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统节日的奥妙:我们怎样过节 » 传统节日的奥妙:我们怎样过节全文在线阅读

《传统节日的奥妙:我们怎样过节》一、梨花风起正清明:清明四重奏

关灯直达底部

北方还是柳色遥看近却无,南方却已嫩柳初染鹅黄色,清明节就要到了。品味这个中国节,在“中国心”底会泛起哀思的怅惘和春天的颤动。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一边悲悼已故的生命,一边喜迎新生的生命。且故且新。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边泪下雨纷纷,一边花开灿灼灼。且哭且歌。

啊,清明节,你是交织着哀思与生意的节日。

在气候意义上清明节才是名副其实的春节,把春天的三个大节日都融汇在一起了。

首先是清明,它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在立春后15天、冬至后107天或108天。二十四节气是考察太阳视运动而定的,与阳历的关系相对稳定,所以每年清明总在阳历4月4日或5日。因“万物生长此时,皆清净明洁(或作‘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其次,寒食节是在冬至后105天,总在清明前二、三天,其时要禁火,只能冷食,故谓之寒食。火对于远古人类极其重要,遂有火崇拜,至今我国西南一些少数民族还有隆重的火把节,奥林匹克运动还有火炬传递,我们还说“薪火相传”。钻木取火伴随人类很长时间,古代先民因季节不同而用不同的树木钻火,例如“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换季改火时要禁火寒食,遂成礼俗。此俗汉之后虽有稍歇,至唐而盛极,因与清明相连而相融。据《唐会要》记载:“开元二十四年(736)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寒食、清明连起来放假,而且具有法定节日的色彩。大历十二年(777)进一步诏令:“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

再次,上巳节是农历三月三,至今三月三仍是西南许多少数民族的隆重节日,有的就叫它“迎春节”或“祭祖节”。寒食节跟火的关系很密切,上巳节则跟水的关系很密切。很有名的“曲水流觞”源出于水上祭祀。沐浴踏春也是重要习俗,蛰伏一冬之后与大自然拥抱,投入江河洗濯沐浴,孔子和他的弟子都把这看作最快乐的事情。到唐代盛极,杜甫的《丽人行》一开头就写:“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当时的曲江池畔仕女云集热闹非常。三月三邻近清明,也就是在唐代,已完成了与清明、寒食的融合。王维的诗《寒食城东即事》说:“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连诗题,寒食、清明、上巳都融汇一起了。

清明节的内容非常丰富,可以听到“清明四重奏”:生命清明、家风清明、政治清明、生态清明。而其核心内涵和情感本体是缅怀先人和已故亲人,是中华文化天人合一和人伦情怀的典型表现。它的价值取向是提升生命意义,文化功能是凝聚族群、和谐天人。

生命清明——提升生命的文化

从《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章”可证,至迟在战国时已有在墓地祭奠先人的习俗。唐代起,百姓越来越多在寒食时节祭墓。白居易《寒食野望吟》“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说明墓祭已是清明寒食共通的习俗了。到晚唐、宋代以后,禁火冷食之俗转衰,“寒食”之名也渐衰,“清明”之称逐渐取代之,与此同时,墓祭也成了主要节俗。

人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这是人类永恒的悬疑,这是潜藏心底的人性本能的叩问。清明时节站在已逝亲人墓前或骨灰盒前时,这问题就油然浮现:原先那么亲近的活泼泼的生命到哪儿去了?抚摸亲人墓碑、骨灰盒,犹如抚摸亲人躯体、灵魂,一面感受“生死两茫茫”的悲怆,感念生我育我的恩泽,在生死的感悟中,灵魂震颤,受到洗礼和净化,同时让人们停下行色匆匆的人生脚步,伫立面对死亡,思考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清明节没有元宵节的喧闹,没有端午节的红火,清明节需要沉下心来,从清明节这本书中倾心领悟生命的意蕴和真谛。自己纪念先人,也希望后人纪念自己。当自己的生命画上句号后,留下什么值得后人纪念?

