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宫崎骏和他的世界 » 宫崎骏和他的世界全文在线阅读

《宫崎骏和他的世界》前言 宫崎骏创造世界之旅

关灯直达底部

金字招牌:宫崎骏动画

对广大动画爱好者而言,“宫崎骏”这块金字招牌始于Animage[1]上连载的漫画版《风之谷》。1989年,尚未完结的《风之谷》与大友克洋[2]的《阿基拉》并称为漫画界的两大巨头。在笔者看来,《魔女宅急便》上映之后,“宫崎骏的动画”才逐渐在票房上一枝独秀,并获得极高的社会地位。在这部大作横空出世之前,宫崎骏只不过是动画电影界的“鬼才”之一。

“宫崎骏”这一品牌崛起于日本泡沫经济崩溃时期。

生活方式与价值观的崩塌让第二代“宅人”(就业冰河期一代)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要如何活下去?”他们在《红猪》的主人公波鲁克・罗梭身上看到了真正的“成熟”。受到触动的人们纷纷租来录像带与DVD,看起了宫崎骏的其他作品,在他的世界中越陷越深。当时,人们还目睹了宫崎骏与黑泽明[3]的历史性会晤。见面的契机正是《幽灵公主》的时代考证。黑泽明的《七武士》对这部作品产生了极大影响。在回顾自己的生平时,宫崎骏也将他与黑泽明的邂逅视作一段非常“酷”的时光。此时,宫崎骏的大师地位已坚不可摧,而真人版电影的奇才北野武[4]也在同时进入人们的视野。黑泽明与宫崎骏的电影都是通过东宝[5]发行的,这也算是冥冥之中的一种缘分吧。

图片来源:高品图像

宫崎骏的世界很深奥?

宫崎骏的世界看似是一条笔直大路,但若细细研究,你便会发现直道上有无数分歧点。入口宽敞,中途却是蜿蜒曲折的迷宫,出口的结构倒是简单明了。本书收录的稿件涉及方方面面,种类丰富,正体现出宫崎骏作品的多样性。

为什么说宫崎骏的世界是一条笔直大路呢?因为这位动画作家总是专注于将“灵魂”转化为影像,堪称“动画的神使”。换言之,他是一位动画原教旨主义者。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的盟友高畑勋[6]更是一位极端的动画原教旨主义者。

为表现“动作”不择手段——这就是宫崎骏的原则。从这个角度看,宫崎骏也是一位工匠(Artisan)。而高畑勋倾向于以艺术家的身份描绘“动作”,拒绝将作品降低到“通俗”的层面。除了观众,业界同仁也会关注宫崎骏打造的“动作”,并陶醉其中。我们能在法国电影《疯狂约会美丽都》(Les Triplettes de Belleville)[7]中看到宫崎骏的影子,皮克斯(Pixar)[8]出品的CG动画片中也渗透着宫崎骏式的原教旨主义。这也是因为宫崎骏从俄罗斯、美国的弗莱舍工作室(Fleischer Studios)[9]及迪士尼的作品中汲取了诸多营养,并将这些营养充分运用在《悬崖上的金鱼公主》之前的作品中。

除去宫崎骏的“工匠”元素,我们会发现他的世界观着实复杂奇怪。没有肉体性感的恋爱、直面自相矛盾的暴力描写、对魔法与科学文明的批判精神……但男女主人公保卫世界的态度往往像《幽灵公主》中的阿席达卡那般模糊不清。从整体看,宫崎骏作品中的元素极富流动性。

宫崎骏在公共场合发言时总是斩钉截铁,但他从不在作品中下定论,而是尽心描写主角的迷茫。这样的双重结构让《幽灵公主》之后的作品主题变得愈发深奥费解。比如《悬崖上的金鱼公主》,它描写了家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不可思议的关系在“因为存在,所以存在”的大前提下贯穿整部作品,却没有给出更多的解释。只有大师级导演才能如此大胆,但这也导致可供观众指摘的“漏洞”层出不穷。

