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蒋介石后传:蒋介石台湾26年政治地理 » 蒋介石后传:蒋介石台湾26年政治地理全文在线阅读

《蒋介石后传:蒋介石台湾26年政治地理》『两蒋』旧迹逐渐对外开放

关灯直达底部

◆介寿亭

金门炮战结束之后,澎湖第一宾馆继续充作“总统行馆”,居民自发募款筹建一座“介寿亭”,以怀念蒋介石。介寿亭的视野极佳,远眺西屿落霞,近观弄潮儿、海豚亭、望潮亭、观音亭古刹、第一宾馆和妈宫古城墙。选此地兴建介寿亭,想必看中其视野开阔、居高临下之优越地势。

占地1.8公顷的贵宾馆,入门后会先通过成排老树构筑成的绿色隧道,周边并有大片绿地,主建筑外墙以咾咕石砌成,屋内以木柱支撑屋顶木桁架,内部隔间墙多为木板或萆仔壁,屋顶原为黑瓦。1956年,第一宾馆自原先的贵宾招待所改为专属的“总统行馆”。

随着行馆改制,澎湖要塞司令部也将日式榻榻米、拉门和木地板等设施拆除,改为欧式起居空间,加入红色地毯和弹簧床,浴室也改成西洋现代设备。但总体而言还是采取和洋折中式样,外观典雅肃穆并仿“唐博风”式构造,屋内则是地板抬高,平面周围为走廊。

至于行馆中央则为六间客房,分别是蒋介石、宋美龄、蒋经国和4名侍从官的卧房,并设有接待室与办公室,厨房、浴厕位于外围,房间四面景色各自不同,相当雅致;家具摆设装潢与其他蒋介石行馆维持一样的基调,强调简单朴实而幽静。

1949年后直到1971年蒋介石最后一次到澎湖巡视,一定下榻贵宾行馆,每次至少一个星期,每年至少一次。不过宋美龄因皮肤过敏,不习惯澎湖炎热及海风盐分,很少与蒋介石同行。

行馆后方是景致优雅的花园,从阳台则可远眺马公近海,并观察军舰进出马公港。胡宗南驻守澎湖时,还曾在三面临海的山坡上为蒋介石兴建了一座凉亭,东可望案山渔火,西眺西屿落霞,南面俯瞰台湾海峡,景色极佳,蒋介石之后每来澎湖早晚都要到亭中小憩。不过胡宗南于1962年逝世后,蒋介石乃嘱军方重新修整凉亭,并亲自命名为“宗南亭”,并在澎湖林投公园为胡宗南竖立铜像。

金门炮战结束后,澎湖贵宾馆继续充作“总统行馆”,并由“陆军总部”、澎湖防卫司令部管理,屋旁除了间供校级以上军官居住的招待所,并新建有一座居民自发募款筹建的“介寿亭”,以怀念蒋介石。蒋经国每到澎湖巡视防务与民生建设,或关心居民缺水、渔民生计问题,也都下榻贵宾馆,不时可看到他在此缅怀蒋介石、思考大政。据说中美断交前,蒋经国也曾在馆内会晤“美国大使”,商讨断交后双方关系事宜。

在行馆待了50多年的侍卫刘晨曦也曾回忆,由于澎湖缺水,蒋经国有次到澎湖巡视,自己打理洗澡的事,结果隔天他发觉浴缸一滴水都没有,反倒是挂在一旁的毛巾布满污垢,原来蒋经国说,老百姓没水吃,我洗澡要用掉多少水,洗个脸就好。还有一次,蒋经国装着心脏导管,在医护人员搀扶下坐直升机到澎湖巡视,当时蒋经国还开玩笑地说,“老刘,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来看你了”。

最后果真一语成谶。

蒋经国执政末期虽宣布解严,但因澎湖战地特性,贵宾馆仍维持原先闲人勿近的门禁管制,李登辉到澎湖视察,同样也下榻由军方严密看守的贵宾馆。

直到1992年,台湾军方宣布为纪念蒋介石诞辰,首度对外公开行馆内部陈设,才开始行馆开放事宜;之后军方同意将第一宾馆管理事务交还县政府,第一宾馆更被澎湖县政府宣布为县定古迹,并于2000年冬天开始对外全面开放,供游客任意参观凭吊。

今日澎湖贵宾馆花木扶疏,位于马公市近郊观音亭海边与水产职校间,邻近澎湖青年活动中心旁,已经是澎湖当地著名景点。澎湖县政府观光局计划把行馆规划成为“马公市后花园”,除整修行馆四周景观,兴设人行步道、灯光及植栽,并将结合外围地区发展为具有文艺、观光、游憩及消费等多功能的新商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