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趣味 » 艺术趣味全文在线阅读

《艺术趣味》为中学生谈艺术科学习法

关灯直达底部

总说我回想自己做学生时的经验,觉得艺术科最容易上课,同时又最难学得好;回想自己做教师时的经验,也觉得艺术科最容易塞责,同时又最难教得好。艺术科在性质上是一种难学难教的课业。我在《美术讲话》栏中,在《音乐入门》①(①《音乐入门》,丰子恺著,上海开明书店1926年10月初版。——校订者注。)中,在《西洋名画巡礼》②(②《西洋名画巡礼》,丰子恺著,上海开明书店1931年6月初版。——校订者注。)(皆开明版)中,曾经零零星星地说过关于艺术学习法的各方面的话;现在不过概括而作系统的叙述,愧无新颖的捷径可以指示读者。但想来想去,这样难教难学的课业,恐怕不会有特别新颖而速成的捷径。艺术科学习上倘有捷径,其捷径一定是丰富的先天与切实的功夫所造成的。

先天的厚薄听命于造物,非我们所能左右。所谓功夫,便是本文所指示的数点;能身体力行,便是切实了。现在先就一般艺术科学习法上的三要点叙述之。

第一须耐劳苦学习一切功课都要耐劳苦,这是谁也知道不必多说的话。但现在说艺术科学习法而第一指示这一点者,另有特别用意。第一,现今有一班学生误认艺术科为娱乐玩耍之事,以为习英文演算学必须着力,而唱歌描画可以开心,故不耐劳苦。第二,又有一班学生误认艺术科为性质暧昧而好歹没有确实凭据的东西,以为英文算学不用功须缴白卷,但图画唱歌没有缴白卷之理,无论如何描些总可缴卷,无论如何唱些都可过去;他们以为画的好歹,唱的高下,大半任先生随意说说,哪有像英文算学一般确实的证据呢,因此也不肯耐苦学习。因为现今的学生间盛行这两种误解,所以现在我要第一提出“须耐劳苦”的一事。

这种误解的来由,一则由于现今我国艺术文化不发达,展览会稀少,音乐会尤罕,工艺品恶化,一般美育废弛,社会人们不得认识艺术对于人生的切实的效果,遂轻视艺术研究。二则因上述的原故,学校中的艺术科变成没有背景的孤单的科学,办学者也不过在课程表中添注这一项学科,具文而已,少加注意。遂养成一般学生轻视艺术科而不肯耐苦研究的习惯。普通人们的研究,全靠有社会背景在那里鼓舞,奖励,劝勉,方才肯出力耐劳。现在我国没艺术文化的背景,故一般学校中的艺术科难免废弛,一般学生对于艺术科学习难怪不肯出力。但废弛与不肯出力是互相为因果的。社会背景的成立实有俟于青年学生的研究的出力。故我们可从这方面鼓励劝勉。

凡艺术必以技术为本。不描不成图画,不奏不成音乐。凡技术以熟练为主。技术不能像数学地凭思考而想出,也不能像哲学地一旦悟通,必须积蓄每日的练习而入于熟达之域。对于技术没有宿慧,无论先天何等丰富的人,要熟达一种技术也得积蓄练习,不过较常人快些。对于技术没有良书,无论何等著名的《画法》,《唱法》,《奏法》,其对于学习者的效用也只有像地图对于游历者的效用。地图无论何等精详,游历仍靠自己拔起脚来走,不过有了地图可少走些错路。技术是日积月累的功夫,不是可以取巧的。试看完全没有学过画的人,天天看见世间的人,而不能在纸上描出一个完全的人形;完全没有学过音乐的人,天天在说话呼啸,而不能唱出一个正确的音程。倘要导之使能描写完全的人形,使能歌唱正确的音程,除了使他循步图画音乐的基本练习以外,没有别的方法。可知形的世界与音的世界自有门径,非日积月累地磨练技术无从入门。尝闻有记忆力强大的人,在一星期内完全谙记一部西洋史。但无论天分何等丰富的人,决不能在一个月内完全通过绘画音乐的基本练习而修得自由表现的技术。

故学习艺术科第一须有恒心而耐劳苦。技术练习须每日为之,不可间断,故必须有经常继续的恒心。技术练习必须熟达一课而进行次课,不许躐等,故必须耐劳苦。愈能耐劳,所得进步愈多。这犹似种田,怠于耕耘者少得收获,勤于耕耘者多得收获。

第二须涵养感觉艺术科性质与别种学科不同,英文数学等须用智力而记忆理解,图画音乐则须用眼和耳的感觉而摄受。艺术必须通过感觉而诉于吾人的心,故学习艺术科必先涵养其感觉,使之明敏而能摄受艺术。若感觉不明敏,则艺术无从而入。感觉的明敏与否固有关于先天,但一半是人类的习惯使它闭塞的。人类日常生活的习惯,重用智力而忽略感觉。譬如走进一室,眼睛感觉到了室内的光景之后,心中立刻分别其为某人,某器具,某物件,及其人在室中所干的事情等而忙于运用思虑;极少有平心静气而用视觉鉴赏这室中的人物器什的姿态,形状,色彩的机会。又如听人说话,耳朵感觉到了其人的声音之后,心中立刻分别其所说的话的意义与作用而忙于运用思虑,绝少有平心静气而用听觉鉴赏其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的机会。这原是当然之事:入室若不分别室中的人事而一味呆看,其人就近于疯痴;闻人说话若不分别意义而一味听赏,其人便像聋子了。但习惯之后,思虑因常常磨练而与年俱进,感觉则没有磨练的机会,仅为知识收得的方便,而本身的机能几乎闭塞了。

