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孔氏家族全传 » 孔氏家族全传全文在线阅读

《孔氏家族全传》第十六章 追随中山

关灯直达底部

宋霭龄为孔祥熙广州探路

早在1922年初,孙中山领导的南方革命轰轰烈烈,正是用人之秋,致电孔祥熙,要求他速去广东参加革命。孔祥熙夫妇商量一周,决定夫人先行一步,以便探探虚实,先借关系周旋一下。

4月的一天清晨,宋霭龄带着7岁的长女孔令仪,从山西出发,路经石家庄、郑州、长沙,径到广州,看望妹夫孙中山和二妹宋庆龄。

霭龄多年任孙中山秘书,自然并不陌生。庆龄又是亲妹妹。除了家庭生活,还一起在美国留学几年,感情不薄。但是,这一次情况似乎有些不同。在庆龄与孙中山的婚姻问题上,霭龄曾有过想法,虽然庆龄并不知道那些疙疙瘩瘩,但霭龄心里总有一种负疚感。这一次她想今后要让孔祥熙与孙先生一起共事,必须先在姐妹之间把关系融洽起来。

孙中山任广州军政府大元帅,寓所位于观音山粤秀楼,他指挥的北伐军正一路高奏凯歌,向北推进。过去的小秘现在变成了大姐,这一角色的转换对初见的双方都还有些不适应。但孙中山十分高兴,寒暄过后,孙中山安排夫人宋庆龄对霭龄热情接待。

庆龄对于一母同胞的大姐的到来,非常高兴,特别是见到娘家侄女、7岁的令仪,这个用了她英文名字的小罗莎蒙黛,庆龄的感情一下子涌了出来,又是拿糖,又是端水果。霭龄看在眼里,姐妹之间也一下子亲密得难以述说。

在热情的气氛中,姐妹进行了长谈。从家庭到社会,又从社会到家庭。

“大姐,孔先生是个有本事的人,现在干些什么呀?”庆龄问。

“他呀,现在也没有什么大事。在前,阎锡山想用他,给他个厅长,但总是从心里感到话不投机。后来,吴佩孚、张大帅也都送过密信,邀他出山,但我觉得终究不是一股道上跑的车,也没有让他答应。现在跟着王正廷干,我看也不是个常法儿。如果这里用得着他,他会很乐意出力的。”

“我姐夫的事,我和孙先生谈过几次,他对孔先生的才能是很欣赏的。这次请他来就是想让他在大元帅府任职,我听说他在理财方面是很有办法的!”

听到这里,霭龄心里咯噔一下,马上转了弯子说:“谢谢妹妹关心!他这次没跟我一起来,主要是他手头还有些要紧的事儿,一时难以离开。要不的话,也和我一块儿来了。”

一天晚上,孙中山陪大姐吃饭的时候,他又旧事重提:“祥熙的事庆龄已经给我说过了。你回去好好劝劝他,让他尽早来南方参加革命,广东形势很好,正在进行北伐,很需要人呢!”

“要来还不容易?只是他除了办办教育,还能干些什么?我怕他来了只能白吃饭。我听说这边的财政很吃紧,是吧?”霭龄话里藏话。

“噢?我们财政上是有办法的,不会让他为此过分操心。你知道,我一直是主张实行开放政策的,前些年准备修铁路时,我的计划就是利用外国资本,光靠国内的力量一时是建不起那么多铁路的。唉。说起修铁路我就动感情,你说我本准备专心搞经济建设,可你看那些北洋军阀们让干吗?不先把他们打扫了,国家就没办法进步。当然啦,这北伐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扫清障碍,建设民主富强国家。”

“我回去给他说说看,鲁案善后公署的事一完就马上让他来。”

“嗯,他暂时不来也行。现在我又有了个新想法,想让他在北方做一些工作,比如说……”孙中山压低了声音。

“好主意!他干这个挺在行,还没有人太注意,说不定能发挥更大作用呢。”

