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说文解字注 » 说文解字注全文在线阅读

《说文解字注》第五十八部分

关灯直达底部

酄huānp297上

注解:鲁下邑。春秋经定十年:齐人来归郓、讙、龟阴之田。郓,公羊作运。讙,三经三传皆同。许作酄。容许所据异也。应劭注前志引春秋哀八年取酄及阐,字亦作酄。贾服云:郓讙二邑名。左传桓三年杜注曰:讙,鲁地。济北蛇丘县西有下讙亭。从邑雚声。呼官切。十四部。《春秋传》曰:“齐人来归酄。”按许引左氏则言春秋传曰,引公羊则言春秋公羊传曰,以别于左氏。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邑部

郞lánɡ

注解:鲁亭也。春秋隐元年:费伯率师城郞。桓四年:公狩于郞。十年:齐矦卫矦郑伯来战于郞。庄八年:师次于郞,以俟陈人蔡人。三十一年:筑台于郞。哀十一年:战于郊。檀弓作战于郞。郑曰:郞,鲁近邑也。杜云:郞,鲁邑。高平方与县东南有郁郞亭。按以郞为男子之偁及官名者,皆良之假借字也。从邑良声。鲁当切。十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邑部

邳pī

注解:奚仲之后,汤左相仲虺所封国。左传定元年:薛宰曰: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为夏车正。奚仲迁于邳,仲虺居薛,以为汤左相。諩云:薛,任姓。黄帝之苗裔奚仲封为薛矦。今鲁国薛县是也。奚仲迁于邳,仲虺居薛,以为汤左相,武王复以其胄为薛矦,齐桓黜为伯。小国无记,世不可知,亦不知为谁所灭。按杜亦云仲虺,奚仲之后,与许合。邳者,所封国名,如□□邰扈邘□郉□鄎邓郜郐鄅等字之例。左传昭元年云:虞有三苗,砟有观扈,商有姺邳,周有徐奄。皆国名也。杜云:姺邳二国,商诸矦。按葢谓仲虺之后为乱者也。在鲁。薛县是也。谓商之邳国,在今汉之鲁国,鲁国薛县是其地也。鲁国薛,二志同。前志云:夏车奚仲所国,后迁于邳,汤相仲虺居之。合班,许所云。葢奚仲所迁之邳,歫薛密迩,如邾迁于释之比。迁于邳则国名邳,仲虺所居薛,而邳名不改。姺邳与观扈徐奄同,则国尝灭矣,周复封其后于邳为薛矦也。应劭注东海下邳曰:邳在薛,其后徙此,故曰下。臣瓒曰:有上邳,故曰下邳。按吕后三年封楚元王子郢客为上邳矦。上邳卽薛也。然则昭元年、定元年杜注皆云邳,下邳县。非是。下邳在今江苏徐州府之邳州,薛县在今山东兖州府滕县,县南四十里有故薛城。从邑□声。□悲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邑部

鄣zhānɡp297下

注解:纪邑也。春秋经庄三十年:齐人降鄣。公羊、榖梁皆曰:鄣,纪之遗邑也。刘歆、贾逵依之。许说同。杜云:纪附庸国。东平无盐县东北有鄣城,歫纪太远,非许意也。古纪国在今山东靑州府寿光县西南三十里纪城,鄣邑当附近,卽昭十九年左传之纪鄣也。纪鄣者,本纪国之鄣邑,犹齐语纪酅谓本纪国之酅邑也。公、榖云鄣,纪之遗邑,与左传云纪鄣合。杜云:纪鄣在东海赣榆。是也。庄三十年之鄣卽此。杜分为两地,非。今江苏海州赣榆县县北七十五里有故纪鄣城。亦曰纪城。从邑章声。诸良切。十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邑部

邗hán

注解:国也,今属临淮。左传哀九年:吴城邗。沟通江淮。杜云:于邗江筑城穿沟,东北通射阳湖,西北至末口入淮,通粮道也。今广陵邗江是。按左传吴城邗为句,沟通江淮为句。曰城邗,则知邗地名。许云国者,许必有所据矣。本是邗国,其地汉属临淮郡。不言何县者,有未审也。此与鄦在颍川,邓属南阳一例。地理志曰:广陵国江都,有渠水首受江,北至射阳入湖。水经注曰:邗城下掘深沟,谓之韩江,亦曰邗溟沟,自江东北通射阳湖,地理志所谓渠水也。西北至末口入淮。江都县,前志属广陵郡。许云今属临淮者,许意邗国地当在前汉临淮郡,不在广陵也。从邑干声。胡安切。十四部。一曰邗本属吴。钱氏大昕曰:许前后□说。后说似卽用左氏吴城邗,沟通江淮之文。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邑部