艺术科便是磨练感觉本身的机能,使之明敏而能摄受美与艺术的学科。但欲受磨练,必须先有准备。准备者,就是练习屏除思虑而用纯粹的耳或眼来感觉自然界的声或色的功夫。切实言之,果物写生时须能不念其为可食的果物而但用净眼感受其形状色彩的姿态,唱歌听琴时须能不究其歌曲的意义而用净耳感受其高低长短强弱的滋味。总之,能胸无成见,平心静气地接待自然,用天赋的官能而感受自然的滋味,便是艺术科学习的最好的素地。艺术中并非全然排斥理智的思虑,艺术中也含有且需要理智的分子,不过艺术必以感觉为主而思虑为宾,艺术的美主在于感觉上,思虑仅为其辅助。具体言之,果物的写生画的主意是示人以果物的形状色彩之美,并非告诉我们世间有这样一种果物(博物图却正是这样的,故博物图不能成为艺术)。不过我们鉴赏了形状色彩之美而又附带地知道其为果物,所感的美可更确实。至于音乐则本质上与思虑关系更少,几乎全是感觉的事业了。

故学习艺术科须用与学习其他学科不同的态度。学习其他学科重用智力,学习艺术科则重用感觉。前者是钻研的,后者是吟味而摄受的。知识学科上课时需要理解,思索,记忆。上课的所得不在于上课时间,而在于其理解,思索,记忆的知识。艺术科上课时只要感受,这一两小时的经验正是艺术科的所得,打了下课钟以后其所得即便完结。前者所得是过后的结果,后者所得的是当时的经验。前者犹似听报告,后者犹似看戏;报告可以托人代听,看戏不能托人代看。故艺术科的上课时间特别贵重。别的功课可于下课后自修;艺术科则自修甚不方便,其修习时间大都只限于上课的数小时内。故在这数小时内,学者务须充分准备而享用。准备者,就是屏除思虑,平心静气地摄受形色声音的感觉;享用者,就是通过了明净的感觉而尝到艺术的美。

尝见有一种学生,抱了要学某种绘画的成见而学画,或抱了要学某种唱歌的成见而学音乐。又有一种学生,注重每学期描几幅画,唱几曲歌,似乎幅数与曲数的多便是艺术科的成绩的进步,因而上课时力求画的完成与歌的唱会。照上述的涵养感觉之说看来,这等都是不正当的学习法。这便是感觉的不明净,学习法的歧途。

第三须学健全的美所谓不健全的美,第一是卑俗的美。例如月份牌式的绘画,以及一种油腔滑调的音乐,其美都是不健全的。然而这种卑俗的东西,都有一种妖艳而浓烈的魅力,能吸引一般缺乏美术教养的人的心而使之同化于其卑俗中。这实在是美术界上的危险物。加之投机的人善能迎合俗众的好尚而源源地制造这种艺术品,故其流行甚速,风靡极易。纯正的美术经人尽力提倡而无人顾问,卑俗的美术则转瞬间弥漫于到处。这是因为凡纯正的进步的美,不是仅乎本能所能感受的,必伴着理性的分子,有相当的理性的教养的人方能理解其美。卑俗的美则以挑拨本能的感情为手段,故无论何等缺乏理性的教养的人也能直接感受其诱惑。欲享受高深的快乐,必费相当的辛苦。全然不费辛苦而享受的快乐,必是浅薄的快乐;所费的辛苦愈多,所享受的快乐亦愈深。

人们接近卑俗的美术品时,往往因为这是自己所能懂得的,故竭力称赞而爱好之。但他们忘记检点自己眼力。他们把自己固定在低浅的程度上了。倘能回想自己的眼力的深浅与正否,而虚心地窥察美术全野的状况,必能舍弃现在的浅薄的美而另求进境了。爱好高尚的美犹如登山,费力较多,但所见的景象愈远愈广;爱好卑俗的美犹如下山,顺势而下,全不费力,但所见的景象愈近愈狭,其人愈趋愈下了。凡卑俗的美必全部显露,反之,高尚的美则必有含蓄。卑俗的美,一见触目荡心,再看时一览无余,三看令人欲呕。高尚的美则初见时似无足观,或竟嫌其不美,细看则渐入佳境,终于令人百看不厌。外国漆匠所绘画的广告画是其一例,《孟姜女》一类的俗乐又是其一例。那种广告画画得形态逼真,色彩艳丽,能惹起远近行人的注目。

但细看其画法,完全出于机械的模仿与做作,浮薄令人可厌。《孟姜女》一类的俗乐,初听时觉得其旋律婉转悠扬而甘美,但多听数次便感厌倦,肉麻,因厌恶其乐曲而一并鄙视其唱奏者。故显露与含蓄,可说是美的深浅高下的分别的标准。但这仍须用主观去判别,主观缺乏教养的人,仍不能知道何者为显露,何者为含蓄。游戏场里不绝地在那里唱奏《孟姜女》一类的俗乐,可见听众中定多对于《孟姜女》百听不厌的人。大书坊大公司正在努力征求而大批发行广告用的时装美女月份牌,可见社会上定多此种绘画的欣赏又崇拜者。这样看来,上述的分别标准徒托空言,不能实际有效用于学习者。故欲教人辨别美的高下深浅,不能从客观上着手,只能先教人自己检点其主观。自己检点是困难的事。但一方面能虚心而不固执,一方面再能信仰美术的先进者而容纳其指导,即使最初不正确的人,后来也能体会健全的美。

