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日恩怨两千年 » 中日恩怨两千年全文在线阅读

《中日恩怨两千年》卷肆 第九章 国殇

关灯直达底部

比叡,赤城以及西京这三艘船那么一闹腾,让好不容易打出一个不错开头的联合舰队陷入一片乱局,尤其是那西京丸,甚至有说法认为赤城号之所以被打得那么惨,全是因为想救西京丸而吸引了火力;但与此相对的,因为这种完全不按牌理出牌的行为也让北洋一时无从适从,所以整个战场等于是被这三根搅屎棍给搅得一片混乱,前途完全无法预测。

下午3点,西京丸退出战场,联合舰队全体在欢送活祖宗离去之后,继续和北洋水师激战,此时的战场是一片胶着的僵局,双方都重新整队完毕然后各自隔着一片海在那里互相放炮,虽说是各有损失也各有斩获,但好一段时间都无法打破原有局面。

本来按照这么僵下去多半就是打到天荒地老煤尽弹光然后不了了之,却不承想在这时候,有个人毅然决然地站了出来,决定做一番惊天动地的举动,打破现有的僵态。

那人便是致远号管带邓世昌。

当时邓管带一面打炮一面注视着整个战场,发现吉野号仗着自己速度快,横冲直撞气焰十分嚣张,目测是对方的灵魂人物,于是便对身边的大副陈金揆说道:“日本舰队所仰仗的,也就是那艘吉野,只要想办法弄沉了它,那我们就能扭转乾坤,大胜敌寇了。”

对此陈大副点头称是,接着询问领导怎么个弄沉法。

邓世昌表示:将其撞沉。

接着,在没有得到任何上级指挥官批准和同意的情况下,致远号从北洋阵中脱颖而出,径直地朝着吉野的方向开了过去。

根据大众的一般印象,或者说根据一部著名影片的说法,此时的场景应该是这样的:邓管带怒火中烧,把辫子猛地一甩,缠在脖子上,手紧握舵把子驾驶着已经打光了所有炮弹的致远号向敌旗舰撞去,同时嘴里还喊着名台词:“开足马力,撞沉吉野号!”

然后就那啥那啥那啥啥啥了。

我一直觉得这是在侮辱邓世昌,好好的一个民族英雄就被刻画成了滚刀肉,弹尽粮绝了打不了了,那就跟你拼命了,这算个什么事儿嘛。

邓世昌撞吉野,这是真事儿,但绝不是因为没得打了而做出的鱼死网破之举。

致远号的船底下有非常强大的冲角,是专门用于近战时撞人船的,这是其一;其二,我们之前说过,吉野号是一艘为了提升速度而大大削弱防御的船。

也就是说,致远号管带邓世昌一眼就看出,对付吉野号的最好办法,就是近身战。

这是一个很精准的判断,足以看出邓世昌尽管没留过洋但在海军作战水准方面却丝毫不逊于那些喝过洋墨水擦过洋甲板的主儿。

不过精准归精准,却不能说这是个完美无缺的作战方案,最起码因为致远号的这么一冲,原先北洋排得好好的那阵型,就给冲乱了。

但邓世昌显然没想那么多,或许在他看来只要吉野沉了那便万事大吉了,就跟关云长那样只消百万军中如囊中取物一般拿了敌军上将首级,其余的小兵不过是瓦鸡土狗,定然全盘崩溃。

不得不说邓半吊子就是邓半吊子,群众的眼光还是比较雪亮的。

顺便一提,后世有很多人认为邓世昌撞吉野还有一个不明智的地方在于这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理由是两船航速相差太大,吉野23节,致远不过18节,追都追不到更别提撞了,我只能说这么看的人都属没常识,吉野23节那不是一开引擎就能飙到23的,是需要加速度的,此刻这船正打炮打得欢,真要贸然杀出一条船来撞,是不可能百分百避得开的。

事实也确实如此,当坪井航三看到致远号脱离了阵型,直冲着自己奔来时,第一个反应不是下令逃跑——他知道根本跑不掉,而是命令手下开炮,务必在撞到自己之前击沉致远。

但这显然很难,毕竟大家都是铁甲舰,哪那么容易就让你给打沉了。

所以吉野号上的大伙普遍都很慌,游击队长坪井航三跟舰长河原要一也不例外。

这一天,邓世昌意气风发,他站在船上,盘着辫子,挂着望远镜,双目如炬,死死地盯着离自己越来越近的吉野号。

我未必是世界之王,但我大清,必将赢得这场战争!

