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今医统大全 » 古今医统大全全文在线阅读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二十三 脾胃门·倦怠嗜卧门·内伤门

关灯直达底部

[卷之二十三/脾胃门] 病机

经脉别论曰∶食入于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入于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流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平人气象篇曰∶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即死,脉无胃气亦死。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藏脉不得胃气也。

玉机真藏篇岐伯曰∶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脏气者,不能自至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

灵兰秘典篇岐伯曰∶脾胃者,仓禀之官,五味出焉。

六节藏象篇曰∶脾胃大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能化槽粕转味而出入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

谷入于胃,脉道乃行。水入于经,其血乃成。

安谷则昌,绝谷则亡。

饮食劳倦则伤脾。脾伤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

藏气法时论曰∶脾病者,身重善饥肉痿,足不收,行善螈,脚下痛。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取其经,太阴阳明少阴血者。又曰∶病在脾,愈于秋;秋不愈,甚于春;春不死,持于夏,起于长夏。禁温食饱食湿地濡衣。脾病者,日慧,日出甚,下晡静。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

[卷之二十三/脾胃门] 病机

又云∶脾胃虚,则五脏六腑、十二经十五络、四肢百骸皆不得营运之气,而百病生焉。又云∶脾胃虚,则元气不足,而诸病变生。又云∶脾胃虚则九窍不通。

春甫读东垣诸论,详明《内经》论百病皆由上、中、下三焦元气虚惫,及形气两虚,则百病变生。东垣发挥脾胃不足而不能充实三焦,百病之所由生也,故着《脾胃论》、《内外伤辨》,叮咛恳切,以祛千载之惑,诚有功于生民,发《内经》之秘,开世医之盲也。奈何今之医者习矣不察,惟执成方指病用药,如刻舟求剑何异哉?病之疑似,虚实悬壤。不察元气,不知脾胃致病之源,而惟以瞑眩之药攻病之标,反伤元气。甚至脾胃大坏,谷气绝亡,恬不知觉,而犹谓病之不去,是吾忧也。殊不忧绝谷则死,与病愈之迟速,孰为重轻?世医之昏庸,学术不工,反致误人之命有如此。噫!孰从而知之?此春甫所以克己用功,私淑老人之旨,超脱凡俗,极登万仞,探本穷源,深得脾胃元气之妙,故投之所向,无不如意。

非敢狂妄自矜,实有以得其要领者,所以发辞不觉自露圭角,好生君子幸其鉴诸。

[卷之二十三/脾胃门] 病机

汉张仲景着伤寒论,专以外伤为法。其中顾盼脾胃元气之秘,世医鲜有知之。观其少阳证,小柴胡汤用人参,则防邪气之入三阴,或恐脾胃稍虚,邪乘而入,必用人参甘草固脾胃以充中气,是外伤未尝不内因也。至于阳毒升麻汤、人参败毒散、化斑汤、黄连汤、知母葛根汤、白通汤、理中汤、炙甘草汤、橘皮汤、五味子汤、栝蒌根汤、建中等汤,未尝不用参以治外感,可见仲景公之立方神化莫测。

或者只以外伤是其所长,而内伤非所知也。此减不知公之论也。何今世之医不识元气之旨!惟见王纶《杂着》戒用人参之谬说,执泥不移,乐用苦寒攻泄病之标,以至误苍生,死于非命,抑何限耶?间有病家,疑信相半,两弗之从,但不速其死耳,直以因循俟其元气自尽,终莫之救而毙者,可谓知乎?况斯世斯时,人物剧繁,禀气益薄,兼之劳役名利之场,甚至蹈水火而不知恤,耽酒色以竭其真。不谓内伤元气,吾弗信也。观其杂病,稍用攻击而脾胃遂伤,甚则绝谷而死者,可以类推矣。

[卷之二十三/脾胃门] 病机

胃中元气盛,则能食而不伤,过时而不饥。脾胃俱旺,则能食而肥;脾胃俱虚,则不能食而瘦;或少食而肥,虽肥而四肢不举,盖脾实而邪气盛也。又有善食而瘦者,胃中伏火邪于气分则能食,脾虚则肌肉削,即食也。叔和云∶多食亦饥者虚,此之谓也。