正因为如此,一部分宫崎迷只认可《龙猫》之前的作品,另一部分则接受了“现在进行时的宫崎骏”。

这也是人们思考宫崎骏的世界是否深奥的契机。无奈人们还无法给出明确的答案。不过从本书收录的文章看,宫崎骏打造的动画片的确魅力过人。

宫崎骏塑造的角色、机械与世界观

宫崎骏的动画作品之所以独树一帜、无人能及,关键在于他塑造的角色以及细致的机械造型。他笔下的角色无限接近于“真人”,几乎让人看不出“塑形”的痕迹。至于机械,他本就是一个军事迷,再加上强烈的现实主义思想,无数写实的机械便应运而生了。不过他终究是一个“动作”原教旨主义者,所以他塑造的画面不仅拥有写实主义的特征,更有行云流水的动态。

然而,宫崎骏的作品也不是十全十美的。正因为白璧微瑕,人们才更加爱不释手。他的作品中极少出现恋爱情感与性感,从不超脱伦理观的框架,也不会出现最残酷的选择(漫画版《风之谷》中有非常残酷的桥段,透着一股厌世情绪,但动画版中没有)。细细分析这些“缺失的元素”,我们能再次感受到宫崎骏的大师特质。

宫崎骏喜爱的文学作品、科学书籍与漫画也如实体现了他的思想。众所周知,他倾心于异端科学家中尾佐助[10]与作家堀田善卫[11]。后者虽然没有在日本文学史上留下精彩的篇章,但其在《广场的孤独》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的“参与社会”(法语Engagement)型参政与存在主义式的小说手法对宫崎骏产生了莫大影响。有些人也许从他的喜好中看出些许左翼思想,可宫崎骏岂会如此简单。他通过娜乌西卡讲述了一个人改变世界的故事,却在《幽灵公主》中诉说了改革者的孤独。独行侠、局外人与世界的对话,均与左翼思想水火不容。吴志英、中野翠等评论家曾一度以学生运动组织“民青”[12]揶揄宫崎骏,但是在最新的几部作品中,“民青”味已荡然无存。不,也许这种思想从没有体现在他的作品中。他的态度,与山川贤一提到的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13]如出一辙,且更富浪漫主义色彩。他的出发点的确是左翼思想,从这一点看,他也许会更接近文学史中的“日本浪漫派”。他的生态观、政治观、历史观与宗教观都是由特立独行且纷繁复杂的思想组成的。

当画面胜过他的思想时(押井守[14]的动画就做不到这一点,他的作品堪称“左翼的讨论会”,没有任何动态可言),观众就会将思想抛诸脑后,尽情沉醉在画面原教旨主义中。

与宫崎骏有关的种种

与宫崎骏有关的话题有很多。宫崎骏的文化、宫崎骏的接班人、电影的票房……这些都是大家关注的话题。

先看文化。吉卜力美术馆已经成为最理想的教育基地,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都能在这里与动画原教旨主义来一次亲密接触。美术馆举办的所有活动皆以动画原教旨主义为中心思想。美术馆有时还会远赴东京现代美术馆举办展览,不遗余力地为“主义”做宣传。美术馆的活动看似低调,却极具战略头脑。想当年宫崎骏和他的同仁们深度参与Animage的创作时,不也有“动画塾”吗!

再看接班人。细田守[15]和其他新生代导演都是很有力的竞争者,但人们纷纷猜测,有一个人即将成为宫崎骏的“钦点”接班人。

他就是庵野秀明[16]。

庵野秀明为《起风了》的主角配音,《风之谷》续篇的话题也围绕着他展开。这位导演过《新世纪福音战士》的大腕在制作电视版《新世纪福音战士》时就与龙之子制作公司[17]进行了合作,积极传承前人的历史。他也有一定的“工匠”特质,却比宫崎骏更为内向。恐怕这位庵野秀明已经获得了宫崎王国的“王位继承权”。他拥有打造“史诗”的能力与塑造机械的技巧。科学与人类是他内心世界的主题。他也在挑战真人电影领域,试图让自己更上一层楼。如果宫崎骏让他实现了蜕变,那我们就能在不远的未来见证传说的延续。

