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雷军:创业没有时间表 » 雷军:创业没有时间表全文在线阅读

《雷军:创业没有时间表》轻松一点成功,别那么累

关灯直达底部

雷军曾经一直思考过一个问题,就是怎么能够轻松一点成功。雷军认为,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的生意做得特别累,可能多多少少有点问题。雷军投过一些小公司,最怕的情况不是公司没钱快关门,而是不死不活的公司。他最怕的就是只挣个几百万利润,浪费时间。他认为一个优秀的创业者,首先要有办一流的、伟大企业的雄心壮志。

曾经的中关村劳模,能有这样的想法,也是逼不得已。

1998年,求伯君推荐雷军出任金山CEO。雷军说,从那时起就感受到了巨大压力。他开始拼命工作,并发誓要成为中关村最好的CEO。

在雷军带领下的金山,所有的人都被一种激情感染着,金山所在柏彦大厦20层深夜的灯光成为北四环夜晚一道不灭的风景。1996年,在微软Office和盗版的双重挤压下,WPS遭遇困境,整个公司前途堪忧。雷军得出了要生存就必须转型,要发起“游击战”、“阵地战”、“以战养战”的策略。此后多年,雷军一直带领金山在不断的转战中寻找着公司发展壮大的途径。

在中关村、在中国IT业,做一家小富即安的公司显然不是雷军的目标。曾经一无所有躺在地板上梦想着要做世界一流企业的雷军,在担任金山CEO之后,更是一直在寻找把金山打造成一家国际企业的方法。

雷军接受的教育让他笃信:不怕苦,不怕累,人定胜天。

雷军一直活在他这一代人的宿命里,他一直接受这样一套规范:从好学生到好员工,从好员工到好领导。他从未对这套规划和体系产生过任何怀疑。在他的带领下,金山软件、金山游戏、金山的电子商务,都做到细分领域前几名,但是,金山依然成不了一流公司,甚至连IPO(首次公开募股)都要苦战若干年。

但现实总是很残酷,“中关村也许太拥挤了。”雷军说。为了摆脱这种拥挤带来的恶性竞争,发掘更大的市场,从1998年起,雷军走访了20多个国家,一些产品也小规模输送到海外市场进行试点。直到2005年,雷军觉得时机成熟,开始把国际化真正作为金山与“技术立业”同等重要的战略来实施。雷军为金山制定的国际化拓展方案:以日本为试点、东南亚全面铺开、挺进英文市场、最后进军欧美。

雷军做得很努力,但也很累。从1998年联想注资,雷军担任金山CEO起,就背上了一个必须完成的任务——日后被老金山人称之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重担——上市。这个过程持续了8年。2007年10月9日,金山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当胜利的欢呼涌来,雷军内心的起伏却被悄悄掩盖。他终于察觉出了自己的疲惫。上市之后,董事会给雷军放了4个星期的长假。这在之前16年中绝无仅有。

4个星期之后,雷军再回金山。“但是我仍然感觉身心疲惫,这种状态下,我怕辜负了刚刚取得重大进展的金山。”除了身体状况之外,雷军说服董事会的另一个理由是:“我是创业时期的CEO,现在金山上市了,变成一家公众公司,是守业和继续壮大时期,这个时期对CEO的要求和创业时期并不一样。”为了寻找更适合的CEO,为了让金山继续他的光荣和梦想,雷军牵头成立了委员会,开始挑选继任者。

当时的雷军,已然知道金山和自己都已经偏离了应该的发展方向。他眼中的金山应该是这样的:不再没完没了地卖盒子软件、不再没完没了地推出新的产品包,而是把营销、研发都植根在互联网上,充分把握互联网的口碑效应和人际传播,用高品质的软件产品以及便捷、完善的服务来支撑公司业务发展。

其实,雷军对自己方向的怀疑早就开始了。他先是对他早年所接受的教育产生了质疑。那是雷军第一次去香港,他发现凌晨3点街头很安全,并非传说中的黑道横行,他第一次崩溃。

此后,他去美国待了几个月,发现外国跟自己的想象和别人口中的传说的确不一样,他又崩溃了。曾经支撑雷军人生价值的基础开始瓦解了。“你叫我说什么好呢?我们整整一代人,都挺可悲的。”

这种怀疑到后来,就衍变成了对金山的商业道路和价值体系的质疑。“其实在金山后期我就觉得不对了,当你坚信自己很强大的时候,像坦克车一样,逢山开路,过河架桥,披荆斩棘。但是当你杀下来以后,遍体鳞伤,累得要死,你在想,别人成功咋就那么容易?”

反思很快就有了结果,雷军说自己曾经是“不怕苦,不怕累,人定胜天”,但现在他决心要换一种活法,“我们找对了一个风口,连猪都能飞起来的风口。能引起这么大的关注,有这么多人知道,就是形势比人强”。

所以,对于IT界的劳模这个称谓,雷军如此回答:“现在大家把我誉为IT界的劳模,我说什么是劳模?就是无能,有本事就不用做劳模了。”雷军考虑了两三年的时间,在2006年他想明白了很重要的两点:第一点,成功靠勤奋是远远不够的,最最重要的是找到一个大的市场,顺势而为。换句比较通俗的语言来表达,就是找一个最肥的市场,然后等待台风,也就是雷军经常讲的“台风口”。雷军觉得成功,尤其是大成,跟这个是高度相关的。所以,他觉得有时候不要羡慕那些成功者,其实他们不过就是运气好,碰到了一次“台风口”而已。有了“台风口”以后才会靠本事,看怎么能飞着不掉下来,那是本事。但是,要想飞起来最重要是“台风口”,没有台风的时候,无论怎么努力,都飞不起来。

为了轻松一点成功,雷军努力寻找着下一个风口。小米,就是雷军选择的这样一个风口。

小米是他40岁以后创办的一家新的企业,在2010年10月创办小米,2011年10月底第一次发布。2012年,他们做了126.5亿元人民币。

所以,很多人就说,小米怎么这么厉害?其实雷军并不这么认为,他想跟大家分享的是,不是小米厉害,是小米运气好。小米的团队不错,产品不错,甚至营销也不错,服务也还可以。但是,雷军认为最最重要的是小米遇到了一个“台风口”,这个“台风口”就是一头猪都能飞得起来的“台风口”。如果你的企业想获得成功,就得在这个能力的范围里寻找属于你的“台风口”。

如今的雷军,已经不再是那个“有公司没家”的雷军了。雷军现在创业跟以前要求的不一样,现在创业的雷军第一反对通宵加班,反对一周工作七天,无论如何给家人留一点时间。因为在雷军看来,只有轻轻松松地成功,才能是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