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 » 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全文在线阅读

《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情报战与信息战

关灯直达底部

刘邦的三起情报战和信息战,都是发生在公元前204年。

从时间序列上来看,第一起情报战,应该是偶然事件。发生在安邑战争之初,刘邦命说客郦食其,去西魏国游说魏王豹,想让魏国站到自己的阵营中来。魏王豹明确拒绝了郦食其,却毫无防范意识,让郦食其搜集了魏国军队的详细情报,满载而归。而后,刘邦和韩信针对魏国军队的布置,制定了具明确针对性的打击方案,结果一战而灭魏。

很明显,顺利地消灭魏国,让刘邦一下子意识到情报的重要性。可以确信,就在此次事件之后,他想到了埋伏在项羽身边的棋子,并正式启动了针对项羽的情报战。

项伯为刘邦送回来的情报,就是关于九江王英布和项羽之间关系不睦的资料,这个资料让刘邦产生了希望,并决定实行曝光计划,让自以为聪明的骑墙派英布,无路可走,只能死心塌地地与项羽为敌。这次行动,就是刘邦发起的第二次信息战了。

所以,当汉使随何一行,抵达九江并受到接待时,计划就已经成功了三分之一。而当英布接见汉使随何时,计划就已经成功了三分之二。

计划的最后一步,虽然在流程上只占三分之一,但在总体计划中,却占到决定性的分量。这一步就是等到楚使来到之后,随何硬冲进去摊牌,把英布脚踏两只船的事件公布于众,让英布无路可走。

曝光计划顺利推行,最终让英布与项羽决裂,跳到了刘邦的阵营。但这起成功战例,一定是激发了刘邦和张良等人的灵感,对这起案子进行了详细分析。

要分析的问题只有一个:针对英布的曝光战役,决定性的变量是什么?

如果你找对了这个关键性变量,那么你就掌握了信息战的基本法则,从而可以灵活机变地运用这一战术。

从情报战演变到信息战,关键性的变量只有一个:信息的传递!

汉军之所以能够获得安邑大胜,是因为首先掌握了对方的军事情报,掌握了准确的信息。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信息战的第一条定律。

定律一:信息是决策的前提。

接下来,刘邦和张良启动了针对英布的曝光计划,计划的顺利成功,使得他们迅速总结出信息战的第二条定律:

定律二:控制信息,就可以控制对方的生死。

曝光计划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刘邦这边对信息拥有绝对控制权。他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得有关项羽的信息,同时又能够把自己所希望的信息,传递到项羽的耳边,促使项羽按照自己所期望的那样行动。

整个事件过程中,项羽宛如一具没生命的木偶,完全由刘邦玩弄。刘邦想知道他的情况,就能够通过特工项伯准确地获知。而刘邦希望项羽听到些什么,他就能够顺利地把这些信息传递过去,从而主宰了项羽的选择。

可以确信的是,刘邦和张良,通过摆布英布,终于发现了信息战的第三条定律。

定律三:信息通过渠道传递,渠道不能控制,但信息可以控制。

这条定律的意思是,项羽的使者,忠实地向项羽反映了他所见到的情况——但这个情况却是假的,这就导致了项羽判断失误。

当刘邦发现第三条定律的时候,他同时也发现,他可以随意操纵项羽那边任何一个人的命运。所以他不顾荥阳城被楚军团团围困,自己已是命在旦夕的危情,仍然发起了打击亚父范增的第三次信息战。

在针对亚父范增的打击中,刘邦已经牢牢控制住了两条信息渠道,一条是潜伏在项羽身边最深的项伯,另一条是美男子陈平所操纵的间谍网。这两条信息链,一在朝一在野,一条是项羽身边,一条是民间舆论,已经形成了对范增极端不利的环境。可以确信,这时候的项羽,会经常听到“群众反映”,听到有关范增暗通汉军的风言风语。但这些信息,都是隐性的,不能公开的,刘邦所要做的,必须是控制住项羽的信息通道,将扭曲的信息传递到项羽耳边。

项羽的信息通道,就是他自己派出的使者。在九江,刘邦已经成功地利用这条渠道,将自己所希望的信息,传递到了项羽的耳中。这一次,刘邦仍然是要故技重施。

从信息战的第三定律来看,项羽的信息通道对项羽本人是忠实的,但其所反馈的信息却是可以控制的。刘邦用这个手法已经玩弄了英布,现在他要再来玩范增。

于是当楚使来到之后,陈平按刘邦的授意,假装认错人,故意送上丰美的酒食,等楚使心花怒放之际,却又突然将美食撤掉。这强烈的刺激,强化了楚使对范增的怨恨与不满。他忠实地把这个信息传递了过去,而项羽却没有任何理由怀疑这条信息的真实性。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汉使随何在九江面对楚国使者说的话,与美男子陈平在荥阳对楚国使者的戏弄,在其机制与原理上是没有区别的。都是刘邦利用项羽的信息通道,先行制造虚假信息,通过这条通道传递过去,从而控制项羽的选择。

需要说明的是,当刘邦兴趣盎然地沉浸于信息战的研究之中,控制项羽的行为并活活气死范增,是在荥阳城被楚军团团围困,面临着城池随时被打破,城中人死多活少的情形下做出的。

这说明什么?

只能说明刘邦太贪玩了,死到临头,还天天琢磨着坑人害人,真是拿他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