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行合一王阳明3:王阳明家训 » 知行合一王阳明3:王阳明家训全文在线阅读

《知行合一王阳明3:王阳明家训》良知人人皆有:《书诸阳伯卷·戊寅》

关灯直达底部
原文

诸阳伯偁从予问学,将别请言。

予曰:“相与数月而未尝有所论,别而后言也,不既晚乎?”

曰:“数月而未敢有所问,知夫子之无隐于我,而冀或有所得也。别而后请言,已自知其无所得,而虑夫子之或隐于我也。”

予曰:“吾何所隐哉?道若日星然,子惟不用目力焉耳,无弗睹者也。子又何求乎?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天下之通患也。子归而立子之志,竭子之目力,若是而有所弗睹,则吾为隐于子矣!”

译文

诸阳伯听我讲学很兴奋,要离开时,请我送他几句话。

我说:“你我一起待了数月,你从未问过什么,我也没说过什么,现在要走了,是不是有点晚了?”

诸阳伯说:“这些天来,我所以没敢问,知道您不会对我有所隐瞒,以为会有所得。即将分别之所以请问您,是因为我感觉没有所得,我疑心您对我有所隐瞒,没有用心教我。”

我说:“我哪里有所隐藏?‘道’就如太阳、星星一样,只是你不用心,看不见而已。既然这样,你又求取什么呢?‘道’在你身边你却去远处求,很简单的事,你却把它搞得极复杂,这是天下人的通病。你回去后就立下志向,用心看,如果还没有看到东西,那就说明我对你隐藏了!”

评析

先从一个故事讲起。有个叫杨茂的聋哑人来见王阳明,请王阳明先生传授心法。二人就用纸笔交谈。

王阳明写道:“你口不能言是非,你耳不能听是非,你心还能知是非否?”

杨茂简单写道:“知是非。”

王阳明写道:“如此,你口虽不如人,你耳虽不如人,你心还与人一般。”

杨茂点头,拱手相谢。

王阳明:“大凡人只是此心。此心若能存天理,是个圣贤的心,口虽不能言,耳虽不能听,也是个不能言不能听的圣贤;心若不存天理,是个禽兽的心,口虽能言,耳虽能听,也只是个能言能听的禽兽。”

杨茂点着胸口指着天。

王阳明:“你如今于父母,但尽你心的孝;于兄长,但尽你心的敬;于乡党邻里、宗族亲戚,但尽你心的谦和恭顺。见人怠慢,不要嗔怪;见人财利,不要贪图。但在里面行你那是的心,莫行你那非的心。纵使外面人说你是,也不须听;说你不是,也不须听。”

杨茂又是拜谢。

王阳明:“你口不能言是非,省了多少闲是非;你耳不能听是非,省了多少闲是非。凡说是非,便生是非,生烦恼;听是非,便添是非,添烦恼。你口不能说,你耳不能听,省了多少闲是非,省了多少闲烦恼,你比别人快活自在了许多。”

杨茂兴奋起来。

王阳明:“我如今教你但终日行你的心,不消口里说;但终日听你的心,不消耳里听。”

杨茂再三拜谢。

再看第二个故事。

1524年,浙江绍兴府知府南大吉向王阳明请教政事。南大吉曾听过王阳明几次公开课,很快就喜欢上了王阳明心学。

那天,南大吉问王阳明:“我为政总有过失,先生为何没有说法?”

王阳明反问:“你有什么过失?”

南大吉就把自己为政的过失一一说给王阳明听。

王阳明听后说:“你这些过失,我都指点过你。”

南大吉愣住了:“您说过什么?”

王阳明接口道:“如果我没有说过,你是怎么知道这些过失的?”

南大吉恍然:“良知。”

二人相视而笑。

几天后,南大吉又来见王阳明,叹息说:“如果身边有个能人经常提醒我,我犯的过失可能会少点。”

王阳明回答:“别人的提醒不如你自己良知的提醒。”

南大吉这次恍然得更彻底。

又过几天,南大吉来问王阳明:“行为上有了过失可以改变,心上有了过失可如何是好?”

王阳明看了他一眼,说:“你现在良知已现,心上不可能有过失,心上没有过失,行为上也就不可能有过失。当然这是从理论上来讲,实践中,还需要刻苦修行。”

讲这两个故事的目的很简单:良知这东西,人人皆有,而且你只要肯见它,它就在。

回到这篇《书诸阳伯卷・戊寅》,更容易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王阳明所说的“道”,毋庸置疑就是良知,人人皆有良知,正如天上有太阳和星星。只是很多人不用心,视而不见,或者是看到了,却漠然视之。

曾有个叫徐樾的弟子请教王阳明。王阳明说:“你不必说你的功夫如何,请举例子。”徐樾就兴奋地举起例子来,他举一个,王阳明否定一个,举了十几个,已无例可举,相当沮丧。王阳明指点他道:“你太执着于事物。”徐樾不理解。王阳明就指着船里的蜡烛的光说:“这是光。”在空中画了个圈说,“这也是光。”又指向船外被烛光照耀的湖面说,“这也是光”,再指向目力所及处,“这还是光。”徐樾先是茫然,但很快就兴奋起来,说:“老师我懂了。”王阳明说:“不要执着,光不仅在烛上。”

徐樾到底懂什么了?王阳明所谓的“光不仅在烛上”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封家信告诉了我们答案。

烛光,就是我们的良知,我们不仅要看到烛芯上有光,凡是它能照耀到的地方都有光,即是说,我们一旦致了良知,就如点燃蜡烛一样,能照彻天地。

王阳明另一层深意大概是,不要把良知当成死物,它是能扩展、能生天生地的。所以要动起来,不要静坐在那里,空空如也。

只要你动起来,良知之光就能照彻到任何地方,无论是你的内心还是大千世界。

良知就如太阳、星星,人人皆有,当它发光时,人人皆能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