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颠覆者:周鸿祎自传 » 颠覆者:周鸿祎自传全文在线阅读

《颠覆者:周鸿祎自传》一个新的任务:初步接触电子邮件

关灯直达底部

互联网的浪潮只是刚刚露出一点端倪,分配的工作又给了我深入接触互联网的机会。但是,有关互联网的工作并不是主流的工作。当时在方正公司里,大家热衷于研究IP层下层的东西,还有组网,以为这些东西是做系统集成的法宝。这些也是最容易出成绩的工作。但有一些活大家就不屑于去干,比如做培训,教政府部门的人如何使用邮件系统。这在当时看来都是很边缘化的工作,没有前途。

看似“边角料”的一件事,我主动把它接了过来。自从经历了刚进公司遭遇的那些打击之后,我变得脚踏实地起来。从那个时候起,我就养成了一个习惯——就算是“边角料”的事情,我也要认真去做。

当时北大方正交给我的任务是教政府部门的人怎样用cc:Mail,一个很难用的局域网邮件系统。这给了我一个仔细研究电子邮件系统的机会。我翻了翻cc:Mail的说明书,认为这个事情太简单了。我又跑了一趟海淀图书城,把能找到的相关的书都看了一遍,我像发现宝藏一样,发现这是个好东西。虽然这在当时可能也就是个秘书才会用到的东西,但是我隐隐觉得这个东西前途广大。从这时候开始,我意识到了互联网的光明前途。

在教授政府部门的人如何使用邮件系统的过程中,我如同大学期间在外打工一样,成了一个培训师,手把手地教授政府部门的职员怎么使用这个并不复杂的电子邮件系统。但是,和大学时类似的情况又一次发生了。我发现,我认为简单的技术,对于不熟悉计算机的人来说,还是发憷的。我无数次耐心地讲解,普通小白用户还是会感到抓狂。我又一次体会到,计算机和互联网只是极客眼中的天堂,却是普通用户心中另一片陌生的大陆。技术,对于他们来说,太难了。

在培训的过程当中,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让这个系统变得好用起来。就是在这个时期,我对人性化的人机界面有了一些天马行空的思考。而沉淀在身体里的很多东西又开始神奇地发挥作用了。我想到了,为什么不把一个复杂的使用,用一个简化的游戏界面来取代,这样,我甚至都不需要进行复杂的介绍,人们就知道怎么使用这个系统了。这个想法,真的让我自己都为之一震。这个灵感来源于我对游戏软件界面的观察。我想到,游戏软件通常都没有说明书,或者大家从来都不看说明书,但是用起来很容易上手,就连满大街的小孩也会玩。1995年,微软开发了一款拟人化界面Microsoft Bob,被定为Windows 3.1的下一代界面,其中的思路就是互动性更强的自然界面,动画和卡通图形的使用让人耳目一新。这些在产业内的观察再次启发了我的思路:现在我只要给cc:Mail加一个外壳,让这些界面变得拟人化,是不是邮件就变得人人可用了呢?

这样的灵光一现,让我极为兴奋。

我决定,干脆做一个新的图形界面,调用它的命令行,把它的图形界面藏起来。这样,我可以让电子邮件的使用过程变得和玩游戏一样简单。我把这个游戏做成了生活场景,就算小白用户也可以从使用邮件的过程中找到乐趣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潜心编程,我把这个想法实现了。我把使用电子邮件的界面做成了一个模拟女秘书来帮你服务的过程,打开邮件系统,界面上有一个办公女秘书站在那里,她的前面有一张桌子,上面放着一个信封,信封上有收件人。你可以点击这个信封阅读邮件。阅读完毕,女秘书退出办公室,你就退出了邮箱系统。就这样,我把难用的邮件系统变成了一个操作很简单的动画。

这个创意和设计,是我作为程序员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突破。这奠定了我后来十几年在互联网产品经理的道路上,把用户体验放在首位的基础。从这个时候开始,这种做产品的思路一直延续了下来,让我做任何产品的时候,首先想到的都是用户。因此,这个产品对我来说,具有一定的开创性。尤其重要的是,这里面大多数的设计是我独立完成的。因为没有美工帮助我,界面中所有的东西都是我自己画的。我甚至还用上了在创业时汉化过的装修类软件,界面里的办公室场景就是我用装修软件建立的。女秘书,我是在国外的一个图库里找的。后来很多人说,那个女秘书有点像施瓦辛格。

东西做出来了,我拿给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秘书们用,反响果然不同,大家纷纷赞叹这个系统让人耳目一新。

这个产品又让我的名字流传在公司里,但是这一次不是负面的,而是关于我研发的邮件系统多么有创意。我的老板周宁看了我开发的产品,说出了一句击中我心灵的话:“这是一个非常创新的想法,也许它能成为下一个WPS !”

成为下一个WPS !可以想见,这句话对我来说是多大的一个鼓励。我到北大方正工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不就是为了成为下一个求伯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