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蒋介石后传:蒋介石台湾26年政治地理 » 蒋介石后传:蒋介石台湾26年政治地理全文在线阅读

《蒋介石后传:蒋介石台湾26年政治地理》源起自裕仁行宫,日太子楼变身角板山宾馆

关灯直达底部

位于大汉溪上游河湾的角板山,坐落在桃园县大溪镇东南方,海拔430米,属于插天山系一支。当地河阶台地层层,山峦包围,景色秀丽,有台湾“庐山”之称,是泰雅族的世居宝地。相传清光绪十二年(1886),台湾巡抚刘铭传开山抚番至此,见山峰突起如角,河阶面平坦如板,颇似三角形令牌,以此命名“角板山”。

◆角板山溪口台地

现今角板山公园的山崖栏杆处是俯瞰溪口台地的最佳展望之处。整个大汉溪溪谷台地有三四层,层次分明,周围山峦起伏绵延,云雾缭绕轻浮,恍若仙境,美得让人心醉。沿公园步道下行可直抵大汉溪畔,可穿越惊险狭长的溪口吊桥通往对岸的溪口台地。据说此地曾是蒋介石最喜欢的行馆,其与蒋介石故里浙江溪口奉化的山水景色之神似自不言而喻。

泰雅族称此地为“比亚山”,据说是攻占此地战死勇士之名,也说是指“物品交易场所”。日据时代,角板山以生产樟脑闻名,工人将收获的樟脑缴到樟脑收纳所,再经轻便铁路载运下山,到大溪集散口岸后改走水路,沿大汉溪、淡水河系将樟脑送出去贩售。

角板山也是日据时期日本第五任“台湾总督”佐久间佐马太[佐久间佐马太(1844年11月19日-1915年8月5日),日本长州藩出身(今山口县),曾参与对台湾少数民族作战的“牡丹社事件”,于1906年继儿玉源太郎出任日据时期第五任“总督”兼台湾守备队司令官,任内发起“五年理蕃计划”,不断对台湾少数民族用兵,北讨泰雅族,南抚布农族,作风血腥残暴,是日本在任最久的“台湾总督”。]“理蕃事业”的开始之地。当地泰雅族不服日本统治,前后流血冲突十余年,佐久间采取强硬手段,讨伐不肯归顺的山地部落。1907年,他发动大军,攻下角板山附近的枕头山,迫使大嵙崁溪上游泰雅族人归顺,因此日后殖民政府即在此建碑歌颂佐久间佐马太的贡献。

◆思亲亭

角板山行馆一旁最著名的建筑则是思亲亭,原为蒋介石以角板山酷似浙江奉化溪口故里的风光,而在公余和夫人游憩、眺望、览胜之处。在此,蒋介石留下了诸多筹划“国家”大计、缅怀先人或怡然驻留的身影。蒋介石逝世后,蒋经国居丧期间经常由慈湖至角板山行馆凭吊,回到小亭追思亲恩而百感交集。《梅台思》一文就是此时的作品。伫立亭内可远望大汉溪在此转弯所形成的河阶地形,天气晴朗时远望山景,美景尽收,令人心旷神怡。“青山高峰,苍天白雪,余心戚戚,然颇有境与神会,智与理冥之感,离开梅台之际,此心犹觉依依。拟名台上之亭为思亲亭。”

角板山四季温和,空气清新,早被日本人评选为“台湾胜景”。因此佐久间佐马太于1914年即兴建了角板山贵宾馆,是一栋完全用森林桧木搭建的全白色拟洋式平房行宫,屋顶瓦片都采用从日本进口、造价最昂贵的“龙鳞瓦”,由于兴建得宜,据说冬暖夏凉,相当舒适。之后为接待裕仁来台,殖民政府又修建用角板山樟木搭盖的日式房舍“薰风阁”,因此当地也被称为“太子楼”。

但裕仁在台全部行程不过9天,据说原拟在角板山停留一晚,但最后仅派出裕仁的武官侍从以“御使差遣”的名义,到当地表达慰问。倒是风景秀丽的“太子楼”并不会被人遗忘,之后还有秩父宫、朝香宫、东伏见宫妃等日本皇族陆续在此进住。

不过附近山林由于是日本殖民政府压榨台湾木业资源的重点林区,因此长时期维持封山管制,也未修整能通行汽车的马路,顶多靠着一条轻便的窄轨铁路通行火车、台车,从角板山经大溪而后直通桃园。光复后,位处角板山顶端的“太子楼”由国民党政府接管,一度成为复兴乡公所所在地,直到蒋介石进驻后,才成为正式的“总统行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