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雷军:创业没有时间表 » 雷军:创业没有时间表全文在线阅读

《雷军:创业没有时间表》在关键的事情上去突破

关灯直达底部

当初雷军投资优视科技的时候,果断地砍掉了中国移动一个1500万元的大单,雷军如此解释:“天天做点小生意,这个公司怎么做大?我告诉他们,假如干的话,跟我说未来两年内需要多少钱,我投资,只要他们聚焦在关键事情上去突破。我希望创业者能够真正冷静下来想一想,未来五年,大的机会是什么?想清楚了,轻装上阵,然后聚焦,立下建立一家伟大公司的目标,在经历坎坷的时候,能够不放弃,坚持走下去。”

成功的经验往往是以失败的教训做背书的。

早在金山的时候,雷军他们开发的是Windows下的电子表格,接着珠海金山开始做Windows平台金山皓月,随后又做了WPS for Windows。回想起那段经历,雷军感慨颇多:“我们在Windows上的动作太自负了一点,一大群能干的人感觉自己无所不能。产品设计得极其庞大,事后想一想这么多人集中做WPS for Windows会是一个多好的结果,或者先做个中文平台和中文之星也有一争。”

能干的人很多,下的功夫很大,期望值很高,但1995年的市场现实给雷军们朝头泼了一盆冷水。

在营销上,雷军也犯了致命的错误。“我们以为不用WPS商标,我们照样能够成功。仅仅是出于营造一种全新的感觉,我们没有沿用WPS这个商标,我们就认为自己当时干的就是开天辟地的事情,故产品曰‘盘古’。当时没有市场经验,以为做市场就是连篇累牍地登广告,至于广告上刊登什么内容都不重要。看我们当时的广告,读者可能连我们说的是什么都不明白。”

什么都干,没有重点,产品线太长,不能在重点上突出,这是多数公司的毛病。在营销上,试图把所有的东西都告诉客户,结果多了,不仅把握不住重点,最终客户一头雾水,什么都没听懂。

做市场其实就是磨针,要始终保证有一个锋利的针尖。

以地球上的物种来比喻,任何物种都不会无限度地长大,因为地球所提供的环境决定了他们所能长到的极限。作为企业也是如此,永远不会诞生一个所向无敌的巨无霸企业。大企业有大企业的优势,小企业当然也有小企业的生存空间。

作为世界级企业的宝洁公司,在物流解决方面堪称典范,而它的物流却是由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宝供所提供。

任何一家企业,都不会因为财大气粗而在竞争中取胜,而是以在竞争中的比较优势获胜。大企业,由于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很容易会让细节变得粗糙。所以,任何行业中的企业,都有自己的局限。

大企业的局限,就是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有生存空间,并不一定有生存能力。任何一家企业的生存能力,是由竞争对手决定,而不是由自己决定。在一个竞争的环境当中,一切优势都是比较优势。

雷军曾经跟旺旺雪饼的一个高管进行过一番对话:“他说我们现在卖的产品是40年前做的旺旺雪饼,我一听晕了,说我们现在要开发产品再卖40年,天啊,我一想40年以后,我已经85岁了。我们的产品,小米刚上市3天,新产品什么时候卖呢,我说刚能卖点东西了,大家就会说这个小米已经过时了,你说我们处于一个什么样的行业里面,我真的很羡慕卖水的、卖雪饼的、卖旺旺小馒头的,30年前的,对吗?你们不觉得这是最好的生意吗?为什么要去买点旺旺的股票存着,因为它还可能再卖40年,这个太恐怖了,所以最好的生意是越简单越好,你要仔细想,你说你卖的产品是什么,纯净水,什么都没有,纯净水里面可不是什么都没有吗?我们过滤一下就是纯净水了,你说这个怎么卖,人家成为首富是有道理的,就是因为简单,所以很难做,一个人能把简单的东西做好是最难的。”

把简单的东西做好,在关键的事情上去突破,产品才能尖锐,才能刺破市场。在雷军看来,不仅产品要如此,公司的所有事务,都要抓住重点,实现突破。

事实上,小米的逆袭让很多人感觉匪夷所思,甚至看不懂。这不是一家公司的故事,而是一个新的生存法则,一个用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企业的全新玩法。

小米野蛮生长称得上是传奇:它开创了一个新的品类“互联网手机”,也为互联网改造传统产业提供了一个千亿级的产业方向;刷新了中国互联网公司的成长速度,3年时间,销售收入破百亿元;创造了一个新的品牌模式,不花钱,甚至很少投放广告竟然快速打造了一个三线城市都熟知的品牌;通过“发烧友手机”的定位,实现去山寨化,成为并列于一线厂商如苹果、三星的手机品牌。

做到如此成绩,小米的掌门人雷军在小米主要管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产品。所有产品,只有他看过的才能上架,任何细节都要过,字号放大一点,缩小一点都需要雷军看过。第二件事是雷军把20%的时间花在论坛和微博上,在各种通讯工具上看用户的反馈,所以雷军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是在做这两件事情。

之所以会投入如此多的精力和热情来做小米,主要还是雷军喜欢做产品,就是喜欢这些东西。此外,雷军还强调小米是一家不洗脑、不开会、没有KPI、不需要打卡的公司。这主要得益于小米在招聘时有着严格把控,他表示,小米将驱动力下沉。小米90%以上都是工程师,很多决策都是由工程师来决定的。而合伙人和团队管理人主要负责监督和把控。

在雷军看来,产品非常重要,所以,需要在产品上倾注精力。

小米这种互联网手机,是一个高度注重用户体验的产品。所以,小米在用户体验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迭代开发。

今天传统企业还在用非常传统的手段细分消费者,比如男女性别、代际等等,事实上,消费心理、价值主张和兴趣爱好才是真正的关键,小米抓住的是科技消费群体中的“精众”,“精众”在引领大众时尚,建构大众文化。

专注精品战略,制造稀缺效应。传统科技企业,每年制造若干产品,但是每个产品无一亮点,小米学习苹果,每年只做一款产品,并将体验做到极致。这种“聚焦精品”的策略,实际上也是一种单品带来的聚光灯效应,小米将这点发挥到最大化。同时,由于只专注一个核心产品,因此制造稀缺性,也让产品的营销本身带有很强的神秘色彩,这点在乔布斯时代的苹果也一样的被充分利用。让消费尖叫的产品,一定是精品,而不是随处可见的,距离让产品更有价值。

消费者越是个性化细分的时候,越需要聚焦。传统制造业尽管有细分,但是这种细分都是粗放的,试图多产品满足所有的消费者,实际上最终却无法实现与消费者的对应,砍掉那些没必要的重复的产品,聚焦精品,才能赢得粉丝。

针必须有尖,刀必须有刃,做产品,必须聚焦,在关键的事情上去突破,才能真正实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