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蒋介石后传:蒋介石台湾26年政治地理 » 蒋介石后传:蒋介石台湾26年政治地理全文在线阅读

《蒋介石后传:蒋介石台湾26年政治地理》蒋介石赏梅观瀑之地

关灯直达底部

欲进农场,须从武陵路口进入,沿溪而下,经千祥桥、濯缨桥,山重水绕;入农场后花木扶疏,俨如世外桃源;尤其春夏两季更是落英缤纷。武陵北侧桃山,海拔3300余米,山势硕壮,两坡如弧,密布茂草箭竹,西侧雪山则白雪皑皑,景观壮丽。

刚要进入武陵农场的万寿桥边还有一座濯缨亭,当年蒋经国在开辟东西横贯公路时,曾于这块大岩石上休息,所以农场在此建亭以资纪念。

气候影响,让武陵四季景色迥异多变,由于有夏季避暑、冬天赏梅的特色,因此“退辅会”也于1963年间在农场南谷办公厅舍旁兴建了一栋蒋介石行馆,位于农场林间深处,是欧式一层楼建筑,面积仅185平方米,景色幽雅。除餐厅、书房、客厅及写字间等设施,还有蒋介石、宋美龄及蒋经国卧房各一间,蒋经国卧房更只有7平方米大小,陈设朴实、雅致。

蒋介石多在七八月间到武陵避暑,并视察中横沿线建设,他至少曾在1967年、1970年两度下榻行馆;除轻车简从而来,有时也会和蒋经国或政府要员同来。蒋介石或在山径步行,或到农庄里和“荣民”话家常,也偏爱在濯缨亭里沉思。农场里一棵大榕树也是他时常静坐之地。

此外,武陵农场梅花颇负盛名,行馆前还有当年蒋介石与宋美龄亲手栽植的两株梅花,枝条茂盛,花朵茂密;农场内各类樱花也别有风味。至今武陵农场还立有一尊蒋介石立姿铜像。

武陵农场景点不在少数,例如位于雪山山脉主脊东的山腰处,就有处高达200米、人迹罕至的瀑布,俗称“桃山瀑布”。此瀑布水量随季节大小不定,但从未干涸,最后汇成武陵溪,流经梨山,成为大甲溪上源之一,是蒋介石非常喜爱的私人景点。想到瀑布一探究竟,可自武陵农场循一条可通小型汽车的“之”字形山路上山,穿梭于针叶林中,约行4.6千米即可到达瀑布。

瀑布所在位置标高2200米,由远处望,黑色山石衬托出瀑水白练灵秀,且水汽弥漫如烟,近望又如万马奔腾,因此蒋介石特地请赵恒惕在山壁上题了“烟声”二字,因此又称“烟声瀑布”或“桃源瀑布”。蒋经国在《守父灵一月记》中则说,蒋介石曾有意将此命名为“隐瀑”。瀑布前有凉亭供人歇息,蒋介石过去便时常在瀑布前沉思眺望。

发源于桃山的七家湾溪穿梭在农场周边,不但是大甲溪支流,更是台湾珍稀动物、国宝级鱼类樱花钩吻鲑的故乡。20世纪80年代初期,台湾农政单位顺应环保呼声,配合农场转型与发展观光产业考量,决定加强造林,并将原有果园逐渐改为生态旅游使用,因此于1984年在武陵农场展开樱花钩吻鲑复育工作,让农场平添一项观光资源。

至于行馆在蒋介石去世后,逐渐改为开放给高级别官员住宿的贵宾别墅,并于1997年重新整修。之后农场顺应潮流,将行馆列为“总统套房”开放,让民众预订并在内住宿;不过行馆内大致还维持原状,尤其床铺、桌椅、橱柜都是蒋宋曾用过的古董,别有一番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