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蒋介石后传:蒋介石台湾26年政治地理 » 蒋介石后传:蒋介石台湾26年政治地理全文在线阅读

《蒋介石后传:蒋介石台湾26年政治地理》草山宾馆的神秘通道

关灯直达底部

1950年5月士林官邸落成后,蒋宋正式搬离草山行馆。但因士林官邸夏天湿热,蒋介石又因西安事变后背伤留下后遗症,无法使用冷气,因此夏季凉爽的草山行馆成为蒋介石夏日避暑之地,素有“夏宫”“夏季避暑行馆”之称,也称“草山老官邸”“后草山官邸”。

一般而言,蒋介石通常在6月初、端午节时前往避暑,在山上处理公务,见客或办公多选在附近的“革命实践研究院”(阳明山庄),大致在双十“国庆”、中秋节前后才回士林官邸。直至1970年,位于七星山的中兴宾馆落成,草山行馆夏居功能才被取代。不过曾任蒋介石机要秘书的楚崧秋表示,称草山行馆为“避暑行馆”其实并不正确,因为蒋介石对国民党丢了大陆耿耿于怀,根本没有“避暑”的心情。

由于正位在悬崖边,当时蒋介石随扈只要一出草山行馆,就能在馆前空地远眺周边道路、农田,侍卫也能赶在蒋介石出馆前进行安全管制;联外道路上也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仰德大道沿路也会有特勤人员疏导交通。同时基于房舍安全性,便于应变,草山行馆门窗也非常多。

草山行馆还有条欺敌用的平行通道,与沿着山壁修筑而成的一条往下密道,这条密道高约1.7米,宽度可容许2人并肩行走,深度超过20米,位置相当隐蔽,但已年久失修。这条伪装密道一说是通向邻近美军宿舍区的机密通道,以便蒋介石必要时寻求政治庇护。

草山宾馆不但路线管制与建筑限制严格,管理单位更租下巷口民宅作为官邸收发室与会客室进行管制;当地居民一律搬回山区居住,直到蒋介石去世后,“总统府”未续租当地店铺,当地居民才搬回原址营业。又如由宋美龄画室往外望可俯瞰关渡平原,画室左侧常驻一名站岗宪兵,每当蒋介石或宋美龄在窗前停留,宪兵就会朝山下打旗语,山下宪兵也会立即要求农夫、行人回避。

蒋介石与宋美龄在行馆的生活相当惬意。尤其草山行馆前眺淡水河与基隆河交汇口,往右望观音山,左侧四兽山,最远到林口台地,鸟瞰角度极广;无论晴雨、夕阳余晖、华灯初上,各有不同风情,蒋介石更盛赞此处颇有浙江莫干山风貌。庭院周围则有柏树、相思树、桑树环绕,屋后种有3棵百岁以上的笔直竹柏,以驱赶蛇蝎、蜈蚣等爬虫。正中央天井中有个草书“心”字形的池子,希望男女主人延年益寿。

蒋介石的卧室只有一张行军床、两张藤椅和一个简陋木柜;由于长期背痛,不能吹风,宋美龄怕热,一定要空调,所以两人各有寝室,不过格局相仿、可以互通,宋美龄卧室有专属盥洗间,因此大一点。负责整修行馆的建筑师李重耀怕蒋介石不习惯日本房舍,所以仅保留几间纯日式房间,其他房间将榻榻米换成木头地板,日式纸门改成木板门,包括蒋介石书房躺椅与行馆其他家具都是从大陆搬来。

草山行馆附设有温泉池,是名副其实的温泉行馆。蒋介石夏日也会不时在行馆及四周散心,笃信基督教的宋美龄避暑时,也会将士林官邸凯歌堂执事请到山上,在邻近草山行馆的空军新生社(空军招待所)临时礼拜堂或阳明山管理局礼拜堂做礼拜。有时官邸还会安排华兴育幼院(“国民政府军”遗族)小朋友到行馆与蒋宋一同野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