“饭都要凉了,边吃边说吧!”庆龄在一边催促说。

宋霭龄没有游览羊城旖旎的南国风光,便匆匆踏上了归程。她向孔祥熙传达了孙中山的最新想法,孔祥熙于是开始了他的秘密活动。他利用过去的老关系,积极穿梭于皖、奉二系之间,以便形成孙中山同段祺瑞、张作霖联合对付直系军阀的三角同盟。4月28日,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5月1日,张作霖宣布“东三省人民自主,并与西南各省取一致行动”,共同反对直系军阀。但是,时隔几天,奉系在战场上惨败,张作霖退回东三省。6月4日,张正式宣布就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继续整军备战,以图反攻,并表示出“南倾意向”。在此形势下,孙中山致电孔祥熙,秘密指示孔祥熙进入东北,与张作霖、张学良父子加强接触,以进一步巩固孙中山领导的南方政府同奉系的合作关系。

自己掏钱宣传孙中山《建国大纲》

1924年1月,孔祥熙应孙中山的邀请,赶赴广州,汇报在北方开展秘密工作的情况,孙中山夫妇热情接待了他。

一天,孔祥熙到孙中山的书房,看到桌子上一摞厚厚的手稿,薄薄的宣纸上,红格黑字,行书小楷,笔力遒劲,缮写得十分清楚。便不由问道:“总理日理万机,还能有精力做文章吗?”

“党人都在为具体事务奔忙,我不从总体上考虑些问题怎么能行。这是我对于国家建设的一些基本想法,写出来供大家参考。今天早上刚刚写完最后一行,你可以先看看提些意见。”孙中山说着递给孔祥熙。

孔祥熙拿到手上,只见扉页上端端正正的4个大字:“建国大纲”。孔祥熙抚摸着书稿:“啊。总理把革命胜利后建国的基本方略都制定出来了!这太好了,国家建设有一个大纲统一党人思想,这个理论的武装比军队的武装更重要啊!”

“你先看过我再听听你的具体意见吧。”孙中山接过侍卫递上来的衣服,看来要外出参加什么活动。

孔祥熙高兴地说:“总理这么信任,祥熙能先睹为快,实是幸运!我一定认真拜读,深刻领会。”

几天后,孔祥熙兴冲冲地来找孙中山:“总理,这个《建国大纲》太好了,它好比灯塔,照亮了我国革命和建设胜利的道路呀!”

“噢,是这样吗?”孙中山听了也有点激动。

“太好了!太好了!这么伟大的思想一定要尽快让它发挥作用,不知总理对这部书稿有什么打算?”

“哪里想过那么多,于我来说,心中的这些想法就像骨鲠在喉,不吐出来不痛快。我是兴之所至,一挥而就,至于写出来以后怎么办,我没想那么多,你有什么想法吗?”孙中山掏心里话说。

孔祥熙搓搓手说:“如蒙信任,我想请总理把书稿交给我。我的想法是,第一,拿到上海去印它几万册,分赠各方,广为宣传。现在国家情形如此黑暗,许多人都嚷着没有办法,这本书一出,大家就会看到,孙先生对于救国拯民已经有完整的一套方案,而且是高屋建瓴,切实可行。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人汇聚在总理的旗帜下,为实现革命目标团结奋斗。当然啦,也会更大地提高总理在全国民众中的威望,提高广州政府的号召力。第二……”

孙中山打断了孔祥熙:“一本书出来果真能有如此效力吗?”

“思想的威力是无穷的!这个我可以断定。”孔祥熙说得斩钉截铁。

“那好。只是印这本书也得花不少钱吧?为此动用公款怕不合适,而我个人财产状况,你是知道的……”孙中山显得有些窘迫。

“钱的问题好办!”孔祥熙慷慨激昂起来,“我自少年时代就仰慕总理,希望能为总理的事业竭尽绵薄之力,这次总算有机会一酬夙愿。这笔钱我出了,就算我对革命的一点贡献吧!”