第二种不健全的美是病的美。偏好某种性质的美而沉溺于其中,不知美的世界的广大,便是病的美的作祟。例如趋于“优美”的极端的抒情的绘画,悲哀的音乐,往往容易牵惹多烦闷的现代青年的心,使他们沉浸于其中,不知世间另有“庄美”,“崇高美”等的滋味。又如一种客观性狭小的新派的艺术,故意反对常识的艺术,而作众人所不解的奇怪,神秘,暖昧的表现,往往容易牵惹思想混乱的现代青年的心,使他们趋附炫奇,借口新派而诋毁常识的艺术为陈腐背时。这两种都是病的美。成熟的艺术家不妨因其个性的特殊的要求而倾向某一方面。例如德国画家勃克林(bocklin)的倾向神怪,法国画家沙畹(chavannes)的倾向幽玄,作曲家舒伯特(schubert)的倾向悲哀。但普通学生的学习艺术科是欲得艺术的常识而受艺术的陶冶,不是欲在艺术界独树一帜而为艺术家。

他们应该虚心容纳各种的美,由正当的途径而受健全的美的熏陶。艺术的正当与偏执,可视其客观性的广狭而判定之。凡多数有教养的人所能共通理解的艺术,为客观性广大的艺术,即正当的艺术。反之,少数有教养的人所爱好而为大众所不能理解者,为客观性狭小的艺术,即偏执的艺术(但现在所谓有教养的人即有正确的鉴赏力的人。不然,前述的卑俗的美术便可说是客观性最广而最正当的艺术了。请勿误解)。趋好偏执的艺术的人大都是好奇,热情,或精神异常的人。艺术所及于人的影响,不仅一种知识或经验,又能从心的根元上改变其人的性情。故趋好偏执的艺术的学生,其生活亦往往随之而陷入不健全的境地。或者阴郁,孤独,或者狂妄,自大,或者高扬自己的偏好而忽视其他一切的学业。学校中因偏好艺术科而放弃其他学业的人很多,但因偏好一种知识学科而不顾其他学业的人少有所闻。可见艺术科与其他学科性质特异,富有左右人的性情的力量,学者不可以不审慎从事。

昔孔子观明堂的壁画而称“此周之所以兴也”,闻郑卫的音乐而叹为“亡国之音”,则艺术的健全与否,不但影响于人的性格,又关切于国家的兴亡。现今社会上那种不健全的画图与歌曲的流行,暗中在斲丧我民族的根气。欲匡正此弊,只能从学校的艺术科着手。

图画学习法学习画图要注意二事:第一要辨别门径,第二要磨练眼光。说明于下。

第一辨识门径画的种类可就三方面分别。从画的用具上分别之,有铅笔画,木炭画,毛笔画,水彩画,油画,粉笔画,蜡笔画,钢笔画……等。从画的题材上分别之,有花卉画,翎毛画,人物画,仕女画,山水画,静物画,动物画,风景画,历史画,风俗画……等。从画的方法上分别之,有写生画,记忆画,想象画,工笔画,粗笔画,略笔画,东洋画,西洋画,新派画,旧派画,素描,彩画,漫画,图案画……等。画的方面如此其纷歧,画的种类如此其复杂。故初学画图的人欲选择几种应习的画,而对此纷歧复杂的光景,茫茫然无从知道其中的系统,心烦惑而不能决定选择的途径。因此往往有人不明大体,任自己的爱好而倾向某一种绘画。有的说“我欢喜学钢笔画”,有的说“我欢喜学漫画”,而致力于这方面练习。以若①(①若,在文言中意即:你。——校订者注。)所为,求若所欲,结果都入歧途而无有成功者。何以故?因为学画有一定的步骤与途径,必按步骤而由正道,方可得成功。若躐等而进或从旁门而入,必不得良好的结果。

画的种类虽然复杂,但能从根本上探求学画的门径,其实简单明了。学者诚欲解除心中的茫乱烦惑而探得图画学习的门径,请屏弃一切先入观念,而试听吾根本之说:根本地说,所谓描画者,是吾人有感于天地间的美的景象,观赏之不足而用丹青描写此感激的光景于平面的纸上的一种工作。专门的大画家的创作与初习图画的小学生的练习,其程度虽然高低悬殊,但描写的定义无不相同。若有不合于此定义的描画,其所描的一定不是正当的画,不能成为正当的艺术(例如临摹别人的画,或用格子及放大尺等机械地模仿照相或画片等,皆非有感于天地间的美景而描写自心的感激的工作,故其所描不成为艺术的绘画,仅属一种游戏)。如前所述,画的种类甚多,但都是根据了这定义而发生的:例如因美的景象的种类而发生花卉画,翎毛画,人物画,仕女画,静物画,动物画,风景画……等;因丹青的种类而发生木炭画,铅笔画,毛笔画,水彩画,油画……等;因描写的方法而发生写生画,记忆画,想象画,工笔画,粗笔画,东洋画,西洋画……等。花样虽多,道理唯一。学画的人切勿眩目于其花样,只要按照其唯一的道理而选定根本的练习法,便探得学画的门径而一通百通了。

所谓“根本的练习法”如何?请回想前述的定义:“有感于天地间的美景而用丹青描写此感动于平面的纸上。”可知图画的实际的工作是学习把立体的景物描写为平面的形式的技能。换言之,图画的技术是把眼所见的物象用手描出在纸上。学得了这一种能力,图画的技术即已完备了。学图画的人必须根本地从这点上探求路径,不可另觅歧途旁门。临摹画谱,用放大尺模仿照相等,都是歧途旁门。因为用那种方法学会一种画具或一种物象的描法,只是一种,不能活用。方法画具有种种,天地间物象更是不计其数,要一种一种地分别学会其描法,恐怕用毕生的时间也不能完全学会。况且那不是由于自己的感激而来的,先已违背图画的定义了。然则我们有什么一通百通的活用的练习法可以根本地学得用各种画具描写森罗万象的技能呢?其法如下:万象虽多,不过是各种的形状,线条,色彩的种种的凑合。我们只要选定一种完备一切形状,线条,色彩的物象,作为练习描写的模型。熟达了这种物象的描写之后,对于天地间一切物象都能自由写出了。——这物象便是“人体”。