“瞄准吃水线,开炮。”

这是画外音。

就在邓世昌的世界已经被他浓缩到了仅限于致远和吉野两船之间且志在必得认定了自己将成为北洋水师今日获胜最大功臣的时候,在异次元,响起了这么个微弱的声音,音量不大,但很淡定,宛若在说邻居家今天又买了什么小菜。

相信你已经猜出来了,此人正是东乡平八郎。

话说当时浪速就在吉野号不远处,眼瞅着那致远号就这么不顾一切地撞过去了,东乡船长顿感机会来了,当即下令手下打他一发黑炮。

吐槽之神就是吐槽之神,打仗打得跟吐槽一样,冷不防就给你来这么一下子,让你还没反应过来就直接悲剧了。

浪速的那发炮弹很漂亮地打在了致远号的吃水线,接着又是一发,打进了锅炉房,一下子就引起了浸水外加大爆炸。

致远号就这么沉了。

海军之星邓世昌一下子就从天上,掉到了海里。

同时落水的,还有太阳——我指的是狗。

且说邓大人这一辈子薄名寡欲不贪财不好色,唯一的爱好就是养狗,就算在军舰上也不例外,这哥们儿弄了一条德国种的汪星人整天带来带去,还想了个挺霸气的名儿,叫太阳。

有人说邓世昌在军舰上养狗是违反军令的,这是不对的,我翻过北洋海军章程,里面并无明文提到不许管带在军舰上养宠物。

言归正传,邓世昌掉海里之后,手下赶紧抛了个救生圈过来要想救人,但被他义正词严地拒绝了,表示自己立志杀敌报国,现在能死海里,正是大义所在,别无他求,这救生圈你们还是给别的同志吧。

而爱犬太阳一看主人落水又不肯抱救生圈,也赶紧忠心耿耿地游过来,咬起邓世昌的胳臂就往可能是海岸的方向游,但被邓管带一把摁住脑袋,然后一人一狗一起沉入了大海。

致远号管带邓世昌战死,终年46岁。

平心而论,致远的沉没,堪称是这场战役的转折点。

两军对垒,说的就是十六个字,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本来三军上下正在那儿不动如山着呢,结果致远号偏偏就擅自其疾如风了一把,把阵型给彻底打乱,可他要真能弄沉吉野倒也好说,偏偏没弄死反而还搭上了自己,这无论从客观现实还是主观心态上来看,对北洋水师都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此话并非危言耸听,就在致远号沉海不久,北洋舰队里又擅自走了一艘船,那便是方伯谦的济远号。

只是跟致远号不同的是,他方管带并非出阵杀敌,而是临阵脱逃——这哥们儿直接掉转船头,朝着中国大陆方向开去。

相当不幸的是,济远在跑路途中,慌不择路,一头撞上了在开战之初就被打残而退出战场,此时正搁浅着不能动弹的扬威号,并且当场将对方给撞沉了。

更为不幸的是,在济远号逃走之后,本来就在它边上卡位的另一艘军舰广甲号,以为胜利大逃亡的时间到了,于是也开足马力,朝战场外奔去。

如果不算广甲的话,那么方伯谦的济远号,则是近代海战史上唯一一个在海战之中连人带舰临阵脱逃的例子。

一连两艘军舰逃出战场,这对北洋而言显然是个相当不小的打击,但毕竟定远镇远这两艘箱底宝货还在,可谓是元气未伤,所以虽然伊东祐亨下令联合舰队暂且不管北洋其他,先合力围攻定远镇远,可两巨舰却毫无惧色,兵来将挡针锋相对地跟日本人干上了,其中定远号一发305mm炮弹直中松岛,顿时死伤一片,在那群被炸飞上天的人里头,有一年轻的水兵,名叫三浦虎次郎。

