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剑桥德国史 » 剑桥德国史全文在线阅读

《剑桥德国史》三十年战争

关灯直达底部

历史学家就是否存在“17世纪的普遍危机”,如果存在,又该如何描绘并解释这一问题已经争论了一段时间。值得注意的是,17世纪中期,一波动乱席卷了欧洲数个国家,有起义、革命,还有内战,比如法国的投石党乱[1]和英国内战。贵族和城市起义频繁,来对抗日益严苛的中央权力。对于这些动乱,虽然没有一个普遍认可的解释,但它们都有几个相同的特征。叛乱常常和借发展中央政权干涉地方自治的国家构建的进程相关,同时也伴随着欧洲国家之间的竞争。这就使常备军队成为必要,并提高了直接税收。而对于城市和贵族领主来说,这种需求和榨取越来越严重,于是引发了叛乱。

“普遍危机”的定义很不明确,而在情况复杂的德国,所谓“普遍危机”是以独特杂乱的形式呈现的。1618年到1648年的矛盾产生于神圣罗马帝国内部以及欧洲国家之间,这一时期被称为“三十年战争”。这些矛盾包括帝国内部的宗教纷争、领地人民反抗封建领主的起义、封建诸侯对王权的抵抗,以及那些在德意志土地上作战并卷入这些矛盾中的其他国家之间的争斗。其中有西班牙和荷兰之间的冲突,还有瑞典和波兰、法国和哈布斯堡家族之间的矛盾。三十年的战乱极大地影响了德国的经济与社会,最终在1648年达成的和约更是奠定了德国历史的格局,并对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图8 对驱魔及猎巫(女巫和她的两个助手)方法的详细描绘。沃尔芬比特尔的奥古斯特大公图书馆传单收藏室藏。

三十年战争的爆发部分源于《奥格斯堡和约》留下的一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如没有承认加尔文教派、教产留置的问题,部分源于和约达成后的发展。矛盾继续爆发,比如1583—1588年的科隆战争,成功叫停了天主教领地改信新教的进程。这次战争非常重要,因为它阻止了科隆成为一个拥有投票权的新教领地,让新教皇帝的继任成为可能。这一时期,宗教政治党派形成了。虽然选帝侯在一些特定的议题上会搁置宗教的争议,比如在反抗土耳其人入侵的威胁上,但总体来说,帝国的各项机构还是逐渐分崩离析。在查理五世驾崩后,哈布斯堡王朝的帝王更加狭隘地关注自己国家和家族内部的事务,而对帝国事务则渐渐失去了控制。1608年,帝国议会土崩瓦解,既未对土耳其战争的收税进行表决,也未解决任何宗教议题。新教信徒离开议会,成立了新教联盟(the Protestant Union)。第二年,天主教联盟(the Catholic League)也成立了,由耶稣会出身的、巴伐利亚的马西米利安(Maximilian)领导。于是,这两个宗教军事力量的介入让地方冲突转化为大范围的矛盾。于利希—克里维斯继承战争(the War of the Jülich-Cleves Succession,1609—1614)就体现了这一点。当争议解决后,其中一位获得了天主教联盟的支持,另一位勃兰登堡的约翰·西吉斯蒙德(John Sigismund)于1613年改信了加尔文教派,得到荷兰和英格兰宫廷的支持。

