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日恩怨两千年 » 中日恩怨两千年全文在线阅读

《中日恩怨两千年》卷贰 第三章 和风压倒唐风

关灯直达底部

藤原时平,时年(公元894年)23岁,虽然年轻,却已官居三位中纳言(唐名黄门侍郎)兼右近卫大将(唐名虎牙大将军)。

之所以能如此身居高位,全因为他爹是藤原基经,同时还是藤原北家嫡流当主藤原忠平的哥哥。

这里我先来解释一下什么叫藤原北家。

还记得当年那被天花夺去了生命的藤原家四兄弟吗?也就是藤原仲麻吕的亲爹和三个叔叔:藤原武智麻吕、藤原麻吕、藤原房前以及藤原宇合。

这四个人,合称藤原四家,按照上述的顺序,分别代表了藤原南家,藤原京家,藤原北家和藤原式家。

因为出身豪华尊贵,故而和菅原道真大不相同的是,藤原时平的仕途堪称是一条金光大道,17岁的时候,就担任了道真45岁才混上的藏人头。

而菅原道真自出道后,花了二十二年才混到的参议,藤原时平只花了五年,而且还是在没有被外放挂职锻炼的情况下,就轻松上位了。

不过时平倒也并非是那种单纯的纨绔,用宇多天皇的话来讲,就是这家伙虽然年轻风流,而且还是仗着祖上的光威才得以青云直上,但是在国家政治方面却是得心应手,当属辅国重臣。

宽平九年(公元897年),宇多天皇在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突然退位,将皇座让给了年仅13岁的皇太子敦仁亲王,即后来的醍醐天皇,自称太上天皇。

临走前,宇多上皇亲自指定了辅政大臣两名:大纳言藤原时平、权大纳言菅原道真。

大纳言,唐名亚相,在朝廷不设太政大臣的情况下,此官乃太政官之首。

权大纳言就是大纳言的副职。

之所以要把藤原时平立于菅原道真之上,理由当然因为他爹是藤原基经,但在宇多上皇写给醍醐天皇的信中,他却表示,道真是大学者,既有学问又会治国,而且年长成熟富有经验,所以你要有事的话,还是尽量问他吧。

就这样,菅原道真实际上一跃成为了群臣之首。

他上台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改革——而且还是针对国家制度的大改革。

就在当上大纳言的当年,菅原道真发布了一道政令,承认土地私有,并且要求掌握着土地的全日本各豪族,每年按照一定的比率给中央交税,不许少,但更不许多——多收农民们的。

这看起来是一个很豪迈很大胆的决定,其实却也没那么夸张。

虽然大化改新时就说好了土地都归国家所有,但实际上这个政策并非是一块毫不透风的铁板。早在天平十五年(公元743年),为了改变当时日本贫穷、粮食产量低下、土地无法被全面开垦的悲惨局面,圣武天皇特地颁布了一部名为《垦田永年私财法》的法律。

这部法律文如其题,就是无论何人,只要去开垦了土地,那么除去每年按照一定比例上交给国家公粮之外,剩下的无论是粮食也好土地也罢,都将永远是此人的私有财产。

而这些开发者,也有一个法定的名称,叫开发领主,简称领主。

至于那些被开垦而私有的田,也有个专门的称谓,叫做名田,即有名字的田,换言之就是私人的田。所以领主们有时候也会被叫做名主。

再后来,有的领主因为名下的田地很多,地盘很大,于是便被人叫做大名。

我们熟知的“战国大名”“江户大名”这些名词,其实就是这么来的,它们真实的意思就是战国时代或江户时代的大地主。

再说这部《垦田永年私财法》,堪称是首次挑战了日本从大唐搬来的那一套制度,但却并不长久。天平神护元年(公元765年),当时正红得发紫的道镜认为私有土地对国家财政不利,于是便废除了《垦田永年私财法》。之后的一百来年里,该政策废了立,立了再废,折腾了很久,以至于最终进入了一个灰色状态中,即国家的律法虽然是明着不允许私有土地的,但事实上下面的豪族们早就都成地主了,朝廷对此没有任何办法,毕竟朝令夕改理亏在先,而且也确实不可能完全将这些拥有着土地的豪族清理干净,能做的唯有默认。

于是最终苦了国家和农民,前者因为收不到税而一直积贫积弱,后者则血汗钱被吸了个干净从而生不如死,而且名为交国税,实际上天知道是落到哪个土豪的口袋里去了。

现在菅原道真搞的这一手,等于是让原先的灰色制度直接摆正了姿态,在彻底承认土地私有的同时,也明码标价收费,既保障了国家的收入,也不至于太亏了农民。

只不过这么一来土豪们该不干了,虽说这年头哪有皆大欢喜的事情,有赚必有赔,可那赔本的买卖真要落在了自己的头上,则任谁都不会乐意的。

土豪不是农民,断然不甘吃哑巴亏的,面对道真的大刀阔斧,他们纷纷在朝中找起了内援,企图和庙堂重臣们联合起来里应外合,共同抵制那个出手比黑社会还狠的读书人。

一般来讲,那些在外面当土豪都快成精了的地方一霸,基本上都和朝廷中的某位甚至某几位大员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要么是亲戚,要么是利益均沾,所以菅原道真得罪了他们,其实就等于是得罪了跟自己同朝为官的那群同僚。

不过他也不怕,来文的,自己是文神;来武的,自己能射一手百发百中的好箭。谁怕谁啊?