清明节就试图来处理生与死的联系、连接、沟通,接触到对人的终极关怀,是集中体现中华民族的生命精神、最富有生命意识的中华传统节日。

在中华文化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是上帝造人,人是娘生父母养的,是祖宗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所以华人特别感恩父母和祖先,所谓“慎终追远”的“追远”,就是一代一代追寻上去,追本溯源,寻根问祖,认祖归宗。这就是寻根意识,敬祖意识,“祖宗崇拜”。在纪念祖先时,古与今,阴与阳,祖先与子孙,精神相融贯,加深了代与代之间相生相养的伦理亲情。

中国人不把生命看做孤立的个体,而是生生不息的生命长链,个体生命上承列祖列宗,下接子子孙孙。子子孙孙无穷尽也,所以愚公从不感到生命渺小短促。“万古人心生意在,又随桃李一番新。”往前看,我们是由祖先传递下来的;往后看,我们的精神传递给了子孙。这样我们的有限生命就变成了无限中的一个环节,只要完成自己的使命,就完成了生命长链中一个环节的作用。而子子孙孙则要“慎终追远”,“追远”,就是感念生命长链上端的先人。清明节正是“春生”的生命季节,所以要举行仪式感念赐予生命的先人(和已故亲人)。不仅是血脉相传,而且是精神相承。

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干儒家思想,是入世的,它总是把人们对彼岸世界的祈求,引导到对此岸世界的经营。把对“天国”、“冥界”的期待,引向现实人生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营造自己身边和现实社会的人伦和谐。

物质生命有限而无法久存,精神生命却无限而可以久传。死后传留物质不如传留精神。前者易腐,后者恒久。生命之火如何延续?我们的祖先讲究“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什么样人生的精神能够流芳千古永垂不朽?古人的回答是“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中华民族的人生价值取向。“汗青”就是史书,青史留名就是对人生价值的最大肯定。古代没有发达的新闻舆论载体和传播手段,史书成为社会公论的载体和传播媒体。孟子说“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史官成为社会公论的主持人、公义的维护者。《左传》记载:春秋时期,齐国权臣崔杼设计杀死齐庄公,自封为相国,他怕史官记下自己的弑君罪名,特地要史官写下庄公是病死的。而太史伯却秉笔直书崔杼弑君。崔杼大怒挥剑杀了太史伯,按当时史官由家族世袭的惯例,招其二弟太史仲来写。面对死亡的威胁,太史仲仍然秉笔直书。崔杼怒不可遏,又拔剑杀死太史仲,招他俩的三弟太史叔来写。太史叔视死如归,平静地说道,秉笔直书是史家的天职,与其失职,不如就义。崔杼再次怒杀之,令其四弟太史季来写。太史季很快写好,崔杼拿起一看,依旧是他弑君之罪。他的暴力权威压服不了史官的正义。“秉笔直书”的史官和史书,连国君、大臣也害怕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显现了以《春秋》为传统的史书,能起到激浊扬清、弘扬道统的作用。可惜其戒惧作用还不够大,至今都有人因贪小利而失大节,贪眼前而误千秋,留下历史秽名;更有甚者,想掩人耳目而变本加厉罪上加罪,终成历史罪人。清明节可以强化这样的生命意识:“留取丹心照汗青”,能够青史留芳名就是对人生价值的最大肯定。为此,我们祖先每朝每代都修史,创造了堪称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史系列,记录人的懿行嘉言,留名传后,发扬优秀精神传统,成为“三不朽”最好的载体。这种“三不朽”的意念激励人提升生命价值,延伸精神生命。

