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蒋介石后传:蒋介石台湾26年政治地理 » 蒋介石后传:蒋介石台湾26年政治地理全文在线阅读

《蒋介石后传:蒋介石台湾26年政治地理》蒋介石思乡之处

关灯直达底部

幽静的大溪公园与行馆只有一墙之隔,经过花木扶疏的绿荫小径,就是一个长方形的公会堂,采砖造一楼洋房样式,室内9米宽、18米长,近230平方米空间,大门以红砖和白石相间砌成,外观简单扼要,前方留有走廊。建筑本体大致源自英国安妮女王样式的“辰野式”风格。

1949年之后,蒋介石每到大溪公园突出崖边远眺,都要停留个半个多小时,当地人因此取名为“小妙高”,除加设栏杆,崖边更种了四株高约十米的劲柏。站在“小妙高”上,眺望角板山烟云缥缈,石门有如巨斧劈山,大汉溪溪水潺潺,的确很有几分溪口、剡溪的味道。另外为维护“驻跸”安全,除大溪公会堂列入管制,四周高墙围绕外,更有一支宪兵队在附近数十米外长年驻扎,以策安全[武德殿是日式古迹建筑,日据时代为表彰日本武士道精神而兴建。战后原址被完整保存下来,并提供宪兵驻扎使用。整个大溪神社遗址也于1953年正式更名为“中正公园”。]。

喜好散步的蒋介石与附近民众仍偶有互动,甚至和正在公园里玩耍的小朋友问问话。据说蒋介石多半从行馆旁小路走入公园,并在公园西半部漫步,或于“小妙高”憩息后,沿园内约100米小径,自正门出,走过兼具巴洛克与闽南风味的中山老街,散步回行馆,有时也会沿着大溪公园走进沿途椰林夹道的和平老街。地方也盛传,蒋介石对大溪乌豆干颇为欣赏,还会请侍卫长前去购买。

蒋经国则是在大溪结交了许多民间友人,他也曾在文章中点名“黄日香”豆干,因此使其声誉远播。

由于蒋介石对此地景色情有独钟,国民党于1950年,在公会堂西南侧原本公会堂寝室与厨房等设施用地,另建起一栋砖造平房样式的新屋,外观为白墙蓝窗,可作为起居宿泊之用,也就是目前园区内所能看到蒋宋生活起居的空间。

这栋主要作为蒋宋住所的平房,面积约236平方米。行馆内摆设则维持蒋氏官邸一贯的朴实风格,馆中家具、布置,力求简单朴素,包括桌椅、书桌和床铺等,都是市面可买到的廉价合板制品。共设有会客室、餐厅、厨房、卧室及书房等房间,不过每个房间都设有大理石壁炉。

自蒋介石入住后,长达20多年,行馆老旧房舍并未做任何更张。行馆经厅房穿过L形走廊,依次是蒋介石和宋美龄各自的卧房、盥洗间和书房,卧室中有两张小桌子,其中一张是扇形的桌面;书房里有一桌一椅,桌上固定摆有蒲扇与电话。

行馆西南方临大汉溪高崖上,早在日据时期即辟建一座以钢筋混凝土为原料、以洗石子工法施作的六角凉亭,过去是大溪文人雅士聚会所在。蒋介石在行馆驻留时,时常步行到此,在躺椅上眺望北横山峦起伏、大汉溪蜿蜒曲折,怀念家乡景色。尤其当年石门水库尚未完工,流经大溪的大汉溪水势汹汹,崖边可听见涛声隆隆。此亭至今仍维持日据时期风貌,不过以蒋介石幼时学名命名为“志清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