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张力与限界:中央苏区的革命(1933-1934) » 张力与限界:中央苏区的革命(1933-1934)全文在线阅读

《张力与限界:中央苏区的革命(1933-1934)》三 第五次“围剿”:南京政府全力以赴

关灯直达底部

1.国民党军的作战准备和作战方针

从1930年代初开始,国共间连续展开数次“围剿”与反“围剿”战争,蒋介石和国民党军屡战不利,这其中,有着国内外多重方面的原因,但失利的阴影使蒋介石和国民党政权对中共不得不予正视。失败的痛苦使蒋痛切意识到:“我们纪律和工作超过土匪,超过共产党,然后才有剿清他们的希望……人家死中求生,拼命牺牲努力!我们苟且偷安,得过且过,似乎是要从生中避死,实在是死中不知求生!”[1]在他耳提面命下,国民党内部的自我反省和对中共的研究明显加强,有关的研究、反思文献不断出笼。他们强调:“事实告诉我们,认定现在江西的土匪,与历史上的土匪是一样的容易消灭,这未免忽略了他的国际性和进步的伎俩。要是以为他怎样了不得,却又未免自减锐气。”[2]其对中共的性质、力量和发展有了相对较为平心静气的估计。当时中共方面在接触到国民党这些研究成果后,敏锐感觉到“敌军屡受挫败之后,于战略战术上得了不少的进步”,断言国民党军此后的“‘剿共’计划,更见进步,更见周密,是可以预料的”[3]。

国民党军的这种反思、检讨在1933年开始的庐山训练中有着鲜明的体现。第四次“围剿”失败后,蒋介石下决心对国民党军队进行全面整编,计划先精简编制,然后“轮流抽调三分之一的官长到后方,加以特别训练。大概每个官长训练半月至一月就行,在六七八这三个月之内,全部官长训练好了,等到九月,我们就可以将这种新编练的十六、七个师,照正式计划,来向匪区进剿”。[4]1933年7月1日,南昌行营发出电令,指出:

土匪盘踞赣南,日形猖獗,迭经痛剿,未着特效。推厥原因,实由各部队中初级军官之武德、武学,尚欠深造所致。亟应严格训练,注入剿匪特要之学术科,以增进剿匪之效能。兹在庐山设立北路剿匪军官训练团,分期召集各部队中之中初级军官赴该团训练。[5]

根据这一思路,1933年7月军官训练团在江西庐山开办,到9月先后办了三期,受训者达7500余人。训练“惟一的目的,就是要消灭赤匪,所以一切的设施,皆要以赤匪为对象”。[6]

对应着蒋介石关于“从前剿匪剿不了,并不是我们武力不够,而是我们精神不良”的认识,训练团特别注重战斗、团结精神的教育,耳提面命,树立各级长官的战斗意志和团结精神,以拉近和中共在这方面的距离。训练的结果,按蒋自己的说法:“因为时间过于短促,对于学术科没有多大的进步,但是各人的精神思想,和所表现的仪容、态度、动作,比两星期以前,完全不同了。”[7]经过整训,国民党军队面貌确有所改观:“十一师自受创后到抚州补充训练,前师长萧乾以复仇雪耻为号召,提倡刻苦作风,到各连队与士兵同生活起居。为了练习长途行军,萧以身作则,脚穿草鞋,脚底抹了桐油,以作标榜。六十七师师长傅仲芳的行李只有半担,经常穿旧军衣,军中有伙夫头之称。霍揆彰、李树森等行军时都背米袋。”[8]国民党军的这种改变,作为其对手的中共方面感受最深,第五次反“围剿”开始近半年后,经过往复交手,周恩来深有体会地写道:

蒋介石对于这些军官的训练,不能说是没有相当的结果,如果我们看到四次战争中白军军官的无能,那我们看到现在是狡猾机警得多了。他们懂得了如何防备我们打埋伏,如何避免运动战中整师整旅的被消灭,如何加强其侦查搜索与通信联络的工作,如何依靠堡垒与我们作战而很快的缩回堡垒去,这些都要算是他的进步。[9]

同时,训练时干部集中、朝夕相处,这对来自各地方、各派别,曾经多次兄弟阋墙的军官“把眼前畛域派别的观念,和频年交相火并的宿怨前隙,不期然而然的消弭泯灭”,[10]也发挥了一定作用。

