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宫私房事儿 » 清宫私房事儿全文在线阅读

《清宫私房事儿》第十一章 最后的宫殿

关灯直达底部

清代的后妃较之前朝来讲真是太幸运了。不仅在入关之初就废除了殉葬制度,使这些死于皇帝之后的女人得以寿终正寝,而且,殁后的丧葬也尽量做得风风光光,称得上死后哀荣。后妃的陵寝或典制大备,或等级森严,使人深感皇家丧葬的威严、秩序和富有。这些生前尽心侍奉皇帝的后妃们,死后又规矩地来到各自的墓穴里,静静地守望着、期盼着,使肃穆安静的陵园里更增加了一份唯美主义的凄婉。

1.皇后陵

老皇帝死了,新皇登基,新皇帝的母亲如果还活在世上的话,那就是名副其实的皇太后了,被称为圣母皇太后。这个时候的皇太后会觉得前所未有的威风,自己辛苦带大的儿子如今成了万民之主,真是名副其实的扬眉吐气了。于是,在享受荣华的同时,开始像新皇登基后要为自己选择万年吉地一样,也要为皇太后选择墓地,成为百年后的永远归宿。

这个时候,新皇帝真的是心甘情愿地为母后做事了。

其实,清代建造皇后陵是一个独创。清代陵寝制度源于明代,可是,明代没有皇后陵,那么,死在皇帝驾崩以后的皇太后要葬在哪里呢?原来,明陵地宫有三条隧道。可各自应时启闭。如《明史·后妃传》记载,“(明英宗孝庄皇后)成化四年九月合葬裕陵,异隧,距英宗玄堂数丈许,中窒之,虚右圹以待周太后”。1957年,发掘明定陵地宫,证实了这一记载。

和明陵地宫不同,清代帝陵地宫只有一条墓道,皇帝入葬地宫之后,地宫墓道就要关闭石门,永世不再打开了。所以,为健在的皇太后建陵,也是现实的需要。

宁静的守护——昭西陵

清代在关外没有建造皇后陵,包括死在皇太极后面的孝端文皇太后。顺治六年(1699年)四月十七日,皇太后驾崩,终年51岁。遗体运回盛京后,火化为一坛骨灰,葬入昭陵地宫之中,这就为早已对汉文化感兴趣的孝庄文皇后所不能接受了。因为,汉族士大夫很鄙视火葬,认为那样把先人的尸体烧掉,野蛮而无情。所以,孝庄文皇后决定死后不要火化自己尸体。可是,如果要同皇太极葬同一地宫之中,既有骨灰坛子,还有巨大的棺椁,很不成格局。还是不要和皇太极葬在同一地宫中吧,这是孝庄文皇后的想法。于是,她临终前很神秘地把康熙帝叫到跟前,商量解决的办法。康熙帝听从了祖母的意见,在东陵为祖母建了一处暂安奉殿。这个“暂安奉殿”一直延续了37年,直到雍正帝继位,才将其改造为“昭西陵”。

这座昭西陵如同主人孝庄文皇后一般,默默守护在清东陵风水墙之外。

然而,昭西陵中的墓主人孝庄文皇后死后不归葬东北昭陵,而葬在东陵,引来人们议论纷纷,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关于“太后下嫁”的传闻。可以说,所有持“太后下嫁”观点的史学家们都到昭西陵来寻找依据,好多史家认为这是“太后下嫁”的铁证:

首先,孝庄所谓的临终遗嘱引来后世的诸多质疑。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康熙帝谕:“太皇太后疾大渐时,谕朕曰:‘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已久,不可为我轻动,况我心恋汝皇父及汝,不忍远去,务于孝陵近地,择吉安厝,则我心无憾矣。’谆谆降旨,朕何敢违!伏思慈宁宫东,新建五间,太皇太后在日,屡曾向朕称善,乃未及久居遽尔遐升。今于孝陵近地择吉修建暂安奉殿。”

孝庄的这番话,是其死后由玄烨转述的。可是,雍正即位之初,于雍正二年二月初五日,再次转述孝庄这些话时,除了玄烨所述内容之外,又加入“若另起茔域,劳民动众,究非合葬之义”的内容。同是一道谕旨,何以前后有如此大的差异?如果真像雍正所说“恐劳民动众”,那么,康熙在筹建暂安奉殿时,却将禁城内新建五间特地拆运至遵化,择地修建,其大殿为重檐庑殿顶,在东陵所有陵寝中规制为最高。而雍正在改扩建昭西陵时,添建了方城、明楼,又建其他后陵所没有的小碑楼,这难道不是劳民动众吗?