夫饮食不节则胃病,胃病则气短,精神少而生大热。有时而显火上行独燎其面。《黄帝针经》云∶面热者,足阳明病。胃既病,则脾无所禀受。脾为死阴,不主时也,故亦从而病焉。

形体劳役则脾病,脾病则怠情嗜卧,四肢不收,大便泄泻。脾既病,则胃不能独行津液,故亦从而病焉。

大抵脾胃虚弱,阳气不能生长,是春夏之令不行,五脏之气不生。脾病则下流乘肾,土克水则骨乏无力,是为骨蚀,令人骨髓空虚,足不能履地。是阴气重叠,此阴盛阳虚之证。大法云∶汗之则愈,下之则死。若用辛甘之药滋胃,当升当浮,使生长之气旺,言其汗者,非正发汗也,为助阳也。

夫胃病其脉缓,脾病其脉迟。且其人当脐有动气,按之牢若痛,若火乘土位,其脉洪缓,更有身热,心中不便之证。此阳气衰弱,不能生发,不当于五脏中用药法治之,当从脏气法时论中升降浮沉补泻法用药耳。若脉缓,病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或大便泄泻,此湿胜,从平胃散。若脉弦气弱自汗,四肢发热,或大便泄泻,或皮毛枯槁发落,从黄建中汤。脉虚血弱,于四物汤中摘一味或二味,以本显证中加之。或真气虚弱及气短脉弱,从四君子汤。

或渴或小便闭涩赤黄多少,从五苓散去桂摘二味加正药中。

以上五药当于本证中随所兼见证加减。假令表虚自汗,春夏加黄,秋冬加桂。如腹中急缩,或脉弦,加防风;急甚加甘草,腹中窄狭或气短者亦加之,腹满气不转者勿加。

虽气不转,而脾胃中气不和者勿去,但加浓朴以破滞气。然亦不可多用,于甘草五分中加一分可也。腹中夯闷,此非腹胀,乃散而不收,可加芍药收之。如肺气短促或不足者,加人参、白芍药。中焦用白芍药,则脾中升阳,使肝胆之邪不敢犯也。腹中窄狭及急缩者去之,及诸酸涩药亦不可用。腹中痛者加甘草、白芍药。甘草作甘,甘者己也。曲直作酸,酸者甲也。甲己化土,此仲景妙法也。腹痛兼发热,加黄芩。恶寒或腹痛觉寒,加桂。怠惰嗜卧有湿,胃虚不能食,或沉困,或泄泻,加苍术。自汗加白术。小便不利加茯苓,渴亦加之。气弱者加白茯苓、人参。气盛者加赤茯苓、缩砂仁。气复不能转运有热者,微加黄连,心烦乱亦如之。

小便少者加猪苓、泽泻。汗多津液竭者勿加之,是津液还入胃中欲自行也。不渴而小便闭塞不通,加炒黄柏、知母。小便涩者加炒滑石,小便淋涩者加泽泻。且五苓散治口渴而小便不利,无恶寒者不得用桂。不渴而小便自利,妄见妄闻,乃瘀血证,用炒黄柏、知母以除肾中燥热。

窍不利而淋加泽泻、炒滑石。只治窍不利者,六一散中加木通亦可。心脏热者用钱氏方中导赤散。中满而腹胀者加浓朴。气不顺加橘皮。气滞加青皮一、橘皮三。气短小便利者,四君子汤中去茯苓加黄以补之。如腹中气不转者,更加甘草一半。腹中刺痛,或周身痛者,或里急者,腹中不宽快是也。或虚坐而大便不得者,皆血虚也,血虚即里急。或血气虚弱而目睛痛者,皆加当归身。头痛者加川芎。若头痛加细辛,此少阴头痛也。发脱落及脐下痛,加熟地黄。

予平昔调理脾胃虚弱,于此五药中加减。如五脏证中互显一二证,各对证加药,无不验。然终不能使人完复。后或有因而再至者,亦由督任冲三脉为邪,皆胃气虚弱之所致也。

法虽根据证加减,立方料病,不根据《素问》法度耳。是以检讨《素问》《难经》及《黄帝针经》中说脾胃不足之源,乃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当从六气不足升降浮沉法,随证用药治之。