以红军作为假想敌,郑重其事地开办庐山训练,反映蒋介石对再一次与红军作战的充分重视,如他所说:“此次剿匪,实关党国与本军之存亡,不可以大意轻易出之。”[11]这和他长沙被打下后仍称“长沙虽失,共犯实癣疥之疾耳”,[12]以及第一、二次“围剿”时视红军为“地方事件”,[13]仅出动一些杂牌部队有重大差异。吸取前几次“围剿”失败的教训,蒋介石将新一次“围剿”定位为军事、政治、经济、社会的总体战。1933年6月,蒋在南昌主持召开“剿共”军事会议,通过军事、谍报、宣传等“剿共”方案,确定第五次“围剿”的基本原则仍为前一年提出的“三分军事,七分政治”,即“用三分的力量作战,用七分的力量来推行作战区的政治”,[14]“一方面要发挥军事的力量,来摧毁土匪的武力;一方面要加倍地运用种种方法,消极地来摧毁土匪所有的组织,及在民众中一切潜势力”;“尤其是要教化一般民众,使他能倾向我们的主义,以巩固我们在民众中精神的堡垒”。[15]

秉着总体战的思路,国民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政策,严密统治、收揽人心,其中,对苏区最具威胁的是封锁政策。通过修筑碉堡和大量设岗设哨,实行严密的经济、交通和邮电封锁,严禁粮秣、食盐、工业品和原材料等物资流入苏区,断绝其与外界的联系,蒋介石判断:“我们不仅在土地方面,经济方面,武器方面,军队方面的力量,统统超过他们几倍,乃至几十倍几百倍,就是专就壮丁的人数讲,可以说我们的补充无穷,而他们除了现存的这五六万人以外简直就再也没有了!”[16]“匪区数年以来,农村受长期之扰乱,人民无喘息之余地,实已十室九空,倘再予以严密封锁,使其交通物质,两相断绝,则内无生产,外无接济,既不得活动,又不能鼠窜,困守一隅,束手待毙。”[17]用心既狠且辣。

与对中共力量认识的变化相应,蒋介石的战略方针也一改前几次“围剿”常犯的急躁冒进错误,强调稳扎稳打,层层推进。总的作战指导方针是“不先找匪之主力,应以占领匪必争之要地为目的”,[18]即以严密的工事和碉堡层层推进,通过缓慢但有效的占领方式,压缩红军作战区域,限制红军活动空间,迫使红军进行真面目的主力决战。这一战术的核心就是逼迫红军进行打资源、拼消耗、比人力的持久战,而在这三项因素中,国民党都占有着绝对优势。国民党军主攻部队第三路军作战方针明确规定:“本路军以消耗战之目的,采断绝赤区脉络、限制匪之流窜、打破其游击战术、封锁围进之策略……本战术取守势战略取攻势之原则,步步为营,处处筑碉,匪来我守,匪去我进。”[19]蒋介石在对参加“围剿”部队讲演时再三强调:“无论行军宿营或作战,也无论在匪区或非匪区,一定要随时随地,格外谨慎小心,严密防范,搜索,警戒,侦探,连络,和做防御工事,这几件事情,不可一刻懈怠。”[20]

蒋介石在第五次“围剿”中采取稳健持久的作战方针,实际也是出于对红军灵活机动战术及坚强战斗精神的惧怕和无奈,如他所说,红军“总是以迂为直,攻我不备,避实击虚,蹈瑕抵隙,他只要晓得我们哪一点力量单弱,哪一处防备不周,不管有几远距离,也不管是如何艰险的道路,就是集结主力来突破一点,或先派小的部队钻进来到处扰乱我们,以牵制我们主力作战,这就是他们的智谋,而‘超巅越绝,不畏险阻,耐饥忍渴,不避艰难’就是土匪唯一的惯技”。[21]在以快对快、以巧对巧的能力对抗中无法占据优势时,退而避敌锋芒,利用自身资源和人力优势一步步压迫对手,通过“逐渐消灭匪军的实力与资财”[22]达到战胜的目的,是其无奈却不失明智的选择。为此,蒋明确告诉部下:

土匪用种种巧妙的方法来骚扰我们,我们只有先集结兵力,坚筑工事,用一个呆笨方法自己固守起来!以后再找好的机会来消灭他!土匪用声东击西,摇旗呐喊,以及种种虚声恫吓装模作样的巧妙方法来骚扰我们耳目,打击我们的精神,从而讨取便宜,我们只有一概不管,自己实实在在准备自己的实力,强固自己的工事,拿我们一切实在的东西,来对付土匪一切虚伪的花样,这就是所谓“以拙制巧,以实击虚”。[23]

在给陈诚的信中,他进一步谈道:

以匪之无远火器又无飞机高武器,不能妨碍我密集部队之行动,更可以匪之战术攻匪。故我军以后应注意三点:其一,未有十分把握之时,则守为主,取内线作战为研究要点。但一有机缘,则直取攻势,不可使其逝去也。此匪丑今日取攻势之行动,但其败兆亦即基于此,可以必也。其二,应力避正面一线配备,而转取纵深集团配备。只要吾人能坚持固守,则匪部交通接济,均无策源,必难持久,此亦必然之势也。其三,则游击战争与伏兵战争,急须实施讲求,并设法奖勉,否则无异盲目失聪,终为匪束手宰割也。[24]