而朝中大臣们也知道这人是个油盐不进、文武双全,而且还得上皇宠信的高手,因此也不跟他明着硬拼,而是采取了迂回战术——罢工。

从宽平十年(公元898年)起,但凡菅原道真主持的高级干部政治会议,总会有人缺席,而且人数越来越多,一开始还只有两三个,好歹也请假,可到了后来干脆是一缺一大帮,并且连招呼都不打,说不来就不来。每回开会,道真的面前只有两排坐垫——当时的日本还没有椅子。

而那些不出席会议的家伙,则几乎都清一色地聚拢在了藤原时平的周围,并且还希望他带个头,利用藤原家在朝中多年积累下来的威望和实力,干掉菅原道真。

藤原时平的回答是:OK。

后世一般认为,藤原时平说好的原因是他代表了旧贵族的利益,出于一种誓死捍卫自家一亩三分地的反动阶级立场,而仇恨着革命派菅原道真,并且欲除之而后快。

这是大错特错的。

藤原时平和菅原道真之间,既无私怨,也无公仇。

时平的弟弟,也就是藤原北家的当主藤原忠平,和菅原道真的关系非常好。不仅如此,因为藤原时平本身也是个文艺小青年,所以对文神道真的敬仰之情,在当时也是相当公开的。

此外,就政治观点来看,时平实际上跟道真一样,也是改革派,同时也是一个认为日本想要发展就必须脱离大唐影响的去唐论者,而且两者都认为,改革要从最根本的方面入手。

唯一的不同点在于,道真概念里的根本,是国家的制度;而时平则认为,所谓根本,是文化。他的意思是,要想彻底改变一个国家,必须先从文化入手。同理,要想彻底改变日本,就必须得先用本土文化将那已经根深蒂固的唐文化印记替换掉。

藤原时平的确是理智的。

只可惜菅原道真不这么看,眼看着自己怀揣多年的强国梦离实现还差那么一步,他决定咬紧牙关跟藤原时平死磕到底。

对此藤原时平倒也无所谓,毕竟是藤原基经的长子,学不来自家老爹那一套呼风唤雨,但整几个人还是手拿把攥的。

两人的战争就此拉开了帷幕。

菅原道真有个女儿叫菅原宁子,嫁给了宇多上皇的第三皇子齐世亲王,作为岳父的道真,当然希望自己的姑爷能越出息越好——最好哪天能继承大统,当上天皇。

这本来是一个人皆有之的美好愿望,但藤原时平却密奏醍醐天皇,称权大纳言菅原道真图谋不轨,意图以强硬的手段迫使皇上您立齐世亲王为皇太弟,以便将来谋权篡位。

天下的皇帝其实都一样的,对于这种有可能威胁到自己皇位的事情,向来奉行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所以醍醐天皇当机立断就作出了决定:驱逐道真。

昌泰四年(公元901年),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天皇突然下旨,撤去了菅原道真权大纳言一职,同时下令将其下放至大宰府,任权大宰帅一职。

圣旨下达后的第五天,菅原道真壮志未酬人先走,离开了平安京,留下了无尽的遗憾。

他再也没能回来,两年后,中年失意的道真在左迁之地大宰府郁郁而终,享年58岁。

临终之前,望着漫天的白雪,菅原道真留下了自己的辞世诗:盈城溢郭几梅花,犹是风光早岁华;雁足黏将疑繁帛,乌头点着思归家。

光是读着,就能感受到那满满的思乡悲情。

算了,那么哀伤的话题就此打住吧,来说点欢乐的科普小知识——大宰府。

这个词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上一部就有提过,系位于九州北部的重要行政机构,主要作用是稳定九州岛,监视朝鲜半岛乃至中国的动向。同时也有传闻称,那地方就是当年邪马台国的王城。

