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宋文学六十家 » 唐宋文学六十家全文在线阅读

《唐宋文学六十家》南唐后主李煜南唐后主李煜

关灯直达底部

一、生平事迹

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又称钟山隐士、钟峰隐居、钟峰隐者、钟峰白莲居士、莲峰居士,李璟第六子,五代十国时南唐最后一个皇帝,习惯上称为南唐后主,也称李后主。

他的祖父李昪,本为徐州(今属江苏)人,与养父徐温同为吴王杨溥部下。太和元年(929),李昪开始在吴专权。升元元年(937),李昪代吴自立(史称先主),建立南唐政权。南唐国力较弱,到中主李璟(李昪的长子)嗣位时,后周世宗柴荣四次亲征南唐,958年,李璟被迫上表以国为附庸,去帝号,称南唐国主(史称中主或嗣主),并向周进贡。960年因受北宋威胁,迁都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立李煜为太子,留守金陵。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六月,中主李璟于南昌病卒(年四十六,在位十九年,即937-961年);七月,二十五岁的李重光于金陵嗣位(史称后主),改名为煜,又迁都回金陵。

李煜即位后,政治上无所作为,勉强维持旧有江山,军事上处于挨打、防御局面,继续向宋称臣,不能正式称用皇帝尊号(降称江南国主),反而还要大量向宋进贡。据记载,甚至有一年中就遣使至宋进贡三次之多(见《十国春秋》十七),以至府库空竭。

宋太祖(赵匡胤)时,李煜曾派七弟从善去汴京(开封)作人质,宋朝打了胜仗,南唐要去祝贺。据说他也曾上表请求从善归国,宋太祖不许,他无可奈何。就这样,宋太祖仍然没有放过他,曾几次叫他到汴京,他违命不敢去,主要是怕扣留。后来,局势愈来愈紧张,战和都不行,他只好屈辱偷生,称臣称子,称宋为父,心情抑郁,想寻求解脱,又不能公开出家为僧,便笃信佛教,大修佛寺,广度僧尼,全由国家供养,耗费大量钱财。

作为一个封建帝王,李煜在生活上同样奢侈享乐,同样好声色,又能喝酒。宋人笔记载:宋灭南唐后,后主的一个宠妾被宋一大将所虏,晚上点灯,女的讲烟气太大,改点烛,说烟气更大。问:后主宫中点什么?答:每人房中有大明珠。李煜先娶能歌善舞、长得很美的大周后(周宗的女儿娥皇),大周后卧病,又和她的妹妹小周后私通。李煜词中有三首《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铜簧韵脆锵寒竹”、“蓬莱院闭天台女”),都可能是为小周后所作。

宋太祖开宝七年(974),宋遣曹彬、潘美(《杨家将》中为潘仁美)等带兵伐南唐(见《南唐演义》),直到宋和吴越会师围金陵,李煜才下令与宋兵交锋,南唐兵力不行,战斗力很弱,金陵被围约一年,李煜困居金陵近一年。这期间,李煜两次派人到汴京见宋太祖,请求休战,宋说:“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酣)睡。”

开宝八年(975)十一月二十七日夜半金陵城破。城破之时,有说他正在静居寺里听经,也有的说他准备自杀。另外,几次不答应去汴京(求救于契丹,未果)说明思想有所准备。

城破,肉袒出降,曹彬同意他留几天,整理行装后,由大运河北上,押往汴京(今河南开封市),当了俘虏,随宋军北行者共有子弟及官属四十五人。

到汴京后,宋太祖因他守城拒降,便封他一个带有耻辱性的封号“违命侯”。从此,他开始了由皇帝变为阶下囚的俘虏生活,环境、身份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破家亡,虽未被杀,生活却极其屈辱,行动受人监视。这些,笔记、传记中均有记载。他自己在寄给金陵旧宫人的信中也说:“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见王铚《默记》)

开宝九年(976)十月,赵匡胤死,其弟赵广义即位为太宗,改元太平兴国。李煜去“违命侯”,改封“陇西郡公”,但生活并无真正改善,行动仍受监视。太平兴国二年(977),《宋史》说他“自言其贫”,宋太宗听后,每月给他加薪。

有一次,太宗派徐铉(南唐宰相,降宋后为左散骑常侍,迁给事中,太宗命其校订《说文解字》)去看他时,他相持大哭,“默不言”,忽然长叹曰:“悔当时杀了潘佑(内史舍人,曾连上疏,报论时政)、李平(户部侍郎)。”徐铉回来后,太宗问他:“后主何言?”徐不敢隐。又因作“小楼昨夜又东风”和“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句,太宗闻之大怒,于太平兴国三年(978)七月七日李煜四十二岁生日的时候,叫他弟弟赵廷美送酒饭,酒中放有牵机药,服后毒发,手脚牵机而死,死时已是八日的时辰。(见宋·王铚《默记》卷上)徐铉《墓志》只说“昏于地”,不敢讲如何死的。