1933年12月,在第五次“围剿”初期作战告一段落后,蒋总结战争经验,认为:“土匪来袭击我们,差不多每次都是下午,尤其是下午六点钟以后……我们对付他最稳当的办法,就是尽早到达宿营地切实准备,使他无隙可乘,不敢来犯。”因此他规定国民党军行军作战两原则:“以后在匪区行军,每日以三十里至四十里为原则”;“下午二时以前全部到达预定的宿营地点,迅即集结宿营,二时以后,不得继续行军”。[25]应该说,蒋介石一再耳提面命的上述战略战术理论上并无过人之处,他本人也明确谈道:“我们现在以剿匪所最用得着的,乃是十八世纪末与十九世纪初期拿破仑战争时代所用的战术。”[26]但正如他所判断的:“匪区纵横不过五百方里。如我军每日能进展二里,则不到一年,可以完全占领匪区”。[27]战斗毕竟是以战胜为目的,由于国民党政权掌握着物质和人力资源的绝对优势,加上内外环境给了其从容展开的时间,稳扎稳打,步步推进,虽然拙笨,但却最有成算。

为全力限制红军机动,尽力压缩红军的活动空间,使红军擅长的机动作战方式难以发挥,除进军时注意稳扎稳打外,国民党军采用碉堡战术,通过大量构筑碉堡,对红军活动区域实施封锁并截断红军的活动路线。据碉堡战术的最早建议及采用者之一戴岳回忆,早在1929年冬江西召开的全省“清剿”会议上,第十二师师长金汉鼎发言时即提到:

清政府在云南、贵州等地镇压土著居民的反抗时,土著民族曾依靠建碉守卡的办法予清军以重大打击;后来清军也是采用这个办法,最后征服了土著民族的顽强抵抗;因而主张对红军的“进剿”也可仿效这个办法,借以巩固“进剿”部队的阵地,并进而逐步压缩苏区,最后“消灭”红军和革命根据地。[28]

这一建议当时虽颇引起共鸣,但未付诸实施。1930年戴岳奉命“清剿”赣东北苏区时,对碉堡战术作了尝试,取得一定效果。1931年初,他根据这一经验提出“实行碉楼政策”,即扼绝要道,实行清乡,“断绝匪区的接济和通讯”的“围剿”方略。具体解释为:“碉楼的利处,就是能以少数的兵保守一方,使匪共不能击破,并且能以少数的部队击溃多数的股匪,同时可以阻绝匪的交通及活动,逐渐把匪区缩小。”[29]戴岳的这一主张,当时由于环境及认识的限制,仍未得到普遍推广,但重要据点碉堡的修筑已陆续开始。1932年6月,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阅三省剿匪计划,修正之。此次剿匪经费决以半数为修路、筑碉、赈济之用,而治本之道则注重于清廉县长与组织保甲、训练民团,分配土地,施放种籽也。决不求其速剿,只望其渐清也。”[30]修路、筑碉的作战思路在蒋这里引起注目。第五次“围剿”准备工作开始时,蒋介石即坚决贯彻大量构筑碉堡、利用碉堡层层推进的碉堡政策,强调:“清剿各部到处以修碉筑堡为惟一要务。”[31]对碉堡的运用,他在下面一段话中说得很清楚:

从前曾国藩李鸿章他们在淮水及黄河流域清剿捻匪,曾掘几千里的长沟,其工程之浩大,决非我们现在掘几里几十里战壕可比。但是壕沟在北方原很相宜,到了南方多山的地方,便不适用,所以我在江西剿匪,改用碉堡,在两个碉堡之间,我们的火力可以交叉射击,敌人便不能通过。这样连下去由福建经江西连到湘鄂,差不多有一二千里之长,只要每里以内平均有两个碉堡,敌人便不容易窜入。所以碉堡线可说是我们的万里长城,这个长城筑得坚固,就可以困死土匪![32]