□yí

注解:临淮徐地。前志曰:临淮郡徐故国,盈姓,春秋时徐子章禹为楚所灭。后志曰:下邳国,徐本国。后志之下邳国,卽前志之临淮郡也。今安徽泗州州北五十里有故徐城废县。□者,徐县地名也。从邑义声。鱼羁切。古音在十七部。《春秋传》曰:“徐□楚。”左传昭六年:徐仪楚聘于楚,楚子执之。杜云:仪楚,徐大夫。按许所据左作□,以邑为氏,古本古说也。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邑部

郈hòu

注解:东平无盐乡。东平国无盐,二志同。杜预曰:故宿国,今山东东平州州东二十里有故无盐城。前志曰:无盐有郈乡。左传昭二十五年:臧会逸奔郈。杜曰:东平无盐县东南有郈乡亭。左正义曰:此时尚为公邑,后为叔孙私邑。从邑后声。胡口切。四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邑部

郯tánp298上

注解:东海县。东海郡郯,二志同。今山东沂州府郯城县县西南百里有故郯城。帝少昊之后所封。前志曰:郯,故国,少昊后,盈姓。按盈卽嬴字。宣四年经曰:公及齐矦平莒及郯。从邑炎声。徒甘切。八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邑部

郚wú

注解:东海县。前志云:东海郡郚乡。疑此当云郚乡东海县。故纪侯之邑也。春秋经庄元年:齐师迁纪郱、鄑、郚。杜云:郚在东莞朱虚县东南。按前汉郚乡县,后汉幷入琅邪之朱虚。永初元年,朱虚又属北海国,晋属东莞郡。故杜预、刘昭皆云:朱虚有郚城。朱虚,今山东靑州府临朐县县东六十里故朱虚城是也。故郚城,在今靑州府安□县县西南六十里。从邑吾声。五乎切。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邑部

酅xī

注解:东海之邑。春秋经庄三年:纪季以酅入于齐。前志甾川国,东安平。孟康注曰:春秋之酅,今酅亭是也。后志东安平属北海国,有酅亭。按前志云甾川国,后幷北海。疑许当云北海之邑。酅亭在今山东靑州府临淄县县东。齐语曰:正封疆地东至于纪酅。纪酅犹言纪鄣,谓故纪国之酅也。从邑巂声。户圭切。十六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邑部

鄫cénɡ

注解:姒姓国。按许书无姒字。汉碑姒作似。左传:卫成公命祀夏后相,宁武子不可,曰杞鄫何事。国语韦注曰:杞缯二国姒姓,夏禹之后。在东海。前志曰:东海郡,缯故国,禹后。后志曰:琅邪国缯,故属东海。今山东兖州府绎县东八十里有故鄫城。按国名之字,左传作鄫,国语作缯,公羊作鄫,谷梁作缯。左释文于鄫首见处云亦作缯。据许则国名从邑也。汉县名从纟。从邑曾声。疾陵切。六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邑部

邪yé

注解:琅邪郡也。谓琅邪郡之字如此作也。前志曰:琅邪郡,秦置,属徐州。后志曰:琅邪国,属徐州刺史部。许从前汉之制,故曰郡。前志:郡领东武等五十一县。今山东兖州府东境,沂州府及靑州府南境,莒州、莱州府南境,胶州一带皆是其地。今兖州府诸城县县东南百四十里有故琅邪城,古齐琅邪邑也。其地有琅邪山。管子:齐桓公将东游,南至琅邪。孟子:齐景公欲遵海而南,放于琅邪。苏秦说齐宣王曰:齐南有泰山,东有琅邪。史记:秦始皇屡并海至琅邪。子虚赋曰:齐东陼巨海,南有琅邪。皆谓今诸城县。山海经云琅邪台在渤海郡闲,非也。赵岐曰:琅邪,齐东南境上邑。越绝书:句践卽灭吴,欲霸中国,徙都琅邪,立观台于山上,周七里,以望东海。始皇立琅邪郡,为三十六郡之一,而汉因之。寻周时琅邪之名未知何解。许君以其字从邑,傅合郡名为释耳。九经字□曰:郞邪,郡名。郞,良也。邪,道也。以地居邹鲁,人有善道,故为郡名。今经典玉旁作良者讹,未知其说所出。古书绝无作郞者,且琅邪齐地,非邹鲁地。邪,古书用为衺正字,又用为辞助,如乾坤其易之门邪,乾坤其易之缊邪,是也。今人文字,邪为疑辞,也为决辞,古书则多不分别。如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当作邪是也。又邪也二字古多两句并用者。如龚遂传:今欲使臣胜之邪,将安之也。韩愈文:其眞无马邪,其眞不知马也。皆也与邪同。从邑牙声。以遮切。古音在五部。按汉碑琅邪字或加玉旁,俗字也。近人隶书从耳作耶,由牙耳相似,臧三牙或作臧三耳。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邑部

