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朝宰相:五代十国里的冯道 » 五朝宰相:五代十国里的冯道全文在线阅读

《五朝宰相:五代十国里的冯道》冯卿,出使契丹,非你莫属 3

关灯直达底部

天福三年(938)的七月,初秋温暖的阳光里还是夹杂着一丝肃杀的气氛,天边有数行大雁飞过。

天子在洛阳城外的邮亭设宴,亲自给契丹皇帝册礼使刘昫、契丹皇太后册礼使冯道饯行。

冯道与刘昫给端坐着的石敬瑭行了君臣大礼,石敬瑭受了礼,忙含笑站起来,上前搀扶着比自己年长十岁的冯道。

冯道和石敬瑭并没有私交,即使冯道不给石敬瑭转圜帮忙,石敬瑭也不敢对冯道怎么样,最多闲置高阁。冯道却连番救了石敬瑭的急,石敬瑭握着冯道瘦筋的老手,心里还是非常感动。

石敬瑭还在做官样文章,又重复了几句此次契丹之行对于晋王朝特别重大的政治意义。“语以家国之故”。

根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十六的记载,石敬瑭站起来给冯道敬了一杯酒,然后流涕语冯道:“达两君之命,交二国之欢,劳我重臣,之彼穷塞,息民继好,宜体此怀,勿以为惮也。”

半是感激,半是警告。

该说的话,都说完了。石敬瑭还是觉得亏欠冯道什么,“烦耆德远使”,把冯道吹成了一朵在初秋微寒中肆意绽放的喇叭花。

石敬瑭是动了真感情,他认契丹为父称臣,割让幽云,已经承受了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背后戳着石敬瑭脊梁骂他是汉奸的不在少数。如果冯道还不理解他,石敬瑭只能是孤独的。

好在,冯道很理解他,并分担了石敬瑭的一部分压力。因为冯道同意此行,等于认同石敬瑭的汉奸行为,日后史家董狐之笔,也是不会放过冯道的。

一辆辆押着金银丝帛的车辆缓缓驶出汴梁城略显破旧的城门,冯道与刘昫上了马,冲着石敬瑭长长一揖,策马扬长而去。

冯道一行的目的是大契丹国国都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一个被裹挟在荒漠狂风中的新兴城市。

从汴梁到上京,二千四百里的路程。

虽然史书没有记载,但相信冯道一行应该不会走陆路的,因为时间消耗太长。而当时从汴梁以北的滑州坐船走永济渠,速度相对会快很多,从行程以及冯道的身体考虑,冯道的选择应该是水路行舟。

站在滑州白马渡口的踏板上,冯道即将远离他熟悉的故土,踏上一个生死未卜的艰难旅程,前程未知。舟船星发,冯道独立船头,迎风站立,若有所思。

这应该是冯道第一次进行如此漫长的水路行程,他似乎看不够两岸美丽的风景,甚至是他的随从都不忍心去打扰他。

舰上,大晋的旗帜迎风猎猎作昫。

岸边,柳绿花红,麦田青青如画。

从滑州到沧州,约有一千里水路,但因为借着风势,并没有耽搁太多的时间,几天的时间,这支浩荡的船队就在沧州码头上了岸。

而沧州往西行进五十里,就是冯道经常魂牵梦萦的家乡——景城冯家庄。冯道清晰地记得,上次回景城还是给父亲冯良建治丧守孝。这一晃,十二年过去了,冯道鬓边青丝早已生成华发,身体也不如以前硬朗了。

冯道西望着,嘴里呢喃着什么,一狠心,上马策鞭北上。

经此一别,冯道再无回到家乡,在父亲坟前祭酒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