碉堡战术确定后,蒋介石对碉堡建设十分重视,规定“每星期一连必须添筑一个以上之碉堡”。[33]部分碉堡可由民众帮助守卫,“分给其手榴弹与旧枪子弹,使之不赖军队而能于一个月内切实自卫也”。[34]第五次“围剿”初期,国民党军有些部队对构筑碉堡执行不力,1933年11月中旬,红一军团为策应三军团发动的浒湾攻击战,北上突破国民党军在见贤桥、永兴桥一带构筑的松散碉堡线,令蒋介石为之震动。他连电前方,要求改进碉堡配置,增加密度,“封锁碉堡群之间隔,不得过二里以上”,同时指示加强碉堡群之构筑,形成重叠立体配置和相互间的有效火力配合。蒋介石并严厉警告,如构筑碉堡“再因循玩忽,查出定以军法从事,决不姑宽”。[35]在蒋介石一再督促下,“敌土工作业力确实增强”。[36]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期间的作战和推进始终与堡垒修筑同步,到1934年4月,仅在江西构筑各种碉堡5300余座,[37]福建573座。[38]“围剿”终时,其主攻部队北路军第三路军构筑碉堡4244座,[39]第六路军922座,[40]为沟通碉群大力修筑公路,1932~1934年间,共修筑公路4297.22公里,相当于1931年江西公路总里程284.6公里的十多倍。[41]碉堡之多,即便是江西省会南昌近郊,也是“堡垒林立”。[42]

第五次“围剿”期间国民党军构筑的大量碉堡及其通连公路组成的严密封锁网,既可弥补国民党军战斗精神的不足,又针对着红军缺少重武器、难以攻坚的弱点,强己抑彼,一箭双雕,对红军机动作战造成相当困难。反“围剿”初期的硝石战役中,红军集中一、三、五、七军团7个师部队进攻硝石,期望打破敌军“围剿”兵力部署,但指挥作战的彭德怀回忆,由于“当时黎川驻敌三、四个师,南城、南丰各约三个师,硝石在这三点之间,各隔三、四十里,处在敌军堡垒群之中心。我转入敌堡垒群纵深之中,完全失去机动余地,几乎被敌歼灭”。[43]国民党方面战后总结该战役获胜主要原因也即“工事坚强”。[44]林彪对碉堡战术也有很深印象,谈道:“敌人每到一地,他立即进行筑垒,以立定脚跟,接着构筑联络堡、封锁线、马路,以取得别的联络与策应……在前进中如遇到我军稍有力或有力的阻滞时,他立即停止向预定的目标前进,而进行筑堡,与防御的战斗。”“这些方法,都是着眼于使红军在政治军事上的优越条件困难充分运用,而使他自己在物质上兵器的优点能极力发扬”。[45]事实上,当时苏区内存在的“土围子”即是碉堡战术效用的一个有力证明。李德回忆,他在中央苏区指挥作战时,有一次经过“一个用岩石筑成的堡垒”,“堡垒的洞穴里驻有一个地主的民团,因为他们有充足的粮食储备和水源,所以能坚守至今”。[46]这样的“土围子”在苏区并不鲜见,有的坚持达三四年之久。单独的“土围子”在苏区范围内的坚持,和红军缺少重武器而难以攻坚直接相关。

和碉堡战术相应,在“围剿”进行过程中,蒋介石具体作战指挥时坚决贯彻稳中求进方针。第五次反“围剿”初期,红军曾集中主力部队出击赣东资溪桥、硝石一带,以红五军团牵动敌人,红一、三军团准备在敌被牵动时实施突击,这是红军擅长的一贯打法。但国民党军根据蒋介石的战略安排,“十分谨慎,步步为营,稳扎稳进,很少出击”,结果红军既“未能牵动敌人”,[47]投入攻坚战后又无成算,不得不撤出战场。广昌战役初期,蒋介石明确指示陈诚:“我中路军主力不必求急进,只要固守现地,作成持久之局,以求薛、汤两路之发展,则匪经此战必崩溃更速,不必心急也。”[48]在进攻已有进展时,他又一再指示部队应继续辅之以碉堡和公路线之推进,“进展不必过急”,[49]“总须稳扎稳打为要”。[50]陈诚在攻下广昌后也谈道:

近来听得许多官兵说:“土匪已经不得了了,我们可以直捣土匪老巢而剿灭之”。这种意思,固然很好,但是我们要知道,我们的剿匪要策出万全才行。现在步步筑碉的办法,是最稳是最妥的方法……我们一步一步的前进,土匪灭亡,是可计日而待的;不要性急,小心谨慎,才是要着。[51]

1934年9月,整个“围剿”战局已有尘埃落定之势时,蒋接获前方进军计划后,仍强调部队“不宜单独……进展,应令会同各纵队前进,免为匪乘”,[52]“仍宜注意集结,勿过分分散”。[53]这体现出蒋对“围剿”作战极端慎重、务求必胜的态度。在总体力量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承认自身与红军战斗精神和战斗能力的差距,将自己客观地摆到弱势地位,以拼红军的姿态确定战略战术方针并指挥作战,这对心高气傲的蒋介石虽然不一定那么情愿,却是他摆脱前几次“围剿”被动局面,在双方战略对抗中抢得先机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