“那怎么可以?”孙中山望着孔祥熙。

“总理放心,印这本书花不了多少钱,说不定还能有赢利呢。”

“你刚才不是说印出来分赠各方吗?既然不是去卖,怎么会有赢利?”孙中山不解地望着孔祥熙,“可不要为印一本书搞出不合适的事来。”

“总理放心。我斗胆说一句,搞革命,运筹帷幄,号召天下,我不能望总理之项背;而要说生财有道,敢散善聚,也许我自有些小办法呢。”孔祥熙自嘲地笑了起来。

“好吧,只是注意不要因钱的问题把书的名声搞坏了。”孙中山到底有些不放心。

“这个您绝对可以放心。我办铭贤,都知道那是花钱的事业,可我总是有办法的。而且我个人财产并未受到影响,这些年你听谁说过我在钱财方面的闲话吗?”

“对呀,办学校是要花不少钱的,你究竟是怎么解决经费问题的呢?”孙中山对孔祥熙的办法有了兴趣。

“如果总理想办学校。我可以把窍门说出来。我想现在先把这本书的事说定了。除了刚才说的第一条,这第二条……”

“慢!我想起来了,山西自古以来就出理财家。就像绍兴出名师爷、广东出革命志士一样,是个传统。既然孔兄在理财方面有专长,何不到这里来出任财政部长。帮我在财政方面运筹一番呢?”

“部长?”孔祥熙双眼放出光来,随即又暗了下去。“我听说即使在广州的革命政府中,争权夺利也是很厉害的。我于革命没有什么大功,追随总理身边的时间也不长,如果一下子占据部长高位,势必有人攻讦。只怕到时有人会说我是因裙带关系而上来的,不仅我不好开展工作,说不定会损害你的名声,反而不美。所以,我还是先在别的方面出些力吧。”孔祥熙试探着说。

“孔兄,你能洞察这底细,只想出力而不贪高官,难能可贵呀!我身边的有些人,的确是在革命的大旗下争一己之权夺私小之利,国民党成立时间不长而腐败得却很快,令我痛心。所以我要同共产党合作,允许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增加新鲜血液,改造国民党。实现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建立民主国家的目标。你暂时不出任官职也好,先在其他方面多做些工作。只要有才能,再积累一些资本,我想你以后会有施展抱负机会的。”

“多谢总理指教!”孔祥熙一时又有些失落感,只好接着谈这本书,“这第二吗,我想把总理手稿拿给冯焕章先生,因这两年我受命在北方开展秘密工作。很注意军人中有革命思想的人,冯先生虽是北洋军人,但倾向革命的一面比较突出,跟我算得上是一位很好的朋友。他生活俭朴,体恤士兵,声誉很好。他的部队纪律严明,很有战斗力,如果能让他转到革命方面来,将会大大推动革命进程。他对革命有热情,但常说可惜没有很好的办法。如果把总理的手稿送给他,一来他必然感激总理对他的器重。二来他读了总理的书,就会受到启发,可以增进他的革命精神。不知总理以为如何?”

“很好,我的手稿可以送给他看。我们与冯先生这几年有过接触,并达成一些谅解和默契。希望你能把握这次机会,使冯先生拿出些更实际的行动来。这样你的功劳就大了,那时你再出任要职就好说话了。”孙中山看出了孔祥熙刚才内心的活动。

1月20日至3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这是中国共产党代表李大钊与孙中山达成国共合作意向,帮助改组国民党并协助筹备的结果。孙中山在会上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中国共产党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大会共有165名代表,共产党人占了23席,7名共产党员被选进了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这次代表大会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主要形式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极大地促进了中国革命运动的蓬勃开展。乘会议召开的大好形势,孔祥熙怀揣孙中山的《建国大纲》手稿,匆匆赶往上海。

鼓动冯玉祥演出现代活剧“捉放曹”