为了否定合葬昭陵,雍正帝直言不讳道:“朕惟礼经云‘合葬非古礼’,先儒又云‘神灵有知,无所不通’。是知合与不合,惟义所在。今昭陵安奉日久,若于左近另起山陵,究非合葬之义。”雍正的这些话,在清朝典籍,确实查之有据。尽管这些理由言之凿凿,可是,死于顺治六年(1649年)四月十六日的孝端文皇后,同是在关内,却于翌年三月二十六日,葬入昭陵,与太宗合葬。孝庄即便不能与之合葬,但陪葬一帝却是符合古礼的。

就孝庄而言,临终找了两条并不太重要的理由,就决定与丈夫异地而葬,显然有些理屈,而康熙父子在转述孝庄遗嘱时,前后不一,也给孝庄葬地蒙上了神秘莫测的面纱。

其次,这样的安排与传统的夫妻合葬习俗背道而驰。西周时,诸侯国君的王墓出现夫妻合葬的现象。这种合葬,书中释:“合葬之礼,非古昔之法,从周公以来始有合葬,至今未改。”所谓合葬,典籍解释:“帝后同茔,则为合葬,不合陵也。”即帝后坟墓只要在同一茔域,就是合葬,不一定同在一个坟头之下。那么,皇帝先死,皇后另建坟墓葬于旁边,也属合葬的范畴。所以,古礼中对合葬的解释,就同孝庄、康熙、雍正等的看法大相径庭。

孝庄在临终遗言中,还曾提到“惟世祖之兆域匪遥,母宜从子”。这实际上是个荒唐的理由。若论舍近求远,古礼所无;若论母宜从子,夫妻之宜则显然相悖。就连对孝庄备极孝顺的康熙帝对此也是顾虑重重。“奉暂安处至三十八年之久,盖慎之也。”虽然玄烨遵遗命选择遵化昌瑞山,但圣祖在以后的三十几年中,迟迟未解决孝庄陵地,而只以暂安奉殿称之,既遵循了祖母的遗嘱,又没有明确葬地,真是一个聪明的两全之策。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康熙帝多次对臣子说“朕以孝治天下”,于是,选择昌瑞山为其葬地,“以便岁时奠献”。可是,玄烨为了尽孝道即将祖母葬于遵化,那么此种做法对于太宗来说,使他们在九泉之下夫妻未能相聚一处,是否算是一种孝道呢?

康熙帝的心里不可能没有这种顾虑,也怕后人指责其做法荒谬,因而准备了许多理由备考后代追问,让后人谅解其不得已的苦衷。

最后,许多观点认为,昭西陵的选址没有“风水”可言,孝庄葬地太将就。

顺治帝的孝陵在昌瑞山主峰南麓,始建于康熙元年九月,其规模从南至北达5公里多,占据了这里的中心至尊地位。按这种安排,顺治以后的诸帝后陵及妃园寝,都要以此为中心,即所谓《周礼》中“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为左右”的葬法。孝庄要葬在这里,确实为玄烨出了难题,即在孝陵的左右两侧,无法安排孝庄陵寝。

玄烨选择了风水围墙之外的左侧为暂安奉殿,将孝庄陵寝与围墙内的陵寝划分成两个体系。但即使如此,若以孝陵为中心,其东南左侧位置仍低于孝陵的至尊地位,就不能说是一种孝道之举。再者,玄烨所说暂安奉殿之地,是一处毫无风水可言的平坦之地。

关于风水,专家解释:“所谓风者,取其山势之藏纳。土色之坚厚,不冲冒四面之风;所谓水者,取其地势之高燥。无使水近夫亲肤。”清代,众多陵寝均有龙脉、方向、砂山、案山、朝山、水脉等风水要素。以此看暂安奉殿的风水,除了方向坐北朝南之外,陵寝的其他风水要素均不具备。这里既无后靠、前照、近案、左右护砂等山脉,左右前后又无河水夹流;其地势南北高低一致,也不利于雨水的下泻。可以说“暂安奉殿无风水可言”。

