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颠覆者:周鸿祎自传 » 颠覆者:周鸿祎自传全文在线阅读

《颠覆者:周鸿祎自传》和解——雅虎十年后的醒悟

关灯直达底部

虽然是自愿选择离开雅虎的,虽然我曾在和CNNIC的交锋中公开说“被冤枉的愤怒让我几乎要冲过去决斗”,让很多人都留下了“周鸿祎就是很好斗”的印象,但是我清楚自己,我其实是一个神经很大条的人。愤怒来得快去得也快,很多架吵过就过了,我很容易忘记不愉快的经历。经过一场攻坚战之后,我很快就能恢复原状,清除记忆,然后满血复活,阳光灿烂地去开展新生活。

但是,雅虎给我留下的伤害却比我想象的要深。我很长时间在心里感到很憋屈,缓不过来。我感觉到我本来是有机会的,只要按照我既定的策略去做,雅虎在中国是大有可为的,说不定早就成了中国的第一搜索品牌。但是,由于太多的原因,雅虎却错过了很多机会。

在阿里巴巴宣布股权置换之前的一个星期,2005年8月5日,百度在纳斯达克上市了。百度的融资额为1.09亿美元,发行价27美元,开盘价66美元,第二天,百度的股价冲破了150美元,全面超过了盛大和新浪,成为当时中国互联网的最高市场价。可以说,百度凭借坚持终于把搜索引擎做了起来,而3721借力雅虎,最终却没有实现搜索产品的突围。这种对比,更让我感觉到了自己虽然一直是一名愿意冲锋陷阵的战士,但是骨子里还缺少一种坚韧。这一次教训屡次帮助我,让我日后在江湖上遇到重大决策时,能保持一种沉稳的心态。

事实上,从雅虎退出之后,我们都看到了雅虎公司经历了2004年到2005年两年的支撑,基本上完败给了Google。塞缪尔雇用的工程师开发出了一个不伦不类的Panama广告系统,既达不到华尔街的预期,也无法赢得用户的心。雅虎本来依靠抛售Google的股票维持了股价,但是2006年,雅虎的Google股票抛完了,维持股价的工作也基本上实现不了了。

对我说“还是要多让下属做决定”的塞缪尔被赶下了台,留下了一个千疮百孔的雅虎,但是他却从雅虎的股票上赚了4.5亿美元。在吴军博士的《浪潮之巅》一书里,有专门的一个小章节《自废武功》来描述雅虎的衰落。随着一系列事件,如微软并购雅虎失败的发生,雅虎最终从微软、雅虎、Google的三方争斗中出局了。在投资人看来,雅虎的唯一价值就是它拥有两家亚洲顶级的互联网公司——日本雅虎和电子商务公司阿里巴巴。

就在2014年,与雅虎最终的和解终于到来。8月8日,《哈佛商业评论》刊登了文章《一个内部人士对雅虎牵手阿里故事的叙述》(An Insider/'s, Account of the Yahoo-Alibaba Deal ),该文章记录了雅虎前总裁苏姗·德克尔(Sue Decker)回顾雅虎收购3721和入股阿里巴巴的经历,她表示,整合雅虎中国和3721的失败让雅虎意识到,必须全部放弃对本土公司的控制权。

2003年11月,经过努力,我们以1.2亿美元收购3721,这是一家拥有五年发展经验、将近200名员工的公司,最重要的是,它的领导者是一位作风硬派、强势的本土互联网企业家周鸿祎。

我们当时的想法其实很简单:把两家公司(雅虎中国和3721)的精华整合成全新的雅虎中国,2004年营收预计可以超过2500万美元。当时我们有300名员工,大多数是本土精英,每个月的用户也超过了5000万。我们当时对雅虎在中国的未来感到乐观。

但到2004年中期,公司因为控制权和管理风格上的分歧陷入了运营困境。据称周鸿祎认为原先雅虎的员工薪水过高,而且作风懒散。

而雅虎团队则感觉自己受到欺压,并且认为周鸿祎并没有专注于雅虎的运营。我们坚持认为,本土团队应当遵循雅虎总公司的汇报、体制和管理要求。显然,这令本土团队感到不满,2005年周鸿祎离职,随后建立了360公司,现在在纳斯达克上市交易,市值120亿美元。

