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朝宰相:五代十国里的冯道 » 五朝宰相:五代十国里的冯道全文在线阅读

《五朝宰相:五代十国里的冯道》冯书记何在? 1

关灯直达底部

不可否认,李存勖是冯道仕途中第一个伯乐。但问题是:伯乐未必就是好的驯马师。

伯乐可以从几百匹普通马中挑出一两匹骏马,不过能否将这几匹出色的马调教成千里驹,这就要看驯马师的水平了。而李存勖显然不具备一个优秀驯马师的资质,他连自己都管不了。

冯道在李存勖手下仕途还算顺畅,但如果冯道不是因为父丧离朝,继续留在李存勖身边的话,也许会当上宰相。可然后呢?陪着李存勖一起被乱箭射成刺猬吗?

冯道早就看得出来,李存勖性格太不稳定。而冯道本人性格比较稳定平和,侍奉这样性格多变的老板,二人很有可能因为性格的原因渐行渐远,甚至反目成仇。

而李嗣源不同,李嗣源性格平易温和,这一点正好与冯道的性格契合。《资治通鉴》称李嗣源为人“性不猜忌,与物无竞”,这样性格的老板会本能地给手下员工打造一个尽可能施展他们才能的舞台,而不会猜忌功臣,动辄烹狗藏弓。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李嗣源对冯道的能力以及人品是非常了解的,这一点决定了二人的合作基础。只要老员工对新老板忠心不二,新老板是很乐意启用老员工的,用起来不手生,比从大学中招聘新人更为趁手。

李嗣源要重用冯道的原因,有一点可以排除,就是李嗣源要通过用冯道来赢得官僚们对他的拥护,因为冯道在士族门风残余的官场上是不太受欢迎的。李嗣源要收买人心,也没必要拿冯道说事,豪门出身的卢质、任圜都是现成的笼络靶子。

想必刚登上帝位的李嗣源心中已经有了内阁班子的大致人选,其中一个铁定的人选,自然是冯道。这是李嗣源和枢密使安重诲商议后定下来的。

而大唐帝国的“内阁首辅”,其实早有人盘踞其上,就是代北沙陀人安重诲。

这里有必要简单讲一下五代的大致权力架构。

五代早期,比如梁唐各朝,朝廷虽然有内阁宰相,以辅天子治政,但由于五代战乱相旋踵至,所以军权自然要高于相权,所以五代各帝王最倚重的大臣,其实不是文官大臣,而是武官枢密使。

换言之,枢密使才是五代雷打不动的首席内阁大臣。因为皇帝和宰相们只商议内政事宜,而枢密使则有资格甩开宰相,单独与皇帝商议军国大事。比如庄宗朝的枢密使郭崇韬,即使是宰相卢程和豆卢革,在郭崇韬面前也要低一头。

枢密使权重天下,五代的宰相们更像是个闲职,甚至可以说是大号的翰林学士。“宰相受成命,行制敕,讲典故,治文事而已。”

不过,五代的枢密使多是武人出身,像冯道这样受到正统封建教育的文官士大夫,他们的理想就是佐天子治邦政,能力和兴趣都局限在文治上。让他们做枢密使,一来没兴趣,二来也不会做。何况枢密使手控兵权,向来是皇帝大忌,看看枢密使郭崇韬是怎么被猜忌而死的就知道了。

自古文武一道,枢密使虽然权重,但他们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像这位安枢密,基本是个文盲。更要命的是,坐在御床上的李皇帝,同样是个文盲,大字不识得几个。让一个半文盲去辅佐另一个文盲治天下,岂非笑谈。辅天下以治邦政的任务,自然要交给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