盖脾胃不足,不同余脏,无定体故也。

其治肝心肺肾,有余不足,或补或泻,惟益脾胃之药为切。经言∶至而不至,是为不及,所胜妄行,所生受病,所不胜乘之也。至而不至者,谓从后来者为虚邪,心与小肠来乘脾胃也。脾胃肺中见浮大而弦,其病或烦躁闷乱,或四肢发热,或口苦舌干咽干。盖心主火,小肠主热,火热来乘土位,乃湿热相合,故烦躁闷乱也。四肢者,脾胃也。火乘之,故四肢发热也。饮食不节,劳役所伤,以致脾胃虚弱,乃血所生病,主口中津液不行,故口干咽干也。病患自以为渴,医者治以五苓散,谓止烦渴而反加渴燥,乃重竭津液以致危亡。经云∶虚则补其母,当于心与小肠中以补脾胃之根蒂也。甘温之药为之主,以苦寒之药为之使,以酸味为之臣佐。

以其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心火旺,则肺金受邪。金虚则以酸补之,次以甘温及甘寒之剂,于脾胃中泻心火之亢盛,是治其本也。

所胜妄行者,言心火旺,能令母实。母者肝木也。肝木旺,则挟火势,无所畏惧而妄行也。故脾胃先受之,或身体沉重,走注疼痛。盖湿热相搏,而风热郁而不得伸,附着于有形也。

或多怒者,风热下陷于地中也,或目病而生内障者。脾裹血,胃主血,心主脉。脉者血之府也。或云∶心主血。又云∶肝主血。肝之窍开于目也。或妄见妄闻起妄心,夜梦亡人,四肢满闭转筋,皆肝木太盛而为邪也。或生痿,或生痹,或生厥,或中风,或生怒,或作肾痿,或为上热下寒,为邪不一,皆风热不得升,而木火遏于有形中也。

所生受病者,言肺受土火木之邪,而清肃之气伤,或胸满少气短气者。肺主诸气,五脏之气皆不足而阳道不行也。或咳嗽寒热者,湿热乘其内也。

所不胜乘之者,水乘木之妄行而反来侮土。故邪入心为汗,入肝为泣,入脾为涎,入肺为痰为嗽为涕为嚏,为水出鼻也。一说下元土盛克水,至督任冲三脉盛,火旺煎熬,令水沸腾而乘脾肺,故痰涎唾出于口也。下行为阴汗,为外肾冷,为足不任身,为脚下隐痛。或水附木势,而上为眼涩,为眵,为冷泪。此皆由肺金之虚而寡于畏也。

夫脾胃不足,皆为血病。是阳气不足,阴气有余。故九窍不通。诸阳气根于阴血中,阴血受火邪则阴盛,阴盛则上乘阳分而阳道不行,无生发升腾之气也。夫阳气,走空窍者也;阴气,附形质者也。如阴附于土,阳气升于天,则各安其分也。

今所立方中有辛甘温药者,非独用也;复有甘苦大寒之剂,亦非独用也。以火酒二制为之使,引苦甘寒药至顶而复入于肾肝之下,此所谓升降浮沉之道,自偶而奇,奇而至偶者也。(阳分奇,阴分偶。)泻阴火以诸风药,升发阳气,以滋肝胆之用,是令阳气生,上出于阴分。末用辛甘温药按其升药,使大发散于阳分,而令走九窍也。

且饮食入胃先行阳道,而阳道升浮也。浮者,阳气散满毛皮,升者充塞头顶,则九窍通利也。

若饮食不节,损其胃气,不能克化,散于肝,归于心,溢于肺。食入则昏冒欲睡,得卧则食在一边,气暂得舒。是知升发之气不行者,此也。

经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病患饮入胃,遽觉至脐下,便欲小便。由精气不输于脾,不归于肺,则心火上攻,使口燥咽干,是阴气太盛,其理甚易知也。况脾胃病则当脐有动气,按之牢若痛。有是者,乃脾胃虚;无是,则非也,亦可作明辨矣。

[卷之二十三/脾胃门] 病机

太阴阳明论云∶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生病而异者,何也?岐伯曰∶阴阳易位,更虚更实,更逆更从,或从内,或从外,所从不同,故病异名也。帝曰∶愿闻其异状也。

