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战争就是这么回事儿:袁腾飞讲二战(下) » 战争就是这么回事儿:袁腾飞讲二战(下)全文在线阅读

《战争就是这么回事儿:袁腾飞讲二战(下)》第五章 为了祖国的背叛(盟军登陆诺曼底,光复西欧)

关灯直达底部

战争中,真理如此宝贵,以至于要用谎言护卫它。

——题记

01.忽悠也是战斗力

犯傻还是使坏

自从1940年6月,英法联军在敦刻尔克大撤退之后,西线无战事,德国法西斯几乎独霸了整个欧洲。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只能在不列颠上空和大西洋海面孤军奋战,一衣带水的欧洲大陆显得那么遥远。

等到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苏军一败涂地,被德军打得满地找牙,眼瞅着就要玩儿完了。所以到了9月,斯大林就向丘吉尔提出来,希望英军能够在欧洲登陆,对德国实施战略夹击。这个时候的英国,自己还惊魂未定,根本就不具备这个能力,丘吉尔因此不敢贸然答应。

到了1942年6月,苏联和英国、美国发表了联合公报,达成了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共识。此时,苏德战场的形势更加恶化,正是德军高歌猛进的时候,所以苏联强烈要求英美在欧洲实施登陆作战,减轻苏军压力。斯大林说我们苏联抗击着300个德国师,你们英国、美国抗击着不到10个德国师,你们觉得这合适吗?

为了给盟友鼓劲儿,一贯反共、希望苏德拼个两败俱伤的丘吉尔,硬着头皮行动了。这一次登陆地点选在法国的迪耶普。1942年8月,英国派出6000名突击队员,渡过英吉利海峡,准备在迪耶普登陆,建立一块根据地。

这次登陆最令人惊讶的是什么呢?英军在登陆之前就用广播号召法国地下抵抗组织站起来支援英国人。英军这一广播,法国人听见了,德国人也听见了,所以法国人都觉得英国佬是缺心眼儿还是怎么着,居然打仗之前先广播,告诉人家我们去哪儿。所以法国地下组织没有在迪耶普配合英军的,你们犯傻,我们可不傻。

英军在航行当中就不顺,登陆运输船在沿海与德军驱逐舰遭遇,登陆完全失去了突然性。英军登陆之后,发现岸上没有法国地下组织的成员,而是全副武装的德军,用坦克、飞机、大炮、机枪对着登陆部队就是一顿暴揍。英军6000多人被困在一片狭窄的滩头,没有掩体,缺少弹药,退路也被德国空军封死。激战到傍晚,英军战死了一个少将,登陆英军几乎全军覆没,只有极少数人逃回本土,伤亡率高达96.5%。

值得一提的一件事是,这次登陆的军队主要是加拿大人和波兰人。

有了这次惨败,丘吉尔对斯大林就有话说了,一方面他试探了登陆,真不行,不过他是拿别人的孩子试探的。也有人说,这就是丘吉尔使的坏,拿别人的孩子喂狼之后,他跟斯大林说,真的没法登陆。

三大巨头斗法

随着美国全面加入战争,二战天平开始向盟国倾斜。北非战争胜利结束之后,盟军已经成功登陆了西西里岛和亚平宁半岛。这一切都说明,盟军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的时机已经来临。

1943年1月,英美举行卡萨布兰卡会议,英国以迪耶普登陆失败为理由,认为大规模两栖登陆作战很危险,必须谨慎从事,建议把登陆时间推迟到1943年8月。其实,英国是想乘苏德相争,坐收渔翁之利。

所以,丘吉尔想尽办法把登陆时间往后推,但遭到了苏联和美国的反对。斯大林的反应很强烈,对丘吉尔说,1944年“五一”以前,你要不开辟第二战场,红军就不用你帮忙了,我们要解放自己的领土,解放波兰,解放德国,解放法国,红旗插到英吉利海峡。丘吉尔一听下一步该解放英国了,只好答应。1943年11月底,英、美、苏三大巨头在德黑兰会议 上确定,于1944年5月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

几经权衡,盟军选择了诺曼底作为登陆地点。1943年6月26日起,盟军开始制订具体计划,以“霸王”作为作战代号,以“海王”为相关海军行动代号。初步计划以3个师在32公里宽的3个滩头实施登陆,即后来的“奥马哈”“金”和“朱诺”滩头。同时空降2个旅。第二梯队为8个师,预计两周内占领瑟堡。

整个登陆计划中最大的难题是港口,也就是在占领瑟堡前,如何解决部队的后勤补给问题。诺曼底在五六月间,风高浪急,光靠登陆滩头无法保证后勤供应。这似乎成为无法克服的困难,最后盟军决定建造人工港来解决问题。

1943年12月,美国陆军上将艾森豪威尔被任命为欧洲同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艾森豪威尔于1944年1月抵达伦敦就任。与此同时,盟军陆续集结了多达288万的军队。

这个时候,德国的主力部队正忙于对付苏联。1944年5月,德军在东线苏联战场上有179个师又5个旅,约占德军总兵力的65%。在西线的法国、比利时、荷兰,只有58个师,其中33个海防师、15个步兵师、8个装甲师、2个伞兵师。即使加上希特勒亲自指挥的战略预备队2个装甲师,总共才60个师,约76万人。西线司令部所属部队编为2个集团军群,共4个集团军。B集团军群由陆军元帅隆美尔指挥,驻守在法国北部,共39个师,是西线德军主力。下辖第十五集团军和第七集团军。G集团军群,由布拉斯科维兹大将指挥,驻守法国卢瓦河以西地区,共有19个师。下辖第一集团军和第十九集团军。

此外,德国海军总共才有561艘中小军舰,实力非常弱小。空军为第三航空队,作战飞机约450架,其中战斗机160架。与盟军作战飞机的数目相比,处于1:30的绝对劣势。

在诺曼底地区的守军,为德国第七集团军所属的6个师又3个团,总兵力约9万人。防御工事比较薄弱,只构筑了若干钢筋混凝土的独立支撑点,大部分工事都是野战工事,纵深也只设置了少量防空降障碍物。

1944年3月,德军部署在法国的装甲部队只有一个满员的装甲师,即第21装甲师。希特勒在1944年4月判断诺曼底将是盟军的登陆地点,要求加派兵力。隆美尔根据这一指示,将第352步兵师调到诺曼底,正是这个新调来的精锐师,日后给了在奥马哈滩头登陆的美军致命一击。