画具虽多,不过是为欲变化画的表面的趣味而造出的,但描法的道理唯一不二。我们只要选定一二种最正当又最便于练习的画具,由此学得了描法的唯一不二的道理,则其他一切画具都能自由驾驭了。——这画具是“木炭”和“油绘具”。

故根本的学画法,是最初用木炭描写石膏模型(即人体的部分的石膏模型),其次再用木炭描写真的裸体人,最后用油画描写裸体人。三步的练习充分熟达以后,画家的基础即已巩固了。——普通学校的学生的学习图画并非欲做专门画家,为什么我在这里讲专门画家的技术修练法给普通学生听?因为画法道理唯一,普通学生与专门画家的所学,不过分量轻重不同,性质并未变更。凡为学问,必从大处着眼,方能达得正当的门径。读者请先明白画法的大道,然后再计自己的课业。

为什么特选木炭和油绘具的两种画具和人体的一种题材?其理如下:第一:凡要描写物象的形似,分析起来可有四方面的研究,即形状,线条,明暗,色彩。拿制造风筝来比方,形状犹似风筝的形式,线条犹如风筝的骨子。明暗犹似风筝上所糊的纸,色彩犹似纸上的花纹。要风筝放得高,先须注意其形式,骨子,和所糊的纸,花纹则有无听便。同理,要把物象描得像,先须注意其形状,线条,和明暗,色彩则不妨从缓研究。试看照相及活动影戏,只有形象及浓淡,只用黑白二色,而物象均能毕肖。

可知形状,线条,和明暗,实为物象构成的基本材料,研究了这些基本材料之后,则眼所见的物象即能用手正确地描表于纸上,而图画的基本的技术即已学得了。故初学绘画必用黑的木炭描写在白纸上,不用其他的色彩。这画叫做“基本练习”。专门的美术学生一入学校即专习木炭画,习至一二年之久,然后试作彩画。木炭画的基本练习历时愈久,作彩画愈感便利而成绩愈良。何以故?因为对于形状线条明暗的研究愈加充分熟达,即作彩画时愈可专心顾到色彩方面的描表法,其成绩容易完美了。故笃志好学的画家终身不离木炭画。虽已熟达油画水彩画等技术,犹时时用功木炭画的基本练习,以求技术的深造。如上所述,木炭画是绘画上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画具,故学画的门径必由此而入。

第二:彩画种类甚多,何以必以油画为主?因为油画有种长处,在一切彩画中为最优秀;又绘画的最完全的表现是彩画,故彩画中最优秀的油画为最正当最完全的画具,可说是学画的最后的目的地。油画的长处如何?约言之有三:(1)油画的材料与技法均最进步,故不拘画面大小,均宜用之。小至数寸的小品,例如miniature(袖珍画),大至寺院宫殿的壁画,油画均能适用。别的彩画就不然,水彩画虽有轻妙淡雅之长,然其性质不宜于作大画,只供小品之用。画报纸大小的水彩画已是最大的画面了。色粉笔画虽有柔和鲜丽的特色,然更不宜于大画面,只能够作精致的小品。又如古代壁画所用的壁画法(fresco)固专长于作大画,但因其颜料的性质的关系,只宜于大画而不适于小画。且作大画时也不及油画的便于使用,故一切彩画之中,惟油画宜大宜小,最为便利。(2)油画的颜料大都是不透明的,黑的地子上可以用白的油画颜料来掩覆,故作油画时有改窜自由的便利,为其他一切彩画所不及。作画是表现自心所感激的自然景象,故画具宜力求便于使用,可以挥毫自由而无顾虑之烦。

关于画具的操心愈少,则画者愈得专心于观察、想象、表现的功夫上,而制作的成绩更加良好。油画的颜料均有掩覆性,不但调子色彩的明暗可以任意修改,即已画成山,亦不难改描为天空。回顾别的彩画,水彩画非把明的部分留出白的地纸不可,且色彩一经涂上,不易洗去,洗过就留下不自然的痕迹。色粉笔画虽然亦稍有掩覆性,但使用及改窜远不及油画的自由。(3)油画以帆布为地子,以漆类的胶质为颜料,故质地坚牢,永不退色,可以永久保存。文艺复兴时代的大作油画,历三四百年之久,至今色泽依然如故地保存在各国的美术馆里。壁画虽也有古代的遗留品,但色泽均逊,不复保留当时的真面目,殆已成为古董了。水彩画易因风吹日曝而退色,且其地子为纸,根本难于久存。至于色粉笔画,则粉末最易脱落,在彩画中要算最难保存的了。——油画兼有上述的三种长处,故在一切画具中占有最完全最正大的地位。自来的画家,除了极少数的特殊爱好者以外,几乎无人不研究油画。水彩画及色粉笔画仅偶用之以作画稿或sketch(速写)而已。故学画的正途,是以木炭画为预习的阶段而以油画为目的地。