在中华书局,孔祥熙自己垫了钱,让把《建国大纲》印刷3万册,然后发往各地。这一举动极大地提高了孔祥熙在国民党内的名声,成为他重要的一笔政治资本。

中华书局排版以后,孔祥熙带着孙中山的手稿和信件,来到北京南苑,会见冯玉祥。

冯玉祥是一位著名的爱国将领,字焕章。祖籍安徽巢县,1882年出生于河北青县兴集镇。其父为下级军官,家境清贫。自小失学,很早就走上了吃粮当兵的道路。1910年任北洋陆军管带(营长)。辛亥革命前夕,冯玉祥受同盟会的影响,与王金铭、施从云、郑金声等在军官中组织“武学研究会”,以“求知”为名,秘密联络同志,准备起事。武昌起义爆发后,“武学研究会”的青年军官于12月31日在滦州举兵响应,推冯为参谋总长。起义很快失败,冯被拘捕,并被押解回保定家乡。1912年以后,冯玉祥又被重新起用,先后任北洋陆军团长、第十六混成旅旅长、第十一师师长、陆军检阅使等职。冯玉祥1918年至1920年驻兵常德期间,已和孙中山方面的人士有所来往,初步读到了孙中山的著作,对孙十分佩服。在孙中山的影响下,冯部和广东革命政府的军队为“友军”,互不攻击。1920年夏,当冯部由常德北撤驻于武汉附近的谌家矶时,冯曾致信孙中山,述说了对孙的敬仰之情,信中说:“中国已濒于危亡,真正救国,只先生一人……现下虽厄于环境,但精神上之结合固有日矣。”并表示“今欲追随,乞多指示”。随后,孙中山派徐谦、钮永建带着他的信到汉口见冯,希望冯“能够一致从事革命工作”,使冯“很是兴奋感激”。1923年2月,马伯援奉孙中山命到北京访冯,冯表示要与国民党人往来。由于冯玉祥已有倾向广东革命势力的初步的思想基础,在先又与孔祥熙颇有交情,因此,孔祥熙一到南苑,即受到冯玉祥的宴请。

宴席上,孔祥熙开门见山地问冯玉祥:“现在你的北方怎么样?”

冯玉祥苦笑着说:“我不说,你还不明白吗?”

孔祥熙又问:“虽说现在这边是曹总统执政,吴大帅掌兵。可你作为陆军检阅使,总该有些办法吧?”

冯玉祥摇摇头说:“在这样局势之下,如何能有好办法呢?”孔祥熙马上接着说:“你没有办法,我这里却有很好的办法。”

“什么办法?”

“我喝了你的酒,自然要告诉你。”孔祥熙说着向冯玉祥直递眼色。

宴会一结束,孔祥熙就同冯玉祥走进一间密室,拿出孙中山手书的《建国大纲》说:“总理这次派我来,是要我把他手写的这本书送给你,想征求你对此有何意见,有何需要增减之处。”

号称“基督将军”的冯玉祥将那份手书的《建国大纲》细细地读了两遍后,找来孔祥熙对他说:“孙先生讲得太好了,太完全了!”

孔祥熙听了说:“孙总理的《建国大纲》并不是一本讲义,它是一个要付诸实行的纲领,冯先生既然赞同,不知道准备怎样去实行它?”

“孙先生有什么指教没有?”

“孙先生有致将军的专函,但至于何时行动,采取什么行动,则全赖将军审时度势而定,我作为孙先生的代表,可以为你们传递消息,使互相支援。”孔祥熙这时才捧出了孙中山的信札。

“孔先生过谦了吧?你可不是一个只能传递消息的角色。这几年孔先生结识张(作霖)大帅、吴(佩孚)大帅,往来密切;又作为孙先生的代表,就南北纷争谈判、武力统一全国、实行分省自治、召开国民会议等问题,与北洋政府要员磋商;还在山西兴办教育,发展实业;在广州与国民党上层保持联络。集特使、商人、教育家、革命者于一身,革命、赚钱两不误,可是位历史上少有的人才啊!”

孔祥熙听冯玉祥这么一说,不由得哈哈大笑:“冯将军这么一说,连我自己都觉得自己真的了不起了,可要是我投奔你麾下,恐怕你连个秘书都不要我做呢!”

“好了,谁敢让你当什么秘书,你要留在这里,我愿意下跪拜师,请你多教我些纵横捭阖的本领呢。这样吧,今天晚上我们进城,我请你到吉祥大戏院看京剧,至于下一步怎么行动,我们明天再详谈,如何?”