为抵抗盟军登陆,德国早在1941年12月起就开始构筑沿海永久性防御工事。隆美尔就任B集团军群司令后,非常重视对沿海地区的防御建设,要求前沿防御要前推至海中,在深海中布设水雷,在浅海中设置障碍物。德军布置的斜插入海的木桩,被盟军称为“隆美尔芦笋”,海滩上则是锯齿状的混凝土角锥、坦克陷阱,其间还布设了大量地雷,在能俯视海滩的制高点构筑隐蔽火力点。海滩后面的开阔地区,则布设了大量防空降的木桩。

德军布置这些爆炸物和障碍物,工程浩大,到盟军实施登陆时,只完成了一部分,但即使这样也给盟军登陆造成了很大困难。

忽悠你没商量

在诺曼底登陆之前,英国人又使出了他们的看家本领——欺骗。

为了在登陆时间上迷惑德军,伦敦的情报部门精心设计了一次富有戏剧性的欺骗行动。咱们在这本书里面,多次讲到英国人在战争当中的欺骗行动,也讲过这是他们修炼了几百年的看家本领。这一次的欺骗行动曾被赋予了许多浪漫情调,并以“蒙哥马利的幽灵”的传奇故事广为流传。

1944年3月14日,英国特种战委员会副主任里德中校偶然看到了一张照片,上面有一个面貌酷似蒙哥马利的陆军中尉,这哥儿们叫詹姆斯,他在伦敦戏剧院里照的一张剧照,被刊登在伦敦的新闻报纸上。旁边还写了一句话:“你错了——他的名字叫詹姆斯!”

里德中校看完这张照片后灵机一动,为什么不能让詹姆斯扮演蒙哥马利诱使德国人做出错误的判断呢?“肉馅行动”是借用一具尸体,这次是借用活人。里德马上就去找盟军最高司令艾森豪威尔,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艾森豪威尔对这个大胆的设想十分赞赏,立刻就同意了。于是,让一个无名小卒扮演军中主帅的欺骗计划——“铜头蛇行动”——出炉了,这是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前的最后一次大规模的欺骗行动。

按照计划,詹姆斯要冒充英国陆军元帅、西北欧英军总司令蒙哥马利,在英国情报部门的导演下,在1944年5月底到直布罗陀和阿尔及尔进行一次视察。

导演这么安排,有两个目的,一个是根据德军统帅部认为英国登陆部队司令非蒙哥马利莫属这一心理定势,促使德国人相信,如果蒙哥马利不在英国,盟军就不会发起登陆作战。第二个是根据德军情报机构对蒙哥马利行踪的暗中监视,促使其判断蒙哥马利正在南线指挥部队,从而可以牵制住卢瓦尔河以南的4个德国装甲师。

詹姆斯出神入化的表演,惟妙惟肖的模仿,不但让德国间谍信以为真,而且把见过蒙哥马利的英军将士都给忽悠了。看到蒙哥马利元帅来前线看望,很多英军将士激动得泪流满面,他们不知道这是替身,实际上就是一个中尉,军衔还没有他们中的很多人高呢。

“铜头蛇行动”取得了重大成功,希特勒又一次上了英国人的当。

02.盟军登陆诺曼底

点儿背的空降兵

1944年6月6日6时30分,诺曼底登陆战役正式打响!

盟军首先实行空降作战。空降兵在登陆滩头两侧距海岸10到15公里的地方空降,以阻止德军预备队增援登陆场,并从侧后攻击德军海岸防御阵地。由于在最初的一两天内,盟军只能登陆6到8个步兵师,只有在建立起可供装甲师展开的大登陆场后,才能将装甲师投入作战。如果在装甲部队登陆前,德军突破了登陆部队的防线,将会给登陆带来灭顶之灾。所以,空降兵的作用,在登陆初期至关重要。

英国第1空降师是最早投入战斗的部队。6日凌晨,他们就被空投到登陆地区的左翼,目标是夺取附近的桥梁,阻止德军装甲部队增援海滩。伞兵们迅速占领了这些桥梁,还夺取了在梅尔维勒的地堡。

但美军第八十二和第一〇一空降师就没那么幸运了。由于飞行员不熟悉地形,再加上敌军炮火威胁,登陆部队散落在了几个地方。有些伞兵不幸地降落在了海中或陆地上被德军淹没的低洼地区,很多人由于装备沉重,淹死在了水中。空降24小时后,101师只集合起约3000人。但是,美军可以说因祸得福,伞兵被投放在整个诺曼底,只好各自为战,这恰恰分散了德军兵力,并且使德军指挥官大大高估了伞兵的人数,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登陆场的压力。

空降的盟军,很快夺取了一些至关重要的桥梁和海滩通路,摧毁了德军的炮兵阵地,牵制了德军的预备队,分散了德军的兵力,为盟军登陆部队实施登陆创造了有利条件。

上帝缔造了美国海军

随着伞兵的空降,盟军开始大举登陆。

盟军一共选择了五个海滩作为登陆场,分别是宝剑海滩、朱诺海滩、黄金海滩、奥马哈海滩和犹他海滩。

宝剑海滩是五个登陆场中最东边的一个。从宝剑海滩东边登陆的英军部队,很快击溃了德军步兵,并在午后与空降部队会合。但从宝剑海滩西边登陆的英军,则遭到德军坦克部队的顽强抵抗,无法顺利与在朱诺滩登陆的加拿大部队会师。双方一直激战至黄昏,盟军才击退德军。

朱诺海滩登陆区宽约10公里,德军步兵就部署在海滩沙丘后的村落中。登陆作战一开始便极为惨烈,有三分之一的盟军登陆艇被德军的水雷和障碍物摧毁。加拿大的攻击部队虽然轻易越过了沙滩,却在沙丘前遭到德军强大火力的无情攻击,首波进攻部队的伤亡率高达50%。中午时分,加拿大部队才占领了沿岸的城镇,向内陆推进,并与黄金海滩的英军会师。

黄金海滩是五个登陆场的中心点。德军在滨海小城利维拉和阿梅尔有重兵防守,还在离海岸500米的地方安装了4门155毫米重炮,直接对准海岸。英国海军舰队用强力炮火轰击,才摧毁了这4门重炮。当天入夜时分,已有25000名盟军将士顺利登陆。

