分没有家庭生活,爱看她们的小孩小狗小猫,编织白日梦。美国杂志《真实罗曼史》和《读者文摘》的故事,大家抢译抢登。不久,《民族报》副刊主编孙陵与报社当局意见不合辞职,“孙大炮”未能轰垮敌垒,他自己先弹尽援绝了!《民族报》副刊的编辑方针与反共文学运动脱钩。

再看那几部主要的“反共小说”:陈纪滢的《荻村传》在《自由中国》半月刊发表,《华夏八年》在《香港时报》发表,杨念慈的《废园旧事》在《文坛》月刊发表,王蓝的《蓝与黑》在《妇女杂志》发表,司马桑敦的《野马传》在香港发表,姜贵的《旋风》(原名《今梼杌传》)由作者直接自费出版。至于张爱玲的《秧歌》和《赤地之恋》,更是由美国新闻处一手安排。这些小说都没有“占用”台北各报副刊的篇幅。

若论文学期刊,那时政治部创办的《军中文艺》,中国青年写作协会创办的《幼狮文艺》,张道藩不能影响。师范等人主编的《野风》,崇尚纯文学;平鑫涛主编的《皇冠》,初期偏重综合性商业性;藩垒主编的《宝岛文艺》,程大城主编的《半月文艺》,都有自己的理念。孙陵主编《火炬》,高举反共文学的大旗,奈何寿命太短。想来想去,穆中南在一九五二年创办的《文坛》投入最多,时间也最长久。

一九五○年三月,国民党成立中华文艺奖金委员会(简称文奖会),张道藩主持,可以算是“五十年代反共文学”时期之始,可是“反共文学时期”并没有许多人想象的那么漫长。

一九五五年发生了一件事。这年五月,舞蹈团体得到文奖会赞助,举办民族舞蹈竞赛,场地借用台北市三军球场,位置正对“总统府”大门。有人检举,得奖的表演节目中有苏联作品,不得了!那时正值所谓“白色恐怖”的盛年,你在文章里引用马克思一句话都是大罪,怎有文艺运动的领导人,大模大样在“总统府”门前,眼睁睁看他演出苏联舞蹈,而且还出力出钱支持!张道藩立刻向中央党部提出辞呈,并推举陈雪屏接手,陈雪屏也立刻表示不干。

据说所谓苏联作品,实际上是新疆少数民族的舞蹈。新疆和苏俄接壤,文化交流频繁,也许受了些影响,可是这种事哪里说得清楚!张道公只有辞职表示负责。他是向蒋公辞职次数最多的人,他效忠领袖,但是不能厚结领袖左右以自固,他只有不断辞职测验领袖对他的信任,测验他可以工作到何种程度。

依惯例,辞职就是辞职,等上面要你推荐继任人选,你才可以多说两句。张道藩迫不及待提出陈雪屏,据说是防范有人见缝插针,他心中有假想敌。蒋氏对他的辞呈既没有批准,也没有召见慰留。事不可为,但是也不能撒手,“文奖会”这辆车进入牛步前行寻找车位的状态。

拖到第二年七月,“文奖会”停办,十二月正式结束,象征“党部挂帅”的时代逝去,政治意义上的“五十年代反共文学”,事实上恐怕是到此为止。一九五五年一月,老总统金口玉言交下“战斗文学”,文坛的响应只有理论和方案,没有样板作品。再过几年,沈昌焕担任中央党部第四组主任,曾经提倡“爱国文学”,文艺界并无回声。现在有人认为国民党对文艺“由明白的操控转为暗中操控”,我总觉得国民党放弃了推动反共文学成为主流的野心,反共文学失去政治专宠,成为“一般”文学作品的一个门类。凤兮说,社会变了,战斗文学是缘木求鱼。

党部挂帅的反共文学究竟有没有成就?应该有。遥想五十年代,因为内战,中国大陆的文学创作停顿了,因为废止日语,台湾的文学创作中断了。从文学史的角度看,反共文学延续创作行为,填补空隙,承先启后。往远处看,它替后世作家保存了许多特殊的素材。王蓝的《蓝与黑》、杨念慈的《黑牛与白蛇》、田原的《古道斜阳》《松花江畔》,能够拍电影,拍电视剧,能够在三十年后“市场挂帅”的时代依然上市;潘人木的《莲漪表妹》也重新发行,一九九六年,香港《亚洲周刊》邀请两岸三地的专家学者评选“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王蓝的《蓝与黑》上榜,反共文学也有它的生命。

我没有忘记,反共文学传达的讯息,台湾作家并不喜欢,但是文学的学习观摩者应该可以把内容和形式分别对待。那时中国三十年代的新文学作品列为禁书,本省作家无可取法,反共也许讨厌,文学技巧尤其是语言,那是天下公器。那时台湾的同行们正在勤奋锻炼中文,吴若的舞台剧本,钟雷的朗诵诗,凤兮的杂文,田原、陈纪滢的小说,反共成色十足,语言的成色也十足,虚心学习的人可以各取所需,王蓝、杨念慈、朱西宁、司马中原的叙述方式,也足以开扩视野,助长文章气势。

