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鬼箫 » 鬼箫全文在线阅读

《鬼箫》1

关灯直达底部

  第一章 箫声惊大地 剑气划长空

  箫

  冷雾飘香。

  梅香。

  雾从山壑之下,山林之间升起,香从山路那边飘来,十丈方坪,尽在雾香之中。

  已近拂晓,未到拂晓。

  雾香之中,倏的响起了一种非常奇怪的声音。

  那种声音就像是毒蛇在响尾,饥蚕在噬桑,寒蝉在振羽,恐怖,阴森,诡异!

  冬将尽。

  未尽。

  这时候蛇尚在冬眠,蚕噬桑,蝉振羽的季节更远。

  声音是从一支箫管吹出!

  箫声不住在变动,终于吹出了七个音,合成了一首完整的曲子。

  那并不是一般的曲子。低沉的地方,一若呻吟叹息,高拔的地方,却似呼啸叫嚷。

  痛苦的呻吟,苍凉的叹息,凄历的呼啸,喜悦的叫嚷。

  喜怒哀乐都尽在曲中,每一声都充满了强烈的活力。

  那种活力在活人的感受却恐怕只有毛骨悚然。

  那也根本就像是幽冥的乐章,不像是人间的曲凋,由始就仿似魔王突然下令设宴幽冥,群鬼狂呼,然后盛筵摆开,舞乐纷呈。

  人有喜怒哀乐,鬼也有喜怒哀乐,一心怨怒,满腔悲哀,美酒佳肴当前,亦难有喜乐之声。

  也许还没有人听过幽冥的乐章,但说那就是幽冥的乐章却只怕没有人否认。

  箫声一响动,周围的气氛也变得诡异起来,十丈方坪仿佛就变成了阴森恐怖的幽冥,飘浮在周围的烟雾仿佛就化成了舞蹈中的幽冥群鬼。

  吹箫人莫非就是幽冥的乐师?吹着的那一管莫非就是鬼箫?

  箫也许真的是鬼箫,吹箫人也许真的来自幽冥。

  四五十岁的年纪,青青白白的面色,吹箫人颧骨高耸,两腮无肉,脸容干瘪,眼眶亦是深陷,藏在眼窝之内的那一对眼珠子闪烁着青幽幽的光芒,骤看来就像是黑夜荒林中的两点磷火。

  吹箫人的身子同样枯瘦,那一袭黑布长衫虽已狭窄,穿在他的身上仍觉宽阔。

  衣袖也很宽阔,一双手却在袖外,手背上青筋毕露,活像是爬满了一条条的蚯蚓,手指却一如鸟爪,左五右四。吹箫人赫然就只得九只手指!

  九只手指一样可以品箫,右手的那只尾指在品箫来说根本就是多余。

  竹箫横抓在那九只手指之中,三尺长短,乌黑发亮,也不知是铁还是什么打就,绝不是竹制。

  箫绝不能吹出那种声音。

  箫声吹出了山外,林外。

  山路的两侧,方坪的三面,全都是山林,还有的,正对着山路的那―面却是一个山,壑,烟雾凄迷,深不见底。

  山壑的边缘有一块巨石,颜色斑驳,形状狰狰,烟雾中看来一似蓄势待发的一只蟾蜍。

  吹箫人就盘膝坐在这只蟾蜍的背上。

  箫声不住在变幻,人面却完全没有变化,若不是手指在颤动,若不是有风,风吹起了衣袂,头发,人简直不似一个生人,只像一块死石。

  风狂吹,急风。

  急风从山路那边吹来,吹开了烟雾,吹来了梅香。

  香欲远未远,又是一阵风吹来。

  急风这一阵不单止吹来了梅香,还吹来了急边的马蹄声。

  吹箫人目光一闪,萧吹的渐急。

  蹄声也好像逐渐急了起来,由远而近,由低而高,直似伴奏的鼓音。

  鼓音突歇,箫声刹那亦自停下。

  马已奔出了山路,奔入了方坪,马上人勒住了疆绳,连随滚鞍下马。

  那个人身上一袭银色的长衫,头上一条银色的抹额,七尺上下身裁,三叶’左右年纪,朱唇皓齿,凤目龙眉,那其中散发着的却并不是一种贵气,是傲气,特别是眉宇之间,眼瞳之内,那―种傲气更见明显!

  傲气凌人的目光,这下正落在吹箫人的面上。

  吹箫人焰火一样的那一对眼珠子却一动也不动,面上亦木无表情,恍如未见。

  银衣人一声冷笑,挥手将缰绳甩开,放步走向吹箫人。

  吹箫人仍无反应,似乎这来人与他并无关系。

  银衣人却分明是为了吹箫人而来,目光始终不离吹箫人面上,一直来到方坪中央,脚步方才停下,随即又一声冷笑,道:“倒要你久等了。”

  十丈方坪就只有他们两人,银衣人这句话显然是以吹箫人为对象。

  吹箫人应声缓缓放下了那一管黑管,面上终于有了变化,嘴角一咧,亦自冷笑道:“无妨。”

  “现在才只是时候,我并未迟到。”

  “我只是早到。”

  “你倒也不怕死,果然依约到来这里。”

  “生有何欢?死有何惧?”

  “好一个生有何欢,死有何惧。”银衣人突然大笑。“看来,你果然就是那一个鬼箫方玄!”

  吹箫人冷笑反问道:“你方才没有听到箫声?”

  “我听到。”银衣人微微颔首。“要非你鬼箫方玄,真还没有人能吹得出那一种鬼怪箫声。”

  方玄不以为尾,面上反见得色。“鬼箫只得这一支,方玄只得这一个。”

  “你也知道这是哪一个?”

  “约我到这里来的是十二连环坞的银鹏,这座山虽然也是胜地,平日不错也见游人,这种天气,这个时候,只怕还没有人有这种兴致,况且你又有方才那一番说话,当然你就是十二连环坞的银鹏!”

  “我正是银鹏!”银衣人傲然仰首,“你是必已知道我约你到此所为何事?”

  “信上已提及!”

  “那是必亦知道迟早有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