奥马哈海滩是诺曼底登陆中战斗最激烈的海滩。在奥马哈海滩登陆的盟军点儿背到家了,遭受了巨大损失,仅阵亡者就达2500人,所以奥马哈海滩被称为“血腥奥马哈”。

奥马哈海滩全长6.4公里,海岸多是30多米高的峭壁,绝对的易守难攻。美军第九军,担任了奥马哈海滩的抢滩登陆任务。之前盟军得到情报说,这里的德军只有一个团的兵力,而且还是后备役人员,战斗力很差。而实际上,隆美尔在两个月前就把德军精锐的352步兵师全部派往诺曼底,驻守在奥马哈滩头的正是352师的一个主力团。可惜登陆部队出发后,盟军情报机关才搞清楚352师就在诺曼底。于是,电影《拯救大兵瑞恩》中那幕悲壮的战争场面就开始了。

登陆当天,天气十分恶劣,盟军在海峡中因风浪过大损失了10艘登陆艇和300多名官兵。登陆开始后也非常不顺,奥马哈海滩西段预备的32辆水陆两用坦克中,有27辆刚一下海就因风浪过大而沉没,幸存的5辆坦克中还有2辆很快被德军炮火摧毁。整整两个小时中,没有一名美军士兵在西段冲上海滩,在东段也仅仅占领了一小段海滩,大批士兵挤在滩头束手无策,任凭德军炮火攻击,登陆行动几乎完全停滞。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美国海军出手了。由于登陆部队长时间没有传回任何信息,海军指挥官意识到奥马哈海滩的形势可能极为不妙,于是17艘驱逐舰不顾触雷、搁浅和被德军海岸炮轰炸的危险,前进到了距离海滩仅730米处,在近距离为登陆美军进行火力支援。而美军的敢死队此时也爬上了霍克海角,先前被堵在海滩上的美军也开始冲锋。中午时分,登陆部队第二梯队提前登陆。在空军的指引下,美国海军的战列舰和巡洋舰也开始向海岸射击,德军的防御体系终于崩溃。

天黑时分,美军登陆成功,第五军军部上岸并设立了指挥所。军长罗杰少将登陆后,立刻发电报给上级说:“感谢上帝缔造了美国海军。”

最勇敢的军人

犹他海滩位于卡伦坦湾的西侧。在此负责抢滩登陆的是美军第7军第4师,这个师的副师长是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的小儿子小西奥多·罗斯福准将。

作为美国第4师的副师长,无论从哪一标准来看,小西奥多·罗斯福都是一位特别的战士。作为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的长子,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的堂兄,他已经参加了在北非、西西里和科西嘉的登陆行动。小罗斯福身材矮小,脸上布满皱纹,心脏经常纤维性地颤动,还患有肩周炎,嗓音沙哑,但他因为在战斗中的勇气和对士兵的爱护而闻名。尽管他的年纪已经不适合两栖作战,小罗斯福还是劝说上级允许他参加登陆作战,去“安抚那些小伙子”。小罗斯福只带着一把手枪和一根拐杖,就踏上了万分凶险的登陆前线。这位矮小的将军,成了士兵们的精神支柱。他是诺曼底登陆当天唯一上陆的将军。

在5个登陆海滩中,犹他海滩是作战中最顺利、人员伤亡最少的海滩。从某种程度上讲,这要归功于指挥官小罗斯福的进取精神。

由于小罗斯福的果断,登陆作战展开后,仅仅3个小时,登陆部队就掌控了沿海的公路;中午时分,登陆部队便与5小时前空降在敌军防线背后的空降部队会师;而到了当天午夜,小罗斯福指挥的军队已经成功达成登陆的作战目标,建立了巩固的登陆场,而他们仅阵亡197人,不到预计伤亡的10%。

艾森豪威尔将军对小罗斯福的指挥才能非常赏识,准备任命他为第90步兵师师长。但小罗斯福再也没有机会上任了,就在任命的前一天,小罗斯福突发心脏病在吉普车上殉职。

7月14日,小罗斯福的遗体被安葬在诺曼底美军公墓。由于小罗斯福在诺曼底登陆中的杰出贡献,他被追授国会荣誉勋章。后来有人问美国第1集团军司令布莱德利将军:你认为在自己的整个军旅生涯中,见到过的最勇敢的人是谁。布莱德利回答说:犹他滩头的泰德·罗斯福(泰德是西奥多的昵称)。美军中一向以作战勇猛著称的巴顿将军,也在他的日记里提到,小罗斯福是他所认识的最勇敢的军人。

恐怖的“装甲老虎”

6月6日,被隆美尔预言为决定性的24小时,被艾森豪威尔称作历史上最长的一天,就这样过去了。著名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带着相机冒险跟随第一拨盟军登陆,他跟士兵们一起涉水接近岸边,一起躲避子弹。他拍下了近100张激动人心的照片,然而由于冲洗照片的人心情过于激动,温度调得太高,最后只保留下了8张模糊的照片,非常令人遗憾。仅剩的这几张照片登报发表时,旁边却写着:拍照时卡帕的手抖得很厉害,他心情十分激动。

比卡帕更激动的是希特勒。6月7日,希特勒将西线5个装甲师的指挥权交给隆美尔。隆美尔决心凭借这支精锐部队大举反击,他把反击的第一个目标定为阻止盟军将5个登陆滩头连成完整的大登陆场,其次是确保卡昂和瑟堡。可惜德军装甲部队从100到200公里的距离外赶来,一路上遭到盟军的猛烈空袭,根本无法成建制投入作战。零星部队冲到海滩,也在盟军军舰炮火的轰击下伤亡惨重,没了往日的威风。6月7日整个白天,在盟军海空军的绝对优势火力下,德军无法组织起大规模反击。

虽然最初的反击已告失利,但德军不甘心任由盟军发展。隆美尔调整部署,使用步兵防守卡昂至科蒙一线,抽出装甲部队反击,阻止美军进攻。但还没等隆美尔调整好新的部署,英军就主动发起了进攻,打乱了德军的计划。

6月13日,英国第七装甲师在推进途中,与匆匆赶来的德国党卫军第二装甲师遭遇,双方随即爆发激战。对英国人来说,这是一次悲催的战役。因为,他们遇到了德国党卫军的“装甲老虎”——魏特曼。

魏特曼出生于德国巴伐利亚,从小就受到纳粹思想的侵染,战前就加入了“希特勒警卫旗队”装甲师。在波兰战役和苏德战场上,魏特曼屡立奇功,是德军的王牌坦克手。魏特曼曾指挥一辆“虎”式坦克,在库尔斯克战役中,摧毁了20辆苏联坦克、28门反坦克炮。到1944年1月,他个人击毁坦克的总数达到88辆。希特勒特别高兴,亲自授予魏特曼骑士十字勋章,军衔晋升为中尉。因为魏特曼出身于党卫军,而党卫军中会打仗的人极少,大部分都是正步踢得漂亮的“柏油马路士兵”,于是戈培尔便大肆宣传,把魏特曼包装成德国国家英雄。加上魏特曼长相英俊,非常上镜,一时间,在德国家喻户晓,粉丝暴增,跟空军的哈特曼、鲁德尔等战斗英雄并称。

