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宫崎骏和他的世界 » 宫崎骏和他的世界全文在线阅读

《宫崎骏和他的世界》CHAPTER1 创造者宫崎骏 02 东映动画与全动作动画[1]大塚康生[2]与高畑勋

关灯直达底部

作者 樫原辰郎

日本动画史的开端可以追溯到大正时代。大正六年(1917年),一位名叫“下川凹夫”的漫画家发表了日本第一部动画作品《芋川椋三玄关・一番之卷》。与此同时,下川的同门寺内准一与日本画家北山清太郎[3]也以各自开发的制作手法制作了动画,只是作品的发表时间比下川晚了几个月。日本人为什么会在那个时候扎堆制作动画呢?因为外国人制作的动画备受好评,日本人自然不甘落后。不过同时涌现3位动画作家着实了不起。他们活跃在制作一线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北山在不久后便被请去了日活[4]。他采用了多人制作一部动画的“工作室体系”,为日后的北山电影制作所奠定了基础。北山的下属里就有东映动画的创始人山本早苗(原名山本善次郎)。后来,北山电影制作所在关东大地震中灰飞烟灭,北山也离开了动画行业,但山本借此机会自立门户。在灾后复兴的过程中,政冈宪三[5]、村田安司[6]、薮下泰司[7]、濑尾光世[8]等人才崭露头角,日本的动画产业也是盛况空前。

其中,政冈制作的《蜘蛛与郁金香》水平过人。通过YouTube看到这部作品的外国观众对其也是叹为观止。二战前的“日本动画”就是“高水平”的代名词。

在“二战”结束后的昭和二十三年(1948年),政冈与山本在东宝的援助下成立了“日本动画”。昭和二十七年(1952年),公司改名为“日动映画”。后来,该公司受东映所托,制作了几部短篇动画作品,并借此机会成为东映教育映画的附属公司。

昭和三十一年(1956年),政冈与山本创立的公司又改名了——大名鼎鼎的东映动画就此诞生。

此时,迪士尼接连发布了《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等长篇动画电影,把弗莱舍工作室等竞争对手甩在后头,稳固了世界头号动画制作公司的地位。

昭和二十五年(1950年),在“二战”前制作的《白雪公主》(Snow White)在日本首次公映。一年后,让手塚治虫去电影院看了足足80次的传奇大作《小鹿斑比》(Bambi)也在日本公映了。全动作动画那摄人心魄的魅力,令大战之后的日本人如痴如醉。

美国本就是电影大国。早在二战打响之前,它便是举世瞩目的动画大国。

美国动画先驱温瑟・麦凯(Winsor McCay)[9]创造了“会动的漫画”。开拓者弗莱舍兄弟、天才特克斯・艾弗里(Tex Avery)[10]更是让美国的动画产业热闹纷呈。在这种群雄割据的状态下,美国人华特・迪士尼(Walt Disney)[11]在工作室型制作模式与虚拟角色经济等层面雄霸一方。他倾注了自己的全部精力,打造出一部部长篇动画电影,那画面美得好似会动的画作。在“二战”结束后,迪士尼的作品纷纷登陆日本。

东映动画在创立之初定下的目标,就是成为“东方的迪士尼”。看到迪士尼的作品,所有日本动画人都产生了同一个念头:迪士尼的实力如此强大,正面抗衡绝无胜算。既然如此,日本的动画就应该以东方文化为舞台,以“亚洲味”为卖点。

昭和三十三年(1958年),东映动画以《白蛇传》为契机正式进军长篇彩色动画电影领域。故事的原型是中国的民间传说。其实在两年前,东宝推出过一部题材类似的真人电影,名为《白夫人的妖恋》[12],它是日本首部全彩色特摄[13]电影。特效导演由大名鼎鼎的圆谷英二[14]担任。他在此片上映的两年前刚刚打造了广受好评的《哥斯拉》。《白夫人的妖恋》在香港十分卖座,所以东映才选择了同样的题材。(顺便一提,《白夫人的妖恋》改编自林房雄[15]在中国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写就的小说《白夫人的妖术》,但《白蛇传》并没有根据这部小说改编。)

早在日本动画方兴未艾时,动画人们就考虑到了外国市场。

《白蛇传》的编剧及导演是薮下泰司,原画由大工原章和森康二负责,当时还很年轻的大塚康生也参与了本片的动画环节。在二战前为日本动画奠定了基础的老一代动画人与战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动画人通力合作,才有了我们所熟悉的《白蛇传》。它的画面流畅而优美,备受世人好评。电影上映时,高畑勋已经接到了东映的录用通知,而正在复习迎考的宫崎骏也被这部作品深深打动。大塚在著作《满头大汗地作画》中提到,宫崎骏说“《白蛇传》虽然是一部烂俗的爱情戏,但我当时正值高三,所以被感动得泪流满面”,不过他也说过,“拙劣的制作技术让我感到非常气愤”。