1618年5月的“布拉格掷出窗外事件”(defenestration of Prague,刻意模仿两个世纪前导致胡斯战争的掷出窗外事件)一般被认为是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索。哈布斯堡皇帝鲁道夫二世为争取贵族支持以对抗他的弟弟马蒂亚斯(Matthias),于1609年签署了《大诏书》(Letter of Majesty),波希米亚的新教贵族从此享有一定的宗教和政治自由。马蒂亚斯在1612年继任成为皇帝,但一直无子嗣,于是下一任皇帝的继任便引起了争议。1617年,奥地利的斐迪南大公成为波希米亚国王。他是耶稣会出身的狂热天主教徒,因波希米亚国王手握一张选票而让他梦寐以求。他还渴望成为皇帝,虽然西班牙人并不同意。斐迪南当上波希米亚国王后,削减了波希米亚贵族的政治和宗教特权。在布拉格的大型抗议会上,人们指派代表到王宫递交请愿书。然而,由于谈判激烈,斐迪南的帝国大臣马丁尼茨(Martinitz)和斯洛瓦塔(Slovata)与他们的书记官一起被愤怒的波希米亚人扔出了窗外,因此这次事件被称为“掷出窗外事件”。天主教的记录写道,圣母玛利亚为马丁尼茨说情,用她的披风将他轻轻地放在了地上,让他免除了“所有伤害,虽然他的身体已经发福了”;而新教的版本则更平实地写道,最终他们都落到了粪堆上。波希米亚各地区于是呼吁其他地区的新教徒加入,开始了三十年战争的第一场冲突,即波希米亚起义。加尔文教派的普法尔茨选帝侯腓特烈五世(Frederick V)加入了他们的阵营(与英格兰的詹姆斯一世的女儿成婚),波希米亚人将他选为国王。他只当了一个季度的国王,因此被叫做“冬王”。1619年,费迪南不出预料地被选为皇帝,即费迪南二世。他集结了一个强大的天主教联盟,包括巴伐利亚的马西米利安以及西班牙和波兰。天主教联盟的军事领袖蒂利将军(General Tilly)在1620年的白山战役(白山在布拉格以西)中获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腓特烈五世匆忙逃跑。波希米亚的新教徒反抗者于是被没收了领地,许多人不仅失去了财产,还失去了性命。哈布斯堡重新任命了大量效忠于王朝的贵族,而一些贵族则被命令改信天主教,虽然这一过程十分艰难。后来的几十年内,新教转为地下活动,让农民偷偷改信,这些农民又成为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耶稣会运动的主要宣传对象。

在这场实质上的德意志内战中,斗争渐渐北移。期间发生了普法尔茨战争、下萨克森战争,然后北上至波罗的海。17世纪20年代末期,在天主教的几场胜利之后,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控制了波罗的海沿岸,并威胁称要独立。由于为天主教一方赢得了重要的战役,波希米亚将军华伦斯坦(General Wallenstein)突然被提拔至帝国选帝侯的位阶,封为梅克伦堡公爵,在布拉格也有一座府邸相赠。

日渐强大的皇帝开始力求扭转德意志的局面并使宗教改革倒退。1629年,费迪南二世颁布归还教产敕令(The Edict of Restitution),试图与已经改信新教的大主教、主教和城市相抗衡,并归还1552年以后被世俗挪用的教产。这份敕令不仅激进地影响了领地权力的格局,而且因未获得议会或选帝侯的认可而违反宪法。这份敕令激怒了所有人,包括一些较晚开始争夺弃土的天主教诸侯,他们可能比皇帝获得的土地少。这时,费迪南二世王权的日渐强大甚至引起了天主教诸侯的疑虑,包括他最重要的盟友巴伐利亚公爵马西米利亚。马西米利亚的天主教联盟不受哈布斯堡的控制,他要求缩减帝国军队的规模并撤销华伦斯坦的职务。1630年,费迪南二世解除了华伦斯坦的职务(他自己对华伦斯坦也起了疑心),但并没有修改归还教产的敕令。天主教诸侯们仍然担忧费迪南二世的野心。在这种情况下,形成了新的对抗阵营:从天主教徒对抗新教徒,变成了封建诸侯对抗过于强大的皇帝。