邞fūp298下

注解:琅邪县也。前志:琅邪郡,邞。后志无。幷省也。汉孝文元年,封吕平为矦国。一名纯德。前志曰:莽曰纯德。从邑夫声。甫无切。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邑部

□qī

注解:齐地也。从邑桼声。亲吉切。十二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邑部

郭ɡuō

注解:齐之郭氏虚。谓此篆乃齐郭氏虚之字也。郭本国名。虚墟古今字。郭国旣亡谓之郭氏虚,如左传言少昊之虚,昆吾之虚,大曍之虚,祝融之虚也。郭氏虚在齐境内。善善不能进,恶恶不能退,是□亡国也。郭何以为虚,职是故也。事见韩诗外传。新序、风俗通皆同。亦有取此说春秋者。按庄二十四年经云:赤归于曹、郭公。公羊传曰:赤者何。曹无赤者,葢郭公也。郭公者何。失地之君也。谷梁传曰:赤葢郭公也。何为名也。礼,诸矦无外归之义。外归,非正也。左无传。郭今以为城□字,又以为恢郭字。又左传虢国字,公羊作郭。从邑□声。古博切。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邑部

í

注解:齐地。从邑儿声。五鸡切。十六部。《春秋传》曰:“齐高厚定郳田。”左传襄六年:齐矦灭莱,迁莱于郳。高厚,崔杼定其田。杜云:迁莱子于郳国。正义云:郳卽小邾。小邾附属于齐,故灭莱国而迁其君于小邾。按世本云:邾颜居邾,肥徙郳。宋仲子注:邾颜别封小子肥于郳,为小邾子。左传曰:鲁击柝闻于邾。小邾者,邾所别封。则其地亦在邾鲁,不当为齐地。今邹县有故邾城,滕县东南有郳城,皆鲁地。且郳之偁小邾久矣,不应又忽□为郳也。许意郳是齐地,非小邾国。凡地名同实异者不可枚数,如许书邾非邹国,是其例也。据传云迁莱于郳。高厚,崔杼定其田。葢定其与莱君之田,以郳田与之也。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邑部

郣bóp299上

注解:郣地。此从锴本。铉作郣海地,非是。郣是复举字之未□者,地谓有地名郣也。今其地未闻。葢春秋时齐地也,若汉二志之勃海郡,今直隶河闲、天津二府地。其谓之勃海者。师古曰:在勃海之濵因以为名也。水部澥下曰:勃澥,海之别也。汉书子虚赋音义曰:勃澥,海别枝也。勃澥,史记河渠书谓之勃海。今静海县之海与山东辽东接境者,卽勃澥。司马相如赋所以自琅邪观成山,射之罘而浮勃澥。始皇所以并勃海以东,过黄腄,穷成山,登之罘,而南登琅邪也。齐都赋注曰:海旁曰勃,□水曰澥。勃与郣似可通。然勃海郡、勃澥,字皆不作郣。假令勃海郡字可作郣,则许当云郣海郡也,而不曰地。从邑孛声。蒲□切。十五部。一曰地之起者曰郣。周礼草人:勃壤用狐。郑云:勃壤,粉解者。广雅:□,尘也。今俗谓粉之细者曰勃。皆卽郣字。地之起者谓虚脆。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邑部

□tán

注解:国也。齐桓公之所灭。卫风曰:谭公维私。小雅曰:东国困于役而伤于谗,谭大夫作大东以告病。左传庄十年曰:齐师灭谭,谭无礼也。谭子奔莒,同盟故也。今济南府府东南七十里有故谭城。在二志济南郡之东平陵县。东平陵故城在今济南府府东七十五里。从邑□声。徒含切。古音在七部。按诗、春秋、公、榖皆作谭。许书又无谭字,葢许所据从邑。齐世家讹作郯。可证司马所据正作□。□谭古今字也。许书有谭长,不以古字废今字也。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邑部