第三:既已说明了画具的所以选定木炭与油画的理由,次述题材的所以选定人体的原因。学画的正当的门径,是最初用木炭描石膏模型,其次易石膏模型为真的裸体人,最后易木炭为油画。石膏模型者,就是雕塑家依照人体而作的雕刻品,有头像,胸像,半身像,全身像,及手足等的模型。因为真的活人姿态易变,且色彩复杂,不便供初学者练习观察而作素描,故先用人的石膏模型。取其静止不动,可供初学者仔细眺望而从容描写;又取其色纯白,可使初学者容易辨别其明暗的调子。这是专为初学练习的方便而设的。实则学画所选定的题材始终是“人体”。这恐怕是一般人所认为最难理解的绘画上的奇特的现象。我们乡下人的俗语,称描画为“画花”。恐怕这不限于我们乡下如此,这话并非无因,中国画的题材的多取自然界的花卉,或有以养成这习惯。现在学校里的图画科是取用西洋画的方法的。我们鉴赏到西洋的绘画作品时所最感奇特的,是画的题材的多取人物,尤多取裸体的人。名家的作品集中几乎没有一册不载裸体画,展览会场中触目是裸体的人。

这一点东洋与西洋相反,前者多取自然,后者多取人物。倘使西洋人也有俗语,应是称描画为“画人”了。为什么西洋人喜描人而东洋人喜描花?这事牵涉东西洋思想文化的背景,是言之甚长的一个问题,现在无暇论述。现在我只能说明绘画上所以多描人物的理由,以为初学图画的人解惑。其理由有二:(第一)即如前所说,人体中包含一切形状线条与色彩。故在森罗万象中,人体的形色最为复杂,最为俱足,同时亦最为难描。故熟达了人体的描法之后,万象无不能描。在没有训练的眼看来,花,蝴蝶,孔雀,何等美丽,远胜于肉色而羞耻的裸体。其实那些不过五彩绚烂炫耀人目而已,细究其构成,远不及人体的巧妙变化而复杂。就形及线而说,花瓣上的曲线,在人体上都可找到。反之,人体的曲线,花卉中不能尽备。就色彩而说,蝴蝶与孔雀的色彩不过强烈而艳丽,但幼稚浅薄,一览无余。反之,人体的肉色粗看似乎平淡,但在光线之下变化无穷;宇宙间色彩的复杂,无过于肉体。故裸体描写,研究愈久则发现愈多。凭空难说,读者能看几幅大画家的作品,然后再看人体,自能渐渐理解其被选作基本的画材的理由了。

(第二)绘画中所以多取人体为题材,尚有一点更内面的原因:如前所说,描画是吾人有感于自然界的美景而用丹青描写其感激于画中的一种工作。可知我们对于所欲描的物象,心中必然感激赞叹。这时候我们的心必迁居于这物象之中,而体验其美,名曰“迁想”。当然不是像孙行者变法地把灵魂移入物体中而使之变成妖精。只是想象自己做了物象,把心跟了物象的姿态而活动,以体验其美,故曰迁想。迁想的程度的深浅,因物象的类别而异。我们自己是有生命的人,对于无生命的山水花草器什,因为物类之差最远,迁想最不易深。其次,对于有生命而异类的犬马,物类之差稍近一些,迁想亦较易深。最后,对于同类的人,则最易同情共感,迁想亦最深。即万象之中,人体最易得描画者之迁想。换言之,即人体最富于“生命之感”。这是绘画中所以多取人体为题材的一个更内面的原因。在这里我们便可知道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差异:西洋画家善迁想于生命感最丰富的人体,中国画家则善迁想于生命感最缺乏的自然。于此可知中国画比西洋画高远。西洋画比中国画浅近而易于入门,故现今世间的学校的图画科都取用西洋画的方法。

学画的根本的方法及其理由,已尽于上述。要之:熟达木炭及油画的画具之后,一切画具皆能应用;研究人体的描写之后,一切物象皆能描写。此即所谓一通百通的活用的方法。

或问曰:于上所述,皆专门学画之道,需要悠长的年月与复杂的设备。普通学生的图画科每周只有数小时,又没有油画及裸体人的设备,或竟连石膏模型也无之。虽欲遵行,如何可得?

答曰:此言诚然。但凡为学问,必从大处着眼,则免入歧途。读者对于上文宜勿拘其“事”,而取其“理”。事者,木炭,油画,石膏模型,裸体人是也。理者,先用素描研究形状,线条,明暗,后用彩画兼写色彩是也,悟通此画理之后,铅笔可以代木炭,水彩或色粉笔可以代油绘,静物可以代石膏模型,着衣人可以代裸体人。但普通学生与学校的图画的设备决不宜如此其简陋。木炭容易置办,石膏模型应该设备几个;油画、sketch(速写)的描写也是文明人应有的常识,岂必专门家而后可学?至于人体的研究,则普通学生有石膏模型已足,自不妨省却裸体人的设备了。故上述的话,并非全是专门学画之道,普通学生都可在相当程度内遵行。惟对于只有长台板凳的教室的学校的学生,上文完全是空话了。

第二磨练眼光普通称图画科的练习曰“描画”,因为其总是用手练习描写的。但你倘拘泥于这名称,而埋头于“描”的工作,你的图画一定学不成。学图画不宜注重手腕的工作,应该注重眼光的磨练。因为手是听命于眼而活动的。舍眼而练手,是忘本而逐末,其学业必入于旁门歧途。故图画虽称为“描”,而其磨练必从“看”入手。能看然后能描,有眼光然后可有腕力。有了眼光即使没有描写能力,亦不失为解艺术而知画的人;反之,仅有描写能力而没有眼光,其人就是画匠。