岐伯曰∶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虚。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脏。入六腑,则身热不得时卧,上为喘呼;入五脏,则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故喉主天气,咽主地气。故阳受风气,阴受湿气。阴气从足上行至头,而下行从臂至指端。阳气从手上行至头,而下行至足。故曰∶阳病者,上行极而下;阴病者,下行极而上。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帝曰∶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岐伯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

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帝曰∶脾不主时,何也?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脾脏者,常着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

阴阳应象论曰∶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

玉机真藏论曰∶脾太过则令人四肢不举,其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名曰重强。

又通评虚实论曰∶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

调经论曰∶形有余则腹胀,泾溲不利;不足则四肢不用。

又气交变大论曰∶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民病腹痛清厥意不乐,体重烦冤。

甚则肌肉萎,足痿不收,行善,脚下痛,饮发中满食减,四肢不举。又云∶岁土不及,风乃大行,霍乱体重腹痛,筋骨繇复,肌肉酸,善怒。又云∶咸病寒中,复则收政严峻,胸胁暴痛,下引小腹,善太息,虫食甘黄,气客于脾,民食少失味。

五常政大论曰∶有太过不及,太过者,薄所不胜乘所胜也;不及者,至而不至,是为不及,所胜妄行,所生受病,所不胜乘之也。

仲景云∶人受气于水谷以养神,水谷尽而神去。故云∶安谷则昌,绝谷则亡。水去则荣散,卫消,神无所根据。又云∶水入于经,其血乃成。谷入于胃,脉道乃行。故血不可不养,卫不可不和。血温卫和,得尽天年矣。

[卷之二十三/脾胃门] 脉侯

《内经》曰∶脾胃者,土也,孤脏以灌四傍者也。善者不得见,恶者可见。其来如水之流,此谓太过,病在外;如鸟之啄,此谓不及,病在中。太过则令人四肢不举,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

脉不得胃气者,肝不弦肾不石也。

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上部有脉,下部无脉,为食塞胸中,宜吐之。寸口洪大,按之反涩,尺脉亦微而涩,或寸口紧如转索,左右无常,或滑而数者下之。或浮而滑,凡脉沉,病若伤寒者,宿酒,宜下。短疾而滑,酒病。

浮细而滑,伤饮。气口紧盛,或浮细而滑疾,皆伤饮食。

关沉而滑为食不消。上关沉迟为脾胃虚寒。右手脉紧盛者伤食。两关弦大者,主脾胃饱胀。腹饱胀而脉细者危,浮大者可治。

上关脾胃所主,其脉缓大为土气冲和,百病不生。但有浮沉洪细长短滑涩,则各司其病,宜按脉对证而调治之。如脾胃脉弦而紧者,则是木邪刑土,脾胃有积,或痛或胀。(宜保和丸中加柴胡、川芎、骨皮之类,制肝木也。)洪大者则胃中有火。(治宜泻黄散承气汤之类。)滑大者则是痰饮。(宜二陈橘半枳术丸之类,气不利上急者可吐。)涩者则是气血两虚。

(宜八珍汤或异功散加当归、生地黄之类。)短涩之脉,若在前短为外,以候胃,主胃弱病;(不思食,恶心呕吐,或恶闻食气者皆是也。)在后短为内,以候脾,主脾病。(胸膈作胀,食下不化反泄泻之类皆是也。)

[卷之二十三/脾胃门] 治法

百凡治病,胃气实者攻之则去,而疾恒易愈;胃气虚者攻之不去。盖为本虚,攻之而胃气益弱,反不能行其药力,而病所以自如也,非药不能去病也,主气不行药力故也。

若峻攻之则元气伤而病益甚。若不知机,攻尽元气则死矣。如虚热者服寒凉之药,而热反盛何也?经曰∶服寒而反热者奈何?岐伯曰∶不味旺味,是以反也。胃气实者,虽有病,不攻自愈。故中医用药亦尝效焉。观夫藜藿野人尝病不药自愈可知矣。故云;治病不察脾胃之虚实,不足以为太医。

