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雷军:创业没有时间表 » 雷军:创业没有时间表全文在线阅读

《雷军:创业没有时间表》千万不要把用户当上帝看

关灯直达底部

“假设自己办个小餐馆,门口有人排队,经常有人给我打电话说老雷留个座,这就是人生最成功的境界。这个餐馆有十来道菜都是我做的,我每天幸福地看着客人吃饭,小餐馆老板跟客人都是朋友。从这件事我就体会到,我们能不能把所有的用户当朋友看?”

把客户当朋友看,是雷军做小米的基本态度。雷军对此解释说:“千万别把用户当上帝”,因为中国没多少人信上帝。假如把用户当朋友看,态度立刻就变了。谁都无法相信你的手机卖给了你的朋友,然后它坏了,一修修七天。“要是我朋友手机坏了,说实话一个小时修不好,我就烦躁不安,算了,再给他一个新的得了。当你把用户当朋友看的时候,所有问题都不一样了。”

雷军做小米与乔布斯做苹果有明显的不同。乔布斯是个天马行空的人,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苹果的产品也以封闭的系统闻名。缺点不少,但胜在优点够突出、够颠覆。常常乔布斯下一个命令,就开始让专业人员照着设想去做,并不在意未来用户会怎么想。

而雷军则随时盯在网上,唯恐错过任何一个人对手机的看法。在小米手机推出前,他在微博上给很多人发私信,做业务交流。一个业内人士曾经评价说,雷军太在意成功。这也是一把枷锁,让他不敢冒险,不得不谨慎。他是在“补缺”。过去,他用了50多部手机,他要做的是一部为手机发烧友订制的“神机”,一部功能强大的机器。也就是一个缺点尽量少的东西。“这是因为中国社会是混阶层,还没有形成中产阶级,并不具备像苹果那样卖中产阶级的基础。”这是雷军和同事们的共识,也是小米手机1999元价格和力求功能取胜的缘由。他们希望上至银行家,下至大学生都能用得起,喜欢用。

把客户当朋友,让小米有了更清晰的定位。“我们想做一部手机,让我们每一个人有成就感,你天天用手机你有一堆的想法,你有一堆的抱怨,能改吗?除了小米之外能改吗?你抱怨别的手机,有人听吗?”

这点,雷军是有所指的。雷军曾经给诺基亚提过很多的意见,他也认识诺基亚全球当时负责研发的一个副总裁,跟他提了很多条意见,他都说有道理,他们最后都没改。当一个人喜欢一个什么东西的时候,其实已经没有经济目的了,就是觉得这个东西不好,如果能改一下会更好。但谁来帮忙改,手机这么复杂,所以小米的初衷很简单,就是小米是一个发烧友,有足够的专业能力判断哪一点对或者不对。比如,就有管理者给雷军提了一个需求,因为他们的电话是24小时开机的,他们就提了一个需求,白天接所有人的电话,晚上只接通讯录里的电话,睡觉只接VIP电话。他提的这个建议被小米采纳了,小米手机有这个功能。如此一来,如果这个人遇到其他人抱怨晚上被谁吵醒的时候你说改用小米,这个功能我设计的,你看我自己多牛,你看小米按我这个改了吧,就是我设计的。这种荣誉感是他们推销小米很重要的动力。

为与客户做好朋友,让小米销售的是参与感和成就感。小米会组织各种各样的同城会,经常还举办网友见面会。小米的同城会经常举办一群各种各样的活动,比如说今天去哪玩?一块捡垃圾等。这让小米与众不同,比如明天组织一个植树活动,后天组织去孤儿院看望孤儿的活动。很多小米之家都有“米粉”在那里,义务帮着别的“米粉”服务,这样让他们觉得很有成就感,觉得“我比你懂,我能教你”。小米满足了很多人这种成就感,所以这就是小米的真正的精髓。

与客户做朋友,让更多的人积极参与到小米的研发和创新当中,雷军说:“小米创新的本质就是我们自己热爱这个东西,我们很钻研这套东西,然后我们把有相同想法的人聚集在一起,所以小米的群体我们分了两个群体,一个叫发烧友,一个叫泛发烧友。泛发烧友就是我这个可能不专业,但是我得有专业设备。所以小米就是给你贴了一个标签就是说你不一定真正专业,但是你有专业的想法。”

比如,MIUI系统最初只有100个用户,他们是小米论坛上集结的一批“敢死队”,他们勇于在刷机中尝试新版本系统,不怕一不小心让手机死机。由于小米手机使用其他品牌手机做工程机,支撑其他机型,这就使得用其他品牌手机的人也能体验到这个系统。活跃的小米论坛是“米粉”的天下,其中不乏一些发烧友根据使用体验踊跃地为操作系统提建议。每次更新的四五十个,甚至上百个功能中,有三分之一是由“米粉”提供的。“我们愿意广泛听取大家的建议,有问题就改。”雷军认真地说。态度好是他认为互联网式服务的一大特点。通过在社区、微博、米聊等平台上与用户直接交流,把了解自己需求的用户吸纳过来一起做手机,关注细节,集思广益,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口碑。“米粉”渴望参与其中,每当看到系统版本更新采纳了自己的建议,就会心生成就感和认同感。

在雷军看来,摆正与客户的关系对创业非常重要。雷军曾经语重心长地告诫创业者,一定要设身处地地为客户着想,真正地去发现客户需求,做不到这一点就不可能创业成功。

如此一来,雷军不仅成功地建立了小米的商业模式,还让小米具备了广泛的群众基础。这种模式的基础如此广泛又热烈:“小米其实是一场群众运动,上百万个用户在参与这个游戏,来帮助我们做手机。这个需求不只是我一个人来提,而是鼓励上百万用户一起参与做手机。我们不需要发明特别多的东西,有这么多用户在和我们一起做。”

当将用户的服务需求与手机硬件、软件紧密捆绑在一起的时候,小米便获得了其他大公司所不具备的轻便、迅捷的应变能力,但同时也比别的公司更能体会到“台风口”的压力。

“说实话,这个行业是个极度竞争的行业。它不是一个很容易让你满足的行业。如果你不和用户在一起,你看到财报,觉得会挺好的,有这么多营业额。但我看到的都是问题,用户提出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它不是一个让你特别‘激动和满意的工作’,因为用户需求是永无止境的。”不过,雷军兴奋的表情,又在证明他其实非常享受这样的压力。

现在,雷军依然保持着创业初期对用户意见和要求的尊重,在和媒体的交流中,他总是巧妙地引用小米手机自带的不被通话打断的录音功能——这是来自于一位记者抱怨iPhone的录音功能容易被打断。他想用这个小故事来说明,小米是如何注意并吸收最普通用户的需求。

在小米手机1发布的前一两个月,因为产能不足发货量受限,各种用户报怨充斥互联网的时候,每月小米仍能追踪到几百位用户的意见,他们会在小米的社区里进行积极的互动。“现在一个月卖120万台……我们有1300个同事在和用户交流,我们还是和用户维持了非常大比例的沟通。”

在雷军看来,用户不在多,而在质量。亚马逊的全球副总裁曾经拜访雷军,并问雷军有多少用户?雷军说,大概也就十来万忠实的用户。但这十几万用户,帮他卖了一千多万部手机,如果没有他们的力挺,小米怎么还能做到今天呢?小米有非常多的用户是朋友。

重视用户质量,与客户做朋友,让雷军及其小米迅速撬动市场,在互联网领域刮起了一场小米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