清明节缅怀的范围,现已拓展到缅怀革命先烈,还可以再扩及先贤英杰,包括民族英雄、杰出历史人物。他们是先人中的佼佼者,彰显了生命的崇高价值,是“三不朽”的实例。爱祖国从爱家乡开始,乡先贤是家乡的历史和山川风物的灵魂,祖国的大小城乡遍布英杰的足迹。笔者家在福州的三坊七巷,老屋周围数百米内,不仅有民族英雄林则徐,革命烈士林觉民,而且有近现代先贤严复、冰心。清明时节可以组织青少年到英杰陵园、墓地、纪念碑、纪念馆、故居、遗迹瞻仰,举行入队、入团、成年礼等仪式。这些都是非常生动具体的人生观教育和中华文化精神熏陶,许多人的立志就是从崇仰乡先贤开始的,崇仰先贤提升了人们的生命品格。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立功、立言,而立德是每个人都可以做的,古人把它置于“三不朽”的首位,就从这方面说也是有道理的。通过清明节的缅怀,获得生死情感的宣泄和道德生命的传承。

家风清明——注重人伦的文化

重视人伦情感,是中华文化对人类文明最突出的贡献之一。著名文化学家柳诒徵在1924年说过:“西方立国在宗教,东方立国在人伦。”“立国”云云姑不具论,笔者这里只取他道出了中国的特点:特重人伦。曾经流传这样的幽默故事:以大象为论题令各国人作文,德国人写“大象的思维”,法国人写“大象的情爱”,华人则写“大象的伦常”。一幢各族杂居的大楼失火了,某族人忙于背出钱袋,法国人立即抢救情人,华人则奋不顾身地背出老父母。这种谈资是否准确姑不具论,同样笔者这里只取它道出了华人的特点:特重人伦情义。

清明节就是凸显华人人伦情怀的节日。

我们华人没有共同信仰的宗教,而普遍有崇奉祖先和天地的敬天法祖意识。在中华文化里,人是祖宗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而死后如果有魂灵的话,也不离开家庭,而是世世代代地坚守住家庭,护佑着子子孙孙,至少逢年过节必回家与子孙团聚、接受子孙的供奉。所以传统家庭家里都设祖宗的牌位,让祖宗有个位置,至少反映自己心里有先人的位置;逢年过节要上供,至少是反映自己不忘先人。笔者到台湾看到三个亲戚家里都有祖宗牌位,令人十分感动。大陆农村家庭,过去常设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近来趋向于更新为“天地国亲师”的牌位。许多家庭把先人遗像挂在家中的固定位置,代替传统的牌位,表达敬天法祖的观念和对先人的哀思孝心。

在旧时的传统社会里,现实的有限世界与虚拟的无限世界之间,需有精神沟通的平台,清明节是彰显这种文化意识的典礼,于是种种仪式和活动,遂应需而出现。

有许多精神性的因素,相沿成习,假托“非唯物主义”甚或“非科学”的方式来表达,我们要体察其合理的内核,扬弃其不合适的方式,创新运化,而不要笼统目以“迷信”把孩子和污水一起泼掉。

华人的基于天地人一体(天人合一)的观念而形成的对天地的敬畏和“祖宗情结”(祖宗崇拜),构成“天地国亲师”的感念,过年和清明都感念祖宗,他们不仅传衍物质生命(人类自我生产),而且传承精神生命祖德家风,让血缘伦理薪火相传。在“祖先有灵”的非科学方式里,表达的是感恩祖先的合理内核。

“祖宗基业不可丢”,否则“愧对列祖列宗”;做得好,可以“光宗耀祖”,“告慰祖宗”。“祖国”是祖宗所在的国家,家国一体,祖宗情结是华人爱族、爱国的深层精神元素,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内在黏合剂。造成家庭文化有负面作用的历史环境和人为因素已基本消失,现在应当重建新型的家庭文化。

二战之前,欧洲学者曾经探讨,世界四大古文明为何只有中国文明屹立至今?结论“可能是中国人特别重视家教”。确实,中华民族的家教文化非常发达,家训、家诫、家规、家范、家诰、家书、弟子规、诫子书、治家格言等等,载体繁多,需用心梳理总结,这里先讲一下家谱。