[卷之二十三/脾胃门] 治法

夫饮食入胃,阳气上行,津液与气入于心,贯肺,充实皮毛,散于百脉。脾禀气于胃,而浇灌于四傍,荣养气血者也。今饮食损胃,劳倦伤脾。脾胃虚则火邪乘之,而生大热,当先于心病补脾之源。盖土生火,兼于脾胃中泻火之亢甚,是先治其标,后治其本也。

且湿热相合,阳气日以虚。阳气虚则不能上升,而脾胃之气下流并于肾肝,是有秋冬而无春夏。春主升,夏主浮。在人则肝心应之,弱则阴气盛,故阳气不得经营。经云∶阳本根于阴,惟泻阴中之火,味薄风药升发以伸阳气,即阴气不病,阳气生矣。传云∶履端于始,序则不愆。正谓此也。

四气调神大论云∶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在人则缘胃虚以火乘之,脾胃为劳倦所伤,则气耗而心火炽动,血脉沸腾则血病而阳气不治,阴火乃独炎上而走于空窍,以致燎于周身。反用热药以燥脾胃,则谬之谬也。

胃乃脾之刚,脾乃胃之柔,表里之谓也。饮食不节,则胃先病,脾无所禀而后病。劳倦则脾先病,不能为胃行气而后病。其所生病之先后虽异,其受邪则一也。胃为十二经之海,十二经皆禀血气滋养于身。脾受胃之禀,行其气血也。脾胃既虚,十二经之邪不一而出。假令不能食而肌肉削,乃本病也。其右关脉缓而弱,本脉也。而本部本证脉中兼见弦脉,或见四肢满闭,淋溲便难转筋一二证,此肝之脾胃病也,当于本经药中加风药以泻之。本部本证脉中兼见洪大,或见肌热烦热,面赤而不能食,肌肉消一二证,此心之脾胃病也,当于本经药中加泻心火之药。本部本证脉中兼见浮涩,或见气短气上,喘咳痰盛皮涩一二证,此肺之脾胃病也,当于本经药中兼泻肺之体及补气之药。本部本证脉中兼见沉细,或见善恐欠之证,此肾之脾胃病也,当于本经药中加泻肾水之浮,乃泻阴火伏炽之药。

经云∶病有逆从,治有反正。除四反治法,不须论之。其下云∶惟有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其注者以阳明在上,中见太阴;厥阴在上,中见少阳为说。予独谓不然。此中非中外之中也,亦非上中之中也,乃不定之辞,盖欲人临病消息酌中用药耳。以手足阳明厥阴者,中气也,在卯酉之分,天地之门户也。春分秋分,以分阴分阳也,中有水火之异者也。况乎厥阴为十二经之领袖,主生化阴阳;足阳明为十二经之海,主经营之气,诸经皆禀之。言阳明厥阴与何经相并而为病,酌中以用药,如权之在衡,在两则有两之中,在斤则有斤之中也。所以言此者,发明脾胃之病,不可一例而推之,不可一途而取之,欲人知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毫厘之失,则灾害立生。假如时在长夏,于长夏之令中立方,谓正当主气衰而客气旺之时也。后之处方者,当从此法加时令药,名曰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卷之二十三/脾胃门] 治法

凡治病服药,必知时禁、经禁、病禁、药禁。

夫时禁者,必本四时升降之理,汗下吐利之宜。大法春宜吐,象万物之发生,耕耨科斫,使阳气之郁者易达也。夏宜汗,象万物之浮而有余也。秋宜下,象万物之收成,推陈致新,而使阳气易收也。冬周密,象万物之闭藏,使阳气不动也。夫四时阴阳者,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逆其根,伐其本,坏其真矣。又云∶用温远温,用热远热,用凉远凉,用寒远寒,无冀其胜也。故冬不用白虎,夏不用青龙;春夏不服桂枝,秋冬不服麻黄,不失气宜。如春夏而下,秋冬而汗,是失天信伐天和也。有病则从权,过则更之。