由此可见,宫崎骏对《白蛇传》抱有十分复杂的感情。不过如果没有这部作品,他也许就不会敲开东映动画的大门。从这个角度看,《白蛇传》也算是立下大功一件。

东京奥运会的前一年,即昭和三十八年(1963年),年轻的宫崎骏进入了“东方的迪士尼”。

此时,东映动画不仅制作动画电影,还进军了电视动画领域。只是手塚治虫领军的虫制作公司起步得更早一些,制作了日本首部电视动画《铁臂阿童木》。宫崎骏入职之后,日本动画界正式迎来了它的转型期。

大塚康生比宫崎骏年长近10岁,高畑勋则比他大5岁。三位动画大师齐聚一堂,接连打造出改写日本动画史的杰作……

宫崎骏入职时还很年轻,但正所谓自古英雄出少年,他在不久后便开始崭露头角。在东映制作它的第八部动画电影《格列佛的宇宙旅行》时,菜鸟宫崎骏竟然向导演黑田昌郎与负责原画的永泽询大胆阐述了自己的意见,并成功说服前辈们修改了全片最为关键的结尾的其中1卡(cut)。刚进公司就敢兴风作浪,不得不说宫崎骏胆识过人,但黑田与永泽的气度也着实了得。没有宽阔的胸襟,就不会接受年轻人的意见。

其实,当时的东映动画可谓风雨飘摇——他们以《狼少年肯》进军电视动画界时,需要大幅度调整制作体系,以适应电视动画的需求。但此时的东映并没有制作电视动画的经验与知识,这也导致许多老员工毅然离职。

《格列佛的宇宙旅行》的制作工作也因为调整所造成的种种问题而一度中断,昭和四十年(1965年),该片才得以大功告成。

不久后,企划部长委托大塚担任东映下一部长篇作品的作画导演。而大塚提交的企划案正是《龙子太郎》。大塚希望高畑勋担任本作品的总导演。他早已看出,年轻的高畑有着过人的实力。

谁知好事多磨。大塚为了打造一部背景更为宏大的作品,向公司提交了一份全新的企划案。

以阿伊努[16]民族叙事诗《春榆的太阳》为蓝本的企划案就此诞生,但公司迟迟没有为这部作品亮绿灯——因为描写阿伊努人的电影《柯谭的口哨》票房惨淡。于是大塚就将《春榆的太阳》的舞台从北海道改成北欧,并将作品名改为《太阳王子霍尔斯的大冒险》[17]。这回,公司高层总算点头了。但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春榆的太阳》以深泽一夫创作的人偶剧为基础,因此《太阳王子霍尔斯的大冒险》的编剧也由他担任。他很快就写好初稿,但最终的成品与初稿相距甚远。

制作人员悉心研究剧本的内容,塑造角色形象,并反复讨论剧情。在大家不断修改剧本的过程中,宫崎骏逐渐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他绘制了好几张原创素描,并与高畑深入研究剧情的走向。新人宫崎骏与高畑勋的组合成了制作班组的核心。据说,当时大塚将与剧情有关的工作全部交给了他们,自己则专心提炼角色形象。

众所周知,宫崎骏与高畑勋在日后合力打造出许多杰作,而《太阳王子霍尔斯的大冒险》正是他们的第一次合作。从这个角度看,这部作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塚、高畑与宫崎也是东映动画工会的重要成员,平时常会围绕动画展开激烈的讨论。高畑勋特别喜爱法国动画作家保罗・古里莫(Paul Grimault)[18]的杰作《斜眼暴君》,而宫崎骏也是这部作品的忠实粉丝。苏联制作的《冰雪女王》[19]也深得两人的喜爱。他们都想制作出这类成年人也愿意看的严肃正统派动画。他们打造的作品中也不乏《斜眼暴君》与《冰雪女王》的影子。

总而言之,他们怀着满腔热血,希望将《太阳王子霍尔斯的大冒险》打造成史无前例的佳作。然而,这份热情反而勒住了他们的喉咙。制作日程大幅滞后,制作成本也一路飞涨。

昭和四十一年(1966年)秋天,公司叫停了《太阳王子霍尔斯的大冒险》。次年1月,制作工作重启,但整整一年后成品才宣告完工。耗费的制作成本高达1.3亿日元,几乎是原计划的两倍。