今天史家和文评家检视当年的反共文学,肯定了一些作品,这些创作大都和“文奖会”的运作无关。后来了解,国民党中央察觉反共文学将如海潮汹涌,惟恐泛滥为患,特地以奖励的方式导入河道,否则反共文学可能演变成对国民党失去大陆的检讨批判。试看陈纪滢在他的《贾云儿前传》里,暴露了特务机构罗织无辜,王蓝在他的《蓝与黑》里,记述了抗战胜利国民政府接收沦陷区的恶行,反共报人龚德柏演讲,痛陈蒋介石在内战中犯了战略错误,稍后王健民出版《中国共产党史稿》,分析中共何以能取得政权,指出国民党失国的种种原因,毫不留情。《野马传》更是借着女主角绝望中的悲愤作出这样的结论:共产党,国民党,都是坏蛋,没一个好东西!国民党的防堵确有“先见之明”。

另一个可能是,文学作品的多义和暧昧反而有助于“为匪宣传”,反共文学发生的效果应该符合预期,没有偏差。口号是最不容易误解的东西,所以有些反共文学不惜流为口号化。这就是为什么台湾对乔治奥威尔《一九八四》、匈牙利小说家凯斯特勒的《正午的黑暗》(也有人译作《狱中记》)、张爱玲的《秧歌》都不喜欢,无奈那是美国新闻处推广的冷战文宣,党部无可奈何。

台湾域内的作家冷暖自知。姜贵告诉我,他在台湾的坎坷,大半因为他写了《旋风》。陈纪滢的《贾云儿前传》,王蓝的《蓝与黑》,也都有忧谗畏讥的经验。司马桑敦的《野马传》在香港发表出版,党部鞭长莫及。一九六七年,台湾已是百家争鸣,《野马传》修正了,台湾出版,还是遭到查禁。即使到了七十年代,《中国时报》发表陈若曦的《尹县长》,仍然引起一片惊惶。

“文奖会”看重长篇小说,那时小说以创造人物为首要,反共小说里的中共干部是什么样的角色?事关对中共的认识和研究。那时党内党外都跟研究中共问题叫“总裁心理学”,研究者要揣摩他老先生的想法找材料下结论,反共小说(还有戏剧)也成了“总裁心理学”的一个章节。中国共产党兴起,并非因为中华民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有重大缺陷,而是因为“西风东渐,俄式邪说输入,国民道德堕落,无赖无耻的人受煽动蛊惑成为暴民”。这就大大窄化了题材也降低了境界。那年代半个世界(也许该说大半个世界)都在反共,东西对抗,称为“冷战”。反共并非国民党一家之言,但是台湾早期的反共文学却是国民党闭门造车。

当年“文奖会”的真正任务,乃是对反共文学寓禁制于奖励,这就难怪“反共文学”总是感情太多、才情太少,纪实太多、暗喻太少,素材太多、形式美太少。中国大陆的文学理论家黎湘萍指出,那些反共文学“把小说当做历史写”,说得含蓄,也说得中肯。“国家不幸诗家幸”,时代对作家甚厚,作家对时代的回报甚薄,“百样飘零只助才”,无奈“一代正宗才力薄”!他们“我志未酬人亦苦”,他们尽了力。

我那时不懂事。有一天接到中国文艺协会的通知,约我去参加座谈会,座谈的主题是反共文学。那时文协在水源路,我如时前往,座上只有陈纪滢、王蓝两位常务理事,穆中南和梁又铭两位理事,再无其他会众,我心中纳闷,这怎么能算是座谈会?

坐定之后,陈纪老客客气气请我发言。我那时不懂事,居然以为有了一吐为快的机会。我说我认为最好的反共小说有三部,姜贵的《旋风》,司马桑敦的《野马传》,张爱玲的《秧歌》,可是这三部小说都没有受到文坛注意,我很怀疑台湾究竟是不是一个提倡反共文学的地方。

举座默然无声,良久,我自己觉得没趣,告辞回家。后来知道,他们本想找我主导一个写作小组,为他们写的反共小说作些宣传,他们预料可以听到我称赞他们的作品,顺势把工作计划提出来,奈何我那时不懂事,话不投机,计划只好胎死腹中。

反共文学对我的学习有帮助吗?有,那时他们任何人都写得比我好,我有什么理由藐视他们?看过反共文学的大潮,我体会到艺术和宣传的分别,上了必修的一课。辛克莱说“一切艺术都是宣传”,我以前信服这句话,因反共文学而了解这句话,能够准确地解释它。党部挂帅也教我知道如何掌握主题,予以放大、延伸和变奏。

反共文学完了吗?九十年代我在纽约,一位观察家告诉我,反共的人共有五类:有仇的,有病的,有理想的,有野心的,和莫名其妙的。这是真知灼见。我想反共是这五种人的组合互动,可能一个有病的排斥一个有理想的,可能一个有仇的指挥一个有病的,也可能一个有野心的出卖一个莫名其妙的。高踞他们之上,有一位总指挥,他可能有仇、有病、有理想,也有野心,即使姜贵和张爱玲也都未能写全写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