经禁者,足太阳膀胱经为诸阳之首,行于背,表之表。风寒所伤则宜汗,传入本则宜利小便,若下之太早,必变证百出,此一禁也。足阳明胃经行身之前,主腹满胀大便难,宜下之。

盖阳明化燥火,津液不能停,禁发汗利小便,为重损津液,此二禁也。足少阳胆经行身之侧,在太阳阳明之间,病则寒热往来,口苦胸膈痛,祗宜和解。且胆者无出无入,又主生发之气。下则犯太阳,汗则犯阳明,利小便则使生发之气反陷入阴中,此三禁也。三阴非胃实不当下,为三阴无传本,须胃实得下也。分经用药,有所据焉。

病禁者,如阳气不足阴气有余之病,则凡饮食及药,忌助阴泻阳。诸淡食及淡味之药,泻升发以助收敛也。诸苦味皆沉,泻阳气之散浮,诸姜、附、官桂辛热之药,及湿面酒火料物之类,助火而泻元气,生冷硬物损阳气,皆所当禁也。如阴火欲衰而退,以三焦元气未盛,必口淡,如咸物亦所当禁。

药禁者,如胃气不行,内亡津液而干涸,求渴饮以自救,非渴也,乃口干也;非温胜也,乃血病也,当以辛酸益之,而淡渗五苓之类,则所当禁也。汗多,禁利小便;小便多,禁发汗;咽痛,禁发汗利小便。若大便快利,不得更利;大便秘涩,以当归、桃仁、麻子仁、郁李仁、皂角仁和血润肠。如燥者,则所当禁者。吐多,不得复吐,如吐而大便虚软者,此上气壅滞,以姜、橘之属宣之。吐而大便不通,则利大便,上药则所当禁也。诸病恶疮及小儿斑后大便实者,亦当下之,而姜橘之类则所当禁也。又如脉弦而服平胃散,脉缓而服黄建中汤,乃实实虚虚,皆所当禁也。

人禀天之湿化而生胃也。胃之与湿,其名虽二,其实一也。湿能滋养于胃,胃湿有余亦当泻湿之太过也。

胃之不足,惟湿物能滋养。仲景云∶胃胜思汤饼,而胃虚思汤饼者,往往增剧。湿能助火,火旺郁而不通,主大热。初病火旺,不可食以助火也。察其时,辨其脉,审其病而后用药,四者不失其宜则善矣。

[卷之二十三/脾胃门] 治法

阴阳应象论曰∶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人六腑。痹论曰∶阴气者,静则神脏,躁则消亡。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此乃混言之也。分之为二,饮也,食也。

饮者,无形之气也。(饮亦不可谓无形也,伤饮者当利小便也。)因而大饮则气逆,形寒饮冷则伤脾,病则为喘咳,为肿满,为水泻。轻则当发汗利小水,使上下分消其湿,解酲汤、五苓散、生姜、半夏、枳实、白术之类是也。如重而蓄积肿满者,芫花、大戟、甘遂、牵牛之属利下之。此其治也。

食者,物也,有形之血也。(食亦不必谓血也,消导之使不停也。)生气通天论云∶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为痔。又云∶食伤太阴厥阴,寸口大于人迎两倍三倍者,或呕吐,或痞满,或下利肠,当审寒热轻重而治之。轻则内消,(枳术丸、保和丸之类是也。)重则阴下,(感应丸、集香丸之类是也。)如伤寒物者,半夏、神曲、干姜、三棱、广术、巴豆之类主之;如伤热物者,枳实、白术、青皮、陈皮、麦芽、黄连、大黄之类上之。亦有宜吐者,阴阳应象论云∶在上者,因而越之,瓜蒂散之属主之。然而不可过剂,过剂则反伤脾胃。盖先因饮食自伤,又加之以药太过,故脾胃复伤而气不能化食,愈难消矣,渐至羸困。

故五常政大论云∶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小毒治病,十去其八。凡毒治病,不可过之。此圣人之深戒也。

[卷之二十三/脾胃门] 治法

治饮食伤,当问病患从来禀气盛衰,所伤寒物热物,是喜食之耶,不可顿服破气之药;若乘饮困而伤之耶,当益胃气;或为人所勉劝强食之,宜损血而益气也。(损血益气,则消导之而助脾胃之气。)诊其脉候,伤在何脏,可与对病之药,岂可妄泻天真生气以轻丧身乎?且如先食热物而不伤,继之以寒物,因后食致前食亦不消化而伤者,当问热食寒食孰多孰少,斟酌与药,无不当矣。譬如伤热物二分,寒物一分,则当用寒药二分,热药一分,相合而与之,则荣卫之气必得周流。更有或先饮酒而后伤寒冷之食,及伤热食冷水,如此不等,皆当验其节次所伤之物,约量寒热之剂,对证与之,无不取效。