尽管周鸿祎带领公司超额完成了业绩任务,但3721的市场地位与中国本土市场的竞争对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在雅虎总部和雅虎中国关系的问题上,我们最初采取了最严格的控制措施:雅虎控制着产品和团队,集中管理法规部门,例如财务和法律。为此,我们依赖于雅虎自己聘请的员工和雅虎内部挑选的管理人才。这种做法理顺了与总公司的沟通和现场的指导。面对地域和文化上的遥远距离,这似乎是探索新市场的有效做法。

然而从中国本土招募的员工感觉到,我们在逊尼维尔总部的公司领导并不理解中国市场,他们把这些公司领导看作外人。这从一开始就制造了紧张关系。但问题不只于此,公司总部在批准一些本土酝酿产生的想法时耗时太久,因此中国国内的竞争对手针对本地市场进行产品调整并快速进入市场,进而击败我们。

因此,在收购3721时,我们就决心采取一些不同的做法。面对这位作风硬派强势、经验丰富的中国商界领导人,我们放弃了很多的产品控制权,允许本土团队在决策方面拥有更多自主权。

我们还允许3721高层管理综合运营,包括此前雅虎中国的业务。只有法律、财务和人力资源事务需要报告到公司总部。

但是3721在处理因两种不同文化和商业习惯引起的人际关系问题上做得很糟糕,这些问题也放缓了我们在产品方面的步伐。正是因此,在与阿里巴巴合作时,我们认识到,需要整个放弃运营控制权。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雅虎总部对中国问题的反思,当然还有后来360公司的不断成长,我感觉到这段心结终于有了了结。而这件事情,最终留给我的教训也是反思——这是一个值10亿美元的错误。

我们作为第一代创业者,没有人给我们指明创业的方向,当时大家都在探索。最后在第一代创业者中,最能坚持的人,最后成功了。所以,最后给我的一个很大的教训,就是你要往前看,你一定要有前瞻性。所以,我后来总结,成功都是熬出来的,成功都是被逼出来的,很多时候,是看你熬不熬得住。

在写作这本书的时候,雅虎公司令人遗憾的结局已经上演。根据《硅谷百年史》的描述——

到2007年,雅虎已经落后了。它的广告平台和搜索引擎都不如谷歌有效,而且更重要的是,雅虎在人才争夺战中也失败了。最优秀的工程师去了谷歌,因为谷歌提供了最大限度的自由和最好的福利。所以,谷歌开发了强大的高科技产品,如Gmail 、谷歌地图和Picasa照片管理软件,所有这些都击败了雅虎。除了搜索落后,雅虎也在互联网的三个主要大方向上落败;社交网络(Facebook开始主宰市场)、用户创造的内容(被Yelp!和Demand传媒这些公司控制)、云计算(Salesforce.com和亚马逊方面已经相当强大)。

2008年2月,微软主动出价450亿美元收购雅虎,主要是为了得到它的搜索技术(这个开价是2009年雅虎近6亿美元利润的75倍)。谷歌这时也加入进来,再次表示愿意提供搜索技术给雅虎,由双方分享营业收入。杨致远以价格过低拒绝了这两个提议。最终在2009年,雅虎和微软达成协议,微软的新搜索引擎Bing将来用来支持雅虎搜索,两家共享收入。这再次让雅虎从技术的“白热战”中淘汰出局,这场技术之战需要几千种服务项目和一个深度的运营后端,从而进入前端的内容和服务的竞争。再者,雅虎似乎已经在社交网络、云计算、移动计算这些最有前途的互联网发展领域落后。

后来雅虎的一系列发展大家有目共睹,这家历史最高估值达到1250亿美元的互联网公司,以48.3亿美元的价格出售了互联网核心资产。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此次交易为互联网资产和房地产资产,但不包括阿里巴巴的股权、雅虎日本的股权、雅虎的现金储备以及专利资产,专利资产将会另行拍卖。在交易完成后,雅虎将改名,并转变为一家注册上市的投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