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才源自刻意练习:通向成功的高效学习法 » 天才源自刻意练习:通向成功的高效学习法全文在线阅读

《天才源自刻意练习:通向成功的高效学习法》你的记忆力怎么样呢?

关灯直达底部

当提到其他一些能力时,情况也是相似的,我们常将令人惊异的记忆力与极其成功的人联系在一起。弗朗西斯·高尔顿确定惊人的记忆力是“自然天赋”之一,只有那些“优秀族群”才能拥有。例如:“希腊学者理查德·波森是一位拥有这个天赋的不寻常的人,但我或许要说,所谓的‘波森记忆’在这个家族里是遗传的。”但近来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记忆力是可以后天获得的,差不多每个人都可以获得。

回想一下SF,尽管他开始时只是拥有平常人的记忆力(和普通IQ),作为一个长跑运动员,他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锻炼自己的记忆系统,最终将记忆力开发得引人注目。例如,回顾一下他在记忆22个数字时是多么艰难地回忆最后一个数字。他一直说,“946点……946点……”他为什么要说“点”?(你或许已经注意到他也在早期的顺序中说了“413.1”。)因为当他听到数字“9、4、6、2”,他可以把它想成9分钟46.2秒,这是2英里跑的很不错的成绩。同样,数字“4、1、3、1”变成4分钟13秒1,这是1英里跑的较好成绩。研究者称这种方法为检索结构,它具有特殊的含义,我们将在稍后了解到更多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自SF之后的许多研究都已经明确证实,普通人要想获得特别的记忆力,通常都要发展自己的检索结构或者借助研究者的帮助形成检索结构。

不同类型的研究强化了这种观点,记忆力是可以被开发的,不是天生的。世界一流的国际象棋选手,除了被公认为非常聪明之外,大体上也被认为有超人的记忆力。冠军在进行公开表演时,即使蒙着眼睛也少有对手,因为他们在脑海里装着整个棋盘。这些表演给我们留下了难以置信的深刻印象。捷克的国际象棋大师理查德·热地(Richard Réti)曾经同时进行29盘盲棋比赛。(后来他却把自己的公文包忘在了表演现场,可见他的记忆力有多差。)米格尔·纳捷多夫(Miguel Najdorf)是波兰裔阿根廷籍的国际象棋大师,1947年,他在圣保罗同时进行了45盘盲棋比赛:赢了39盘,平了4盘,输了2盘。

很难相信其他普通人能够做这些事情,但在一个对高技能国际象棋选手和业余选手进行的实验中,研究人员在5~10秒的时间给他们展示实际比赛中曾出现过的20~25个固定的棋子位置,然后要求他们回忆这些棋局,结果正如你预计的那样:国际象棋高手能够回忆起每一个棋子的位置,然而业余选手只能够正确放置四五个棋子。然后,研究者们重复这个实验,只是这次棋子的位置不像实际的那样有序,而是随机的。业余选手再一次仍然仅放对四五个,但那些把生命的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棋盘上的象棋高手却并没有比业余选手表现更好,他们也仅仅放对了六七个。

棋类高手没有惊人的记忆力,他们所拥有的是记住实际中国际象棋位置的不可思议的能力。

这个研究在围棋和桥牌的选手中重复实验,得到了同样的结果。专业选手有较强的能力记住棋局的步骤,或者在桥牌中记住牌的通常安排。但是当棋子或牌混合之后,内行选手的记忆表现出来的也只是普通水平。同样,当超出练习的特定任务时,SF不可思议的记忆力就不能继续延展。如果让他读一系列随机的字母来代替随机的数字,他的记忆力不会比你我的更好。

简而言之,聪明人有超强的记忆力这一普遍的观点只是一种感性判断——他们的记忆力常常使我们大吃一惊,但说他们令人惊异的能力是罕见的天赋这一观点是不合理的。引人注目的记忆力显然是任何人都可得到的。

那些超出普通人想象的能力,特别是智力和记忆力对伟大成就并非不可或缺,这一点或许非常令人惊讶。但是,当我们知道那些很成功的企业和商业领导者在招聘员工时并没有刻意寻找具有特殊天赋的职员时,我们就会少一些吃惊了。麦肯锡、高盛、微软、谷歌和其他知名公司尤其希望得到有头脑的人,但是这些企业并没有狭隘地把认知能力作为首选的标准,有时甚至会把认知能力当作最次要的参考对象,这是很引人注目的。

最佳证据是通用电气公司,它始终是猎头最愿意挖掘企业领袖的公司。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杰夫·伊梅尔特清楚地知道公司在寻找什么样的人:敏锐的思想家,富有想象力的人,既是出色的领导者也是自信的专业人士。这些属于行动能力,不是特质,并不要求IQ必须达到130。伊梅尔特的前任韦尔奇使用另一个标准,但也并非仅限于认知能力。他寻找的人具有4个E的特征:

精力(energy)

能激励别人(ability to energize)

决断力(edge)

执行力(ability to execute)

