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吕正操回忆录 » 吕正操回忆录全文在线阅读

《吕正操回忆录》第40节:破路和拆城(3)

关灯直达底部

路旁十里以内的村庄,强迫建立所谓“爱护村”,担任道路的修筑及保护。由爱护村派人,在交通线上站岗,在每个碉堡之间派三人至五人为一组,以马灯、梆子、铜锣等为联络警戒信号。此外,更有传路牌的办法,由“爱护村”派人持路牌,从这一据点传到那一据点,并由日本人在牌上盖章。如果不能按时传到,敌即沿路巡查,有时在巡查中沿路开枪射击。送牌人迟误了时间,或遭囚禁,或被杀害。

在比较大的火车站上,敌人经常配备着坦克、装甲车队,或设有具有射击设备的装甲轧道车,作不定时的反复巡查。在主要公路两旁,修筑五尺高的土墙,并把路旁的壕沟,挖成底大口小的形状,使我人马都不能通过。估计在我可能通行的路口处则伏设地雷。在电杆上绑手榴弹或缠以铁丝,以防止我军民砍拔破坏。还有的夜间在电杆上挂灯笼,“以增强戒备”。此外,在铁路及主要公路两旁,三至五里以内,禁种高秆作物,原有树木一律砍伐。

除去以上的一些办法外,敌人更实行种种残暴的镇压政策:路被破坏一次,敌人即在靠近村庄捉杀一人,将人头挂起,以威胁民众。拔一根电杆,罚洋千元;失电线一丈,罚洋百元。而且,还经常到沿路村庄去搜捕。

敌人绞尽了心机,却也未能阻止冀中军民的破路运动。

拆城工作,一九三八年一月在肃宁开始,以后是河间,再后就是素以“金汤”闻名的蠡县城。几百年前封建统治者修筑蠡县城,曾驱使人民修了十二个年头,城墙是巨砖灌石灰凝成一体,十分坚固。拆城时,县政府动员了全县的劳动力,日夜猛干。县、区都设立了专门的指挥部,各村有队部,整个城墙上下都是拆墙的人群,有的打钎,有的搬土,抬的抬,拉的拉,劳动的号子声、打钎的铁锤声响彻全城。到了晚上,灯笼火把,把全城照得和白天一样。白天是人的海洋,夜间是灯笼的世界。不到一个月,城墙即全部拆除。群众拆城热情高,速度快,说明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敌的,一旦发动组织起来,真是无坚不摧。

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冀中腹心地区二十四座城堡的大小砖石,都四散民间。整齐的,用来修建房屋;破碎的,有的用来填补街道,有的被农民垒成鸡窝猪圈了。

冀中的破路与拆城,是冀中军民进行平原战场建设的伟大创造,是一个了不起的举动。不是人民群众的充分发动,任何的强迫命令,都无法出现这样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