这便是日本动画史上最具争议性,亦有最高杰作之称的《太阳王子霍尔斯的大冒险》的诞生之路。

这部历经千辛万苦的作品于昭和四十三年(1968年)公映,却没能吸引大量的观众,票房成绩极不理想。原因显而易见:它的主题太过沉重,突出了登场人物的烦恼,无法让孩子享受观影的乐趣。如果这部影片是在“宅文化”遍地开花的今天上映也就罢了,可在当时,大学生和走上社会的成年人不太会走进影院观赏动画电影。

后来,宫崎骏以原画作家的身份参与了东映的两部杰作。

其中一部就是著名的《穿长靴的猫》(编剧:井上久)。它与《太阳王子霍尔斯的大冒险》风格迥异,幽默而明快,主人公佩罗更是成了东映动画的吉祥物。

另一部是《动物宝岛》(宫崎骏兼任原画与创意设计)。它是一部冒险电影,与日后的《天空之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堪称吉卜力作品的原点。在昭和四十六年(1971年),宫崎骏与高畑勋等人一同离开东映动画。全新的舞台正等待着他们大展拳脚。

[1] 传统动画的表现手段和技术包括全动作动画(Full animation)、有限动画(Limited animation)、转描机技术(Rotoscoping)等。全动画是指在制作动画时,精准和逼真地表现各个动作,但这种类型的动画对画面本身的质量有非常高的要求,追求精致的细节和丰富的色彩,所以这种类型的作品往往拥有非常高的质量,但制作时也非常耗时耗力。

[2] 大塚康生(1931—),岛根县出身的动画师,在20世纪60—80年代与动画导演高畑勋及宫崎骏等人合力制作了多部作品。

[3] 北山清太郎(1888—1945),日本画家、动画导演,1913年用纸张与墨水画出了最早的动画。1917年制作了《猿蟹合战》《猫与鼠》及《恶作剧的邮筒》。因为将字幕加在无声电影上而获得商机。

[4] 日活株式会社,日本五大电影公司之一。

[5] 政冈宪三(1898—1988),动画导演,1932年首次制作有声动画《力与世间女子》。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时,政冈宪三与濑尾光世(“桃太郎”系列主要导演)还拍摄了许多美化军国主义、鼓吹侵略的“国策”动画片,如“桃太郎”系列。虽然只是满足了日本军部的政治需求,但也促进了日本动画界在战斗、爆炸等动画画面技术处理方面的进步。

[6] 村田安司(1898—1966),动画导演,主要作品有《太郎的火车》《动物村的运动会》等。

[7] 薮下泰司(1903—1986),动画导演,主要作品有《白蛇传》《西游记》《安寿和厨子王丸》等。

[8] 濑尾光世(1911—2010),动画导演,主要作品有“桃太郎”系列。

[9] 温瑟・麦凯(Winsor McCay,1871—1934),动画电影史上首位大师级人物。他早期的报纸漫画和动画作品为后来所有的动漫艺术创作树立了标准。

[10] 特克斯・艾弗里(Tex Avery,1908—1980),美国动画大师。

[11] 华特・迪士尼(Walt Disney,1901—1966),世界著名的电影制片人、导演、剧作家、配音演员和动画师。他对梦想的勇敢追求、卓越的洞察力和对商业敏锐的眼光使他成为著名的企业家和慈善家。至今为止,他仍是世界上获得奥斯卡奖最多的人。

[12] 这部电影由东宝株式会社与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共同制作,在第六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中获奖。

[13] 专指日本制作的使用电影特技的影片,《奥特曼》《假面骑士》《超级战队》就是典型的特摄片。

[14] 圆谷英二(1901—1970),电影特效导演、摄影师、发明家。于1963年在东京创建了圆谷制作公司。他在日本当代的特摄电影和哥斯拉系列电影等方面有很大的贡献,被后人誉为“特摄之父”、“特摄之神”。

[15] 林房雄(1903—1975),超国家主义小说家,著有《都会双曲线》《青年》等。

[16] 日本的少数民族。

[17] 香港的中国电视公司自1973年起,曾以《华伦王子》的译名多次播放本片的中文配音版。而亚洲电视则在1987年以《太阳王子霍尔斯的大冒险》之名播出。

[18] 保罗・古里莫(Paul Grimault,1905—1994),法国动画电影大师,也被誉为法国当代最杰出的动画导演。代表作有《国王与小鸟》等。

[19] 1957年苏联制作的动画电影,原题为Снежнаякоролев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