这些其实都无所谓,我现在要说的,是大宰府的正确表达方式。

因为数千年来一直都有人(包括日本人)习惯把“大宰府”写成或读成“太宰府”,所以及时做一下科普是很有必要的。

在最开始的时候,大宰府就是大宰府,没有任何异议,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人性中懒散粗心那一面的逐渐暴露,却说在某年某月某位不知名的学者把“大”写成了“太”,由于不过是一点之差而且也并无太大影响,以至于大伙都并不在意,于是此先河一开,便被后世以讹传讹,尽管有正经人士有心拨乱反正,坚持正确写法,但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人称其为“太宰府”。根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公元10世纪(公元900年),日本关于大宰府的记载共有25处,其中用“大”字的8处,大太并用的4处,用太的13处。

连为了纪念菅原道真的神社都叫“太宰府天满宫”,甚至今日在大宰府所在地造起来的城市,都被称作“太宰府市”。

这就叫“三人成虎,众口铄金”。

好在这世道还是不乏良心的,时至今日,日本学界已有了明文规定:作为历史名词以及机构名称和官员职位名,那么正确的写法是“大宰府”;而作为都市名或是祭祀菅原道真的那所神社名,则写作“太宰府”。

扯远了,言归正传。

在顺利目送菅原道真上路之后,群臣之首的位子理所当然地归了藤原时平。

前面就说了,时平也是个改革派,所以他在上台之后,并没有废除道真时代定下的土地改革制度,而是采取了比较温和稳步的方法缓步推行。同时,他还依照自己原本的观点,开始着手进行一场文化方面的改革。

改革的第一个目标,是文字。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高瞻远瞩的决定。

我个人一直特别信奉这样一句话:欲亡其国,必先去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秽其文。

就是说要灭亡一个国家,必定先要篡改他的历史;要想灭掉一个民族,一定要先糟蹋他们的文字。

这话其实反过来说也是一样的,要想振兴一个国家,首先就是要先学会正视自己的历史;要想兴旺一个民族,第一要做的是拥有并光大属于自己的文字。

一言以蔽之,藤原时平要做的事情分两步:第一步,先搞出一种只属于日本且日本特色十足的文字;第二步,把这种文字发扬光大。

这确实是一个听起来和做起来都非常浩瀚庞大的工程,不过好在第一步已经有人给做了——当时的日本实际上是有原创文字的。

那就是平假名。

众所周知,日语由三个部分组成:汉字、片假名和平假名。

其中,汉字是无可争议的中国文字,而直接从汉字偏旁得来的片假名,其实也可以算是中国字;唯独平假名,自古以来就一直被认为是日本人的原创文字,虽然这原创二字说得有些勉强。

平假名的起源仍是中国,是由汉字的草书形式演变而来的,每一个假名对应着一个日语的读音。最早叫“万叶假名”,和汉字极其相似,但后来被简化了很多,以至于看上去跟中国字脱离了关系,比如あ(读阿)这个假名,我要不告诉你的话,估计你三天三夜也未必能琢磨出来它的原型其实是草书的“安”。

而平假名的出现则至少可以追溯到一千三百年前,现今存在历史最悠久的带有平假名的文物是一块在大阪出土的木简,据说是公元7世纪中期的产物,上面用万叶假名写着“春草之初年”。

和片假名一样,平假名的创造和演变都绝非一人之力,而是多年来众多日本学者共同心血的成果,因此尽管教科书上认为是真言宗开山老祖空海和尚发明了平假名,但实际上这跟吉备真备创造了片假名一样,只是一个谣言罢了。

虽然历史悠久形体优美,但数百年来,平假名却一直都不是日本的官方文字。在高层的正式场合,大家使用的都是汉字和片假名,平假名通常只出现在那些身居大内深闺的少女少妇为了抒发寂寞和恋情而写的和歌之中,故而也被叫做“女手”“女文字”。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平假名和汉字的关系太遥远——毕竟只是以草书为雏形变化而来,哪比得上直接拿来主义的汉字和片假名。

或许有人会觉得这真不是个像样的理由,但实际上这真的就是理由。

尽管一直都说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巨大,然而这种影响即便天天讲时时讲,你也未必能想象得出其具体有多么巨大。

平安时代的日本官员,不懂经济而在大藏省混的,大有人在;不会打仗而居将军之职的,不乏其人;对于那些贵族出身的家伙而言,哪怕什么都不懂也无所谓,只要会一样东西便能当官,那就是中文。

这里的中文包括汉字的读写运用,对中华古典的理解感悟等等。

因为平安时代的日本人信奉一句话,叫:“文章乃经国大业。”

此语出自中国三国时魏文帝曹丕所著《典论·论文》,原话是“盖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那时候的日本,不但政令、律法、官制、文章清一色用的都是汉文,就连达官显贵们私底下的书信来往,也都是满满一纸的方块字。

再说那平假名,虽然在当时地位比较尴尬,但也还没到绝望的程度。毕竟它受众不算太小,除去刚才说的在女性之间使用外,其实小贵族跟老百姓私下里用得也挺多,事实上这个分两步走的文字工程已经完成了一步半,连发扬都省了,只求能光大一下,让平假名一跃而起,引得万众瞩目,然后成为能和汉字、片假名并列的正式文字。

