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任正非:九死一生的坚持 » 任正非:九死一生的坚持全文在线阅读

《任正非:九死一生的坚持》印度,受阻显身手

关灯直达底部

最好在白天的时候抓黑羊。

——谚语

在商业王国里,机会真的很重要。在沙特阿拉伯,有几家世界著名的电信公司曾经在“圣城”麦加做过建设移动通信基站的工作,进而保障到麦加朝圣的三百多万信徒可以利用手机通话。不过,他们的通信保障做得不好,因而华为才获得了在沙特阿拉伯一展身手的机会。

再看伊拉克,因为海湾战争临近,国外电信商纷纷撤离,华为不惧日益临近的战火,这才有了第一单的生意。

如果抓住了机会女神的裙带,则事事可成。华为西进印度电信市场时又发生了什么令任正非头痛的情况呢?

沙特阿拉伯位于亚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这里是名副其实的“石油王国”,石油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911恐怖袭击”发生之后,西方世界对这里充满了不信任,华为人来到这片满目黄沙、沙漠底下却遍地石油的富裕世界,意外地收获了当地人的友好。

沙特阿拉伯的雇员和非洲的雇员不同,他们学历很高,生活富裕,而且一个个家庭观念又非常重,他们认为,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家庭则重于工作。

沙特阿拉伯又是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国民每日要做5次日常祈祷,他们一到祝告的时间,不管多忙,都要放下手里的活计,虔诚地嘱告完毕,再继续做未完的工作。

沙特阿拉伯境内有麦加和麦地那两座圣城。每逢朝觐季节,世界各地的穆斯林来这两座圣城朝觐,最多可达三百万人以上。如何保障三百万信徒在同一时间段超集中、超大量地通话,可是一件异常艰巨的任务。以前,爱立信、朗讯和阿尔卡特都分别承担过这项保障任务,可是完成得却不甚完美。2005年以后,这项保障任务就落在了华为人的肩膀上。

华为人为了完成这次“大考”,他们分别向麦加和麦地那派出了最精干的工程师,并将两处通讯基站迅速地建立了起来。经过调试,不管是长途电话、短信和网络,全都达到了设计的要求。

华为人在困难前敢当重担。他们的解决方案不仅快捷迅速,而且质量可靠。市场往往就是这样,只要赢了一点,随即口碑传开,客户就会纷至沓来。华为人在沙特阿拉伯干得非常出色,可是去伊拉克“试水”的华为营销人员,却处处伴随着战争的风险。

2003年,在土耳其最大的城市伊斯坦布尔,在这里工作的何明、周斌、易明军等华为员工收到了华为总部转传过来的一份邮件,邮件的发送者是中东的一家移动运营商。

易明军经过邮件交流,他这才知道,这家移动运营商在伊拉克北部的库尔德地区。他们虽然在该地区建立了一个沟通世界的移动网络,但拥堵得厉害,这个运营商找到华为,是想借助华为之力,改造这个老旧的网络。

当时,美军准备进攻伊拉克的风声正紧。易明军不顾战争的风险,他决定去伊拉克做成这单生意。可是易明军来到叙利亚跑了5趟,管理过境事宜的政府部门始终拒绝给他办伊拉克的签证,易明军虽然急得直跺脚,但没有签证,一切都是枉然。

既然华为的人去不了伊拉克,易明军决定邀这客户从伊拉克赶到叙利亚,然后从叙利亚乘飞机到中国,请他们到深圳总部了解华为,参观产品,为最终签署合同做好提前的准备。

伊拉克的客户接到易明军诚挚的邀请后,从伊拉克出境来到了叙利亚,然后坐飞机来到中国。参观完华为公司后,客户对华为的产品非常有信心,便随后联系PUK(库尔德爱国联盟)驻当地的办事机构安排行程,让他们为易明军等人尽快办理过境许可证。

2003年2月7日下午,易明军手拿过境证,终于踏上伊拉克的土地。

易明军来到伊拉克后,他经过实地考察,便给对方做出了一个详细的改造计划书。客户方代表看过计划书,觉得非常满意。可是这时候已经到了3月份,美伊战争随时都有可能爆发,客户方的线路改造升级计划只能暂缓延后。