磨练眼光之道有四:第一是观察自然,第二是练习作画,第三是鉴赏名画,第四是阅览书籍。说明于下。

第一,观察自然:图画是吾人有感于天地间的美景而用丹青描写之于纸上的工作。则对于美景的感激是画的动机。一切绘画都是从“自然”中产生的,故自然可说是艺术之母。学图画必先练习观察自然美的眼力。怎样能在自然中发现美的姿态?其法有二:(1)切断关系的观念,而看取物象的独立的姿态,即容易发现其美。关系就是物象对世间的关系,对我的关系。例如在故乡的田野中眺望景色,心中不能打断其村为我的故乡,其田为我的产业等关系的观念、理智活动而感觉障蔽,对之只感利害得失而不易发现其美景。反之,一旦忽入素未曾到的异乡中眺望景色,便不起关系的观念,即理智停息而感觉旺盛,即容易发现美景。异乡风物胜于故乡,一半固由于不见惯之故,但一半由于切断关系观念之故。郊野散步的时候,用手指围成一圈,而从圈中窥眺一部分的景色,其所见必比普通所见更美。俯身从两股间倒窥背景后的景物,天天惯见的乡村亦能骤变为名胜佳景。这也是因为圈子的范围与倒景的变化,打断了其物象的关系,使成为独立的姿态,故容易发现其美。关系是障蔽物象的美的姿态的。学画者对于静物,果物,人物,景物,都要练习切断关系的看法,然后能发现其美的姿态,而从中感得“画意”。

(2)把立体的景物当作平面看,便易发现其美。例如吾人入郊野中,举目望见白云,青山,曲水,孤松等景物。若用心一想,即知道白云最远,青山次之,曲水较近,孤松则距吾不过百步。又在观念中显出一幅鸟瞰地图,上面排列着此四物的距离与位置。这便不感其美而不能发现“画意”了。反之,不要用心去想,只是张开眼来,像照相干片似地摄受目前的景物,则白云,青山,曲水,孤松没有远近之差,而在于同一平面之上,眼前即是一幅天然的画图了。桌上放着一只茶杯和几个苹果,观者若想念其距离而作鸟瞰的看法,便无可画之处;倘能当作平面看,即成为一幅静物画。图画原是把立体的美景描写于平面的纸上的工作。故物象的平面的看法最宜注意练习。但平面的看法仍是根据了打断关系的作用而来的。能打断关系即能作平面的看法了。上述两种对于自然的观看法名曰“艺术的观照”。诗人对于景色善作艺术的观照。杜甫诗云:“落日在帘钩”,王维诗云:“树杪百重泉”。落日与帘钩相距极远,山间的流泉与地上的树亦隔着距离。两诗人切断了这些景物的关系而用平面的看法,故能见到这绘画的境地。

第二,练习作画:画是用手作的,但倘专重用手而闲却眼光的磨练,便不是正当的图画学习法了。由作画磨练眼光之法:我们对着一幅素纸而动笔描写静物的时候,心中不可抱着“我现在要把一只茶杯和三只苹果描出在这素纸上”的想念,必须经营“如何把目前的景象(茶杯与苹果)安稳妥帖地装配在这长方形的空间(素纸)中”。倘使抱着前者的想念,其描写就变成记录,其画便成为博物标本图,而不成为艺术的作品了。必须不念物象的内容意义,而苦心经营空间的分割布置的工作,然后素纸上可以显出空间美而成为艺术的作品了。初学图画的人所缴来的画卷,往往在一张广大的图画纸的中央或角上精细刻画着几件静物,而把余多的空白纸置之不顾。这些都不能称为绘画。

绘画是空间艺术,空间在绘画上是非常贵重之物,画面中岂容任意留出空地?画面中的地皮比上海的屋基地还贵重;画面中的尺寸比美人颜貌上的尺寸更为严格;所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的话,在布置安稳妥帖的画面中非常适用。故画面中没有空地,不描物象的地方不是无用的空地,乃有机的背景。这背景对于物象有陪衬、显托的作用。其形状,大小,粗细,阔狭,明暗,和色彩,均与物象有重大的关系,不是任意留出的。今于大幅的素纸中孤零地描写几件静物,是蔑视画面的空间及背景的作用,而作非美术的说明的图解,不是图画科的功课了。作画第一要重视空间。长方形的图画纸内的空间处处均发生效力而作成美的表现,是作画的第一要义。故作画是一种能动的、切实的眼光磨练。

第三,鉴赏名作:自己作画是能动的眼光磨练,鉴赏名作是受动的眼光磨练。由前者可以切实理解美的法则,由后者可以广泛理解美的性状。两者在图画修养上是并重而不可偏废的。但鉴赏名作必须郑重选择其作品。若任意浏览,弊害甚大。初学美术的青年,自己的眼光当然缺乏正确的批判力,指导者切不可任其随意鉴赏。不然,在极幼稚的眼中看来,一般镜框店中所售的下级的西洋画(例如日本富士山雪景图,森林,瀑布,夜景图等,在茶园,酒肆,商店,及俗客的家庭中的壁上时有所见),时装美女月份牌,甚至香烟匣中的画片,比大画家杰作更可赞美。其眼光反因此而堕落了。故鉴赏名作,指导者不可任学者自选,同时学者亦宜自己觉悟,虚心信受指导者的忠告。学者最初对于指导者所选定的名作或有不能发现其好处而抱反感,但切不可过于自信而信口批评。须平心静气,仔细观赏,再三吟味,或请先进者解说其鉴赏法。

倘指导者所选定的确为佳作,则学者久后自能发现其美,自己的眼光即受此等佳作的熏染而进步了。信口批评是求学的青年们最宜忌避的恶习。每见青年人观画,喜信口褒贬,有的说“这画不好”,有的说“那画好极了”,这种狂妄的态度,实足以自封其学业的前途。我并非不许青年学生发表其对于美术的意见及好恶。他们极应该对指导者或先进者发表其鉴赏名作以后的感想。他们尽可说“我欢喜这幅画”,或“我看不懂那幅画”,而就正于有道;但不宜妄评其“好”与“不好”。好与不好是评定其艺术的价值的。老练的美术批评家尚且不敢直截痛快地断定名作的价值,普通学生岂可信口褒贬?名画乃各画家的精心结构之作,皆富有美的价值。鉴赏者与某画家性情接近,便容易理解而爱好其作品;与某画家性情隔远,即不容易理解而不爱好其作品。故万人皆得发表其对于名作的理解的程度及好恶的心情。但非确有见识,不宜妄评其好坏。这一点不但有关于美术修养,又有关于德业。总之,鉴赏名作第一要虚心静观,然后可以广泛地理解美的性状,而增进其眼光。