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后,魏特曼所在的装甲部队从法国的加莱紧急增援诺曼底,但是在盟军飞机的轰炸下损失惨重。魏特曼的连队只剩下4辆能用的“虎”式坦克和一辆当时已明显落伍的4号坦克,奉命防守波卡基村的213高地。

6月13日,英国第七装甲师一个装甲纵队出现在波卡基村,企图袭击德军装甲教导师的侧翼。这时候,魏特曼连队的其他4辆坦克还没发动,为了争取时间,他单车疾行,堵在英军进村的路口,在不到100米的地方猛然开火。魏特曼是在苏联实战中练出来的坦克高手,老练地采用“打头、掐尾、拦腰斩”的战术,敲掉了英军队列中的第一辆和最后一辆坦克,堵塞了英军坦克进攻和撤退的道路,使整个英军装甲纵队瘫在了公路上。然后,魏特曼从容地用“虎”式坦克的88毫米炮,把英军坦克一一爆头,从第一辆轰到最后一辆。英军共有20辆“克伦威尔”坦克、4辆谢尔曼“萤火虫”坦克以及14辆半履带车和14辆“布伦”式装甲运兵车被击毁,第七装甲师第四团和配属的一个连全军覆没,200多人阵亡。这是魏特曼一辆“虎”式坦克在5分钟内完成的。

此役绝对是英国陆军成立以来最大的耻辱,第七装甲师不是一般的部队,是蒙哥马利带出来的,在北非打败过隆美尔,赫赫有名的“沙漠之鼠”被陆军中尉魏特曼一辆坦克劈头盖脸暴揍一顿,踩了个稀巴烂。据说,丘吉尔暴怒之下,把第七装甲师所在部队的长官,从军长往下一撸到底,都发配到伙房切菜去了。

你破坏我建设

虽然英军人员和坦克损失很大,被迫后撤,却将德军精锐的党卫军第二装甲师吸引在卡昂,为美军的进攻创造了条件。美军占领卡朗坦后,德军无法从卡昂抽调部队,只好紧急调来党卫军第十七装甲师,攻击美军侧翼,以消除美军对瑟堡的威胁。美军经过激烈战斗,击退了德军,并于6月14日突破德军在圣索沃地区的防线,于16日攻占了圣索沃。

根据希特勒的指示,在该地区的4个师必须全力阻滞美军前进,然后向瑟堡且战且退,死守瑟堡。隆美尔很清楚,经过连续几天的战斗,这4个师的消耗很大,已无力胜任坚守瑟堡的重任。所以他向希特勒建议,将这些部队直接撤往塞纳河,加强塞纳河的防御,但被希特勒拒绝了。当圣索沃地区的防线即将被突破时,隆美尔不顾希特勒的指示,果断命令手中的部队迅速向南撤退,这才挽救了不少部队。

6月19日,英吉利海峡风暴突起,风力达8级,浪高1.8米,给盟军带来了很大损失。在登陆滩头,盟军共有7艘坦克登陆舰、1艘大型人员登陆舰、1艘油船、3艘驳船、7艘拖网渔船、67艘登陆艇沉没,1艘巡洋舰和1艘渡船因相互碰撞而损坏。狂风迫使盟军的卸载中断了整整5天,使2万辆车、10万吨物资无法按计划运输到陆地。风暴造成的损失,大大超过了登陆以来13天作战的损失,盟军的后勤补给出现了严重困难。

如果德军能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良机,组织大规模反击,战局极有可能改写。不过当时德军的兵力仅仅能勉强维持防御,因而错失了绝好时机。

6月20日,美军有3个师推进到距离瑟堡仅8公里处。21日,美军为保全瑟堡的港口设施,用广播呼吁守军投降,但遭到了德军拒绝。于是,美军决定对瑟堡实施强攻。22日,盟国空军进行攻击前的航空火力准备,共出动500架次飞机对瑟堡实施密集轰炸,投弹1100吨。随后美军从南面发起猛攻,德军殊死抵抗。

激战到6月24日,瑟堡德军总司令施利本已用光了所有预备队,他致电柏林要求空投铁十字勋章,授予有功人员以激励士气,准备坚守到底。为尽快攻下瑟堡,美军要求海军提供舰炮火力支援。

6月25日,盟国海军派出3艘战列舰、4艘巡洋舰、11艘驱逐舰,组成舰炮支援编队,进行了长达7小时的炮火攻击,有效压制了德军炮火。当天黄昏,在强大的海空军火力支援下,美军第七军冲入了瑟堡市区。次日,施利本宣布投降,但个别同主力失去联络的据点仍在负隅顽抗。7月1日,瑟堡最后据点里的德军投降。在夺取瑟堡和科汤坦半岛的战斗中,美军伤亡高达25000人,德军伤亡被俘约36000人。

盟军虽然占领了瑟堡,却无法使用这个港口。早在盟军登陆的第二天,德军就预料到盟军下一步的目标一定是瑟堡,于是着手毁掉瑟堡,码头、防波堤、起重机等港口设备都被德军全部炸毁,港口里遍布水雷,还用沉船堵塞了航道。美军的一位工兵专家看了瑟堡的破坏情况,摇着头称赞说这是“历史上最周密、最彻底的破坏”。盟军占领瑟堡后,立即派出大批工兵进行清除工作,以恢复瑟堡的运输能力,这项工作足足持续了三个星期。

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瑟堡港口的卸载量逐步提高,成为盟军在欧洲的第二大港。

百万大军过海峡

美军攻占瑟堡的同时,蒙哥马利指挥英军第二集团军猛攻卡昂。

6月27日,英军经过苦战,击退德军反击,控制了奥登河上的桥梁。28日,英军主力渡过奥登河,建立起正面宽3650米、纵深900米的桥头阵地。29日,德军集中5个装甲师发起反击,盟军空军大举出动,对德军装甲部队实施了极其猛烈的轰炸,瓦解了德军攻势。英军第十一装甲师乘机占领卡昂西南的战略要地112高地。德军深知112高地的重要性,随即组织多次反攻,但均未得手。30日,德军集中所有炮火,猛烈轰击112高地。英军难以坚守,只得撤到奥登河岸边。

