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雍正畿辅通志 » 雍正畿辅通志全文在线阅读

《雍正畿辅通志》畿輔通志卷五十四

关灯直达底部

古蹟

正定府

東垣故城 在府治南秦置縣屬鉅鹿郡漢改名正定唐初移縣於今治史記正義東垣趙之東邑在恒州正定縣南八里漢書髙帝紀十一年陳豨將趙利守東垣髙祖攻之城降舊志東垣城在府城南八里即趙東垣城

常山故城 在正定縣西南本漢九門縣地晉置安樂壘北魏移郡治此北齊復移治正定隋置常山縣後復省入正定舊志隋常山縣即故安樂壘也在縣西南十八里

井陘故城 在井陘縣北漢置隋開皇中置并州後廢置井陘郡唐武徳初復為并州治後廢屬恒州舊志宋熈寜六年省尋改置於天威軍而故城廢

威州故城 在井陘縣東北五十里金置元廢舊志元徙威州治洺因亦徙井陘縣治天長而此城廢新志故城謂之威州城又名威州堡亦曰井陘店天長鎮今縣治也元時移縣治此

石邑故城 在獲鹿縣南漢置縣屬常山郡後漢省晉復置北齊改曰井陘隋復故後為常山郡治唐屬恒州後州徙以縣屬之宋省入獲鹿括地志故城在鹿泉縣南三十五里葢當井陘之口向為要地寰宇記縣北八里有竇建徳砦即古石邑城

綿蔓故城 在獲鹿縣西北漢置縣屬正定國後漢省舊志故城在石邑西北俗謂之人文城

樂陽故城 在獲鹿縣東北與正定縣接界漢置侯國屬常山郡後漢省水經注綿蔓水又東流逕樂陽縣故城西又屈從城南俗名曰臨清城非也舊志樂陽廢縣在井陘縣東北七十里

元氏舊城 在元氏縣西北元和志故城在縣西北十五里隋末為劉黑闥所破後移於今治〈餘詳建置卷〉

靈壽舊城 在靈壽縣西北縣志故城在縣西北十里今名靈壽村〈餘詳建置卷〉

闗縣故城 在欒城縣北漢置屬常山郡後漢省改置欒城水經注太白渠水又東南逕闗縣故城北地里志曰常山之屬縣也縣志故城在今縣北十里董保邱元末兵燬

蒲吾故城 在平山縣東南戰國時番吾漢置縣隋省入井陘後復置唐改曰平山元和志故城在縣東二十里

桑中故城 在平山縣東南漢侯國屬常山郡後漢廢水經注桃水南逕蒲吾縣故城西又東南逕桑中故城北世謂之石勒城又謂之髙功城

南行唐故城 在行唐縣北戰國時趙邑漢置縣後魏去南字置唐郡治此後徙廢新志今縣北三十里有行唐故城俗謂之故郡城置故郡社以後魏常置唐郡於此也

贊皇舊城 今縣治〈詳建置卷〉

故權城 在正定縣北二十里名勝志古犍鄉也後漢建武元年賈復破青犢於射犬北與五校戰於正定大破之即此地

潭城 在正定縣即鎮州牙城也歐陽脩曰常山宮後有池亦曰北潭州之勝遊惟此故牙城亦謂之潭地

靈真城 在井陘縣西南二十五里名勝志韓信伐趙隨蛇跡開道而過因築此後人名為靈真城

囘星城 在井陘縣西三里新教塲以在囘星河側而名

秀林城 在井陘縣東南十五里城邑考後魏賊杜洛周葛榮遣其黨王秀林築此城因名

趙王城 在靈壽縣西北十五里相傳趙武靈王所築中有趙王臺

嘉陽城 今平山縣治元和志房山縣東南至恒州八十里其城内實外險一名嘉陽城葢隋時於此城置縣也名勝志又有西平州城在縣西門外昔為西平州治遺址尚存今縣葢因房山西平二名而兼用之