面对日益紧张的形势,易明军首先想到的还是客户,为了以后能把这个项目进行下去,他便做了一个决定,那就是在深圳的华为总部帮客户培训几名网络工程师。

由于战争的临近,伊拉克周边的国家纷纷关上了和伊拉克联系的大门,华为人最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们让这几名网络工程师以旅游者的身份在大马士革转机,然后来深圳的华为总部学习。

美伊战争很快结束,4月底,这几名网络工程师被华为人千辛万苦地送回了伊拉克国内。5月12日,易明军离开伊斯坦布尔,通过PUK的关系,再次进入伊拉克。

经过战火蹂躏的伊拉克,到处是房倒屋塌,残垣断壁,而更可怕的爆炸袭击时有发生。华为人不惧危险,在战争后的废墟上开始为这家运营商升级改造老旧的网络线路。华为人的努力没有白白付出,他们用上佳的产品、质优价廉的优势,在伊拉克稳稳地扎下了根来。

可是,随后一家叫《南华早报》的英文报纸称:在一份内含150多家被控向伊拉克出售军事技术的名单中,总共有3家中国公司,华为技术便是其中之一。

该报这样写道:华为涉嫌向伊拉克提供光纤和其他设备,助其改进防空雷达系统……并称伊拉克在12月向联合国提供的长达1.2万页的机密报告中提到了华为技术。

华为发言人傅军为了澄清事实,他说:该公司从未与伊拉克(萨达姆政府)有过任何商业往来……华为曾于1999年参与了伊拉克两项民用电信设备的投标,并获得联合国批准进行其中一个项目,但之后出于“商业原因”而放弃了这个项目。

2006年9月Kalimat Telecom公司在伊拉克获得了一张10年期通讯牌照。这是伊拉克首张全国性牌照,获此牌照者可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大规模的固定及无线网络。该公司宣布,已与中国的华为公司签订了一份价值2.75亿美元的订单,将从华为购买基础设施产品。依据双方签署的协议,华为将分四期完成协议内容。华为将帮助Kalimat构建一个全IP网络,还将为Kalimat提供CDMA设备及相关服务。

凤凰卫视2012年2月23《总编辑时间》曾这样报道:从2006年到2008年,由美国国务院派驻伊拉克电讯部担任资深顾问的福诺向《华盛顿时报》表示,华为先后取得了(伊拉克)600多件电讯基础设施承包案,目前该国家的光纤网络、绝大部分的手机和无限通讯网络,都是由华为公司独占市场。福诺表示,就实际情况来看,华为拥有伊拉克电信产业。

华为公司能在伊拉克战火刚刚止熄、百废待举的环境中,拿下伊拉克的大单,但他们在进军印度电信市场上却充满了意外的变数。

泰国和印度两个国家都处在中国的南部,当时AIS是泰国的第一大运营商,AIS曼谷网络原来使用西欧某厂商设备,设备已经使用超过5年。由于原设备构架陈旧,无法支持EDGE服务,如果更换设备,请欧洲一些电信巨头来操作,时间太长,造价太高。华为因为比友商项目实施周期快3倍,最终获得了服务AIS的机会。

华为经过多年的海外“征战”,最终总结出一个规律,那就是海外合同的交付要求比较急,要么需求特殊,需定制开发、研发、供应链等环节,只有赶时间、抢进度,全力以赴才能抓住市场机会。

华为进军印度市场的遭遇和泰国市场比起来,真有冰火两重天的感觉。

印度位于亚洲南部,别称婆罗多,东汉时代称它为天竺。印度是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同时它也是个社会财富分配极度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2005年第三期《罗兰贝尔电信评论》曾经对印度的电信市场做过如下描述:印度,作为世界上最后尚未被完全开发的电信市场之一,现在正以50%的增长率快速向前发展,印度市场目前拥有5000万电信用户,预计未来几年,用户数会突破两亿大关!