德军虽然夺回了112高地,但在盟国空军的猛烈打击下,无法发挥装甲部队的突击威力。隆美尔为确保卡昂,只好放弃一些外围阵地,集中了700辆坦克部署在卡昂近郊。盟军此时也无力推进,双方进入对峙阶段。

6月29日,隆美尔和龙德施泰特晋见希特勒,汇报了西线战事。希特勒对此大为不满,以克鲁格元帅取代龙德施泰特元帅任西线德军总司令。

7月1日,盟军宣布“霸王”计划中的海军作战即“海王”作战胜利结束。参加诺曼底登陆的盟国海军,一部分被调往地中海和太平洋。盟军在诺曼底地区新设立了两个海军基地,一个在瑟堡,一个在朱诺海滩的人工港,负责调度人员、物资的运输和卸载。

到7月初,盟军登陆部队已达到25个师,其中13个美国师,11个英国师,1个加拿大师,共有100万人渡过英吉利海峡,登上了欧洲大陆。对于百万大军来说,目前的登陆场还是显得很狭窄,盟军决定继续扩大登陆场。

7月3日,盟军集中14个师的兵力,向登陆场正面德军约7个师发动猛攻。盟军进展缓慢,花了5天时间才前进6.4公里,而伤亡高达5000人。接下来7天的浴血奋战,盟军又付出5000人的伤亡代价才推进4.8公里。

家贫思贤妻,国难思良将。恶战在即,盟军最高司令部想到了骁勇善战的巴顿将军。7月6日,巴顿将军指挥具有极强机动力和突击力的美军第三集团军,踏上欧洲大陆。

7月11日,美军向诺曼底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圣洛发动钳形攻击,德军依托坚固的防御工事拼死抵抗住了美军的攻势。但德军的消耗得不到补充,已是山穷水尽,在美军的第二轮进攻中终于崩溃。圣洛战斗非常激烈,德军重要的前线指挥官第八十四军军长马克斯中将阵亡。美军为夺取圣洛也付出了近4万人伤亡的高昂代价。圣洛失守后,德军在诺曼底地区的防线被盟军分割为两段,局面更为被动。

在这个时候,英军也对卡昂发起了第二轮攻势。7月7日,盟军出动460架次重型轰炸机,对德军阵地狂轰滥炸,不到一小时投弹达2500吨。7月8日,英军在海军军舰的火力支援下,向卡昂突击。没想到空军的轰炸过于猛烈,虽然给德军造成了惨重伤亡,但也搞得地面到处都是坑,严重影响了英军地面部队的推进,因此英军在7月10日才占领卡昂。

7月18日,为进一步扩大登陆场,英军继续由卡昂向东南推进,为配合英军的进攻,盟国空军实施了更猛烈的轰炸,共出动1700架次重型轰炸机和400架次中型轰炸机,投弹达1.2万吨。这次盟军变聪明了,空投的炸弹都改用瞬发引信,减少对道路的破坏。但德军也改变了战术,采取纵深防御,大量使用88毫米高射炮平射坦克,并不断组织反击,给英军造成很大伤亡,进攻被迫停止。

尽管英军的进攻没有取得预期效果,但盟军已形成正面宽150公里、纵深15到35公里的登陆场,建立并巩固了战略性的桥头堡,为收复西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至此,诺曼底登陆战役胜利结束。

03.道义胜于功利

一场应该避免的起义

美军在登上诺曼底海滩的时候,有人说过:“拉法耶特,我们来了!”

拉法耶特曾经率领法国远征军跨越大西洋去支援美国的独立战争,一百多年过去了,美国人还没忘了法国人对美国的这段旧情。现在,美国人来解放法国了,可是,有些法国人想自己解放自己。

1944年8月19日,巴黎爆发了起义。这场起义通常被认为是巴黎人民充满战斗精神的写照,其实,这场起义的背后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学者肖雪慧对巴黎起义和华沙起义做过精彩的对比分析。实际上,从盟军的全盘战略来看,这是一场应该避免的起义。

无论对德国还是对盟国来说,世界级的大都会巴黎都极其重要。然而,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却决定推迟解放巴黎的时间。艾森豪威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过早进攻巴黎,势必与德国守军发生激烈巷战,这将极大地消耗盟军的兵力,又将使这座世界名城遭到破坏;二是盟军占领巴黎后,需要承担民政责任,供应巴黎200万居民的生活必需品,这将使进军莱茵河的战略目标受到影响。而这几种情况,都是盟军决不允许发生的。于是,最高统帅部拟订了一个解放巴黎的计划,按照这一计划,盟军从南北方向对巴黎作钳形包围,至少要到9月中旬才能完成。

可是,巴黎人民早已迫不及待地要摆脱德国占领。尽管华沙变成一片废墟的消息,震惊了巴黎,但巴黎人洗刷四年被占领屈辱的冲动已经不可遏止。当盟军推迟解放巴黎的计划送达法国抵抗组织手中时,起义准备已经就绪。于是,抵抗组织内部的分歧和斗争使情况变得复杂起来。

法国同波兰一样,有相当活跃的抵抗运动,但不同于波兰抵抗组织的团结和统一,法国的抵抗组织存在多个派别。各派自成体系,协调工作极其困难。其中,戴高乐派和法国共产党是抵抗运动中拥有最强武装力量、对民众影响最大的两个派别。

戴高乐创立的“自由法国”是法国最早的抵抗组织。1940年6月,贝当投降,7月在维希成立与德国合作的傀儡政权。在维希政权成立前,戴高乐就在伦敦发表了著名的“6·18”广播讲话,号召法国人民抵抗德国占领者,并创立了“自由法国运动”。这个时候,作为共产国际法国支部的法国共产党没有参加反对德国的斗争。直到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后,法国共产党才加入反对德国的抵抗运动。

作为抵抗运动的两大派别,“自由法国”和法国共产党,只有一点儿共识——反对德国占领,除此之外,两个派别之间没有任何共同的思想基础和价值基础,政治目标上更是针锋相对。原本被反对德国占领这一共识掩盖的双方矛盾,在法国即将解放时变得尖锐起来。

跟希特勒玩火

两大派别都希望尽早解放巴黎,而且都想通过解放巴黎这一政治行动,来确立自己对未来法国的领导权。另外,双方都十分清楚,如果没有盟军的配合,起义的代价将十分惨重。

但双方的做法千差万别。戴高乐要求盟军最高统帅部提前进攻巴黎,在他的努力没有结果的情况下,戴高乐便命令国内的“自由法国”成员,务必防止在盟军兵临城下前举行起义。而法国共产党得到上级命令,决心不计代价——用起义策动者的话来说就是“巴黎值得死20万人”——造成法国共产党领导起义的既成事实,为法国共产党日后执掌政权打下基础。法国共产党这是为了政治目的,在跟希特勒玩火。

