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朝宰相:五代十国里的冯道 » 五朝宰相:五代十国里的冯道全文在线阅读

《五朝宰相:五代十国里的冯道》少年街霸郭威 2

关灯直达底部

都说冯道不是一个忠诚的员工,跟着老板无数,踹过老板无数。其实郭威也跟过很多老板,李继韬、李存易、李嗣源、石敬瑭、刘知远,直到刘承祐。

在郭威的发迹史上,可以说成于石敬瑭,盛于刘知远。石敬瑭对郭威的喜爱溢于言表,而刘知远则是一手把郭威培养成一代通天大臣。

刘知远手下四位一线大臣——苏逢吉、史弘肇、杨邠、王章,不包括郭威,但在刘知远南下接收中原的过程,郭威却是首功。

耶律德光败死杀胡林,中原无主,刘知远自然不会放掉这块肥肉。至于南下走哪条路线,刘知远有三个选择:

刘知远本人意见,南下石会关,过上党,直过黄河进汴梁。

以史弘肇等人为的河东大将,他们主张东出井陉过太行山,先拿下河北,再进汴梁。

郭威认为第二条路是死路,彼时契丹人在中原势尚大,如果先进河北,必与契丹死战,杀敌三千,自殒二千五,两败俱伤,只能便宜别人。而刘知远的意见,郭威则认为上党处在太行山脉,地势艰难,不利于快速行军。

郭威本人的意见是走汾河谷地,先进洛阳,再拿汴梁。从地理距离上看,这条路线相对较远,但优势是周边没有强敌。孙子兵法云“以迂为直”。刘知远最终采纳了郭威的奇计,果然顺利拿下汴梁,号令天下。

郭威飞黄腾达,水到渠成。

也许是存在时间异常短促的原因,后汉立国四年,几乎是年年都在战争的阴影中度过。

少年天子刘承祐的皇帝宝座还没坐热,就从西边传来了一个爆炸性消息——原永兴节度使赵匡赞属下牙兵赵思绾等三百人突然占据京兆府(今陕西西安),公开造反。随后,本来奉命征讨赵思绾的凤翔巡检使王景崇据凤翔反。

赵思绾和王景崇都算是小股毛贼,真正让刘承祐胆战心惊的是中原一代上将军、护国军节度使(治河中,今山西蒲坂)李守贞竟然也造反了。

举朝震怖。

李守贞造反的原因,其实还是源于他心中那个热腾腾的皇帝梦。刘知远在位时,李守贞憷其英武而不敢动,如今刘承祐这个富二代仅仅因为老爹有本事就平白坐得天下,这让百战生死的李守贞如何心服?还有苏逢吉、史弘肇那伙猫三狗四,李守贞同样瞧不起。

李守贞满头心思要做皇帝,他曾经当着部下的面射一张老虎图,说我要为天子,就一箭中虎舌,果中,守贞益自负。

在这三股反叛势力中,李守贞的势力无疑是最强的。赵思绾和王景崇因为地理上的优势,一方面向后蜀皇帝孟昶称臣;另一方面,赵、王二人又给李守贞吹喇叭抬轿子,李守贞被吹得找不着北,自称秦王。

李守贞在盘算着大秦王朝何时能号令天下,汴梁的朝廷已经下令:

距离河中最近的保义军节度使(治陕州,今河南陕县)白文珂屯同州,征讨李守贞。

昭义军节度使常思屯潼关,在阻止赵思绾东进的同时,主要精力放在对李守贞的钳制上。

凤翔节度使赵晖屯凤翔,征讨王景崇。

此三路官军的布置是明显有针对性的,只是这三位军方大员都是饭桶级人物,遇草则喜,遇狼则颤,根本不敢对三叛发动进攻。

特别是白文珂和常思,才具平庸,对付李守贞这样的百战名将确实显得非常吃力。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派遣一位军事天才出任平叛主官。

郭威,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