邭qú

注解:地名。左传注多不言名,如毛传云水也,山也,地也,皆是。许君亦不言名,如郣地也,邭地也,以及邑也,国也,皆是。凡言名者,后人所改。从邑句声。其俱切。四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邑部

郂ɡāi

注解:陈留乡。陈留郡,二志同。今河南开封府东至归德府西皆是其境。陈留郡属有陈留县。此不云陈留县乡,但云陈留乡,则是举郡名不箸某县也。曷为不箸,有未审也。郖下曰弘农县,鄏下曰河南县,是举郡县同名之例。从邑亥声。古哀切。一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邑部

□zàip299下

注解:故国。在陈留。春秋经隐十年:宋人蔡人卫人伐载。三经皆作载。惟榖梁音义曰:载本或作戴。而前志作戴。古载戴同音通用耳。许作□。左氏音义引字林亦作□。吕本许。许所据从邑也。前志云:梁国甾,故戴国。后志云:陈留郡考城,故葘。注引陈留志云:古戴国。今河南卫辉府考城县县东南五里有考城故城,汉之甾县,古之□国也。甾与□古音同。□古字,甾汉字。许云在陈留者,章帝改名考城属陈留也。水经注汳水篇曰:陈留风俗传曰:秦之榖县,后遭汉兵起,邑多灾年,故改曰葘县,王莽更名嘉榖。章帝东巡,诏曰:葘县名不善,其改曰考城。按莽、章帝不达同音讹字之源委,故不能正为□字。而风俗传云秦之榖县,则更无稽之言耳。从邑□声。作代切。一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邑部

酀yān

注解:地名。从邑燕声。乌前切。十四部。齐有高酀,卽高偃,高傒之□孙,左传曰敬仲之曾孙者。古人立文,后裔统云曾孙。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邑部

邱qiū

注解:地名。从邑丠声。去鸠切。古音在一部。今制,讳孔子名之字曰邱。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邑部

□rú

注解:地名。从邑如声。人诸切。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邑部

□niǔ

注解:地名。从邑丑声。女九切。三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邑部

□jǐ

注解:地名。从邑几声。居履切。十五部。按西伯□□。周本纪作耆。徐广曰:一作□。□葢卽□字。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邑部

□xì

注解:地名。从邑翕声。希立切。七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邑部

□qiú

注解:地名。玉篇曰:□乡在陈留。从邑求声。巨鸠切。三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邑部

□yīnɡ

注解:地名。从邑婴声。于郢切。十一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邑部

□□dǎnɡ

注解:地名。广韵曰:□,地名。说文作□。从邑尚声。多朗切。十部。今俗以为乡党字。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邑部

郱pínɡ

注解:地名。从邑幷声。薄经切。十一部。前志:齐郡临朐。应劭云:有伯氏騈邑。后志:齐国临朐,有古郱邑。按春秋庄元年:齐师迁纪郱、鄑、郚。杜云:郱在东莞临朐县东南,齐取其地。然则伯氏騈邑卽此地。騈卽郱字。今山东靑州府临朐县东南有郱城是也,未知许意然不。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邑部

□hǔ

注解:地名。玉篇云:鲁地名。从邑虖声。呼古切。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邑部

邩huǒ

注解:地名。从邑火声。呼果切。十七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邑部

鄝liǎo

注解:地名。从邑翏声。卢鸟切。三部。左传文公五年:楚灭蓼。释文云:字或作鄝。榖梁宣八年经:楚人灭舒鄝。释文云:本又作蓼。小雅:渐渐之石。诗序注云:舒,舒鸠舒鄝舒庸之属。释文云:鄝又作蓼。按坊记阳矦缪矦卽淮南汜论训之阳矦蓼矦。缪者,字误耳。前志六安国,后志庐江郡,皆作蓼。许不谓此也。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邑部

鄬ɡuīp300上

注解:地名。从邑为声。居为切。十七部。春秋经襄七年:公会晋矦、宋公、陈矦、卫矦、曹伯、莒子、邾子于鄬。杜云:鄬,郑地。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邑部

邨cūn

注解:地名。从邑屯声。此尊切。十二部。按本音豚。屯聚之意也。俗读此尊切。又变字为村。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邑部

□shū

注解:地名。从邑舍声。式车切。五部。按玉篇引春秋:徐人取□。杜预云:今庐江舒县。按僖三年三经皆作舒。鲁颂亦作舒。二志庐江舒县,亦皆作舒。未审希,冯所据。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邑部