第四,阅览书籍:上三项是直接磨练眼光的,此一项是间接磨练眼光的。我国大画家①(①指明朝书画家董其昌(1555-1636)。他曾说过,作画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校订者注。)有谓学画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因作画从手腕出,手腕听命于眼光,眼光根据于胸襟。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以修养胸襟,即从根本上修养作画。普通学生的学习图画,用不到这高谈阔论;但深浅虽殊,道理同一。故图画的进步自与全体修养的进步相一致。例如上文所述,诗人常作绘画的描写。则吾人研读诗文,非特修文学而已,又可获得绘画的理解。但我现在所谓阅览书籍,拟舍远就近,劝学者于描画看画之外,宜阅览与绘画直接有关的书籍,以辅助其画图课业的进步。例如画的描法,色彩法,远近法,构图法,美术鉴赏法,美术知识,美术史,艺术论一类的书籍,都是于图画的眼光磨练上有益的读物,都是图画科的参考书。

读者如欲我介绍一二,我可推荐我自己的译著:最宜为图画科课外读物的,是少年美术读本《西洋名画巡礼》(开明最近出版)。这书内载西洋名画二十四幅,及讲话十二篇。名画为四百年来的西洋大画家的代表作;讲话则从此等名画的鉴赏法及其作者的事略说起,附带述及图画的学习法,绘画的理论,以及关于美术的知识。其次,《西洋画派十二讲》②(②《西洋画派十二讲》,丰子恺著,上海开明书店1930年3月初版。——校订者注。)(开明版)亦可为理解绘画之一助。该书内载西洋近代各派代表作四十二幅,每派为文一讲,说明其画风,提倡者,及群画家的生涯与艺术。以上两部都是与绘画关系较切的书籍,其次则《西洋美术史》①(①《西洋美术史》,丰子恺著,上海开明书店1928年初版。——校订者注。),《艺术概论》②(②《艺术概论》,﹝日﹞黑田鹏信著,丰子恺译,上海开明书店1928年5月初版。——校订者注。),《现代艺术十二讲》③(③《现代艺术十二讲》,﹝日﹞上田敏著,丰子恺译,上海开明书店1929年5月初版。——校订者注。)(皆开明版);有余暇及兴味之人均可一读。

我所能忠告读者的图画学习法,即如上述。总之,辨别门径与磨练眼光,是图画之门的二重关键,非探此关键不得入门。

音乐学习法音乐学习法的要点有二:第一也是辨识门径;第二是确修技术。说明于下。

第一辨识门径音乐表现可大别为二类,其一是用人声唱歌,名曰“声乐”。其二是用乐器演奏,名曰“器乐”。声乐中虽然也有种种组织法,但表现器具只是人声一种,概称之曰唱歌亦无不可。器乐则种类繁多,所用乐器有数十种,组织方法亦变化复杂。普通学生学习音乐,应取道于如何的门径,不可不先辨识。

现今普通学校中的音乐科大部分的工作是唱歌;或只限于唱歌而不修器乐。音乐科的工作的范围究竟如何?照教育部所定课程标准,初中一年生即须兼习唱歌和器乐基本练习。但实际奉行的学校似乎极少,大都仅教唱歌而音乐科的能事已毕。学校的实际虽然如此,但学者应该明白学习音乐所应走的正道。其道如何?答曰:“宜以声乐为基础,以器乐为本体。”在小学校受了唱歌训练之后,基础略具;初中一年生自当进而接近音乐的本体。声乐何以为音乐课业的基础?器乐何以为其本体?其理如下:第一:音乐是人的感情的发表。声乐是用人声演奏的音乐,故声乐的发表感情最为直接。最直接的表现最自由,且最易感染。因这理由,声乐在音乐上有根本的价值。器乐原是由声乐发展而来的,即因人声的音域有限,不够应用,遂用乐器代替喉音而作更广大的表现。换言之,声乐是直接用自己的身体直接发表心中的音乐,器乐是在心中默唱而以乐器代替身体发表。故声乐为器乐的根本。无论学习何种乐器,必须从声乐研究(唱歌)开始。凡擅长器乐演奏的人,同时必擅长声乐;不过其喉音未经磨练,不能用口直接表现而在心中默唱而已。故中学校的音乐科须以唱歌为主而乐器练习为副,以冀其基础巩固。

第二:音乐是表现音响的美的艺术。音乐与言语不同,言语含有意义,音响则只有高低强弱长短而没有意义。唱歌的歌词是用言语表示意义的,故唱歌不是纯粹的音乐,是音乐与文学的合并的表现。不用言语表示意义而仅由音响的高低强弱长短表出音乐的美的,正是器乐。故曰,器乐是音乐的本体。近世音乐发达以来,器乐勃兴而大进。大音乐家的作品大多数是器乐曲,音乐演奏会所奏的大半是器乐曲。故近代称为“器乐时代”。器乐时代的人对于器乐必须具有相当的理解。故中学校的音乐科不可止于唱歌,而必兼修器乐,使学生具有器乐鉴赏的能力,而接触音乐的本体。