在清陵营建之初,朝廷都要派出精通风水的大臣相度踏勘,写出详细的风水说帖上报皇帝。同时,要选择几处,皇帝细心地加以对照,选择十全十美的地点作为葬所,有时会因为一点小小的瑕疵而抛弃费尽心血选择的吉地,乾隆、雍正等诸帝无不如此,就连妃园寝福地的选择也是这样。作为大清至尊而备受崇敬的孝庄太后的葬地却如此将就,不得不使后人揣度议论。

为此,人们以昭西陵为依据,认为太后确实是下嫁了。

关于太后下嫁给睿亲王多尔衮的故事,史学界历来争论不休,就连史学家孟森先生在其专著里也论及此事。实际上,早期的满洲婚姻的确比较自由,“婚嫁不择族类,父死而子妻母”。如果是丈夫死去,则“其家男子收为妻,父子兄弟不论也。他适,则人笑其不能赡其妇”。后来,满洲的婚姻受汉文化的影响逐步走入正轨,但这种收继婚还是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所以,如果太后出于种种目的,或政治的,或情欲的,而下嫁(或曾私通)并不是一件十分新奇的事情,不过是这种事情出在皇家而有失脸面。加之后来多尔衮被论罪削爵,因而在皇家史书中此事隐匿不记。

那么,太后如果真的下嫁给多尔衮,就太后本身而言,她留下遗言不合葬昭陵,其心情可以理解。将陵寝建于遵化而不归沈阳,这么大的事情,都不是以懿旨的形式出现,而只由康熙帝在一次谕旨中顺便指出,那么,孝庄是否下过这道谕旨就值得怀疑。即使真的下过,孝庄出于面子上的原因,由皇帝下旨转述,或许是出于某种忌讳?就玄烨而言,祖母下嫁他人,固然不便合葬昭陵。但由于清廷并不承认下嫁实有其事,所以,将二人分葬,于理不通。况且,死于顺治六年的孝端文太后,已有祔葬昭陵的先例。这样,分葬等于给后人留下了话柄戓悬念。直至今天,这个悬念还没有真正解开。

第一座皇后陵——孝东陵

清朝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皇后陵,其实是康熙帝嫡母孝惠章皇后的孝东陵。孝东陵是顺治帝的后妃墓地,位于孝陵东侧,内葬顺治皇帝的29位嫔御。

清东陵孝陵神道石像生

墓主人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是顺治帝生母孝庄文皇后的侄孙女,蒙古科尔沁贝勒绰尔济之女。她的入宫,其实是孝庄一手促成的,而顺治帝并不喜欢她。后来,由于董鄂妃的进宫,孝惠章皇后的地位更是岌岌可危,虽然有婆婆孝庄太后的极力维护,但还是被丈夫冷落了。顺治帝死去时,她年仅21岁,成了年轻的寡妇。可是,漂亮的她却从此时来运转,康熙帝一直很尊重她,尊其为嫡母,每次皇帝出巡,都会带上这位太后,以此为其消遣。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十二月初六日,皇太后崩,终年77岁。

孝东陵里面还葬有顺治帝的其他妃嫔:7位妃子、4位福晋、17位格格。这些女子,大都很年轻就去世了。有汉女恪妃、以身殉主的贞妃、宫中待年的悼妃等。这些可怜的女子,一生默默无闻地侍奉皇帝,一般没有生育。空有美丽的容颜而没人欣赏,当皇帝死去时,那些深感前途无望的妃嫔便也只能孤独终老。

孝东陵坐北朝南,其主要建筑从南到北依次为:陵前马槽沟正中建三孔拱桥1座,西侧石平桥2座,一座为9孔,一座为3孔。东西朝房各5间,东西值班房各3间。隆恩门1座、东西燎炉各1座,东西配殿各5间,隆恩殿1座,面阔5间。陵寝门3座,石五供1座、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宝顶下是地宫。方城前神道两侧各有两行纵向宝顶,各14座,两侧共28座。神厨库位于三孔拱桥东侧。南墙外有井亭一座。孝东陵神道与孝陵神道相接。上述建筑的规制、功用均与孝陵的相同。

