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宫私房事儿 » 清宫私房事儿全文在线阅读

《清宫私房事儿》第一章 一入宫门深似海

关灯直达底部

一切事物都是一样,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于深宫来讲,只有一个成熟的男人,那就是皇帝,剩下的就只有后妃和宫女、太监了。多疑的皇帝担心后宫会出现种种问题,于是只好通过建立制度来约束这些生活在自己身边的熟悉又陌生的人们。而初进入深宫的女子,都会怀着一颗好奇的心,是惴惴不安的,也是充满希望的。

1. 地位的诱惑

女子进入宫廷,成为皇帝的女人,这件事情,除了新郎官也就是皇帝之外,两种人会非常关注。一是后妃们的父母,也就是外戚。他们当然抱有很大的希望,甚至准备大沾其光。二是后妃本人,作为当事人,在身份和地位发生变化的同时,心情也是复杂多变的,有期待、有幻想,神秘的宫廷生活会吸引和感染着她们,初期的心理反应是冲动和激动,接下来或许就有不同程度的失落感,会比较普遍。事实上,大多数妃嫔的婚姻不会如愿,巨大的心理反差会让她们郁郁寡欢。

从皇帝的角度而言,哪一个男人不喜欢漂亮的女人呢?皇帝也是一样。可是,清朝的皇帝由于受到时事的影响,往往很难像民间男人娶女人那样简单,尤其在建立政权之初,考虑更多的不是女人的美貌,而是政治问题,即这个娶进来的女人是否有利于政权的巩固,这就是所谓的政治联姻。

皇太极的政治联姻

关外二帝大体如此。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两人出于政治上的和军事上的需要,通过联姻来巩固和扩充自己的军事实力。即努尔哈赤的部落通婚和皇太极的绥靖蒙古通婚政策。

努尔哈赤的孟古姐姐为叶赫那拉氏,是其父杨吉努为巴结努尔哈赤而形成的婚姻,其目的是为了达到与建州女真冰释前嫌的目的;而大妃乌喇那拉氏,则是乌喇部头领布占泰的侄女,为了回报他,努尔哈赤将侄女嫁给布占泰。通过互通婚姻使得努尔哈赤和满洲部落间的关系密切起来,为统一女真各部奠定了情感基础。努尔哈赤通过自身联姻形式,将满洲各部已基本稳控住了,为了实现自己远大的政治抱负,他采用绥靖蒙古的政策,他的后宫中就有寿妃和安布福晋均为蒙古博尔济吉特氏。而这两位妃子都是努尔哈赤的战利品,是努尔哈赤率军击败蒙古部族后,其部族首领送到手的佳人,而努尔哈赤也乐得其所。

皇太极的婚姻政治意味就更浓厚了,皇太极的后妃中,孝端文皇后、孝庄文皇后、宸妃海兰珠等,均为蒙古博尔济吉特氏,是蒙古部族的贵族世家,也是蒙元蒙古的后裔。而懿靖大贵妃和淑妃除了姓博尔济吉特氏外,又都是蒙古北元末代大汗——林丹汗之妻,不但拥有一定资财,还有很深的政治影响。所以皇太极的后宫中,前数诸妃都是蒙古贵宦之女,符合当时绥靖蒙古的战略政策。有趣的是,皇太极在接受林丹汗的妻室时,也曾有所顾虑,因为这些女人不但年纪老,而且长得不漂亮,使他很不情愿,但考虑再三,还是接受了她们。

海选秀女

入关以后,随着政权的稳固,清统治者爱新觉罗家族君临天下,在选择女人的问题上就不再那么委屈自己了。适时地规定了选秀女制度,就是说所有的满洲女子,都是皇帝的备选后妃,不经过皇帝选看是不准出嫁的,这真是历史上最厉害、最霸道的占有了。

选秀女是顺治帝的一大发明。其缘由是中宫皇后博尔济吉特氏被废,顺治帝在他年满16岁时,对自己的婚姻进行了冷静的思考,于是下谕:“选立皇后,作范中宫,敬稽典礼,应于内满洲官员之女,在外蒙古贝勒以下,大臣以上女子中,敬慎选择。”这是选秀女的开始。以后历代清帝王的后妃,都是通过这种选秀的方式来实现后宫女子的选拔。