封城 在平山縣西二十里俗呼宋王城遺址猶存今名封城社

囘車城 在贊皇縣新志在縣南十里囘車村相傳漢李左車所築亦名左車城旁有韓信将臺

葦澤廢縣 在井陘縣西南三十里隋義和元年置縣唐武徳元年改為并州貞觀元年廢

靈山廢縣 在元氏縣西北隋開皇年置縣大業初廢

滋陽廢縣 在行唐縣西南隋開皇六年置十六年又置玊亭縣大業初省入焉唐武徳四年置玊成縣五年省滋陽入焉長壽二年曰章武神龍元年復故名舊志縣北有東玊亭村西玉亭村縣西北有滋羊村皆以故縣得名

宋行宮 在府城外俗名潭園宋史五行志太平興國五年正定府行宮殿梁生芝如荷花知府趙賢進以圖來上又玉華宮元史泰定帝紀三年二月葺玊華宮

龍吟閣 在平山縣東闗半里許明萬歴中知縣陳楹建閣三層懸鐘於内晨暮擊之與滹沱冶河濤聲間雜謂之龍吟

望臺 在府城内太平御覽恒州望臺趙武靈王所築以望趙境亦曰寒臺

舒嘯臺 在正定縣古城東元蘇天爵隠居之所至正中天爵建臺朱澤民為記

獵臺 在井陘縣陘山上相傳周穆王獵鉶山時築孤臺 在井陘縣南六十里相傳春秋時程嬰藏孤兒處

鑾駕臺 在井陘縣東南七十五里舊志隋文帝邀妙陽公主駐蹕之地故名

韓臺 在元氏縣南三里泜水之陽有土阜連亘不絶唐天寳初龍宫碑漢韓信與趙相距時所築今有韓臺村及韓臺河

紀信臺 在靈壽縣東十里上有紀信廟

欒武臺 在欒城縣明志相傳晉大夫欒武子築白鹿臺 在平山縣西四十里明志世傳漢武帝登此有白鹿至故名

滋溪書堂 在正定縣滋河北新市元蘇天爵讀書之所宋本為記

始生堂 在元氏縣北三十五里相傳漢隂后生明帝處俗呼為萬年村名勝志光武四年北征彭寵隂后從行生明帝於元氏後章帝廵幸祠光武顯宗於始生堂

麥飯亭 在正定縣滹沱河上後漢馮異進光武麥飯處今廢

歩樂亭 在正定縣北元丞相史天澤建

白鹿泉亭 在獲鹿縣元邑令張淵因白鹿泉遂覆以亭

華陽亭 在阜平縣明志元志云稽康學琴處環山亭 在賛皇縣西北隅明志環山亭宋宣和四年建地勢特起環亭皆山故名

陽和樓 在府治南元至正十七年建

神女樓 在府治北畿輔舊志元建舊有臺俗呼神女樓

蒼巖樓 在井陘縣東南七十里福慶寺兩山並峙搆橋於上橋上有樓髙出雲表

望京樓 在平山縣二十里東林山相傳趙武靈王建故址尚存

李徽伯舊宅 在元氏縣西北十五里今為開業寺廣武君宅 在行唐縣二十里史家荘有李左車墓雕橋荘 在正定縣西十五里大茂山東明吏部尚書梁夢龍荘也趙南星有記

平泉荘 在賛皇縣西北張楞村唐李徳裕游息之所元末兵燬今為玉泉寺基

龍騰苑 在正定縣十六國春秋慕容熙八年大築龍騰苑廣袤十數里役徒二萬人起景雲山於苑内基廣五百歩峰髙十七丈

陳餘壘 在獲鹿縣東北水經注井陘水東北流屈逕陳餘壘俗謂之故壁城昔在楚漢韓信東入餘拒之於此

新市故城 在新樂縣西南古鮮虞國春秋時為中山國漢置新市縣屬中山國隋并入九門唐義寕初復置後復省入九門魏書地形志新市有新市城舊志故城在縣西南四十五里新城舖

新樂舊城 在今新樂縣西隋置元和志漢成帝時中山孝王母馮昭儀隨王就國王為建宮於西鄉之樂里因呼為西樂城時人訛西為新故為新樂舊志舊城在縣西南二十五里遺址尚存