□hé

注解:地名。从邑盇声。胡蜡切。八部。二志泰山郡皆有葢县。孟子有葢大夫。广韵盖姓。字书作□。古盍切。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邑部

□ɡān

注解:地名。从邑干声。古寒切。十四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邑部

□yín

注解:地名。从邑□声,读若淫。力荏切。七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邑部

邖shān

注解:地名。从邑山声。所闲切。十四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邑部

注解:地名。从邑兴声。铉无,锴有。今按广韵蒸韵、集韵证韵皆引说文,则有者是也。虚陵切。六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邑部

□tánɡ

注解:地名。从邑□声。徒郞切。十部。玉篇□□二同。引续汉书云:广陵□邑也。按续汉书谓司马彪郡国志也。今志作堂邑。云故属临淮,春秋时曰堂。考左传襄十四年楚子囊师于棠以伐吴。昭二十年棠君五尚。字皆从木。而广韵引风俗通:堂,楚邑,大夫五尚为之,其后氏焉。字从土。葢今左传从木,或误。堂邑今江苏江宁府六合县是也。许但云地名,未知谓此地与否。□,古文堂字。文字各本夺。今补。见土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邑部

□fénɡ

注解:姬姓之国。广韵曰:冯,姓也,毕公高之后,食采于冯城,因而命氏。左传云:毕者文之昭。王肃注尚书云:毕毛,文王庶子。然则□为姬姓国,其后以国氏,省作冯也。师古云冯归姓,恐非。字厕于此者,许不审□地所在。从邑冯声。房戎切。古音在六部。○按许旣知为姬姓国,则当知其地所在。葢古本据其次第可推,今本葢写者夺之。补缀于此。切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邑部

□kuài

注解:汝南安阳乡。汝南郡安阳,二志同。今河南汝宁府眞阳县县东故安阳城是也。有乡名□。从邑,□省声。□,宋版及小徐皆不从艹。艹部□,耳部□,皆□声。则固有□字矣。苦怪切。十五部。汉书□成矦周绁。服虔音菅□之□,则服作□成矦。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邑部

郙fǔp300下

注解:汝南上蔡亭。汝南郡上蔡,二志同。今河南汝宁府上蔡县县西南十里故蔡城是也。有亭名郙。从邑甫声。方矩切。五部。○按□郙二篆当与郪鄎郋□郹等篆为伍,写者夺之。补缀于此。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邑部

郦lì

注解:南阳县。南阳郡郦,二志同。秦二世二年,沛公攻析郦皆下之。则是秦所置县。今河南南阳府内乡县县东北有故郦县城。从邑丽声。郞击切。十六部。按苏林、如淳皆音掷。小颜汉书注:郦,姓。音历。县名音同苏,如。○按郦篆当与□鄛□□□六篆为伍,写者夺之。而补缀于此。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邑部

□qiān

注解:地名。从邑□声。七然切。十四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邑部

□yì

注解:从反邑。□字从此。阙。阙谓其音阙也。文一百八十一一,宋本作四。今依锴补□。则一百八十二。 重六邑部自邦至□,皆国邑殊名及国邑所有之地也。自鄯以下则皆地名。自西而东。鄯□,西北之冣远者也。□则近东北矣。自邰至□,汉之三辅,属司□。邽部二文,陇西天水郡也,在三辅之西,属凉州。自郖至郉,弘农河南河内河东四郡也,在三辅之东,亦属司□。邬祁,大原郡也,属幷州。自邺至郻,魏郡赵国淸河常山巨鹿郡也。属冀州。鄚,涿郡也,属幽州。郅,北地郡也,属凉州。鄋者,近北地之狄。自鄦至郹,颍川汝南郡也,属豫州。自邓至郧,南阳南郡江夏三郡也,属荆州。自郧至□,汉中蜀广汉犍为牂柯五郡也,属益州。自鄱至鄞,豫章桂阳会稽三郡也,属杨州。长沙在江南,故附于豫章下。长沙本属荆州也。自□至鄣,葢汉豫州兖州之地。自邗至厀,临淮东海琅邪三郡也,属徐州。郭至邭,齐地也,当属靑州。郂□,陈留郡也,属兖州。以下槩云地名,则未审其在何所也。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邑部

□xiànɡ

注解:邻道也。道当为邑,字之误也。其字从二邑会意。从邑从□。□变作□。凡□之属皆从□。阙。阙者谓其音未闻也。大徐云胡绛切,依□字之音,非有所本。如□字或依□字之音,或依□字之音,皆非是。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部