清入主中原以后,秀女是在八旗(包括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中选择,共24旗。需要指出的是,寻常人家的女子结婚,娘家是要准备嫁妆的。可是,入宫的女子则一般不许准备嫁妆,乾隆皇帝有过明确的谕旨。如需嫁妆,要提前报皇帝批准,才可带进宫中。所选秀女不仅是皇帝后宫女子的主要来源,也是赐婚近支(即三代以内血亲)的主要来源。此外,还有内务府包衣三旗选秀女。八旗选秀每3年一次,由户部主持,包衣三旗选秀每年一次,由内务府主持,这些女子是承担后宫杂役的宫女。可是,这种选秀女的方式在咸丰年间曾有一段逸闻。传闻,文宗选秀女,有一女子直言道:“东南发匪方炽,不闻朝廷选将命师,尚于此时循例选秀女耶?”语多侃直,文宗不治其罪,取消了此次选秀女的活动。这种选秀女的活动,一直持续到溥仪大婚,虽然清王朝已经覆灭,“逊清皇室”仍然为小皇帝大婚海选秀女。

清末秀女照

在清廷268年的时间里,共选秀女80余次,而每次当送2859个秀女备选,数目相当可观。

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

清宫后妃的另一个来源是指婚。指婚或赐婚,指的是皇帝或太后为宫外的王公贵戚指定婚姻。实际上,在皇宫后院中,也存在这种指婚。皇帝或太后指定某女入宫,这些女子大多是从那些名门望族选拔出来,赐给皇子或指婚给小皇帝。如康熙帝的孝诚仁皇后为孝庄指婚给玄烨,雍正帝的孝敬宪皇后是康熙帝为其指婚,乾隆的孝贤皇后为雍正帝指婚,嘉庆帝孝淑睿皇后为乾隆帝指婚,道光帝的孝穆、孝慎二后均为嘉庆帝指婚,咸丰帝的孝德皇后为道光帝指婚。而同治、光绪两幼帝虽走了选秀女的过场,但他们的皇后必须由太后做主,选择那些名门闺秀入主后宫。同治之后阿鲁特氏由慈安做主,光绪帝的皇后则是慈禧的亲侄女,是正宗的太后指婚。

那么,作为堂堂的一国之主,皇帝对自己老婆的选择有没有自主权利呢?那要看皇帝是否已经成熟,是否有了自己的亲政经历,否则不可能实现自主婚姻。

比如顺治帝的董鄂妃、乾隆帝的香妃等,以及咸丰帝的“四春”之宠,都当视为皇帝成年后,在自己相中的女子中召幸为妃的事例。

为爱痴狂的顺治帝和董鄂妃

顺治帝独宠董鄂妃,当是皇帝自主婚姻的典范。

顺治乃多情帝君,尤其早期没有掌握权力,受多尔衮压制多年,性情暴戾。自董鄂妃入宫后,却表现得异乎寻常。

董鄂妃,即孝献端敬皇后,董鄂氏(1639—1660年),满洲正白旗人,为内大臣鄂硕之女。关于董鄂妃,历史上有两个传说,一是有人说她是名妓董小宛。有人说,满洲入关前,清豫亲王多铎率大军攻入南京,将绝代佳人董小宛掠入宫中,献给顺治帝。董小宛不顺从,不肯屈就清帝,自杀身亡。或说她为替丈夫报仇,委身于顺治帝,伺机报复,终未成功,含恨而死。这段哀婉的传说流行很广,并被搬上了荧屏。历史上,董小宛确有其人,她生于明天启四年(1624年),字青莲。她大顺治帝15岁,顺治帝出生时,她已是秦淮名妓了。她19岁时嫁给了江南才子冒襄。冒襄(1611—1693年),字辟疆,江苏如皋人,明末清初文学家。顺治二年(1645年)董小宛23岁时,清军攻破南京城,冒襄为躲避清军,带着董小宛隐居乡下,屡次拒绝清官吏的举荐,立志不仕清廷。董小宛随夫辗转于乱世达9年之久,顺治八年(1651年)董小宛在贫寒中死去,年仅28岁。关于这个传说,台湾文史大家高阳先生引经据典,论证了董鄂妃就是董小宛,言之凿凿,令人不得不信。但是,严肃的史学家是坚决否定的。在此,本文不作争论。