余怀《玉琴斋词序》:“李重光风流才子,误作人主。”此话有理!李煜作为一个封建帝王,是一个不称职的、不合格的帝王,无能的亡国之君;但他却是一个颇有天赋的词人。王国维《人间词话》云:“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这与他的出身、环境、教养等有关。他的父亲李璟也是一位词人,词作不多,流传的仅四首(见宋人所编《南唐二主词》),为人传诵的是《摊破浣溪沙》二首,其一名句:“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李煜从小聪明,外貌也美,额宽,脸修长,一目重瞳似项羽,得到父亲、老师们的专门指教,学习方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文化修养超过五代其他国君,又好学,工书(学柳公权)善画(画得最好的是飞禽,又喜画墨竹;宋《宣和画谱》录有他很多画),通晓音律(会唱、会制谱),能诗文(《全唐诗》收其诗十首,《全唐文》收其文少量),但以词的成就为高。南宋人辑他和李璟的词为《南唐二主词》,集中真伪难辨,比较可靠的是三十多首,夏承焘先生考证为37首,也有人说35首。作品虽不多,但深受人们的重视。

二、创作成就

由于李煜从皇帝降为阶下囚的巨大变化,他的词作也明显地呈现出前后两期的不同风貌。

(一)前期(三十五岁前,即南唐灭亡之前)

这一时期,李煜过的是太子、帝王的生活,词作大都描写宫廷豪华生活和男女恋情,在题材上没有超过花间派。

李煜十八岁时就与比他大一岁的大周后(即周昭惠后,周宗的女儿)结婚。如前所述,大周后长得很美而有才华,精通音律,能歌善舞,尤善琵琶。盛唐流行的《霓裳羽衣曲》安史之乱后失传,大周后得其残谱,重加整理,以琵琶奏之。(见陆游《南唐书》卷一六《后妃诸王列传》)

李煜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与大周后有很大关系。

李煜前期词未能摆脱花间派影响,思想内容无可取之处,但在艺术成就上却超过花间词人。

这时期的代表作如《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和《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前者写他通宵达旦地听歌看舞,饮酒作乐;后者描写宫人在宫廷里奏乐歌唱的情景,画面都十分鲜明突出。又如《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清平乐》等,则着意描写男女生活和悲愁情绪,具有感染人的力量。

(二)后期(南唐亡至978年李煜去世)

这是他由皇帝一降为囚徒的时期,也是他成为大词人的时期。生活境遇的急剧变化,使他在思想上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词作虽只有十首左右,却是他词的精华所在,几乎无一不佳。

马令《南唐书》载,被俘离金陵时,望石城泣下,在舟中赋诗云:“江南江北旧家乡,三十年来梦一场。吴苑宫闱今冷落,广陵(扬州——引者注)台殿已荒凉。云笼远岫愁千片,雨打归舟泪万行。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闲坐细思量。”这是他押坐船上,往北航行,眼看故都石城越来越远,感慨万端,而写成的一首诗。可见他创作风格的转变。

但夏承焘先生《南唐二主年谱》(见《唐宋词人年谱》)认为非李作,因诗中有“兄弟四人”句,而其兄弟不止四人。我们认为,以李作为是。李煜有十个兄弟,但前五个已死,他是老六,还有“兄弟四人”,其中从善在汴京当人质,不在南京。正好“兄弟四人”,与诗意相符。

后期词与前期比较,词风明显大变。在后期词中,他自己就是抒情的主人公,愁、怨、恨、忆(怀)的情绪占据主导地位,已无丝毫昔日欢乐可言。

词的内容主要追怀昔日的繁华生活,抒发国破家亡、身入囹圄(监狱)的怨和恨,笼罩着哀怨悲叹的低沉情绪,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黄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一评《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语)。思想境界不高,但有极大的感染力,多少年来赢得人们的广泛同情和赞赏。这是因为,其中抒发的“离愁别恨”等感情,在封建社会中有一定的普遍性,能引起人们感情上的共鸣。

在内容题材方面,李煜摆脱了“花间派”专写女人琐事的狭小天地的束缚,扩大了词的境界,把词带上了抒情的道路,提高了词的地位,对词体文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贡献。其《虞美人》向来被认为是李煜的代表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此词虽然抒写的是亡国之痛和幽囚之悲,但语言清晰,意境透明,不依靠外在的描摹来烘托气氛,而是以自己的心境去观照和体验事物,使之有一种“语尽意不尽”的艺术境界。再看他的《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从这首词中我们可以窥见他寄人篱下,借酒浇愁,以一时醉梦之欢,麻痹自己国破家亡的痛苦。比较起来,这首词的基调最为低沉,情绪最为颓废。

又如《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这些词,在以前文人词中,从来不曾有过,都是热烈抒情之作,都写亲身的经历和感受,不是无病呻吟、矫揉造作之词。

李煜的词,艺术性极高,历来都给予高度评价。如晚清的王鹏运《半塘老人遗稿》说他的词“超逸绝伦,虚灵在谷”。王国维《人间词话》写道:“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

三、主要参考文献

(一)传记

1.薛居正:《旧五代史》,中华书局,1976年。

2.欧阳修:《新五代史》,中华书局,1974年。

3.脱脱:《宋史》卷四七八《李煜传》,中华书局,1977年。

4.徐铉:《李后主墓志铭》,见《徐文公文集》卷二九。

5.夏承焘:《唐宋词人年谱》(南唐二主年谱),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二)作品

1.王国维:《南唐二主词》,见《晨风阁丛书》,又见《王忠慤公遗书》加以考定真伪,辑有前人评语。

2.唐圭璋:《南唐二主词汇笺》,正中书局,1936年。

3.王仲闻:《南唐二主词校订》,中华书局,2007年。

4.詹安泰:《李璟李煜词》,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三)其他

1.詹幼馨:《南唐二主词研究》,武汉出版社,1992年。

2.谢世涯:《李后主词研究》,学林出版社,199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