“看戏?”

“对。先看别人的戏,下步再看我们的戏!”冯玉祥语带双关。

二人出了密室,冯玉祥一声招呼,侍卫立即呈上了戏单。冯玉祥把它递到孔祥熙手上:“今天你是客,戏由你点。”

孔祥熙接过来:“那就不客气了。”仔细看了一会儿,指住一个地方:“那就看这出,《捉放曹》。”

冯玉祥哈哈大笑:“孔先生真有眼力,你不是开玩笑吧?”

孔祥熙懵里懵懂:“不是真的请我看戏啊?”

冯玉祥盯着孔祥熙的脸看了一会儿,见孔祥熙并不像装疯卖傻。把笑一收说:“瞎了!”

“谁瞎了?”孔祥熙有些动容。

“戏瞎了。”

孔祥熙有些不满:“看个戏嘛,你值得这样同我打哑谜吗?”

冯玉祥这才说:“看来你是真不知情。昨天晚上曹锟总统看戏,上演的正是裘派名剧《捉放曹》,曹大总统越看越觉得不对劲。捉放曹,捉放曹,难道我曹大总统也是让人可以捉捉放放的吗?他中途就让把戏停了,今天传下指示来,这出戏列为禁戏。今后一律不许上演,谁再演就把谁捉起来,而且永远不放!你点这出戏,不是有意和总统对着干吗?”

“噢,原来是这样!那《捉放曹》演的是三国故事。说的是曹操谋刺董卓后,连夜逃出京城,到了中牟县,被县令陈宫拿住。后来陈宫看曹操气度不凡,能成大事,不仅把他放了,还封库挂印。自己也跟随曹操跑了。这样一出戏,和他曹锟什么相干?看来这也许是做贼心虚吧?当年袁世凯就迷信这个,见元宵节卖元宵。就认为元宵谐着‘袁消’,暗藏袁大头被消灭的意思,就下令把元宵改为汤圆,元宵节也取消了。可结果呢,在全国民众唾骂声中,蔡锷在云南一起兵。袁大头还不是照样惊吓而死,给报销了?我看呀,他曹锟不让在戏院演《捉放曹》,你冯将军就在这京城大舞台上演一出吧。”孔祥熙煽动性地望着冯玉祥。

“你等着瞧吧!”冯玉祥攥了一把拳头。

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吴佩孚自任讨逆军总司令,率20万大军与张作霖决战于山海关。顿时,硝烟弥漫,炮声隆隆。吴佩孚任命冯玉祥为第三军总司令,出喜峰口攻击张作霖背后。

冯玉祥率部队磨磨蹭蹭,一天走不了几里路。后来曹锟派人督战,催促加快行军速度,冯玉祥便安排部队白天前进,夜晚后退,始终在滦平附近徘徊。10月19日,冯玉祥得到了吴佩孚在山海关前线失利的消息,认为时机已到,带部队星夜驰回北京城。10月23日,在留城部队里应外合下,未鸣一枪,占领北京城,冲进新华门,捉起了“贿选总统”曹锟,把他囚禁起来。并迫使曹锟下令前线停战,撤销讨逆军总司令等职衔,免去吴佩孚本兼各职。这就是有名的“北京政变”。

11月2日,曹锟被迫宣告退位,直系军阀控制的北京中央政权告终。在有人主张严惩曹锟时,冯玉祥又念起旧情。毕竟自己是曹锟部下,以往待自己不薄。虽政见不合,他下了台也就算了。这样冯玉祥本着基督的“仁爱”精神,又放曹锟一马,让他跑到天津租界,优哉游哉,颐养天年去了。

冯玉祥真的在京城大舞台上,演出了一幕现代活剧“捉放曹”。这离曹锟禁演《捉放曹》不过是几个月的事。

“北京政变”后,冯玉祥将所部改称为国民军,成立了冯玉祥与皖系段祺瑞、奉系张作霖联合执政的临时混合内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