第二个传说是有人说她曾是和硕襄亲王博穆博果尔的福晋。这一说法源于当时供职于清廷的德国传教士汤若望的回忆录,“顺治帝对一位满籍军人的夫人起了一种火热爱恋,当这位军人因此申斥他的夫人时,竟被当朝天子亲手打了一个极怪异的耳光。这位军人于是愤懑而死,或许是自杀而死。皇帝遂将这位军人的未亡人收入宫中,封为贵妃。”这位未亡的军人夫人就是董鄂妃,而那位死去的军人就是博穆博果尔。这种观点被电视剧作品广为使用,却早为严肃史学家驳斥,并引用史料加以考证,在此不作赘述。而这桩令顺治帝最满意的婚姻,在史料中也多有记载。

顺治帝对董鄂妃的特殊宠爱首先表现在封号的快速晋升上,董鄂妃18岁入宫,顺治十三年八月立为贤妃,九月即晋皇贵妃。这种直升机式的晋升速度是绝无仅有的。不仅如此,顺治帝还破例将此颁诏天下,普天同庆。按制,册封妃嫔,并无颁诏之举,更无为此而大赦天下的先例。

还有就是破格立董鄂妃所生之子为皇太子。这个小皇子于顺治十四年出生,实际是皇四子,顺治帝爱屋及乌,居然称为“第一子”,其用意至深。可惜,此子寿命不永,殁后称“荣亲王”。顺治帝为其修建了豪华的陵墓,葬黄花山。

董鄂妃死后,顺治帝悲痛过度,做出了很多过分的事情:(1)破格为之作传。顺治帝先是亲自为董鄂妃作《行状》,洋洋洒洒数千言,极力夸赞爱妃的一生。接着,又命大学士金之俊为董鄂妃作传。(2)破格为之大办丧事。顺治帝在董鄂妃死后第三天,即以皇太后的名义追封她为孝献端敬皇后;到棺椁出殡的时候,顺治帝更是很过分地令“八旗官员二三品者轮次抬柩”,让朝廷大员为妃子抬棺材,闻所未闻。(3)破例为董鄂妃殉葬活人。殉葬是个陋习,令人谈虎色变。可是顺治帝却残忍地命30名太监和宫女为董鄂妃殉葬。(4)大闹皇宫,意欲出家。顺治帝大吵大闹,寝食难安,有时甚至不思饮食,闹绝食、闹自杀,让皇太后无所适从。更有甚者,顺治帝居然自行剃掉头发,准备出家,还是孝庄太后采取了果断措施,闹剧才被终止。

麻雀一夜变凤凰

清朝皇帝一般情况下是不使用年轻的宫女的,可能这是象征清帝廉洁简朴的标志吧。但是,并不是每个皇帝都能如此自律,有的皇帝也会对漂亮的宫女想入非非。尤其当那些有身份的后妃年老色衰时,皇帝会逐渐与她们疏远。可是,她们怎么能甘心皇帝落入他人之手呢?于是,会想出利用自己身边漂亮的宫女来吸引皇帝的眼球,只要皇帝看上了自己的宫女,就不愁控制不了多情的皇帝。《金瓶梅》中的潘金莲就是通过这种办法,利用自己的侍女春梅来勾引西门庆,进而达到自己控制西门庆的目的。细查清宫档案,这种情况会有一些,因为皇帝在宫中临幸后妃时,随行的宫中的女子如果被皇帝看中,都可供皇帝宠幸,宫女们也愿意由此而改变自己的命运。

咸丰帝的玫妃,原为宫女,后被看中,一路攀升,居然有了身孕,生下一子,最终晋为贵妃。咸丰帝风流成性,放荡不羁,有民间传说他曾宠爱过市井汉人之女,拢入圆明园,日夜临幸为欢,称为“圆明园四春”。

考证“圆明园四春”,果有其人。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原始档案,发现咸丰九年四月十一日敬事房传旨:长春宫女子海常春封为禧贵人,次序在吉贵人之次。“四春”分别为禧妃、璷妃、吉妃、庆妃,其出身均为宫女,他们的父亲不是厨役、主事,就是杂役和园户。由于长相俊美,颇得帝宠,可惜都未能生出一男半女。这恐怕是咸丰皇帝风流过度的结果,不仅“四春”娘娘没有生育,他的大多数后妃也都没有生育,自此敲响了大清王朝即将绝嗣的丧钟。