虎次郎那一年只有19岁,是松岛号上的三等水兵,职责是看弹药库。

这孩子飞上去又落下来之后,并没有当场牺牲,而是浑身冒着血还在那里喘息着,所以大副向山慎吉少佐连忙跑了过去,查看他的伤势。

伤很重,说难听点三浦虎次郎这会儿只剩一口气了,全凭个人意志在那里撑着,嘴还一张一合,貌似有什么话要对向山慎吉说。

于是向山少佐把耳朵凑了过去,同时也大声道虎次郎啊你有什么话就快说吧,我们大家都忙着呢,天知道待会儿再来一发炮弹躺倒在这儿的会不会是我。

其实三浦虎次郎这会儿已经不行了,可以说是意识模糊了。

这并非我的瞎猜或是编造,因为他紧接着就说出了这样的一句话:“少……少佐……定远号……被我们打沉了吗?”

这绝对是被打糊涂了,当时定远号正发着威呢,哪可能被松岛给打沉。

但向山慎吉显然不能把真话说出来,毕竟大家战友一场,能让你舒舒服服地走就绝不让你痛苦不堪地死,只是这哥们儿又不好意思睁眼说瞎话把那么大一艘船给说沉到海里去,于是只能想了个比较折中的说法:“嗯,定远号已经让我们打得不能动弹了。”

片刻后,虎次郎便这么躺在向山少佐的怀里离开了人世,一脸满足的笑容。

战后,向山慎吉将虎次郎的故事告诉了一个自己认识的书店老板,说来也巧,这老板正好是报社的业余通讯员,于是此事便通过报纸被当成年度正能量给扩散传递了开来,当时著名的歌人佐佐木信纲还以此为蓝本,谱歌《勇敢的水兵》,被全日本传唱一时。

这当然是后世为了宣传需要而抓了个典型,实际上到底是三浦虎次郎还是四浦虎次郎这都不重要,关键是松岛号上的一个英勇的士兵被定远号打中了,只要让广大日本老百姓知道这事就行了。

话再说回当日战场,虽说向山慎吉对虎次郎说的那话纯属临终关怀,乃充满着善意的谎言,但实际上当时定远号的情况也确实不容乐观,丁汝昌早在开战前就已经被打得快瘫了,据说是为了让士兵们不消沉,还特地让人抬着出来坐甲板上观战以鼓舞士气,而那管带刘步蟾虽说是全须全尾嘛事儿没有,但却指挥得并不得当,可以说定远号从开打到现在,尽管也有过打人的时候,比如打死了著名水兵三浦虎次郎,但通常情况下还是挨打居多,之所以没被打沉,全靠天生那一副厚重装甲,说句夸海口的话,就算这船戳海上一动不动任那联合舰队轮番开炮,就凭他这防御实力,也没有一艘日本船能将其击沉。

其实同样遭遇的还有日方旗舰松岛,虽说是弄了一门看起来牛逼哄哄的大口径主炮,但实际上嘛用没有,毕竟炮大船小他受不了这后坐力,开一发就得震三震再退一退,所以只能挨打。

下午4点07分,因挨打过于频繁,以至于松岛船上火灾遍地,为了不让船被烧成灰或是烧得沉下去,伊东祐亨不得不挂起不管旗并下令一边救火一边撤退。

不管旗就是“我不管了你们自己随意行动吧”旗的简称,说白了其实也意味着松岛号放弃了指挥作战的旗舰功能。

这不得不说是一件好事。

我们之前有说过,单纵阵较之横列阵,对指挥官的指挥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这个阵型指挥起来难度很高,而由于这种难度的存在,很可能直接导致发挥不出应有的实力。

