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王卫:顺丰而行:新蓝领时代骄子 » 王卫:顺丰而行:新蓝领时代骄子全文在线阅读

《王卫:顺丰而行:新蓝领时代骄子》“巨头”来袭

关灯直达底部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吸引了国际运动健儿,同样也吸引了国际快递巨头。而在中国快递行业市场竞争此起彼伏的空当儿,国际快递巨头的“莅临”又为哪般呢?

随着电商市场的有效开发,中国快递市场的业务量也逐年增加,特别是最近的连续5年,年均增长率高达30%以上,这个数字在全球快递行业增长速度中都是首屈一指的。

基于此背景,中国民营快递公司应市场所需迅速发展壮大,就连从不把民营快递公司放在眼里的EMS,也在与国家邮政局成功“分体”之后,将提高服务和运输速度作为重中之重,重新摆正姿态,蓄势待发,预将过去丢失的市场份额重新抢回来。

连EMS这个初入行业竞争市场的“毛孩儿”,都听到了中国快递行业崛起的音符,在国际快递市场中叱诧风云的四巨头,又怎会放弃这样竞争的大好机会?

美国联合包裹、联邦快递等国际快递巨头纷纷高举竞争的旗帜,在北京的大街小巷铺天盖地地进行广告宣传。

其实,奥运会之际并不是国际快递首次关注中国快递市场,早在两年之前,德国敦豪就以NO.1的速度跻身中国快递市场,随后,荷兰天地快运(TNT,已被美国联合包裹收购)也将自己冠上“特许加盟”的头衔,在中国内地展开快递运输业务。次年,美国联合包裹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设立国际航空转运中心,为自己打开了进军中国快递市场的大门。

然而,当国际快递巨头纷纷将业务延伸至中国市场时,中国还没有任何一项政策来限制外资快递公司的涉华业务,如此之大的“漏洞”,险些让中国快递市场的蛋糕彻底变了“口味儿”。

就在巨头们都将矛头瞄向中国的土地时,他们彼此之间的竞争也正趋于白热化。以上海为例,2007年,美国联合包裹成立了国际转运中心;2012,德国敦豪成立了北亚运转中心;同年,联邦快递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建设了全新的上海国际快件和货运中心。至此,除TNT之外的三大国际快递巨头,均在上海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随后,三者从之前的布局争夺战,迅速上升到肉搏战。此时,真正能抑制巨头恶战并保护中国本土快递市场有序竞争的依据,就是“外资华内通行牌照”。

在“牌照”还未获准通行期间,中国快递公司及EMS是否应该同仇敌忾?

2008年上半年,新《邮政法》还未出台,国际原油价格却飙升至150美元/桶,随之,中国境内原油价格也有所上调,快递行业的成本瞬间增加。

如果想在这样的风暴中顺利挺过,民营快递公司只能上调运输价格。可就在大家犹豫不决时,联邦快递甩出一个致命杀手锏——降价!降低中国内陆价格,一些线路的价格甚至比中国民营快递公司的价格还要低。毋庸置疑,它是在抢占中国快递市场份额!

其实,联邦快递早先在墨西哥和埃及就使用过这种降价手段,当价格占有绝对优势并轻而易举掠夺过来大量市场份额后,其下一个决定就是“坐地涨价”。那么,联邦快递在中国行此举,是否还能如在墨西哥和埃及那样如偿所愿?

国际巨头已占有中国国际快递市场超过八成的市场份额,可是,他们根本不会满足于“国际市场”这一块蛋糕,真正的垄断才刚刚开始。

《反垄断法》中的第十七条明确指出,没有正当理由,禁止低于成本价格出售商品。可是,这样的条款似乎对国际快递巨头垄断态势没有起到任何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在这紧急关口适时地推出了“物流行业产业损害预警机制”,该机制的启动对物流行业有一定约束作用,它有效地提升了中国物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切实保护了我国产业链合理运行的安全性。

面对国际快递巨头的袭击,中国民营快递业虽有些像“蚂蚁”对抗“大象”,但国人对“蚂蚁”仍倾注了无限的希望和信赖。而民营快递业也不负众望,其业务已经包揽内陆快递市场70%的市场份额,同城快件中,近九成的业务是民营快递公司承接的。正所谓“能者多劳”,但往往做得越多,出错的地方也就越多,很多不确定性的人为因素,往往会导致服务质量的变动。

2008年,针对快递服务的一项公众满意度调查报告中有数据显示,在公众对快递投诉事件中,66.2%来自于时效性差,延误快件正常到时;17.5%为损坏物件;12.8%为物件丢失。

可见,民营快递公司,若想击碎国际快递巨头的“垄断梦”,首先要做到自我不断完善才行。而国际快递巨头,无论是否有三头六臂,只要没有“中国牌照”,一切美梦都停留在脑海中。

德国敦豪曾为获取“中国牌照”走了一个捷径——与中外运集团合资,以获得中国国内快递市场的合法经营权。而联邦快递与美国联合包裹宁可多些麻烦,也要以独资身份落户中国快递市场之中,虽然这份迟到的殊荣在2012年获得,但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的“斗志”。

巨头们紧锣密鼓地与一些民营快递公司洽谈收购事宜,虽然目前未获知哪家民营快递接受国际快递巨头“收编”的消息,但与顺丰这个中国民营快递大佬不同的是,“四通一达”极有可能被纳入国际快递巨头旗下,也许是其中的某一家,也许更多。当然,也有反对者表示,“‘四通一达’不是想收购就能收购得了的”。

看来,大家都需努力,以让“一个想努力收购别人,另一个想努力不被收购”的局面变得“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