但这些人在宫中的地位还是相当低下的,她们不会作为皇后的候选人而主宰后宫。如乾隆帝的哲悯皇贵妃,姓富察氏,父亲是一个佐领,乾隆还是皇子的时候,她便侍奉在侧,就像《红楼梦》中的袭人侍奉贾宝玉一样,由于长相漂亮,做事得体,深得弘历之心,两个人偷偷相爱,并在弘历19岁那年为之生育了第一个皇子永璜,三年后再生皇二女。可惜,哲悯皇贵妃寿命不永,就在乾隆继位前一个月,她病逝了。乾隆为了表达对她的爱意,于乾隆十年追封她为皇贵妃,并在乾隆十七年恩准她葬进乾隆裕陵地宫,与皇帝合葬,这也许是她做梦都没有想到的事情吧。

咸丰妃嫔行乐图

2.民族的烙印

我国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国家,清王朝是个以满洲贵族统治为主体的封建王朝,其后宫在民族构成上必然呈现出明显的民族特征。

清朝诸帝中后妃人数多寡不一,其中努尔哈赤16人,皇太极15人,顺治帝32人,康熙帝55人,雍正帝25人,乾隆帝41人,嘉庆帝19人,道光帝20人,咸丰帝18人,同治帝5人,光绪帝则只有3人,统计起来概为249人,这只是档案中明确记录的数据,实际上由于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不可能受到人数多少的限制,真实情况比这些可能要多得多。比如,康熙帝的宫廷档案中,就有数百位大答应、小答应,不过由于她们没有生育或没有得到正式册封,而未能载入玉牒,最终不能葬入皇家陵园。

前文所述,努尔哈赤起兵之初,为了统一女真,将自己的婚姻定位在部落通婚上,也就是女真各部间互相通婚;而皇太极则采用满蒙联姻的政策,以达到满蒙军事上的合一地位。所以这两位首创帝王定下的婚姻格调一以贯之,从来没有改变过。大清后宫中,基本上是以满族和蒙古族这两个民族的女子占据主导地位。从现有档案分析,清宫后妃的民族构成主要有五类。

强势的蒙古贵族

主要是博尔济吉特氏家族的女子。强大的蒙古实力,使得清帝在择后时,不得不加以考虑。博尔济吉特氏,居内喀尔喀蒙古五部之一的科尔沁部,为蒙元成吉思汗的直系后裔,乃蒙古一大姓,世代贵族,人口繁衍兴盛,具有一定的政治势力。努尔哈赤兴起时,博尔济吉特氏尚认识不到他的前途。到太宗时,博尔济吉特氏台吉等诚心归服,太宗、世祖俱赐以宗室封号,亲如骨肉,结为姻亲,累世不替。在清朝27位皇后中,博尔济吉特氏女子就有6位。这一特点,在清初表现得最明显,皇太极朝2位,顺治朝2位。康熙以后,蒙古对清廷的影响越来越小,其后宫中女子的所占份额也就越来越少,雍正、乾隆、嘉庆时期基本上没有显赫蒙古女子入宫。而在清廷中所封的21位皇贵妃中,就没有蒙古族属,因为只有到康熙以后,皇贵妃这一等级才被正式载入史册,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血统纯正的满洲贵族

满族女子在清宫中的份额,自始至终占有绝对优势,其理由不言而喻,是为了保持满洲血统的纯洁。在27位皇后中,除去6位蒙古族,2位隶汉军旗外,其余的19位均为满洲女子。

清帝在满洲内部择后时,是很注意门第观念的。那些在满洲历史上正辉煌或曾经辉煌的大姓,是其选后的重要标准。如钮祜禄氏,是满洲八大姓之一,在清王朝鼎建时,其先祖曾发挥过重要作用,因而清王朝27位皇后中就有6位为钮祜禄氏,分别为康熙朝1位,雍正朝1位,嘉庆朝1位,道光朝2位,咸丰朝1位。而另一大姓叶赫那拉氏中占据3位,分别为太祖时1位,咸丰朝1位,光绪朝1位。乌喇那拉氏中占有2位,雍正朝1位,乾隆朝1位。所以,在清宫后妃中,满洲女子的门阀地位很重要,尤其是皇后、皇贵妃的重要位置,基本上为门阀大姓所垄断。而对于妃嫔的选择就不那么讲究了,不仅普通人家的满洲女子会当选,有的甚至会选那些奴仆的女子,也许这是对那些多情帝君的一种补偿吧。

