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王卫:顺丰而行:新蓝领时代骄子 » 王卫:顺丰而行:新蓝领时代骄子全文在线阅读

《王卫:顺丰而行:新蓝领时代骄子》入侵零售业

关灯直达底部

2011年,深圳地区的7-11便利店里开始陆续挂上了顺丰“授权代办点”的牌子,这个全球最大的便利店与中国本土最强的民营快递公司强强联合起来,是新的战略布局,还是利益所趋?

自2007年开始,广州的7-11第一次与快递合作,它的合作者就是“国字号”快递品牌EMS,当时的服务项目包括全天候收寄同城特快专递、国内特快专递、国际特快专递,所有范围内的特快专递只包括文件类服务,而不包括包裹件。直到2011年,顺丰作为第一家与7-11便利店合作的民营快递公司出现之前,国内除了EMS之外,没有任何一家快递公司跟便利店“套上关系”。

有别于EMS与7-11合作项目的是,顺丰此次与7-11“牵手”以包裹为主。如果说,4年前是EMS通过涉足便利店的方式抢占顺丰的“文件”市场份额,那么本次顺丰与7-11联盟之举就大有“反击”之势了。

不仅如此,顺丰对“便利店”业务还增设了很多优惠环节,比如与顺丰标准快件的资费标准相比,便利店的同城件和省内件的首重优惠了2元钱,省外航空件的首重也优惠了3—7元钱不等,续重也会有所优惠。便利店“全天候”的特性,为顺丰提供了无缝隙不间断的快递收寄服务,更方便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还能降低运营成本,达到利润共享。

有了与7-11合作的基础,顺丰开自己的便利店就更加游刃有余了。只是,外界看不懂这个民营快递巨头要打造一个什么样的商业帝国。虽然,在顺丰总部坐落的深圳地区,已经有二十几家“顺丰便利店”挂牌营业了,但顺丰并未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大举进军零售行业,与此相矛盾的是,顺丰商业有限公司却计划着在全国开设1000家便利店。

顺丰不想让太多圈内圈外人注目自己的大事记,所以才低调地潜入零售行业,同时,对于外界对“顺丰便利店”的诸多疑问,顺丰单方面表示,顺丰便利店是“反7-11”而存在的。

“7-11”的第一定位,是便利店国际符号,其次才是与快递公司合作开展收寄快件的服务,也就是说,开便利店的同时顺带着收发快件;而顺丰则不同,它是正儿八经的中国民营快递行业中的快递巨头,中心思想是做快递,就连开便利店也是加大快递服务的筹码。这就是顺丰原则上的“反7-11”经营模式。

在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不少人在下班之后也会有突然要邮寄文件或其他物品的需要,这个时候,快递公司和邮政部门也都下班了,但便利店一般都是24小时全天候的,于是,便利店快递服务就有了温润的土壤,得以快速、成熟地发展起来。而在与“7-11”合作期间,顺丰至少要被分走8%的利润,这就间接决定了顺丰要甩了“7-11”自己单干!

对于开店,顺丰多次表示,真实的想法是“为方便客户寄件和取件”,对其“解释”,业界则有不同观点,他们认为,顺丰开店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此处“沛公”包含多个方面。首先,顺丰便利店在收发快件时还经营了即时性小商品,分化了一部分快递运营成本;其次,便利店作为零售行业,其未来发展趋势一直呈乐观之态,是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

顺丰近几年似乎都在忙着“跨界”、“试水”、“触电”,谋求多元化的发展。其实,顺丰并不是不负责任地一味“尝试”着,每一次“尝试”之前都有多年的“酝酿”,只是没人告知外界罢了。

王卫的潜台词“尝试”,其实是真正意义上的“志在必得”。

顺丰做快递绝对是一把好手,但若是带着这份物流优势而跨界零售业,可就存在一定的风险性了。

在顺丰开便利店之前,深圳速达物流公司已尝试推出了“万店通”品牌便利店,后通过加盟方式也没有多么有利的数字鼓励它的发展。从2002年到2014年,12年的光景也就只加盟了200多家便利店,之后便很难再有所突破了。中国邮政与美国地平线集团联合创立的百全超市,在豫、鲁、赣三省的十几个村镇发展的也不算理想。这两个实例对顺丰便利店而言可谓“一盆冷水浇在头顶上”。

顺丰开店的消息还没“散热”,一条“顺丰关闭了北京通州的零售业务”的消息又一次引起业内的关注。大家不禁猜测,顺丰是怎么了?为解媒体和所有关心顺丰人士的疑惑,顺丰相关负责人表示,顺丰从始至终只专注于快递业务,从未开展过便利店服务项目,更不会成为“7-11”。顺丰是在告诉我们,它并没有开店,大家口中所谓的便利店业务只是在快递中转站(大家所知道的新开设的多家便利店)中简单出售一些饮品和零食,旨在为客户提供方便,增加客户对顺丰的满意度和信赖感。

这样的解释也不无道理,顺丰的确没有对便利店进行大规模的商品引进,就像顺丰相关负责人说的那样,好比是加油站提供的一些增长便利服务。而通州地区一些“中转站点”终止零售服务也是事实,顺丰方面表示,该地区用户更注重的是快递服务,零售需求不是很大,所以顺丰依据市场需求暂时做出了市场调整,暂停零售业务,快递服务不变,中转站点也还在。

从顺丰对外界公布的信息可以看出,顺丰经营理念始终是以快递业务为核心,围绕市场需求不断“顺应民意”,没有成为“7-11”的可能性。顺风这样的表态是明智的,因为,一家成功的便利店,其成功因素很多,如店面选址、市场调研、洞悉消费者需求、商品配置选购等都是不容忽视的。作为快递或物流公司,在进军零售业后一定会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风险。

便利店与快递“联盟”是可行的,但快递自建便利店,要有能够承担长时间亏损的负债压力;承担人才稀缺的现状;意识到新兴事物对传统结构的局限与认识粗浅;承担市场波动所带来的不可预计的悲壮;承担经营亏损带来的一切成本压力……总之,开店容易守店难,顺丰此番“反7-11”建店之举风险诸多。如何成功“跨界”,我们期待顺丰能带给我们更醒目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