8月18日,“自由法国”组织巴黎总部发往伦敦的电报,叙述了巴黎的紧张局势:“任何抵抗组织的轻举妄动,都足以导致严重后果,德军似已决定并集中力量进行血腥报复……您有必要向盟军交涉,要求盟军迅速攻占巴黎,并通过英国广播公司以最尖锐最明确的语言,警告居民避免华沙事件重演。”但就在这一天,在一个法国共产党控制的秘密会议上,强行通过决议,决定第二天举行起义。而且他们制订的起义计划中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把“自由法国”的领导人蒙在鼓里,使他们无法阻止起义。

在起义已经无法阻止的情况下,获知起义计划的“自由法国”组织,也只好决定在8月19日发动起义。这场应该避免的起义,终于爆发了。

起义一开始,似乎进展顺利,很快蔓延整个巴黎。然而巴黎是希特勒一定要守住的城市。德军负责防守巴黎的是冯·肖尔蒂茨将军,此人身材矮小,其貌不扬,却屡立战功。希特勒给了他一道命令,让他死守巴黎,守不住就将巴黎夷为平地。

巴黎唯一的希望

然而,这座城市的命运至关重要,一向执行命令不打折扣的肖尔蒂茨在这个时候也变得犹豫不决。他不得不考虑自己能不能承担起毁灭巴黎的罪责,最终实行暂时停火。由德军主动提出的暂时停火,对于“自由法国”组织来说是一个拯救巴黎的意外机会,于是,他们竭尽全力争取在全市实行停火。但不惜代价发动起义的法国共产党谴责停火是叛国行为,他们采取一切措施破坏停火——虽然这一政治行动的代价,可能是20万条性命和巴黎的毁灭。

尽管这样,巴黎还是维持了两天的停火。这宝贵的两天,给各方都提供了避免最不幸局面出现的时间。“自由法国”组织和肖尔蒂茨利用这个喘息机会秘密接触,想要避免或推迟不可挽回的冲突。与此同时,巴黎抵抗运动各派都在向盟军呼吁援助。戴高乐派呼吁盟军火速开进巴黎;法国共产党也呼吁盟军支援,但不是要盟军开进巴黎,而是要求盟军在全城大规模空投武器。

与此同时,希特勒派来埋设地雷和炸药的爆破专家已经到了巴黎;肖尔蒂茨收到的希特勒的命令一个比一个坚决,已经到了不得不执行的地步;镇压起义军的德军增援部队即将开进巴黎……

巴黎似乎已经很难逃脱华沙的命运,唯一的希望是盟军立即进攻巴黎。

在此危急关头,戴高乐亲自出马要求艾森豪威尔向巴黎进军,但他失败了。艾森豪威尔关心的是整个西线战事,他拒绝为政治需要而改变计划。

法国共产党派往盟军总部要武器的使者,清楚武器救不了巴黎,也请求盟军进军巴黎,可是在巴顿将军那里碰了壁。猛将巴顿的回答很干脆:盟军的任务是歼灭德军,而不是收复法国首都,抵抗运动擅自发动起义,现在要自食其果。

8月22日,在巴黎就要重蹈华沙覆辙的时候,艾森豪威尔更改了军事计划,决定让盟军进军巴黎。美军将领也非常注意保护这种世界名城,布莱德利对装甲师师长提出“巴黎决不许有任何重大战斗”的要求,“不希望在该市进行任何轰炸或炮击”,甚至有的进军巴黎的部队都把炮兵留下了。

23日早晨,巴黎城内的战斗全面恢复。如果盟军一两天内不能赶到,巴黎的毁灭在所难免。就在起义军苦苦支撑之时,盟军已经日夜兼程向巴黎进发。24日,当几个执行毁灭巴黎的任务的德国党卫军师开赴巴黎时,法军第二装甲师和美军第四步兵师先后到达了巴黎。巴黎终于得救了。

巴黎从起义到解放,总共6天,中间还有两三天的停火,城市基本完好无损,没有大的人员伤亡。到25日晨,德军最后一个据点投降,共有20000德军被俘,伤亡3200人。

04.“女武神”行动

谁敢刺杀希特勒

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成功后,德国陷入了被东西两面夹击的狼狈境地。一战的历史已经证明,德军两线作战是支撑不了多久的,失败的结局已经注定。战争形势的恶化,促使德国内部出现了企图推翻纳粹统治、成立新政府与美英议和的组织,这个组织结构松散,成员复杂,没有形成核心领导层。他们当中的许多人都曾是德国发动战争的积极参与者,有的甚至战功卓著。但是,当希特勒把捆绑着整个德国的战车驶向悬崖时,他们决定联手阻止,不让德国的血流干。

要想阻止这场战争,就必须除掉握有国家行政大权的独裁者,而做这件事的只能是军人。于是,这群头脑清醒的军人,开始行动了,行动代号是“女武神”。

最终,独眼上校参谋长施陶芬贝格被选中担当刺杀希特勒的任务。德国军人做这种事并不容易,因为他们都是对着军旗,在上帝面前宣誓效忠希特勒的。德国人遵守誓言,对军人的背叛更是感到可耻。这一点,施陶芬贝格也非常清楚,他在行动前曾说:“现在是做点儿什么的时候了。但是敢于行动的人必遭清除,他可能被视为叛徒载入德国历史。但如果他放弃行动,他又会被自己人视为叛徒。”可以说,施陶芬贝格是一位愿以生命和荣誉为代价拯救德国的斗士。

1944年7月20日早晨7时,施陶芬贝格带着自己的副官哈夫登中尉从柏林附近的伦格斯道夫机场飞往东普鲁士的“狼穴”。他在公文包里放了3样东西:两枚炸弹、一个定时引爆装置和一件衬衫。11时,施陶芬贝格准时到达“狼穴”。

中午12时过后,施陶芬贝格走进最高统帅部长官凯特尔的办公室。凯特尔告诉他,因为下午2时半墨索里尼要来,元首的第一次每日汇报会从下午1时提前到12时半举行。已经没多少时间了,左眼失明、左手只有3个手指的施陶芬贝格匆忙躲进厕所,开始组装炸弹。盛夏的高温加上过分紧张,使施陶芬贝格的动作变得迟缓。他只好把原定的两枚炸弹减为一枚,定时装置设为12分钟。