国史的容量毕竟有限,于是又创造了史乘文化系列:大者有国家的正史、断代史;中者有府、州、县各级的地方志书;小者到了社会的细胞家庭,有族谱、家谱,还有个人传记、行状、墓志,都记录人的懿行嘉言,留名传后。一般人进不了国史、方志,也可以在自己家族文化中留下道德精神,积淀成家风祖德,与血统一起传留后代子子孙孙,绵延不断。传统的家谱、行第谱,经过改造是个容量很大的载体,可以满足每家每户的需要,可以记载每个平民百姓的懿行嘉言,使之流芳后代,成为家庭的文化传统,借以激励生人,教育子孙。许多老同志写下回忆录,也起同样作用。

像春节、清明节这样的传统节日,正是进行家庭文化建设的契机。借家谱这个载体,人们可以把个体生命置于祖辈代代相传的生命长链之中,作为长链的一环而找到自己的位置,也找到精神安顿。不忘往者,激励生者,培养来者。纪念先人同时也是希望后人不忘自己、纪念自己,这种意念也就会激励自己,提升生命价值,延伸精神生命。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立功、立言,而立德是每个人都可以做的,古人把它置于“三不朽”的首位,也成为家风家教的首重。通过清明节的缅怀先人,不仅获得生死情感的宣泄,而且促进道德生命的传承。几年前笔者就呼吁要借重清明等传统节日,建设家庭文化。这不仅是传承家风的需要,而且是中华民族重振伦理道德的需要。因为:

第一,重振伦理道德必须接地气,贴近百姓生活。不要天马行空,要从百姓的日用伦常抓起,重视每家每户的家庭伦理道德建设。所以,不仅要有“顶层设计”,而且要有接地气的“底层设计”、“分层设计”。

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

第二,重振伦理道德必须续根脉,继承传统美德。不搞移栽另种,要与传统美德的根脉相衔接才能成活。必须激活潜藏人们心中的传统美德的基因,唤醒传统美德的记忆。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主流媒体正在热议家风,这确是个传统人伦文化积淀在当下现实中的激活点,也是思想道德建设贴近生活贴近百姓的连接点,怪不得会引起广泛的关注。我们可以趁势在清明节再加一把火,让人伦文化家庭文化建设之火烧得更旺。

对于人伦文化家族文化及其载体,过去有所顾忌,一忌封建族权作祟,二忌迷信色彩。如今,已基本铲除封建族权的根,翻不起大浪,负面作用已大大减弱而正面作用可以大大发挥。清明节的种种仪式和载体,由于传自科学不发达的时代,其中确有“非唯物”、“非科学”的载体和方式,这就需要我们“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工作。就以祭祖而言,也不是简单地恢复原状,而是有所扬弃有所发展。钱文忠说:

以我们吴越钱氏为例,近年已经恢复了祭祖时奉颂《钱氏家训》的仪式。为了便于今人记诵,古老的《钱氏家训》采用了新的形式,分为“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四章。“个人”章强调“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家庭”章强调“父母伯叔孝敬欢愉,妯娌弟兄和睦友爱”;“社会”章强调“信交朋友,惠普乡邻”;“国家”章强调“执法如山,守身如玉”等等。

家庭文化建设,近年有许多新创造。子孙共撰纪念先人的文字汇集成书,代代相传,已有许多好事例。例如张瑞生自述其“家书”:

《怀念与感悟》是我们家自费出版的一本书,记叙了父母辛劳一生、艰苦奋斗的故事。

成书的想法来源于一餐年夜饭。前年大年三十,看着桌上的美味佳肴,我想起早已离开人世的双亲,不由感慨万千。我以兄长的身份站起来对弟弟们说:父亲辞世整整十年,母亲辞世16年,这么长时间,一大家人平安祥和,10个孙辈有7个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我们每人写一篇文章,记述二老当年为抚养子女所经历的艰难困苦,让我们的后代更好地了解农民的品德、勤劳、智慧、毅力,传承发扬,为国效力。

与我一样,在《怀念与感悟》成书的过程中,几个兄弟也不知流了多少眼泪,在怀念中伤感,在感悟中升华,都更加对今天我们拥有的幸福生活充满感激与珍惜之情。

我们一大家几十口人回到延川县王家河村祖坟前祭奠父母。我写的开场白不到300字,大家听得热泪盈眶;大哥宣读祭文时老泪纵横,心脏病复发,有惊无险。四弟在介绍《怀念与感悟》成书经过时,数度哽咽。《怀念与感悟》是前人留给后人的精神遗产,我家的“家书”抵万金啊!

