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颠覆者:周鸿祎自传 » 颠覆者:周鸿祎自传全文在线阅读

《颠覆者:周鸿祎自传》一波三折的360上市

关灯直达底部

2010年11月10日,就在我们宣布360与腾讯恢复兼容的当天,我们的上市工作会正式启动了。众所周知,我们在纽交所挂牌的时间是2011年的3月30日。在外界看来,360上市的速度简直迅速非常,短短四个月就完成了整个过程,令人不可思议,但是其中的曲折并非常人能够想象。

如前所述,很多艰难的决策是在“3Q”大战爆发之后短时间做出的,其间,我们经历了一次主承销商的变更。这对任何一家上市公司都是大事,这也让360的上市工作从一开始就注定充满了戏剧性。

赶在圣诞节之前,我们在2010年12月23日对美国证监会做了所有文件的密交工作,这是所有企业在纽交所上市前的重要一步。所谓密交,就是和公开递交正好相反。在密交阶段,美国证监会可以针对公司的招股说明书提出问题,由我们来回答、修改,直到美国证监会同意所有的修改。

一般来说,所有文件一旦公开递交,就意味着所有的投资人可以看到公开的信息和数据了,此时投资人要不要买你的股票,全凭你在纽交所公布的招股说明书。如果企业做了公开递交之后再对数据做改动,可能会引发投资人的疑虑,以至于影响路演的认购倍数。

因此,一般公司在公开递交之前都会做“清密交”的工作,以保证公开信息的连续性。所谓“清密交”,就是公司的上市团队和美国证监会进行来回几轮的沟通,把所有的美国证监会的问题清理干净之后,才会做公开递交,之后的信息不会有任何改动。清密交这样的流程,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公开信息的连续性,也会给投资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但是,360上市的时间安排得非常紧密,在做完密交之后,分析师路演和投资者路演的时间早已经安排妥当。因此,我们需要赶在路演开始之前将清密交的工作完成。

刚开始我们的流程进行得非常顺利,一般公司在第一轮回答证监会提问时都会面临几十个问题。而第一轮,美国证监会只给了我们十几个问题,都非常简单容易。但是第二轮的问题稍显复杂,我们需要一段时间的整理才能解释清楚。这两个问题一个和业务理解有关,一个和会计理解有关。但是最终的落脚点都落到了中美之间的会计准则的理解差异上。美国的会计准则就是反映公司发展的实质,之所以和我们的理解不一样,就是两国在财务计算方法上的不同。

当时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很多,因此美国证监会非常忙。按照时间的推算,再来一轮“清密交”工作,等待证监会同意我们所有的修改,将影响我们早已安排好的一系列日程,所有的路演安排,包括上市日期会被推迟。

另一种可能是,我们提前进行公开递交,如期进行各项路演,但是要承受一个风险——如果我们在各项路演做完之后依然没能回答完证监会的问题,那么我们挂牌的时间就要往后延。再或者,证监会要求我们改动已经公开递交的文件,投资人看到数据变动之后会产生疑虑,从而对我们的股票价值产生疑问。

总之,要不要在此时公开递交文件成了一个两难的问题,无论哪一种情况,总会引发一些不确定性。

这对于第一次经历上市过程的我们,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到了必须决定的最后期限。那天凌晨三四点,关于公开递交还是全盘推翻之前的日程安排,我、齐向东、姚珏三人依然举棋不定。姚珏当时也是第一次经历这种重大的抉择,虽然她很有信心,但是希望我和老齐能够给她做出最后的拍板决定。而老齐在这个问题上也有些犹豫。

凌晨3点半,姚珏和投行修改完了招股说明书,此时已经到了必须做出决定的时刻。她拿起电话打给老齐,问:“我们的决定是什么?”

“这样吧,你给有资本操作经验、CFO背景的投资人沈南鹏、李曙军打个电话,听听他们的意见,看看他们怎么建议。”姚珏打了,但是,当时的时间已经太晚,毫不意外,他们不是没接就是手机关机了。

场外求助的机会彻底失去了,老齐和姚珏最后决定让我拍板。

此时的我已经累得昏昏沉沉。这段时间我整个白天都是在做360上市路演的彩排工作。一方面,我把做产品追求完美主义的那一套发挥到了极致,每天对路演PPT进行着修改。我总是不满意,只要有可能,我就逼着团队继续修改。另一方面,我操着一口流利的中式英文在练习演讲,争取把英文讲到最好,能够让投资人彻底明白我们的模式。

360在美国上市本身是一个相对特殊的案例,当其他的中国企业都可以找到一个美国对标公司,说这是中国的Google、中国的亚马逊时,360无法一目了然地给美国投资者提供一个对标的美国企业,因此解释起来有些复杂。免费杀毒在当时听起来还有些惊世骇俗,我们还是通过浏览器这样的增值服务来赚钱的,这听上去更加不可思议。在美国,在微软当年把Netscape干掉之后,美国人都知道浏览器就是微软的天下了,为什么中国人不是全部用IE呢?所以要把这些东西说清楚。可是谈何容易。

凌晨4点,我的手机响了,是老齐。我努力从深度睡眠里苏醒过来,看到窗外还是一片漆黑。最终,在这样劳累的夜里,最重大的决定还是需要我们两个人来做。老齐说:“你看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我们是不是要给证监会做公开递交?”

这是企业创始人经常面对的一幕,从昏沉的睡梦里被电话铃声叫醒,面临着一个两难的问题,但是这个时候,你通常必须要做出一个选择,尽管你不知道对错与否。有人说,胆怯与勇敢只有一线之隔,你的决策决定了你公司的未来。你的公司是勇往直前还是畏首畏尾,完全取决于你的选择。

我想了想,在黑暗中努力睁着一双困倦发红的眼睛,说:“我们相信姚珏,公开递交吧!”

就这样,我和老齐一起,又做了一个相对激进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