□xiānɡ

注解:国离邑,离邑,如言离宫别馆。国与邑名可互偁。析言之则国大邑小,一国中离析为若干邑。民所封乡也。封犹域也。乡者今之向字。汉字多作乡。今作向。所封谓民域其中,所乡谓归往也。释名曰:乡,向也。民所向也。以同音为训也。啬夫别治。别彼列切。别治谓分治也。百官公□表曰:县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三老掌敎化。啬夫职听讼,收赋税。游徼徼循禁盗贼。司马彪百官志曰:乡置有秩三老游徼。乡小者置啬夫一人。风俗通云:啬者,省也。夫,赋也。言消息百姓,均其役赋。按许不言三老游徼者,举一以该其二。亦谓乡小者但置啬夫,不置三老游徼也。从□皀声。许良切。十部。封圻之内六乡,六乡治之。按封圻上当有周礼二字。上云啬夫别治,言汉制。此云六乡六□治之,谓周礼也。封圻卽邦畿。周礼:方千里曰国畿。六乡地在远郊以内。五家为比,五比为闾,四闾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乡老二乡则公一人,乡大夫每乡□一人。许先举汉制,后言周礼者,许书凡言郡县乡亭皆汉制。汉表云:凡县道国邑千五百八十七,乡六千六百二十二,亭二万九千六百三十五。许全书所举某县某乡某亭皆在此都数之中。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部

□xiànɡp301上

注解:里中道也。不言邑中道,言里中道者,言邑不该里,言里可该邑也。析言之国大邑小,邑大里少。浑言之则国邑通偁,邑里通偁。载师注曰:今人云邑居里。此邑里通偁也。高祖纪云:沛丰邑中阳里人。此邑里析言也。应劭曰:沛县也,丰其乡也。然则乡可偁邑矣。周礼:五家为邻,五邻为里。此周制也。齐语:五家为轨,十轨为里。此齐制也。百官志曰:里魁掌一里百家,什主十家,伍主五家,以相检察。此汉制也。里中之道曰巷。古文作□。尔雅作衖。引伸之凡夹而长者皆曰巷。宫中衖谓之壸是也。十七史言弄者,皆卽巷字,语言之异也。今江苏俗尚云弄。从□共。会意。言在邑中所共。说会意之恉。道在邑之中,人所共由。胡绛切。共亦声也。九部。□,篆文从邑省。□为小篆,则知□为古文籒文也。先古籒后篆者,亦丄部之例。□今作巷。文三重一〖注〗□。

路径:段注说文□第六卷□□部

二十五部文七百五十四。宋本四作三。钮树玉曰:按实七百五十五。重六十。宋本作六十一。钮曰实五十九。凡九千四百四十三字。此弟六篇都数。

日rìp302上

注解:实也。以叠韵为训。月令正义引春秋元命包云:日之为言实也。释名曰:日,实也,光明盛实也。大昜之精不亏。故曰实。从○一,象形。○象其轮郭,一象其中不亏。人质切。十二部。凡日之属皆从日。日,古文。象形。葢象中有乌。武后乃竟作□,误矣。〖注〗□,《玉篇》古文日。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日部

旻mín

注解:秋天也。此尔雅释天及欧阳尙书说也。释天曰:春为昊天,夏为苍天,秋为旻天,冬为上天。许、郑本如是。孙炎、郭朴本乃作春苍夏昊。从日文声。武巾切。十三部。《虞书》说:说,各本作曰,今依韵会订。虞书说三字当作唐书说曰四字。古文尧典钦若昊天说也。“仁覆闵下则称旻天。”覆闵各本作闵覆,误,今依玉篇、广韵皆作仁覆愍下谓之旻天订。此古尙书说也,与毛诗王风传同。五经异义天号。今尙书欧阳说:尧典钦若昊天。春曰昊天,夏曰苍天,秋曰旻天,冬曰上天,緫为皇天。尔雅亦云:古尙书、毛诗说:天有五号,各用所宜称之。尊而君之则曰皇天,元气广大则称昊天,仁覆愍下则称旻天,自天监下则称上天,据远视之苍苍然则称苍天。许君曰:谨按尧典,羲和以昊天緫勑以四时,故昊天不独昊春也。左传:夏四月,孔丘卒。称曰旻天不吊,非秋也,玄之闻也。尔雅者,孔子门人所作,以释六艺之言,葢不误也。春气博施,故以广大言之。夏气高明,故以远言之。秋气或生或杀,故以闵下言之。冬气闭藏而淸察,故以监下言之。皇天者,至尊之号也。六艺之中诸称天者,以情所求言之耳,非必于其时称之。浩浩昊天,求天之博施。苍天苍天,求天之高明。旻天不吊,求天之生杀当其宜。上天同云,求天之所为当顺其时也。此之求天,犹人之说事各从其主耳。若察于是,则尧命羲和钦若昊天,孔丘卒称旻天不吊,无可怪尔。按许作五经异义,不从尔雅从毛诗。造说文兼载二说,而先尔雅于毛,与郑说无不合。葢异义早成,说文后出,不待郑之驳正,而已权衡悉当。观此及社下姓下皆与异义不同,与郑说相合,可证。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日部