对此,藤原时平的办法是编一本以纯平假名为主要组成部分的著作,然后推广,并借机宣告一个新的文字时代的来临。

著作的内容他也想好了:和歌。

和歌就是日本传统歌谣,都是用万叶假名或是平假名所写成,虽然曾经人气很高,但随着中国文化对日本列岛影响的日益扩大,很快就被汉诗所取代。平安朝的日本贵族们虽说也有爱和歌的,可一般只用于私下交流,或是用来写情诗追女孩子,比如藤原时平就特别擅长此道。然而不管是哪一样,它都不是一样适合在公开场合拿出来分享的东西。

之所以要选和歌,除了它是当时日本为数不多,能完全用平假名表达的东西之外,还因为其拥有悠久的历史传统,表现手法方面也具备不输给汉诗的华丽,同时也能轻易地让大众(包括天皇)所接受,更重要的是,藤原时平非常喜欢和歌。

延喜二年(公元902年),时平召集了象征着当时日本和歌界最高水准的四个人:纪友则、纪贯之、凡河内躬恒以及壬生忠岑,然后命他们编写和歌集。

编撰的计划是这样的:四人工作小组先去各贵族家中搜集各种和歌藏本,然后把有万叶假名的部分统统改成平假名,再汇集成册,凑成一本书。

编纂工作在刚开始的时候进行得相当顺利,但很快,就出现了一个大问题。

诸编者们发现,自己苦心搜集来的那些和歌,基本上都是以恋爱为主题的。

本来是气势磅礴地准备亲手缔造传说,结果现在却成了情歌大全集,梦想和现实差距之大,让藤原时平很想骂人,但说脏话毕竟不解决问题,无奈之余,时平只得下令让手下的那群书生现编各种其他题材的和歌,以充实内容。

在经过了三年的努力之后,延喜五年(公元905年)四月十八日,浩瀚著作终于完工,这便是著名的《古今和歌集》。

该书总共收录和歌1100余首,包含了恋歌、祝歌、离歌、旅歌和咏季歌等共计13个种类。

成书当日,藤原时平带着样本进宫面圣,将其呈于醍醐天皇御览。

天皇看后非常满意,笑而称善。他不光满意书本身的内容,更满意序言里的一句话:“大和之歌以心为源,义广而情深。”

对于一名和歌爱好者,兼国家统治者而言,这话于公于私都相当对胃口。

数日后,醍醐天皇下圣命,要求贵族们在写汉诗的同时,亦要多多写和歌,此外天皇还表示,希望高级贵族们在平时也能用平假名来交流,这并没什么丢人的。

群臣闻讯后,立刻纷纷表示我们一直在用平假名,真的,皇上您要不信臣这就用平假名作和歌一首供您观摩。

因为上有所好而导致和歌大流行,醍醐天皇的儿子村上天皇时代还专门设置了和歌所,并编撰了《古今和歌集》的续篇《后撰和歌集》,而村上天皇的儿子一条天皇治世的时候,则编撰了《拾遗和歌集》,三本合称三代集。

与和歌一起流行的,当然还有平假名,自那之后,贵族们无论是通信也好写文章也罢,都能非常自然地使用这种曾被自己不齿的文字了。

《古今和歌集》之后,日本列岛涌现出了一大批用纯平假名写成的著作,除了前面说的三代集外,还有比如藤原道纲母的《蜻蛉日记》、和泉式部的《和泉式部日记》、清少纳言的《枕草子》以及紫式部的《源氏物语》等等。

因为这些著作里很大一部分是由宫廷女性所写,因此通常也被叫做女房文学。

而女房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源氏物语》。只多一句嘴,光源氏的原型,是嵯峨天皇的儿子源融。

尽管平假名托藤原时平之福而被发扬光大了,但严格说来却还是没有能登上最高殿堂。直至近现代,日本依然是一个汉字至上的国度,特别是战前,在很多正规的场合,比如天皇的圣旨里,仍是只有汉字和片假名,平假名一般是不用的。

所以南洋大臣张之洞说过,日本和中国,同文同种。

随着平假名的被广泛使用,日本列岛上也随即刮起了一股名为国风文化的旋风。

国风文化,也叫和风文化,虽然官方通常对它的诠释是一场将大唐文化加以本土(日本)化的文化改造运动,但在我看来,这更是一场文化方面的独立战争,一场将日本文化从中国文化中剥离出来使其独立的战争,而遣唐使的终止和平假名的使用,正是战争的第一声枪响。

国风文化中的产物有很多,大致包含了文学、艺术、宗教、服饰、建筑和工艺等几个方面,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或者说最值得一提最为我们中国人所知的,具体讲来有四样:和服、阴阳道、樱花以及日本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