现在不指挥了,难度也不存在了,兴许,就提高战斗力了。

更何况浪速啊吉野啊那几艘跑得快又能打的船,本身就是独狼,天性爱好单刷任务,现在伊东祐亨不管了,正好。

下午4点半,联合舰队再度变阵,本队诸舰,开始朝旗舰松岛靠拢,以便给予保护,而游击队则全线出击,自由地在浩瀚的大洋上尽情地撒丫子。

20分钟后,吉野移动到了经远号跟前,经过一阵猛烈的炮火轰击,仅用了四五十分钟,就把经远号给打得着火沉海,管带林永升也在炮战中被吉野一发爆头,当场阵亡。

经远虽然一度仍在海上挣扎,但毕竟伤势过重,最终还是非常残念地沉入了海底。

至此,北洋水师已经被打沉了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和广甲5艘军舰,等于是伤亡过半,剩下几艘还浮在海面的,其实也是伤痕累累,要想再打下去,着实困难,所以此时北洋实际上已经处在了一个且战且退的状态中了,另一方面,以吉野号为首的第一游击队则完全没有罢手的意思,北洋退一步他们逼一步,俨然一副宜将剩勇追穷寇的样子,但事实上日本人的损失也不小,更何况打了一天了也耗了不少煤,所以在下午5点过后,眼瞅着吉野号他们越追越远,伊东祐亨连忙让人打出旗语,要求游击队归队,同时也下令全体其他战友:准备收工。

下午5点半,联合舰队整队完毕,发出了停止战斗的信号,北洋水师那边也收拢了舰队,双方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此战结果,北洋沉船5艘(经远,致远,超勇,广甲,扬威),战死包括林永升、邓世昌等管带在内共700多人,挨炮弹700余发。

日本方面,船倒是一艘未沉,但松岛、比叡、赤城和西京丸四艘受了重创,必须拖回修理厂好好整修一番,此外,联合舰队的战死者为298名,其中包括了坂元八郎太舰长,受弹数为131发。

从攻速来算,貌似北洋的命中率还要来得高一点点。

就此,黄海海战画上了句号。

照例,得说点什么。

首先得掰扯掰扯关于此战的胜负,这也是历年来很多人都很关心的一个问题,毕竟朝九晚五地打了一整天,至少谁赢谁输总得搞明白。

黄海海战,就事论事单从战场情况而言,个人认为应该是平局,虽然北洋沉了不少船,但并非战败,而联合舰队尽管一艘未沉,却也没有获胜,最好的证据就是在当天5点多,双方是各自撤军,没有哪一方说是要趁胜追击之类的,大家实际上都是打不下去了,打不动了,那就散了吧。

但是从整体战略的角度来看,却是日本获得了胜利。因为海战之后,北洋大臣李鸿章下令北洋水师死守威海卫,不得再擅自出战,这一决定先不论对错,至少他把制海权给拱手让给了对方,让日本取得了这场清日之战的制海权,从此之后,大清要想再派兵去什么朝鲜,只得跨鸭绿江,走陆路。

也就是说,黄海海战,北洋水师其实是输了。

于是第二个话题就出来了,为什么会输?

关于这事儿,通常的说法有很多,比如说北洋军费给太后造了园子;再比如北洋炮弹不足,有舰无炮;还有说法就是北洋上下贪腐成性,很多炮弹都是假冒伪劣产品,里面填的都是沙子,等等。

大致三条,我们一条一条地来看。

第一条,军费与太后,这个我们之前说过了,所以就不重复了。

第二条,炮弹。

许多人都认为北洋水师因为上下贪污风行,把很多用于购置军备的钱款私自纳入囊中,以至于炮弹不足,在很多历史或是文学作品中,更是会对定远和镇远两艘巨舰进行一番特写,说他们虽有巨炮,但却无炮弹,纯属聋子的耳朵,不过一摆设。

那么,事实的情况真是如此么?