本书最初以“杂志书”(Mook)[18]的形式在《起风了》公映前夕出版。人们对这部作品褒贬不一,至今它仍是影迷们热议的话题。

图片来源:高品图像

宫崎骏的退休宣言与他的“作家论”更是成为讨论的催化剂。

此次本书将以文库的形式重新出版,恰逢《起风了》的DVD隆重上市。编辑部对本书的内容做了一定的修改,卷末的对谈也换成了切通理作与山川贤一在电影上映后进行的对话(出处为手机报《电影之友》)。无论是重读本书的老朋友,还是初次相逢的新朋友,都能乐在其中。

岸川真

[1] Animage(アニメージュ)于1978年5月26日由德间书店发行,并成为日本第一本专门以动画为题材的杂志。杂志的名称来自尾形英夫将“Animation”(动画)及“Image”(图像)两个词所合并的原创词汇。

[2] 大友克洋(1954—),漫画家及动画导演,紫绶褒章、法兰西艺术与文学勋章的双料得主,代表作有自身担任导演及原作的《阿基拉》(AKIRA)。

[3] 黑泽明(1910—1998),著名电影导演,主要作品有《罗生门》《白痴》《七武士》《生之欲》《蜘蛛巢城》《大镖客》和《天堂与地狱》等。1950年拍摄的《罗生门》于翌年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获得最高奖项——金狮奖,以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国语片奖。

[4] 北野武(1947—),著名电影导演、演员、相声演员、电视节目主持人、大学教授,是当今日本影坛一把手,有“日本电影新天皇”之称。他的电影涉及类型众多,包括动作片、黑帮片、青春片、时代剧、温情片、搞笑喜剧等。代表作品《花火》获威尼斯影展金狮奖及蒙特利尔影展最佳导演奖,世界各地媒体将他与黑泽明并列,被看作是黑泽明的接班人,亦被誉为日本电影复兴的旗手。

[5] 东京宝冢映画株式会社的简称。日本电影制片企业。1943年由东京宝冢剧场公司和东宝电影公司合并而成。

[6] 高畑勋(1935—),动画电影导演、制作人,自日本动画业黎明期开始支撑着动画界的巨匠。1985年,同宫崎骏以及铃木敏夫等一起筹建吉卜力工作室。

[7] 2003年6月上映的动画片,全片只有58句对白,全靠角色间的动作和场景表现剧情。

[8] 皮克斯动画工作室(Pixar Animation Studios),简称皮克斯,是一家专门制作电脑动画的公司,主要作品有《玩具总动员》《海底总动员》等。

[9] 美国的动画制作公司,主要作品有《大力水手》《超人》等。

[10] 中尾佐助(1916—1993),植物学家,专攻遗传育种学,着眼于喜马拉雅山脚下、中国西南部至西日本的照叶树林带的文化共性,提出了“照叶树林文化论”。

[11] 堀田善卫(1918—1998),小说家、评论家,著作《广场的孤独》曾荣获芥川奖。

[12] 日本民主青年同盟的简称。

[13] 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1903—1950),英国著名的小说家、记者和社会评论家。他的代表作《动物庄园》和《一九八四》是反极权主义的经典名著。

[14] 押井守(1951—),动画、电影导演。代表作有《福星小子》《机动警察》《攻壳机动队》等。曾于2004年以剧场动画《攻壳机动队2:无罪》获得日本SF大奖。

[15] 细田守(1967—),动画导演。大学毕业曾报考吉卜力动画研习生,但没考上。1999年推出导演处女作《数码宝贝剧场版光丘事件》,2000年更是凭借《数码宝贝剧场版我们的战争游戏》受到业内瞩目。2006年7月推出代表作《穿越时空的少女》。

[16] 庵野秀明(1960—),日本著名动画导演,代表作有《新世纪福音战士》《不思议之海的娜迪娅》等。

[17] 日本动画制作公司。1962年由当时备受赞赏的动画界先驱吉田龙夫与其兄吉田健二及吉田丰治成立。

[18] “Mook”=杂志(Magazine)+书籍(Book)。就是把杂志以书的形式发表,没有杂志的时间限制,一般一本书就是一个专题,如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出版的《选美中国特辑》,同时兼有书和杂志的特点。在台湾,依其日文的发音,也有人称之为“墨刻”或“慕客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