从建筑的规模和数量上看,孝东陵比皇帝陵大为缩小,不建大碑楼、石像生、龙凤门、神道碑亭、五孔拱桥、二柱门、哑巴院。三孔拱桥仅为一座,方城、明楼、宝顶的体量明显收小。孝东陵的规制为清朝后世皇后陵奠定了基础,成为后世效仿的蓝本。

由于孝东陵是第一座皇后陵,无前例可鉴,所以在规制上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一是孝东陵未设下马牌。二是方城两侧未建面阔墙,因此也就没有宝城后院。三是妃嫔也随葬在内,形成了皇后陵兼妃园寝的格局。四是大殿月台上未设铜鹿、铜鹤。这些不足,在后来营建其他皇后陵时,都得到了完善。

孝东陵有三个特点:一是宝顶不是横向排列,而是纵向排列,带有关外妃园寝遗风。二是孝东陵后院全部铺墁澄浆砖。三是孝东陵院落极为宽敞,即使皇帝陵也不能与它相比。

孝东陵建成后,初称“新陵”,这是针对孝陵而言的。因为它比孝陵建得晚,是新建的,面貌一新。这“新陵”并不是由朝廷正式命名的,是临时的,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四月初七日,孝惠章皇后入葬地宫,改称为“孝惠章皇后陵”,这个名称也不是正式名称,只使用了不足一年的时间。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二月二十一日,礼部专为孝惠章皇后的陵寝命名一事,向康熙皇帝上了一道本章,说:“古来帝、后有不合葬而自为陵者,俱就方位定名。今孝惠章皇后陵即在孝陵之东,不必另立陵名。臣等恭拟‘孝东陵’字样,仰候钦定。”康熙皇帝表示同意,挥笔朱批“是”。从此,孝惠章皇后的陵寝正式称为“孝东陵”。

礼部给皇后陵命名的方法,具体地讲是这样的:凡皇后陵都建在本朝皇帝陵的东旁或西旁(因为清陵都是坐北朝南),皇后陵是皇帝陵的附属陵寝,所以没有必要另立陵名,只根据皇帝陵的名称而命名。皇后陵的第一个字用皇帝陵的第一个字,皇后陵的第二个字用皇后陵与皇帝陵的相对方位字,位于皇帝东旁,则用东字,位于西旁,则用西字。用这种方法给皇后陵命名,从字面上就可以知道陵内葬的是哪位皇帝的皇后,这座皇后陵位于皇帝陵的哪一旁。以后,清朝所建的皇后陵均按此命名,成为定制。

孝东陵的产生,为以后皇后陵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做出了范本。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建制皇后陵时会增减相关建筑,那要看实际需要。总之,要与时俱进。在清一代,共产生了7座各有特色的皇后陵:皇太极孝庄文皇后的昭西陵、顺治帝孝惠章皇后的孝东陵、雍正帝孝圣宪皇后的泰东陵、嘉庆帝孝和睿皇后的昌西陵、道光帝孝静成皇后的慕东陵、慈安太后的普祥峪定东陵、慈禧太后的菩陀峪定东陵。

这些皇后陵与身边的丈夫帝陵毗邻而建,同样的建筑名称,同样的黄色琉璃,使人很难分清伯仲。这就是皇太后的特权,是其他宫里女人很难企及的。

声名显赫的“凤上龙下”

在清东陵的定东陵内,埋葬着大名鼎鼎的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普祥峪定东陵和菩陀峪定东陵共同组成了这座特殊的皇后陵寝。

普祥峪定东陵内葬有咸丰帝慈安皇太后。慈安,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广西右江道三等承恩公穆扬阿之女。生于道光十七年七月十二日,初入侍文宗潜邸,咸丰二年二月封贞嫔,五月晋贞贵妃,十月册立为皇后。咸丰十一年七月,咸丰帝崩,载淳即位,慈安被尊为母后皇太后。

慈安这个女人,世称其“德容言工俱全”,堪为封建社会的妇女典型。那么,慈安到底漂不漂亮呢?有她的画像传世,读者可以自己下结论。有人说慈安懦弱,但据考证慈安并不像传闻所说的那样优柔寡断,懦弱怕事。她为人贤德,待人宽厚,遇事忍让,顾全大局。

