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蒋经国传 » 蒋经国传全文在线阅读

《蒋经国传》铭谢感言

关灯直达底部

陶涵

1995年我在台北与时报出版公司签约,撰写一本蒋经国的传记。合约里有一条重要条款,载明作者将对英文版、中文版都有“充分、完整的写作与编审独立自主权”。

我和《中国时报》董事长余纪忠先生会晤时,强调我会客观记述蒋经国的一生事迹,正、反面评价和争议性评价,都会兼容并包。我提出警告,写作中可能会呈现出蒋氏的若干瑕疵。与蒋经国相识相交多年的余先生回答说,他完全理解,也接受我们的条件。余先生和时报出版公司从未试图影响我的研究,甚至提议修改书稿的情形都没有。显然当年签约时的要求,实在是多余的。哈佛大学出版社后来答应要出版这本英文版《蒋经国传》,并与时报出版公司协议,由时报出版公司根据哈佛版本出版不做改动的中文版。

关于蒋经国在苏联的生活,莫斯科的远东研究中心拉林(Alexander Larin)教授和前任驻中国大使李多夫斯基(Andrei Ledovsky),提供给我宝贵的协助。台北“中央研究院”余敏玲博士与我多次会晤,慷慨把她在莫斯科档案里整理出来的成果,分享给我得知。通过亲自到中国访谈,以及经常的电子邮件往来,当年主持中国现代史研究的杨天石教授,给予我相当宝贵的支持。南京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收藏的蒋介石日记,就是由杨教授热心提供。我也要感谢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相关负责人马振犊(音译)和上海市档案馆相关负责人陈正卿(音译)的协助。奉化的研究学者王宣志(音译),曾经针对蒋经国的早年生活写过若干文章,他协助我到奉化、溪口访问调查,也提供了罕见的材料。

我和奉化的一批研究人员聚会研讨,受益良多。这些人士包括:奉化文艺协会副秘书长王丘石(音译)、奉化副市长斯端仑、奉化台办干部胡元福、竺家惠、夏明曦以及毛炳岳等蒋家远亲。

我第一次到台湾收集资料的得力助手是狄可(Halima Dick)小姐,后来,沈筱绮小姐的协助至为重要,筱绮不方便时,郑雅玲小姐迅速地顶替了她。蒋经国的旧部楚崧秋、王绍堉以及东吴大学张中训博士,在我赴台期间的协助,至为铭感。美国方面,弗吉尼亚大学若干研究生在研究工作上提供了相当重要的协助,他们是刘德彬、贺松柏。杜智平则从一开始,就是十分积极的好助手。蔻妮莉雅·莱文(Cornelia Levin)的生花妙手把一千两百页的初稿,修删成为不至于太过芜蔓的版本;犬子约翰,接续完成最后的定稿。

我要感谢许多朋友与学者,他们审阅了不同阶段的稿本,提供了宝贵的批评与建议。他们是:张旭成、高立夫(Ralph Clough)、丁大卫、傅建中、贾浩伟(Harvey Feldman)、许倬云、柯伟林、冷绍烇、李洁明(James Lilley)、班立德(Mark Pratt)、楚崧秋、杜智平和魏兴礼(音译,Wei Xing-li)。当然,消息来源和评阅人士有时候对事情会有不同的解读与诠释。身为作者,我对于它们的呈现方式与内容,必须独当责任。最后,我要感谢爱人贝蒂的爱与支持,旅途中,她更义无反顾担负起伴侣、顾问和调度管理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