任正非凭着敏锐的商业目光,自然不会放过印度这个绝佳的电信市场。华为公司很早就进入了印度。

任正非在他的《印度随笔》中这样写道:我们看了一些博士的研究课题,如宽带、高频无线电的一些算法,同行的专家都认为十分优秀,是世界级的课题。博士们还十分贫穷,穿着一双破旧的拖鞋和贫寒的衣服,好比几十年前我们的学生时代。

印度的工程师虽然贫穷,可是因为他们不懈的努力,终于使印度成为了软件出口的大国。1999年6月,华为在印度的“硅谷”班加罗尔成立了华为印度研究所,当时一些被任正非派驻印度的华为员工认为,公司在印度设立研究所“有些得不偿失”。

可是任正非认为,印度拥有大量通过CMM认证的软件企业,华为在印度设立研究所,正是吸收这些优秀人才加入到华为的一个绝佳的渠道。

2001年,华为在印度正式成立了研发中心,并招募了1000名员工,这也是华为在国外最大的研发中心。2002年,华为的产品在印度正式上市,随着销售额节节攀高,华为也成了印度塔塔电信等的合作伙伴。

任正非的预期很快就实现了。2003年8月1日,华为印度研究所正式通过了CMM五级认证。

CMM是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软件工程研究所(SEI)开发的软件成熟度模型,共分为5级,由低到高,分别是初始级、可重复级、定义级、管理级和优化级,从低到高,软件开发生产的计划精度越来越高,每单位工程的生产周期越来越短,每单位工程的成本也越来越低。

华为印度研究室的CMM五级认证,标志着华为在电信和网络软件的研究方面再次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华为公司能取得CMM五级认证,这也表明华为开发电信软件的能力不断提高,并已开始和国际最先进的水平接轨了。

由于中印两国有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一时没有解决,西方世界又大肆宣传“中国威胁论”,印度的电信监管部门也对华为进入印度电信市场处处设限,他们甚至禁止本地的电信运营商从华为等中国公司手中购买电信设备,理由是中国的通信设备可能包含“间谍”技术,从而危害印度的国家安全。

2008年,印度国有运营商BSNL抛出了60亿美元的GSM采购合同,华为本来成功入选西区、南区和东区的招标,最终因为印度电信监管部门的横加干涉,华为公司还是被取消了相关资格。

印度有关部门不仅为华为等公司设限,他们还“勒令”华为等中国电信企业一个月内披露其公司所有权的全部细节,以证实该公司并不包含任何军方因素。

华为公司为了打消印度方面的疑虑,任正非派高级副总裁徐直军,从广州坐飞机来到印度,分别与印度政府方面进行了会晤。印度政府果然对华为误会很深,他们问徐直军:“在华为印度研究所里,是否华为研发中心的部分核心区域,仅允许中国工程师进入和操作,印度工程师被排除在外?”

徐直军为了解除印度政府方面的担心,他首先组织了大批当地公司的工程师,到华为印度研发中心进行参观。华为印度公司副总裁、工程和研发业务部门负责人古普塔表示:“我们在还没有进军印度市场时就已经在这里建立研发中心了。班加罗尔有大约99%的研发工程师都是印度人,只有30名左右中国员工为技术转移、工艺涉及和顾客界面提供帮助,印度和中国工程师可平等使用所有的设施和实验室。”

华为印度公司副总裁姚卫民,他给派驻印度的华为工作人员做出了一个硬性规定,那就是中国的员工上班时需要穿着印度服装。姚卫民也取了拉杰夫作为印度名字,华为要在印度生根发芽,有一些“认同感”的工作是必须要做的,而且要做好,做得到位。

2010年5月14日,任正非为了彻底打消印度方面的顾虑,他宣布,华为愿意公布网络系统的源代码,证明其设备不存在安全威胁。软件系统的源代码是一个公司最宝贵的财富,可见华为公司对印度政府表现了极大的诚意。

由于在印度的市场受限,华为公司在印度的收入从2009年的20亿美元下滑至2013年的8亿美元。

华为印度公司首席执行官蔡立,曾经这样告诉印度《经济时报》记者:即便业务在过去几年中有所下滑,我们仍然继续投资。安全问题已经过去了,运营商和政府理解我们。

天道酬勤。我们有理由相信,华为在印度的业务一定能蒸蒸日上,早日跃上一个新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