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雷军:创业没有时间表 » 雷军:创业没有时间表全文在线阅读

《雷军:创业没有时间表》极客精神与粉丝经济

关灯直达底部

小米的品牌定位是年轻人、发烧友。在这样的产品定位下,需要一种“为发烧而生”的极客精神,从最早的小米手机到现在的小米路由器,产品都提倡“简单、极致、快,为发烧而生”的极客精神。

雷军认为,互联网时代,与客户之间应该是一种互动的社交关系,而不是买卖关系。小米的创新,是一系列创新组合的结果,而不单指某一方面的创新。在这个过程中,小米非常注重和用户之间的直接沟通和情感建立。如果说这些年在业内的经历让雷军学到了什么,那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是要拥有粉丝而非用户。用户跟粉丝是两回事,用户是在没有更好选择的时候用你。雷军说:“怎么真心真意对待你的每个用户,怎么让你的粉丝支持你,这是最重要的。”

雷军之所以如此做,是因为小米产生的时代背景跟以前已经不一样了。在互联网发展的前十年,整个行业处于拓荒状态,只要把握住了合适的产品方向,就能依靠“人口红利”迅速累积用户基础。但如今,激烈的市场竞争让用户对产品的鉴赏能力大大提高。只有极度贴近用户,与之交流,建立情感维系,才能支持产品的发展。

MIUI论坛粉丝的发展是雷军和小米团队目前引以为傲的部分。2010年8月16日发布的MIUI正是在没有任何宣传推广的前提下,靠好的产品和紧密沟通赢得了40万狂热的论坛粉丝。粉丝的建议会在这里受到高度重视,体会到很强的成就感。小米搞好与粉丝之间的关系,具体做法有很多。比如每个月一次的爆米花,米粉同城会;比如通过MIUI论坛,消费者、供应商、渠道都可以在研发阶段参与新品的开发与设计;比如通过微博、微信、QQ空间与消费者频繁互动。

“我们不是做产品,我们是做用户,做社交网络。互联网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式发生了改变,产生了Facebook这样的社交网络,人与公司、人与产品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化,你可以把小米公司理解这样的社交网络公司。”雷军说。

可以说,雷军是把粉丝经济引入到商界的第一人。

小米的成功模式主要有三条:第一,零费用的营销成本;第二,零费用的渠道成本;第三,零库存的预购模式。而这正是小米粉丝经济的主要特点。

粉丝经济让小米获得了巨大的实惠。一般来说,手机厂商一直是广告商的客户。他们每年的广告费用都在5亿—10亿元,比如诺基亚、摩托罗拉等成熟品牌,每年都要花很多钱做推广。对于一个新的手机品牌来说,要花大笔钱用于推广,会是个大问题,那么新手机品牌该怎么做?以小米为例,作为一个手机新面孔,它与传统手机品牌的做法大相径庭,在营销上的花费几乎是零。

小米的崛起,就是粉丝经济的一个模板。小米是靠社会化营销抓住第一批忠实用户的。一开始,雷军想通过预购形式推出小米,但又不想花广告费,所以在微博上搞了一个活动——“秀一下你的手机编年史。算一算你用过什么手机?多少钱买的?什么时候买的?把图片发到微博”。据统计,最后共有56万人参加这个活动,大部分人最后都成为了小米的粉丝——米粉。小米手机首次预售时,34小时内收到了30万订单。2012年5月15日,小米在新浪发微博,要向大学生推出15万台青春版手机,售价1499元。第三天,15万台手机上线销售,10分钟内便宣布销售一空。

粉丝经济也让小米大大增加了盈利空间。雷军在接受采访时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传统厂商每卖出一台手机,基本算是生意的结束。而小米每卖出一台手机,只是一个生意的开始——先用手机把用户吸引过来好好伺候成‘米粉’,再通过其他途径赚钱,毕竟,粉丝的钱比用户的钱好赚。一切以‘米粉’为中心,其他一切纷至沓来。不要在乎现在得到了什么,只要在不怎么赔钱的情况下把用户当‘爷’一样伺候好了,‘爷’最后怎么会不给你点钱呢?”

小米的粉丝经济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链条。

小米与供应商、服务商、物流商等合作伙伴也是另外一种社交网络。与用户之间的社交网络一样,关键在于实现价值交付。

小米手机用户分为三类:一类是会玩手机的发烧友;一类是被核心发烧友直接影响带入的消费者;还有一类是受到品牌社会化影响而加入购买的。

对小米来讲,最核心的圈子是50万个核心用户,构成了小米的最核心的价值。他们普遍买过好几款小米的产品,一直关注小米的产品,一直通过MIUI论坛、微博、微信、QQ空间等社交平台与小米进行互动的用户。这50万用户可以影响5000万用户,算第二层,是小米产品的一般用户;最外一层则是小米的潜在用户,小米希望里面两层用户影响他们。

在小米公司,无论刚上班的年轻员工,还是上了年纪的老科学家,比如周光平(小米联合创始人)博士,都要泡论坛,玩微信,上微博,与米粉互动。

“小米手机可以刷MIUI,可以刷安卓原生态,还可以刷点心操作系统。”黎万强说,MIUI的开发原则是市面上哪一款手机卖得最火,MIUI就会去做适配,“三星Galaxy II发布的时候,我们最先去做适配。我们对合作的心态足够开放”。

MIUI通过自己的方式黏住一部分用户,米聊目前总体用户1500万,每天有几百万活跃用户,这与过亿用户的微信相比显然过于微小。尽管如此,黎万强认为,单独从米聊这款通信工具来讲,面对腾讯这样的巨头,仍然存在弯道长跑的机会,小米公司内部对米聊的态度仍是加倍投入。“在WIFI环境下,免费通信是必然趋势,米聊这样的即时通信工具一定是标配。”黎万强说。

“小米在全国有32家小米之家,在新媒体营销环境下,他们作了很好的线下延伸。其实这就是动员,我一天到晚琢磨说,我创业没钱,也没多少个人,我们怎么动员足够多的人,帮助我们把产品做好。最后全世界的‘米粉’帮我翻译了25个国家的语言版本,帮我在17个国家建立了办事站,帮助我做了一千套主题,一万种问答方案,帮助我在我的论坛里发1.3亿帖,小米论坛每天20万帖,我估计在整个互联网上,比我们规模大的应该不多了。我们在互联网上,把人民群众全部发动起来。”雷军说。

小米的成功,不仅是粉丝经济的成功,也是营销的一次革命。

《哈佛商业评论》曾经有一篇文章:《传统营销已死》,认为包括广告宣传、公共关系、品牌管理以及企业传媒在内的传统营销手段都已经失效。很多还在这一行的人们似乎还没有意识到,他们所在的部门或者组织已经只剩下躯壳了。而建立于同伴影响力和社区导向的新型营销手段已经登上舞台,通过真正的顾客关系,它将为企业创造持续的增长。很显然,小米手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

小米的初步成功,从某种程度上说是粉丝经济学的胜利。小米,不仅制造了一款火爆的手机,也必将开启一个营销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