光绪帝大婚图

风口浪尖中的满汉通婚

历来有一种说法,满汉不通婚。这种说法源于顺治初年,孝庄太后曾颁下懿旨:“有以缠足女子入宫者斩”。此旨悬于神武门内,严厉而带有政治色彩,使本来轻松有趣的话题带有了些许血腥味道。吴士鉴有诗为证:

华风纤巧束双足,妙舞争夸贴地莲。

何似珠宫垂厉禁,防微早在入关年。

另外,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十月,慈禧太后也曾下懿旨:“我朝深仁厚泽,浃治寰区,满汉臣民,朝廷从无歧视。惟旧例不通婚姻,原因入关之初,风俗语言,或多未娴,是以著为禁令。今则同道一,已历二百余年,自应俯顺人情,开除此禁。”两位太后的懿旨相隔二百余年,似乎在此时间内,满汉没有通婚。

不仅不准通婚,连那些喜欢汉装的女子也不能如愿以偿。咸丰三年(1853年)上谕:“应选女子禁止时俗服饰,衣袖不得过六寸,其时俗叉子高头燕尾,宽大袍袖,汉式衣服,概不准滥行装饰。”又有诗为证:

六宫粉黛不轻施,宫里梳妆禁入时。

昨日大堂严谕止,宽袍燕尾汉装衣。

这其实是一条霸王条款,大家知道,乾隆就曾有多幅着汉装的画像传世,雍正也有十二妃着汉装的画像,为什么不许应选女子穿汉装呢?

满洲不与汉族通婚的理由是什么?不外是想保持满洲自身的纯洁血统。清初,典籍中确有这样的记载,“在京城的旗人之女,不准嫁与民人为妻。”然而,真实情况下,满汉真的不通婚吗?

其实,早在顺治五年(1648年),顺治帝就曾谕礼部:“方今天下一家,满汉官民皆朕臣子,欲其各相亲睦,莫若使之缔结婚姻。自后满汉官民有欲联姻好者,听之。”同时,又谕户部:“嗣后凡满洲官员之女欲与汉人为婚者,先须呈明尔部,查其应具奏者,即与具奏,应自理者,即行自理。”这些谕旨,就为满汉通婚打开了方便之门。也可以说,清初满汉通婚是有明文规定的。后来,清世祖顺治帝竟率先垂范,公开纳汉女入宫。清宫词中,曾有《汉女石妃》一首,记道:

通婚满汉始章皇,入选蛾眉许汉装。

金谷园中好春色,弓弯云髻拜昭阳。

诗中所记女子为石氏,《池北偶谈》载,“石氏,滦州人,户部侍郎申之女也。”《后妃传稿》中也作了明确记录,而石申为汉人无疑。这位北方汉族女子,踏着三寸金莲,摇曳着进入了并不欢迎她的内廷,是有记载的第一个闯入清廷的汉族女子,可谓勇敢、果断和富有智慧,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石氏不但没有丧命深宫,相反很得宠,在民间留下了好多关于她的传说。资料记载,世祖甚至想“以汉女备六宫”,不过遭到孝庄文皇后的阻止而未能如愿。

世祖风流倜傥,公开纳汉女为妃,其他帝王如何呢?我们再查史料,发现康熙帝的密妃王氏也是汉女。她的父亲王国正是个知县,没有入旗。入宫后,王氏很得宠,康熙三十二年生下皇十五子允禑,三十四年生皇十六子允禄,四十年再生皇十八子允衸。王氏身体一直不错,康熙死后,她又活了22年,直到乾隆九年才去世,历经了三朝,70多岁,可谓长寿。

而雍正帝敦肃皇贵妃年氏,则仍属汉军镶黄旗,其本质出身是地道的汉人。此外,还会有一些汉军旗的女子入宫为妃,而且地位也很高。如嘉庆帝生母孝仪皇后魏氏,史书记为“汉人而投旗者”。其实,她为汉军旗包衣管领下人,出身寒微。入旗后,赐姓魏佳氏。对于这个女人,需要介绍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