寸家祠堂“知恩报恩”匾

清明节的仪式、载体、方式方法正与时俱进地发展着,而其核心内涵和情感本体始终是缅怀和感恩。西方的感恩节宗教色彩很浓,感恩主、感恩神。中华清明节也有感恩情怀:感恩赐予我们生命的先人和居于生命链条上端的列祖列宗以及为民族造福的先烈先贤,感恩养育人类的天地大自然。在感恩情怀中追求生与死的精神沟通、天与人的和谐。笔者在和顺的寸家祠堂看到赵朴初先生题清明的匾额就是“知恩报恩”。

政治清明——介子文化的特质

我国传统节日,绝大部分都是感自然节律而设,孕人文精神而丰。最早的起源都是感受自然的节律,顺天应时而设。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地孕育了人文精神而丰富起来。这种人文内涵常常以人物故事为载体而获得广泛传播。介子推和屈原是典型:一个代表寒食清明,一个代表端午;一个在北方,一个在南方;一个在山,一个在水;一个死于火,一个死于水。介子推跟寒食清明的关系,很值得我们了解。

相传春秋战国时,晋献公和妃子骊姬为了让小儿子奚齐继位,就设计逼太子申生自杀。公子重耳,为避害而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只剩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绵山地方,关于介子推的资源非常丰富,地方上比较强调介子推的忠、孝、信、义这些方面。这些方面固然很好,但是从介子推故事的特质来说,有两点特别值得我们现在加以彰显。一个是他功成不受赏。重耳在流亡危难之时,他把自己腿上肉割下来煮熟给重耳吃,救重耳一命,据传重耳感动地说:“我定要好好报答你。”介子推坦然回答:“我不求任何报答,只希望你日后成为一位清明的国君。”果然,当公子重耳当上了国君后,他不但不捞官捞财,相反,功成不受赏,背了老母亲躲到绵山去,而且那么坚决,你放火烧山逼我出来做官受赏,我也不出来,宁可活活被烧死。传说就是因为纪念他,以后此日不举火,大家都寒食,遂成寒食节。他成了功不受赏美德的一个典型。

更值得我们彰显的是如下故事:晋文公下令举火烧山,留一条路让介子推出山。烧了三天三夜,终不见介子推出来。火熄后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安葬遗体时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传说中的介子推遗诗,出自谁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确实反映了历代人们的普遍愿望,短短八句就三嘱“清明”,可以成为清明节的价值取向。犹如屈原之与端午节,端午本无“爱国”的内涵,只因与屈原挂上钩,而屈原按照现代的解读是爱国诗人,于是端午节也就有了爱国的含义。介子推之与清明节何尝不可如此?如上所述他的精神特质正在“清明”,代表了名实相副的“清明”精神。犹如端午节推重屈原一样,清明节也应大张旗鼓地推重介子推。如果屈原定格为高洁人格和爱国精神,那么介子推可定格为不受富贵志在清明。政治清明,不仅是古代人的宿愿,而且是当代人的诉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宣示,要“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这也应当是清明文化的内涵。

生态清明——提倡环保的文化

我国大部分地区到清明时节,就告别严冬,迎来生机勃发万物生长的春天,这是农耕的重要时机,清明是提醒农民春耕春种的节气。大量农谚在提醒甚至告诫人们:“清明下种,谷雨栽秧”;“清明不撒种,哪有五谷生”;“种树造林,莫过清明”;“清明谷雨紧相连,浸种春耕莫迟延”……这表现了我国传统节日体系的特点和优点:与大自然的节律保持一致、与生态环境保持和谐。