義臺城在新樂縣西南魏書地形志新市有義臺城舊志伏羲城在縣西南十五里中有義臺葢即義城也

春露亭 在新樂縣南四十五里元蘇天爵建地名孔村明志蘇天爵先壠在焉

鮮虞亭 在新樂縣東南故亭乆廢

本朝康熙元年知縣林華皖建八角亭於河岸仍名鮮

虞亭

棲鳳臺 在新樂縣西十五里相傳有鳳凰棲於此杜太后故宅 在新樂縣東十五里杜姑村相傳宋太祖母杜太后生於此有故宅基

遺筆鄉 在新樂縣西三十里舊志孔子遺筆鄉亦曰筆頭村

杏錦荘 在新樂縣東南二十里孔村舊志杏千餘株花開如錦砌霞披

下曲陽故城 在州西漢縣名屬鉅鹿郡後齊廢水經注滹沱河水入雷河溝水過舊曲陽城括地志故城在鼓城縣西五里

安鄉故城 在晉州東漢侯國後置為縣屬鉅鹿郡後漢省水經注白渠袛水又逕安鄉縣故城南

毋極舊城 在今無極縣西縣志在縣西二十五里新城村〈餘詳建置卷〉

魏昌故城 在無極縣東北漢苦陘縣章帝改曰漢昌三國魏改曰魏昌北齊廢隋改隋昌唐改唐昌後又改曰陘邑宋省寰宇記故城在縣東北二十八里

藁城舊城 在今藁城縣西南縣志縣西南邱頭社有故城〈餘詳建置卷〉

肥纍故城 在藁城縣西南漢置縣後漢省括地志故城在恒州藁城縣西七里水經注祗水東逕肥纍縣之故城南

宜安故城 在藁城縣西南戰國時趙邑隋置縣唐初省史記正義故城在常山藁城縣西南二十五里輿地記宜安城李牧所築或以為耿鄉也水經注白渠水東南逕耿鄉南世祖封耿純為侯國世謂之宜安城

新城 在無極縣西後魏太武南侵築城於此謂之新城亦曰資城寰宇記在縣西二十八里

故安城 在無極縣南寰宇記故安城在縣東南六里水經注安城即魏昌之安鄉

東門城 在無極縣西南三十里後魏天平中將軍呂徴公所築

康城 在無極縣北五里一名康王臺相傳慕容燕所築

鼓城廢縣 今州治〈詳建置卷〉

臨平廢縣 在州西南隋書地理志鼓城開皇十六年又置臨平縣大業初併入

九門廢縣 在藁城縣西北二十五里元和志本戰國時趙邑漢置九門縣屬常山郡髙齊省隋開皇年重置義寕初置九門郡領新市信義二縣後屬恒州宋開寳六年廢

栢肆廢縣 在藁城縣北三十里晉為下曲陽縣地晉末築塢於此曰栢肆塢隋置縣大業初廢義寕初復置屬鉅鹿郡唐省

新豐廢縣 在藁城縣東隋置縣屬鉅鹿郡唐初省縣志縣東南劉村社有新豐村

廉臺 在無極縣相傳以廉頗名魏書地形志毋極有廉臺

扈臺 在無極縣西北十五里滋河營髙出林阜為邑之勝

李牧臺 在藁城縣西南十五里臺髙數仞

望風臺 在藁城縣趙武靈王所築以望齊及中山亦曰寒臺

問山堂 在無極縣治宋晁説之築

尊經堂 在藁城縣西管鎮元安熙建以儲六經翰林承㫖富珠哩翀有記

昔陽亭 在藁城縣肥纍城内水經注祗水東逕昔陽城南十三州志曰今其城昔陽亭是也

萬桞亭 在藁城縣西北二里明大學士石珤建四望樓 在無極縣北城上俗謂之天花樓今改拱極樓

空谷齋 在無極縣城西南半里元隐士何體仁讀書處

留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