时shí

注解:四时也。本春秋冬夏之称,引伸之为凡岁月日刻之用。释诂曰:时,是也。此时之本义,言时则无有不是者也。广雅曰:时,伺也。此引伸之义,如不能辰夜,远犹辰告传皆云辰时也是也。从日寺声。市之切。一部。旹,古文时,从日□作。之声也。小篆从寺,寺亦之声也。汉隶亦有用旹者。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日部

早zǎop302下

注解:□也。□者,早昧爽也。二字互训,引伸为凡争先之偁。周礼大司徒早物,叚早为草。从日在甲上。甲象人头,在其上则早之意也。易曰:先甲三日。子浩切。古音在三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日部

昒hū

注解:尚冥也。冥者,窈也,幽也。自日入至于此,尙未日出也。司马相如传:曶爽暗昧,得耀乎光明,然则曶,尙未明也。按汉人曶昧通用不分,故幽通赋:昒昕寤而仰思。曹大家曰:昒,昕晨旦明也。韦昭曰:昒,昧忽□音。郭朴注三仓解诂云:曶,旦明也。然则独许分别曶为未明,昧爽为且明,以其时相际,故说之者异。从日勿声。大徐作昒,古皆有之。呼骨切。十五部。按韦音梅愦切,字林音勿,皆与昧通用之证。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日部

昧mèi

注解:昧爽,昧字旧夺,今补。且朙也。各本且作旦,今正。且明者,将明未全明也。牧誓: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言昧爽起行,朝旦至牧野。左传:晏子述□鼎之铭曰:昧旦丕显。伪尙书演其辞曰:昧爽丕显,坐以待旦。郊祀志:十一月辛巳朔旦冬至昒爽。封禅书昒作昧,旣言旦又言昧爽者,以辛巳朔旦冬至合前文黄帝己酉朔旦冬至为言,明冬至均在朔之旦也。继云昧爽天子始郊拜泰一,明未旦时卽郊拜泰一也。内则:成人皆鸡初鸣适父母舅姑之所。未冠筓者,昧爽而朝,后成人也。昧与曶古多通用,而许分别之,直以昧连爽为□。昧者,未明也。爽者,明也。合为将旦之偁。从日未声。莫佩切,十五部。一曰闇也。闇者,闭门也,闭门则光不明,明闇字用此不用暗。暗者,日无光也,义异。司马相如传:阻深闇昧,得耀乎光明。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日部

暏dǔ

注解:且朙也。各本作旦明,误。今正作且朙。暏与昧爽同义。许书有暏无曙,而文□魏都赋、谢康乐溪行诗李注并引作曙,古今字形异耳。许本作暏,后乃变为曙,署亦者声也。玉篇昒昧二文间出曙字,市据切,此顾希冯以今字易古字也。后出暏字。丁古切。此孙强、陈年辈所据说文妄增者也。吕览谓一朝为一曙。广韵曰:暏,诘朝欲明也。从日者声。当古切。广韵亦暏入姥韵,曙入御韵。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日部

晢zhép303下

注解:各本篆体误,今正。昭晢,朙也。旦下曰朙也,朙下曰昭也,旣昧爽则旦矣。周易王弼本:明辨晢也。陈风:明星晢晢。传曰:晢晢犹煌煌也。洪范:明作晢。郑曰:君视明则臣昭晢。按昭、晢皆从日,本谓日之光,引伸之为人之明哲。口部曰:哲,知也。从日□声。□旧作折,今正。晢字日在下,或日在旁作晣,同耳。旨热切。十五部。《礼》曰:“晢朙行事,”礼谓十七篇也。许序例云:其偁礼、周官。礼谓仪礼,周官谓周礼也。士冠礼:宰告曰:质明行事。郑云:质,正也。许所据作晢明,以戴记礼器、昏义□言质明推之,戴记多从今文,则知质明今文,晢明古文也。郑不叠古文者,畧也。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日部