这些性格特征既是她的优点,同时也将她推入无尽深渊,因为忍让在政治斗争中是不会占优势的。其实,慈安权力欲望并不小,无论是咸丰十一年,她决定发动北京政变(虽然受到了慈禧的蛊惑,但毕竟她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还是同治五年,她悍然下令秘密处死了慈禧的宠监安德海,都证明慈安并不是甘于摆布的政治俘虏。不过是由于她的政治谋略远逊于精明的慈禧太后,才在光绪七年突然暴崩于深宫之中,年仅45岁。

菩陀峪定东陵里葬有举世闻名的西太后慈禧。慈禧,姓叶赫那拉氏,满洲镶黄旗人。生于1835年,死于1908年,其父为安徽徽宁池太广道惠征。慈禧是一位“无冕女皇”,几乎没有哪一个中国人不知道她的。

咸丰元年大选秀女,那拉氏中选,咸丰二年五月初九日入宫,时年18岁,封为兰贵人。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内阁奉谕旨;贵人那拉氏晋封为懿嫔;十一月命协办大学士贾祯为正使、礼部左侍郎肃顺为副使持节赉册晋封贵人那拉氏为懿嫔。咸丰六年三月二十三日未时,叶赫那拉氏生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于储秀宫,第二天便由懿嫔晋升为懿妃。七年正月,内阁奉谕旨晋懿妃为懿贵妃;十二月命大学士裕诚为正使、内阁学士黄宗汗为副使晋封懿妃那拉氏为懿贵妃。咸丰十一年七月十六日咸丰帝病危,召御前大臣载垣、端华、景寿、肃顺和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右瀛承旨立载淳为皇太子;第二天咸丰帝崩,懿贵妃时年27岁。九月,大学士桂良等奏遵旨谨拟崇上母后皇太后徽号曰慈安,圣母皇太后徽号曰慈禧。这就是她发迹前的简单经历。谁也不会知道这个妖冶的女人,日后会成为中国的最高统治者,而且,她的影响会至深至远,直到今天。

慈禧太后是同治、光绪两朝实际统治者,统治中国达48年之久。她的权力欲望极盛,同治十二年,虽然载淳已18岁,开始亲政,但慈禧仍然把持着朝政,这个傀儡皇帝当政不到一年就病亡了。同治帝无子,按清制规定,应在载字辈之下的溥字辈中选择继承人。慈禧为了揽权,竟将道光帝第七子、咸丰帝之弟、自己的妹夫醇亲王的独生子载湉立为皇帝。载湉是同治帝载淳的堂弟,所以载湉既是慈禧的侄子,又是外甥。这样亲上加亲,便于慈禧的控制。1875年,年仅4岁的载湉登基,年号光绪,成为又一个任人摆布的傀儡,由慈禧“训政”,二度垂帘,至光绪七年,慈安暴亡,从此慈禧愈加大权独揽,为所欲为了。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二十日,在慈禧的授意下,光绪帝之弟醇贤亲王载沣之子溥仪入承大统,继承穆宗同治帝,兼祧德宗光绪帝。溥仪是光绪帝的亲侄,也是慈禧的侄孙,溥仪之母为慈禧亲信、后党核心人物荣禄之女。溥仪进宫第二天,即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光绪帝崩。次日,即十月二十二日,慈禧太后因痢疾而亡,卒年74岁。

定东陵的两座皇后陵并列而建,这在历代皇陵建筑中绝无仅有。

慈禧一生垂帘听政达48年之久,将晚清国柄牢牢操在手中。发动过两次政变,镇压了三次农民起义,经历了四次对外战争,在她的操纵下,清廷产生了许多离奇的谜案,直到今天,还很难解开。

慈禧陵为清东陵中最晚构置的建筑,因此,它综合了清代帝后陵寝的诸多特点,成为集大成的最为完备的后陵。宝城作长圆式,围墙前宽后窄,取法于定陵格式。地宫构造为5券2门,取自道光帝慕陵规制。地宫庑殿顶用新样城砖灰砌,取法于道光帝宝华峪慕陵和咸丰定陵。宝城与方城之间隔以卡子墙,并辟东西角门,则仿自昭西陵、泰东陵及除慕陵以外的各帝陵。隆恩殿前月台之上鼎、鹤、鹿,是循于泰东陵之成规。而神道碑亭的建立,则完全仿照了昭西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