音乐的门径较图画的简明。学者只须先修唱歌,略具基础,则兼习器乐,如是而已。唱歌是团体练习的,材料自有先生选配。器乐是个人练习,其材料亦有基本练习书或教本排定,不须自己探求。所修的乐器,则不外二种,即风琴与钢琴。因为风琴与钢琴是最完全的独奏乐器,既可奏旋律,又可奏和声。故初习器乐舍此莫由。如欲修习小提琴,笛,喇叭等其他乐器,亦须以键盘乐器(即风琴与钢琴)为基本。但普通学生的音乐课业时间有限,事实上不能专修多种的乐器。故其音乐练习的工作不妨指定为唱歌与弹琴二事。

第二确修技术音乐的门径很简明,容易辨识;但音乐学习的难点在于技术的修练上。流动的音过去即行消灭,不比形状色彩的留下凭据,故音乐修练最难正确。不正确的修习,虽门径无误,尽可流入邪道歧途,而不能入门。故图画学习的要点在于门径与步骤,音乐学习的要点则在于技术修练的态度上。现代音乐进步发展已达于极高深的程度。故研究音乐必取极严格、郑重而正确的态度。古人教人写字态度必端庄严肃,曰:“非是要字好,只此是学。”这不是道学先生的迂阔之谈,确是深解技术的人的循循善诱的教训。凡技术修练,态度正确者技术必多进步,习字与习音乐同一道理。但说明理由,学者必抱功利心而盼待效果。今不言明态度正确的效果,则学者无功利心于其间,而可在不知不觉之中渐渐进步了。学习音乐正宜取这样的格言:“弹琴唱歌,态度必端庄严肃。非是要音乐好,只此是学。”近世进步的音乐,技术非常高深。无论声乐的唱歌,器乐的弹琴,都不许当作消闲娱乐之物而任意玩弄,须用严肃的态度而勤修基本练习。音乐的基本练习如何严肃,请①(①请,在此作“愿”、“请容许我”解。——校订者注。)为读者略述之。

声乐的基本练习,首重发声。声有胸声,中声,头声三种声区。唱歌者必须充分练习这等声区,使唱时善于变换。声区的变换名曰“换声”。换声是唱歌上极困难的一种技术。熟达这技术的唱歌者,其换声不见显明的痕迹,而自然移行。声区的优劣,全由于唱歌法的基础的“发声法”的学习态度而定。学习态度不严正,决不能练成优秀的声区。发声的要点在于呼吸。须使呼出的空气皆为歌声,全不夹杂一点别种的声响,明快,澄澈而自由,方为最上的发声法。又声量的变化也须练习。唱歌时所发之声,须先由弱声开始,次第加强,再次第减弱,终于消失。这声量调节的方法名曰messadivoce(渐强渐弱唱法)。还有声的进行也有种种的技术。

例如从一音移到别音时,欲其不分明界限而圆滑进行,名曰“连音”(legato);由此更进一步,欲使两音完全接续,名曰“滑音”(portamento);反之,各音短促而分离的唱法,名曰“顿音”(staccato);使歌声震颤,名曰“颤音”(vibrato)。这等唱法各有其巧妙的用处,练习声乐的人均须一一认真地修习。唱歌者的最初步的功夫是练习发音字眼的明确。在唱歌上,无论何国言语,其发音必须明白清楚而正确,不得稍有模糊。练习者须置备小镜子一面,照着自己的口而校正发各种元音时的口的形状。

元音有五,即a(啊),e(鹅),i(咿),o(喔),u(呜)。发a音时口作大圆,e作阔扁形,i作狭扁形,o作小圆形,u作合口形。歌词中所用的字眼都是各种辅音和这五个元音的结合,故五种元音正确练习之后,就能正确地唱奏一切歌词中的字眼了。元音练习之法,先用a音唱出音阶上的各音,及各种音程练习课。顺次及于其他四音的练习。同时由指导者或由自己从镜中检点口的形状,每唱一音,务使口始终保住同样的形状而发同样的声音。不厉行这种严正的练习,带着笑而任意唱歌的,都不是正当的学习者。他们是以唱歌为游戏,他们是侮辱声乐,他们的学习是徒然的。

弹琴的基本练习更为严密繁复。例如练习钢琴,则须依据原册的基本练习书而一课一课地弹练。每课中都有艰难的指法与迅速的拍子。一课弹练十分成熟,然后进而弹练新课。这不比看书,不是以懂得其意义为目的,而以学得其技术为目的。要懂得意义,可用理解力及记忆力;但要学得技术,理解与记忆都无用,而全靠“熟练”。熟练不能速成,除了一遍一遍地多弹以外没有别法。中等天才的人要熟练一个小小的钢琴曲,至全无停顿与错误而流畅地演奏的地步,至少也须弹练数十遍。但这种实技的功夫,必须身入其境,然后知道其难处。平日在小风琴上随意乱弹小曲的人,听了如此严肃的话未必能相信。

他们不知道弹琴有一定的指法,音乐有复杂的和声。不讲指法,不用和声,而仅在琴键上弹出一道旋律,原是容易的事。但现今的进步的钢琴音乐决不能就此满足,必须用复杂的和声与正确的指法。我们只有十个手指,要同时按许多键板而敏捷地继续进行,自非精研指法不可。但这仍不过是局部的技术而已。就全体而论,名家的作曲都有一定的速度与表情。弹奏的人必须充分理解其乐曲全体的内容,用了相当的速度而表现其曲趣,方为完全的演奏。故学习钢琴须用极认真的态度。演奏者的身体的姿势,手指的弯度,足的位置,头的方向,都须讲究,必须用恭敬严重的态度,方能探得钢琴音乐的门径。否则止于音乐的游戏。

二十(1931)年八月十六日,为《中学生》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