会议已经开始了。希特勒正坐在桌子的一边中央,背对着门,一边听着陆军副总参谋长兼作战处长豪辛格将军的汇报,一边摆弄着他的放大镜。桌子四周还站着二十来个军官。当施陶芬贝格踏进会议室时,希特勒抬起头来看了他一眼,并回答了他的问候。施陶芬贝格站到桌子旁边,把皮包放在了桌子下面那个坚实橡木底座的靠里一边,离希特勒的腿约两米远。此时是12时37分,再有5分钟,皮包里的炸弹就要爆炸了。

豪辛格在继续讲着,不时指着摊在桌上的作战地图。希特勒和军官们俯身在地图上仔细看着。施陶芬贝格趁机偷偷溜了出去。刚刚在施陶芬贝格旁边的勃兰特,俯身到桌子上去,想更清楚地看看地图,发现施陶芬贝格那只鼓鼓囊囊的皮包碍事,就把它拣起来,放到桌子那个厚厚底座的靠外一边。这样一来,在炸弹和希特勒之间就隔着一个厚厚的底座了。就是这个看似无足轻重的举动,救了希特勒一命,让施陶芬贝格的行动功亏一篑。

在矛盾中走向死亡

12时42分,炸弹准时爆炸。一声巨响后,24名与会者中有4人当场死亡。刺杀的目标希特勒却逃过一劫,仅烧伤了大腿、烧焦了头发、震坏了耳膜。

站在100米外的施陶芬贝格,看到爆炸引起的浓烟烈火,以为刺杀成功了,匆忙和他的副官钻进等在那里的一辆汽车,乘乱通过三道岗哨,向机场驶去。

等到施陶芬贝格飞行了三个小时回到柏林后,政变行动才刚刚开始。然而,一切都晚了,刚一镇静下来的希特勒立刻就控制住了局势。

希姆莱于炸弹爆炸后一小时就奔向了柏林,希特勒的血腥镇压当晚就开始了。施陶芬贝格及行动首要分子被逮捕枪决,尸体被火化,骨灰被胡乱撒在农田里。据统计,这次大清洗约有6000人被捕,200多人被判处死刑。

尤其重要的是,隆美尔和克鲁格元帅等人,因涉嫌“7·20事件”,被逼自杀。

据说,施陶芬贝格起草的新政府名单上,隆美尔是国防军总司令的第一人选。隆美尔早在1943年3月撤出非洲的时候,就看出战争没有胜利的希望,主张与交战国谈判停战,但希特勒坚决拒绝了他的和谈构想。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后,隆美尔曾想在“7·20事件”成功后,开放西线,使盟军在7月就进入德国领土,避免苏联染指德国领土,以保住德国的统一。但事实上,隆美尔什么也来不及做,他对希特勒仍保持着忠诚,明知战败已成定局,却无法背叛希特勒,在矛盾中走向了死亡。

“女武神”行动失败了,施陶芬贝格本人英勇就义。但是,如果刺杀行动成功了,德国人就看不到希特勒战败自杀的结局,军内抵抗分子就会背起把德国引向失败的黑锅,他们将永远被视为国家的叛徒,希特勒却可能被视为永恒的英雄。这样看来,刺杀行动虽然失败了,但它澄清了是非,让历史证明了谁才是德意志民族的敌人。

05.赌徒最后的疯狂

“百分之九十的胜利”

德军在诺曼底战役遭受重大打击后,残余部队撤退到荷兰、比利时和法国东部。

此时,盟军上下开始弥漫乐观情绪。为了从北面迂回齐格菲防线 ,直取德国鲁尔地区,以便在“圣诞节前结束战争”,一向以谨慎著称的英军蒙哥马利元帅提出了一个代号为“市场花园”的大胆计划。这一计划旨在夺取莱茵河等河流上的一系列重要桥梁后,从荷兰直插德国腹地。

1944年9月17日,美、英空军几乎动用了全部力量,共有5500余架运输机、2596架滑翔机、8000余架战斗机及轰炸机,同时空降了35000余人、568门火炮、1927辆军车、5230吨物资,发动了一场战争史上规模巨大的空降作战行动。第一批军队空降后半小时,也就是17日下午2时15分,空降部队发起攻击。

然而,这一行动非常凶险。蒙哥马利根本不知道,在盟军预定着陆的地区,德军已经部署了党卫军第二装甲军的两个装甲师和空降第一集团军的部分军队。盟军空降兵是在德国装甲兵头上空降。而且盟军进行的是高空跳伞,平均跳伞高度在400米左右,比二战中标准跳伞高度244米高得多。在跳伞地区,德军高射炮不断射击,很多盟军战士还没有降到地面就被德军打死了。

尤其糟糕的是,盟军发起空降不过两小时后,德军第一伞兵集团军司令斯图登特便从一架被击落的盟军滑翔机中得到了一份作战计划。他立刻带着这份计划去见B集团军群司令莫德尔,策划德军的反攻。在德军将领中,斯图登特是名副其实的伞兵专家,非常了解空降部队的重大缺点,比如缺乏机动力和重型武器。于是,德军对登陆地区的盟军展开反攻,极力阻止盟军空降部队和装甲部队会师。

由于战线拖长,盟军装甲部队的攻势已经停滞。美军101空降师和82师已经在前线撑了两个多月,此时已是强弩之末。在经过10天的苦战后,盟军不得不承认“市场花园”行动已经失败。

在这次作战行动中,德军仅伤亡3300人,而盟军则损失17000多人。其中,美军第八十二空降师伤亡3400人,第101空降师伤亡3800人。而突击在最前方、负责夺取阿纳姆大桥的英军第一空降师和波兰伞兵旅损失更加惨重。波兰伞兵旅1000名空降士兵中伤亡近700人,英军第一空降师伤亡与被俘人员近7000人。英军第一空降师的一位指挥官看着那座他们一直无法到达的阿纳姆大桥哀叹道:“那座桥对我们来说太遥远了!”