图9 1620年白山战役。沃尔芬比特尔的奥古斯特大公图书馆传单收藏室藏。

从1630年起,德意志境内的矛盾实质上变得越来越国际化。费迪南二世试图控制德意志全境,却被瑞典国王古斯塔夫(Gustavus Adolphus)介入阻挠。在瑞典和波兰两国的矛盾中,1629年波兰的西吉斯蒙德(Sigismund)被迫与瑞典讲和。1630年,瑞典军队入侵德意志。在天主教最重要的将军华伦斯坦被解除职务之时,准备充分的瑞典军队迅速深入德意志领土。这标志着新教在作战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德意志内部政治局面的发展也削弱了诸侯对皇帝的支持。同时,法国的红衣主教黎塞留(Richelieu)正与西班牙的哈布斯堡家族争夺西欧的领地霸权,因此他十分积极地支持德意志诸侯反抗哈布斯堡皇帝,不管这些诸侯信什么教。而法国也并不希望邻国变成瑞典帝国。因此,本来是哈布斯堡占了上风的德意志境内矛盾,现在却成了包括瑞典、法国和西班牙等广阔土地上诸多矛盾的一部分。而由于瑞典的入侵,各方关系和利益更加错综复杂,瑞典人、一些德意志诸侯和法国之间开始缔结一系列相互矛盾的协定。

1631年,天主教的蒂利将军残暴地摧毁了马格德堡城市。但瑞士军队和萨克森的约翰·乔治(John George)随即在莱比锡附近击败了蒂利。古斯塔夫向南进军,征服了维尔茨堡、法兰克福和美茵茨。同时,黎塞留正巩固法国在莱茵河沿岸的利益。由于瑞典的强势入侵,对于“获得解放”的德意志诸侯来说,新教国王古斯塔夫看起来和天主教皇帝费迪南二世一样强大可怕,他们担心德意志可能会成为瑞典帝国的一部分。于是,1632年,费迪南二世再次任命华伦斯坦为统帅。蒂利想要阻止瑞典入侵巴伐利亚,却在战场受了致命伤。华伦斯坦成功迫使瑞典军队往北撤离,并试图破坏萨克森和瑞典的结盟。1632年11月,古斯塔夫在莱比锡附近的吕岑(Lützen)战役中阵亡。因他的继承人是其六岁的女儿,于是瑞典大臣阿克塞尔·乌克森谢纳(Axel Oxenstierna)继任。在1633年举行的海尔布隆大会(Heilbronn Convention)上,德国南部四大城市圈的新教成员同瑞典结盟。同时,华伦斯坦开始利用手中的军事权力实现自己的一些想法,于是维也纳也开始暗中计划将他除去。在经历了密谋、背叛和遗弃后,华伦斯坦于1634年被刺杀身亡。

1634年9月的讷德林根战役对瑞典人来说是场灾难,而西班牙军队则大获全胜。当时领导西班牙军队的是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四世的弟弟,西班牙境内荷兰的领主。国际权力局势又开始发生转变。1635年《布拉格和约》的签订意味着萨克森和皇帝之间的和平相处,一段时间内也暗示着费迪南二世的再次掌权。许多德意志诸侯逐渐接受与皇帝达成的协议,德意志战争也渐渐平息了。而法国由于无法再通过支持德意志诸侯来干涉欧洲事务,便开始正式介入:1635年5月,法国对西班牙正式宣战。尽管几位德意志诸侯和皇帝之间已达成有限的和平协议,但法国、西班牙和瑞典还是继续打仗。而现在,没有任何一股力量强大到能够立刻压倒其他方。因此,少数诸侯开始和法国、瑞典单独缔结条约,将皇帝孤立起来。这样,帝国在外交事务上便不再以一个整体行动。勃兰登堡和萨克森更是擅自与瑞典签订停战协议,而巴伐利亚则拼命签订条约,以防军队再次破坏巴伐利亚的土地。当时的情况极其复杂,再加上缺乏对前线和具体事务的清楚界定,战争拖延了很久。在烧杀抢掠的大背景下,资源枯竭、遍地荒芜,最终在1648年签署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Peace of Westphalia),达成了对欧洲境内冲突的总体协议。但即便如此,这个和约也是在经历了多年的争执不休后才最终达成的。和谈分别在明斯特和奥斯纳布吕克两个城市进行。参加明斯特谈判的是新教阵营,而参加奥斯纳布吕克谈判的是天主教阵营。


[1]投石党乱(Fronde)又译:“福隆德运动”。——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