清明的本义就在生态“清净明洁”。在天人和谐相应的宇宙观里,人们从自然万物的孕育生长,联系到人类族群生命的繁衍和个体人生的取向。“太和宇宙”是天人和谐的理想境界。上巳节踏青、祓禊(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反映了人们欲与大自然亲近、感受生命和谐的心理需求,也表现了在大自然生机勃发之际对生命化机的尊重、张扬生命活力的愿望。

清明节是在精神上沟通生与死、阳与阴的一个虚拟文化平台,人们一方面要祭奠亡人以通“阴间”,另一方面也要迎春游乐以顺阳气。清明、上巳两节相邻,清明郊外上坟后顺便踏青,也就等于过了上巳节,这也是节哀自重转换心情的一种调节吧。于是从唐代开始,寒食、清明便日益与上巳融合在一起了,元稹《寒食日》“今年寒食好风流,此日一家同出游”,和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表现了这种情景。一些名画如隋代展子虔《游春图》、唐代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等都描绘了春游的盛况。这种亲近自然的节俗已为现在的郊游热所继承。

为了顺应清明时节阳气上升、万物萌动之理,人们开展了多种多样的迎春健身活动,如荡秋千、放风筝、蹴鞠、拔河、斗鸡等等。

除民间传说的插柳为介子推母子招魂的缘起外,古人认为柳树得春气之先机,阳气最盛,“插柳”、“戴柳”可避疫驱邪,后来又发展出“插柳留春”的文化意蕴。由“插柳柳成行”的风习发展为清明节植树的习俗。清明正值万物复苏、踏青郊游的大好春光,也是春耕春种、插柳戴柳的适宜季节。很自然地,清明插柳之风发展为植树造林之举。孙中山先生把植树造林当作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来推动。为纪念他,其忌日3月12日被定为植树节。其实,孙中山的意愿是将植树节放在清明节的,在他生前有一段时间也就是这么做的。按孙中山倡议1915年北洋政府正式颁布以清明节为植树节。1984年北京市定的“全民义务植树日”即在清明节前后。当时清明尚无假日,所以放在四月的第一个星期天。从2008年起由笔者首议的清明放假已被采纳,四月的第一个星期天已连进清明节中,可以很方便地把植树节、环保节落户在清明节。2011年《殡葬绿皮书》也指出:鉴于植树节与清明节在时间上前后相继,在内涵上相互关联,可以考虑将植树节和清明节结合起来,将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与生态殡葬文化习俗嫁接整合,使植树与清明联姻,实现祭扫、踏青、植树有机结合,因地制宜推广生态葬(又叫环保葬或绿色葬)。这是当年的重要环保举措。

绿色殡葬就是环保的表现。前国家主席李先念,遗嘱自己逝后实行树葬。后来很多人仿效,将亲人的骨灰撒在树下,或者择址撒下骨灰再种上一棵树,在树旁立标志纪念已故亲人。当人们发现,在清明播下的希望种子,几度春秋后,郁郁葱葱的满目绿意弥漫过来时,会感到生命之树长青,那就是留住了春天,也留住了生命。

在树葬带动下,一些地方的干部和群众纷纷兴起绿色祭扫行动。如黑龙江不少农场自1999年起每到清明节,人们就会手拎铁锹、水桶,带上树苗、花籽到山上的墓地,栽种一株“万年青”和撒些花籽代替焚烧纸钱,用四季常青的松柏和五颜六色的鲜花陪伴和祭奠已故的亲人。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保护生态环境,是当今人类共同面临的严重问题。任重道远,路途艰难,我们至今没有从“人类中心论”中走出来,生态环境正在加速恶化。走出人类困境,需要中华智慧“天人合一”观念,需要在清明节提倡生态环保。

于今,如2014年的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所言:“雾霾天气范围扩大,环境污染矛盾突出……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向污染宣战”,“各级政府和全社会都要进一步积极行动起来”。我们的清明节俗应当由“插柳留春”、“植树扩春”,发展为“环保护春”,让清明节成为生态环保节,努力实现生态的“清净明洁”。

当越来越多的人在清明时节参与植树、环保活动时,植树留春、环保护春的新节俗也就形成了。

啊,清明节,你是思亲报本惜春正命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