“市场花园”行动结束后,美军第一〇一师和第八十二师再未进行过空降作战。此战也成为二战时期美军精锐空降部队大规模空降行动的绝唱。

有意思的是,战后蒙哥马利元帅还大言不惭地讲,这场战斗,达成了“百分之九十的胜利”。这让人哭笑不得,蒙帅也是个肉烂嘴不烂的主儿,打仗就是生或死、输或赢,没听说过胜利90%的,蒙帅也真能“意淫”。

危机时刻也幽默

挫败盟军的“市场花园”行动后,西线德军重新找回了信心。从1944年9月底开始,德军最高统帅部就在秘密策划一次大规模的战役。这个代号为“莱茵河卫兵”的作战计划由希特勒亲自设计,意图趁冬季的恶劣天气,集中优势兵力,迅速突破盟军突出部的脆弱防线,夺取盟军的主要补给港口安特卫普,把英美盟军一分为二,制造第二个敦刻尔克。希特勒试图通过一次大规模的攻势,重新夺回西线主动权。

为此,希特勒集中了德军的一切后备力量。散落各地的空军地勤人员被整编成空军野战师,但他们跟统帅戈林一样肥而无能,战斗力几乎等于零;而失去战舰的海军水兵们则组建了两个海军步兵师,水手们倒是作战勇敢,人称“蓝色党卫军”;甚至那些头发已经花白的参加过“一战”的老兵也被动员起来上了战场。

1944年12月16日拂晓,在密集的炮火攻击后,德军兵分三路发动突袭。总攻前,德军还实施了两个特别行动以配合正面进攻。一是代号为“鹰”的空降作战行动,目标是占领美军后方的公路交通枢纽;另一代号为“格里芬”的行动则由德军特种部队——大名鼎鼎的斯科尔兹内指挥的第一五〇装甲旅执行。

“格里芬”行动最具创意。德国人居然装扮成美军,潜入盟军后方,然后尽可能地制造混乱和搞破坏。这些假扮的盟军偷偷掉转路标,说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帮美军胡乱引路,指的全是反方向,天真的美国大兵信以为真,导致大批部队无法按时集结,耽误了美军增援的时间。到后来,美国兵不得不以只有美国人才知道的一些橄榄球星的名字和比赛结果相互拷问,为此还错抓了不少自己人。电影《甲方乙方》里有一段就是关于此事的调侃。

12月17日,美军第一〇六师的两个团7000多人被德军包围后投降,成为美军在欧洲战场上的最大失败。到了20日,德军已经撕开美军防线,形成一个宽约100公里、纵深30公里至50公里的突出部。

盟军最高指挥部急调美军第八十二和第一〇一空降师火速增援。19日,又命令巴顿将军指挥的美军第三集团军北上驰援巴斯通。坚守阿登地区的美第一集团军则接到命令,不惜一切代价顶住德军进攻,坚守待援。

当时,德军交给坚守巴斯通的美军第一〇一空降师一封劝降信。劝降信中,德军的口气很大:要么投降,要么灭亡!第一〇一空降师代理师长麦考利夫准将给德军的答复只有一个词:“Nuts(做梦)!”这个答复把德军气疯了。

艾森豪威尔也给巴顿发了一封急电,要他驰援一〇一空降师,电报也只有一个词:“快!”巴顿将军听说了麦考利夫给德军的答复后,哈哈大笑说:“应该救出有口才的人。”

优秀的人都有一种素质,就是在危急关头还保持着幽默。这两篇电文在盟军中广为流传,鼓舞了军心。

在同一条河里摔倒两次

12月18日,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应付德军进攻的对策,决定在南部向德军发起反击,解救被围困的部队。当艾森豪威尔问巴顿何时可以发起进攻时,巴顿毫不犹豫地回答:“12月22日早晨。”与会将领都以为他在信口开河,巴顿却不动声色地说:“这不是胡说,我已经做好了准备,我的参谋人员正在拟订作战计划。我可以在22日投入3个师:第二十六、第八十步兵师和第四装甲师。几天后可以投入6个师。但我决定用手头的兵力立即发起进攻。”艾森豪威尔同意了巴顿的计划。

美国第三集团军在巴顿的指挥下,面对德军的阻击和恶劣的天气,在短短的几天内,从萨尔地区快速行进至阿登山区,实现了战线由南向北的全面转移。12月22日早晨6时,第三集团军所属的第三军准时对德军发起了进攻。

随着战斗的推进,德军统帅部发现巴斯通不但成了整个德军战线的“钉子”,而且直接威胁着德军的后勤供应。这一切使德军下决心拿下巴斯通,他们派出了两个军的兵力强攻。

12月23日,天气终于放晴了。盟军的大批飞机抵达巴斯通上空,轰炸机群猛烈轰炸了德军,运输机给一〇一空降师投下各种补给物资。这次轰炸给德军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迫使德军放弃了24日进攻巴斯通的计划。

这个时候,巴顿指挥的军队将德军赶过了绍尔河,为救援巴斯通做好了准备。12月26日,巴顿麾下的第四装甲师冲进了巴斯通一〇一空降师的阵地。29日,美军彻底击溃了围攻巴斯通的德军,准备集中兵力攻向德军的前进基地——赫法利策。

这个时候,1945年就要到来了,巴顿给德军精心准备了一份“新年礼物”。他命令第三集团军所属的所有炮兵,在12月31日午夜12时整,用最猛烈的火力集中齐射德军阵地20分钟。在炮火的轰鸣中,迎接新年!

来而不往非礼也。德军也早就给巴顿准备好了“新年礼物”。1945年1月1日,德军出动了1000多架飞机,对法国、比利时和荷兰境内的盟军机场进行空袭,炸毁盟军飞机260架。德军地面部队则趁机向阿尔萨斯北部发起进攻。

1月3日,盟军发起大规模反攻,巴顿的第三集团军和坚守阿登地区的美第一集团军同时出击。德军也在这一天对阿尔萨斯发动了最猛烈的攻势,双方展开了阿登战役中最激烈的战斗。经过整整五天的血战,德军损失惨重,被迫撤退。

1月6日,为了支援西线的盟军,苏联红军比原定日期提前八天,在东线发起了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德军重蹈一战覆辙,在同一条河里摔倒了两次,不得不把准备派往阿登地区的6个装甲师调往东线。这样一来,德军再也无力在阿登地区继续进攻了。

1月8日,希特勒只好下令德军撤退。12日,在德军抽出兵力对付东线苏军的时候,英美盟军趁机发起追击。28日,在盟军的一路追杀下,德军被全部赶回阿登战役发起前的战线。至此,整个阿登战役宣告结束。

阿登战役是德军在西线发起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反击战。盟军参战兵力近65万,其中美军阵亡19000人、伤81000人;英军亡200人,伤1400人。德军参战兵力60多万,超过10万人伤亡、被俘或失踪。在阿登战役中,德国消耗掉了最后的精锐部队。此后,希特勒再也没有后备兵力可以补充,德军从此在西线无力阻挡盟军前进的步伐。

阿登战役结束后,尽管丘吉尔为英军的无所作为进行辩解,但他无法不称赞美军的英勇。丘吉尔说:“毫无疑问,这是美国人在战争中最伟大的一役,并且我相信,这将被认为是美国人永存不朽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