这同样也属于行为范畴,他们不要求具有特别的智力、记忆力或者其他特殊天赋。必须这样说,通用电气公司的许多领导者看起来非常聪明,但他们真正具有的能力则稍有差别。那些国际象棋高手看起来有令人吃惊的能力,但若不经过测试就很难相信事实并非如此。值得注意的是,通用电气的许多领导者和麦肯锡、高盛等公司的领导者不同,前者都不是毕业于最顶尖的名牌大学。

更普遍的是,许多取得高成就的企业为了提高雇员素质,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很努力的研究,并开始明确提出在录用职员时不包含其中一些杰出的能力。西南航空公司是美国唯一一家在过去36年里每年都赢利的航空公司,它以追求工作态度和人格特质(幽默感、使命感、能力、信心)的融合而知名。

这些公司透露的信息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卓越的智力和记忆力不是成功的关键因素,关键因素是这些公司寻找的特质,如团队适应力、幽默感和自信心等。这与公司的成功具有紧密联系。假如这样,你是否天生就拥有其中的某个特质呢?研究显示,某些个性特质在一定类型的工作中确实容易取得成功,例如销售员就往往更加外向些。

下一个问题就是:你有一种始终如一的个性特质吗?10年前的研究结果显示,个性在一个人的生命进程中几乎没有变化。当然,这不一定限制一个人的成就,而或许仅仅限制一个人最擅长的某个领域。另外,即使在一个给定的领域,比如商业领域中,多数成功人士也往往会在重要方面改变他们的个性。

美国前财政部部长罗伯特·鲁宾(Robert Rubin)的大部分职业生涯是在高盛公司度过的,他也成为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有报道说早年在高盛公司的他是一个性情古怪的人,他也承认他“和别人在一起会急躁”“冷淡”“鲁莽和傲慢”,常常不受同事喜欢,但这些没有妨碍他成为一个成功从事套汇交易的人。只要交易员拿出业绩,没有人会非常介意他们的行为。然而有一天,一位长者告诉鲁宾,如果他能改变他的处世方式,就可能会在公司发挥更大的作用。于是他开始注意和他一起工作的人们,鲁宾在他的回忆录中回忆道:“我总是问我自己,为什么这个建议对我影响这么大。”他推测各种原因,但归根结底还是这句话深深影响了他。他开始更好地倾听别人,了解他们的问题并重视他们的意见。他改变了他个性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他不这样,或许就不可能成为在高盛和华尔街上最受尊敬和最令人钦佩的人物之一。

心理学家或许会说鲁宾们所做的并不是改变他们的个性,而是改变他们的行为中压倒他们个性的某些方面。好,这里没有必要争辩了,要紧的是,他们没有被那些个性特质束缚。

在这一点上,人们不禁想知道:是否真的存在决定人能否创造卓越成就的因素,如果没有它,一个人将一事无成?这个回答是肯定的,当然存在。最显而易见的是先天的生理或心理健康问题,加上其他疾病,这些会在任何时间以我们无法理解的原因侵袭我们。这些问题先放一旁,我们先考虑那些健康的人们,很明显,天生的限制看起来是身体上的,一旦你的身体臻于成熟,你的身高就不能改变很多。如果你身高只有5英尺,那么你肯定没法在全美棒球联赛中当前锋,而7英尺高的人也参加不了奥运会的体操比赛。另外,身体的比例也是天生的,因此相扑或摔跤冠军也许永远也不能够成为马拉松赛场上的精英。虽然你可以用各种方式开发你的声音,但声带却给你施加了限制:一个男高音歌手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男低音。

这是大家都认同的。但令人惊讶的是,一提到健康少年不能突破的天生限制,那些超出这些有形限制的事情就会立即引起争论,只是迄今为止,非身体的限制存在的清晰证据还没有被发现。

但事实与我们大多数人认为的相反。我们总是认为,我们生来就有或没有我们无法掌控的成功方式。在很多时候,这种观念是我们大多数人的想法,我们面临的路障似乎都是想象出来的。

然而,这个发现是令人沮丧的。我们或许已经认定,几乎没有一成不变的因素能阻止我们用筷子弹钢琴,或阻止我们解决数学上的难题,或者阻止我们领导比一支垒球队更大的团队。但是我们真正可能想到的不是什么因素在阻止或推动我们,而是什么因素让一些人比其他人走得更远。目前为止,我们发现的不是什么因素让一些人优秀,相反,我们发现的是什么因素对优秀的人不起作用。

·不是经验。我们周围那些具有丰富经验的人们远没有达到他们所要达到的境界;而且我们也有证据表明,在很多领域做出成就的人,数年之后反倒更糟。

·不是特别的天生能力。大量的证据都质疑这种能力是否存在,即使存在某种能力,显然这种能力也不能决定一个人必然成为卓越人士。看起来拥有这种能力的人也不必然获得高成就,许多人的例子已证明了这一点。

·不是智力和记忆力等一般的能力。研究发现,在许多领域内,智力和成就的联系微弱到几乎不存在;拥有中等IQ的人某些时候的表现非常出色,然而拥有高IQ的人某些时候的表现甚至达不到常人的水平。显然,记忆力看起来是能够获得的。

简而言之,我们已经讲清楚什么因素不能促使伟大成就产生,那么又是什么因素在促使伟大成就产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