晓xiǎo

注解:朙也。此亦谓旦也,俗云天晓是也。引伸为凡明之偁。方言:党、晓、哲,知也。楚谓之党,或曰晓,齐宋之间谓之哲。从日尧声。呼鸟切。二部。晓昕二篆铉本夺而缀于末,今依锴本。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日部

昕xīn

注解:且朙也,小徐本作旦也,明也。韵会作旦明也。今正为且明。文王世子:大昕。郑云:早昧爽也。是昕卽晨而未旦也。士昏礼记曰:凡行事必用昏昕。齐风:东方未晞,颠倒裳衣。传曰:晞,明之始□。按兼葭、湛露传皆云:晞,干也。此云明之始□则当作昕无疑。昕与晞各形各义,而昕读同希,因误为晞耳。日将出也。按此亦言且明而不次诸晢篆之前者,正谓昧爽于旦犹远,昕于旦仅一闲耳。故毛云:明之始□,许先列晢晓篆而以昕足之。从日斤声,读若希。斤声而读若希者,文微二韵之合。齐风是以与衣韵也。今读许斤切,则又合乎冣初古音矣。十三部。〖注〗说文读若希。见文王世子音义。锴作读若忻,非。郑注乐记:欣读为熹。是其理也。文七十 重六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日部

昭zhāo

注解:日朙也。引伸为凡明之偁。庙有昭穆,昭取阳明,穆取阴幽,皆本无正字,叚此二字为之。自晋避司马昭讳,不敢正读,一切读上饶反。而陆氏乃以入经典释文,陋矣。又别制佋字,注云:庙昭穆,父为佋南面,子为穆北面。从人召声。此冣为不通。昭穆乃鬼神之偁,其字当从示,而从人何也。无识者又取以窜入说文人部中,其乱名改作有如此者。今人部删佋。从日召声。止遥切。二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日部

晤wù

注解:朙也。晤旳晄旷四篆不必专谓日之明,然莫明于日,故四字皆从日而厕于此也。晤者,启之明也。心部之悟、□部之寤皆训觉,觉亦明也。同声之义必相近。从日吾声。五故切。五部。《诗》曰:“晤辟有摽。”邶风文,今诗作寤。此篇云耿耿不寐,云我心匪石,云如匪澣衣,则当作寤,训觉。晤其叚借之字也。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日部

旳dìp303下

注解:朙也。旳者,白之明也,故俗字作的。汉鲁峻碑曰:永传□龄,□矣旳旳。引伸为□旳。从日勺声。都历切。古音在二部。诗:发彼有勺。叚勺为旳字。《易》曰:“为旳颡。”说卦传文。旳颡,白颠也。马部又有馰篆,云马白頟也。引易马馰颡,疑馰后出非古。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日部

晃huǎnɡ

注解:朙也。各本篆作晄。篇、韵皆云:晃正,晄同。今正。晃者,动之明也。凡光必动,会意兼形声字也。杨雄赋:北熿幽都。李善云:熿与晃音义同。从日灮声。胡广切。十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日部

旷kuànɡ

注解:朙也。广大之明也。会意兼形声字也。引伸为虚空之偁。从日广声。苦谤切。十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日部

旭xù

注解:日旦出皃。邶风:旭日始旦。传曰:旭者,日始出,谓大昕之时。旭与晓双声。释训曰:旭旭,蹻蹻,憍也。郭云:皆小人得志憍蹇之皃。此其引伸叚借之义也。今诗旭旭作好好,同音叚借字也。从日九声,读若好。好各本作勖,误。今依诗音义订。按音义云许玉反,徐又许九反。是徐读如朽,朽卽好之古音,朽之入声为许玉反。三读皆于九声得之,不知何时许九误为许元,集韵、类篇皆云许元切,徐邈读今之音义又改元为袁,使学者求其说而□不能得矣。大徐许玉切。三部。一曰朙也。此别义也。明谓日之明,引伸为凡明之偁。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日部

晋jìn

注解:进也。周易彖传曰:晋,进也。以叠韵为训,凡进皆曰晋,难进亦曰晋,周礼:凡田,王提马而走,诸侯晋。是也。礼古文、周礼故书皆叚晋为箭。日出万物进。故其字从日。从日从臸。臸者,到也,以日出而作会意。隶作晋。卽刃切。十二部。《易》曰:“朙出地上,□。”此引易象、传文以证从日之意也。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