关于北洋的弹药供应问题,一直是多年来的扯淡热点。除了参战的北洋水军上下众口一词表示自己打仗的时候少炮弹,就连日本那边也有相关记载,以定镇两巨舰为例,整场海战中,定远共发射305毫米炮弹120发,150毫米炮弹100发,而镇远则发射305毫米炮弹94发,150毫米炮弹148发,共发射305毫米炮弹214发。定镇两舰共有305毫米克虏伯炮8门,平均每门炮发射约26.75发,而标准每门炮的备弹是50发,那么两舰的305毫米克虏伯炮所发射的炮弹只有正常基数的53.5%,根据当时船上很多人的说法,在打完那会儿,两舰残余炮弹也已经不多,那么即使加上剩余的弹药,备弹也远不到正常基数的60%,显然弹药储备严重不足。

就此我们得出了那个多年来一直都能朗朗上口的结论:北洋水师有炮无弹,徒有虚名也。

如果不是后来发现了一份名为《北洋海军各船大炮及存船各种弹子数目清折》的禀帖,上述说法俨然就已成了既定的事实。

这份禀帖的作者是当时的直隶候补道徐建寅,里面记载了北洋海军舰上和库存的主副炮炮弹数量。

根据徐大人的统计,当时北洋海军舰上和库存的主副炮炮弹数量为:305毫米口径炮开花弹403枚、钢弹244枚,260毫米口径炮钢弹35枚,210毫米口径炮开花弹952枚、钢弹163枚,150毫米口径炮开花弹1237枚、钢弹202枚,6英寸口径开花弹477枚、钢弹23枚,120毫米口径炮开花弹362枚、钢弹38枚。

于是我们可以得出两种答案。

A:北洋水师并不存在缺弹少药的情况,士兵口述跟日本记载都是瞎扯。

B:北洋确实有充足的弹药,只不过黄海海战的当天,没带出来,放仓库里了。

如果是A,那么也就没的好说了;如果是B,其实也没啥说头,只是要多问一个责任人,谁该为没把炮弹带出来而负责?那当然是北洋提督丁汝昌咧。

早说了,北洋人和问题的根子,就在这哥们儿身上。

第三条,沙子。

关于炮弹里掺沙一说,我要没记错的话貌似典出自某部拍了有半个世纪的著名老电影,在那部电影里,除捧红了一咬牙一跺脚一甩辫子就开着致远号往吉野那里撞的邓世昌形象外,还弄了一个至今很深入全国人民之心的段子——北洋某舰一发炮弹击中日本某舰(疑似吉野),但是炮弹没爆炸,事后才知,该弹被偷工减料之人往里掺了沙子,系伪劣产品。

此事经过大致是真的,吉野确实挨过那么一发炮弹,在海战中也不知道是北洋的哪艘船哪门炮一发命中了吉野的火药库,本来大家伙都以为玩完了,可却并没有出现预料中的大爆炸,后来经过检验,才明白这弹头里装的是沙子。

但这绝非造炮弹过程中的偷工减料,而是在开炮的时候,炮兵没弄明白炮弹的种类。

那年头的海战,多用两类炮弹,一种是开花弹,一种是穿甲弹,前者里面放炸药;后者用来砸东西,里面填沙子,说实话打火药库的那发炮弹,初衷多半是想打船上的人,所以本当用的是开花弹,若真用了这弹,则很有可能因里面的炸药而引发整个弹药库的爆炸,那此战孰胜孰负就真的很难说了,结果这哥们儿也不知怎么搞的,随手拎过来一发填沙的穿甲弹,打倒是打中了,可也就打出了一个坑,还顺带着连累了造炮弹的诸工匠们——我要是没记错的话当时造炮弹都是流水线,谁有那闲心思专门给你的炮弹手工灌沙哪?

总结起来一句话,黄海海战,北洋水师上下虽然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大体上而言应该算是竭力而战了,他们尽力了。

至于到底为何能打成那德行,亚洲第一世界第六的海军为毛活生生地就把制海权给人夺了去了,这里面的原因你先别急着问,我也不急着说,咱放到后头慢慢白话。

再说海战之后,消息很快就传到了设置在广岛的战时大本营,大本营在第一时间就制订出了下一步计划,并将其命名为冬季作战大方针,方针的大致内容是再挑几个师团,编成第二军,走海路自辽东登岸,配合联合舰队以及第一军,共同入侵大清本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