[卷之二十三/脾胃门] 治法

凡医者治饮食伤,不问虚实,遽用集香感应等丸大热药之类下之。大便下则物去,遗留食之热性、药之热性,重伤元气则七神不藏。经云热伤寒,正此谓也。其人必无气以动而热困,四肢不举,传变诸病,不可胜数,使人真气日以衰矣。

若伤生冷硬物,世医或用大黄、牵牛寒药投之,随药下而所伤之物去矣,遗留食之寒性、药之寒性,重泻其阳。阳去则皮肤筋肉血脉无所根据倚,便为虚损之证。论言及此,令人寒心。

夫辛薄之药味,无故不可乱服,非牵牛而已。至真要大论云∶五味入口,各先逐其所喜攻。

攻者,克伐泻也。辛味下咽,先攻泻肺之五气。气者,真气元气。其牵牛之辛辣猛烈,伤人尤甚。饮食所伤肠胃,当以苦泻其肠胃可也。肺与元气何罪之有?用牵牛之罪有五,此其一也。

况胃主血,所生病为所伤物者,有形之物也,皆是血病,泻其气,其罪二也。且饮食伤之于中焦,止合克化消导其食,重泻上焦肺中已虚之气,其罪三也。食伤肠胃,当塞因塞用,又曰寒因寒用,枳实、大黄苦寒之物以泄有形是也。反以辛辣牵牛散泻真气,大禁四也。殊不知《针经》有云∶外来客邪风寒伤人五脏。若误泻胃气必死,误补亦死。其死也无气以动,故静。若内伤脾胃,而反泻五脏必死,误补亦死。其死也阴气有余,故躁。今内伤肠胃,是谓六腑不足之病。反泻上焦虚无肺气。肺者,五脏之一数也。虽不即死,若更旬日之间,必暗损人寿数。谓如人寿应百岁,为牵牛之类朝伤暮损,其元气消耗,不得终其天年。故经云∶安谷者昌,失谷者亡,此之谓也。

[卷之二十三/脾胃门] 治法

《病源》云∶宿食不消,由脏气虚弱,寒气在于脾胃之间,故使谷不化也。宿谷未消,新谷又入,脾气既弱,不能磨之,则经宿不消,令人腹胀气喘,噫气醋心,时复憎寒壮热头痛,如疟之状,又似外感伤寒。寸口脉浮大,按之涩,尺脉亦微而涩者,则宿食不消也。

[卷之二十三/脾胃门] 治法

夫酒者大热有毒,气味俱阳,只宜发散,汗出则愈矣。此最妙法也。其次莫如利小便。

二者乃上下分消其湿,何酒病之有?病者往往服酒丸大热之药下之,又有用牵牛、大黄下之者。是无形元气受病,反下有形阴血,乖误甚矣。酒性大热,已伤元气,而复重泻之,况又损肾水。真阴及有形阴血俱为不足。如此则阴血愈亏,真水愈弱。阳毒之热大旺,反增其阴火,是谓元气消亡,七神何根据?折人长命,不然则虚损之病成矣。《金匮要略》云∶酒疸下之,久久为黑疸,慎不可犯此戒。无越上下分消其湿,葛花解酲汤主之。

[卷之二十三/脾胃门] 治法

丹溪曰∶伤食必恶食,气口脉必紧盛,胸膈必痞塞,亦有头痛发热者,但身不痛耳。

[卷之二十三/脾胃门] 治法

凡饮食停滞不化而发热者,气口脉(即右寸也)必紧盛,或右关短而滑也。痞恶食,或噫气作酸,或恶闻食气,或欲吐不吐,或恶心,或短气痞塞,或胃口作疼,或下按之则痛,此皆食停之候。如停食而又感寒者,则两寸俱大也。外证头痛身热拘急,中脘痞闷,或呕吐,或痛者,宜藿香正气散,或人参养胃汤加香附、砂仁之类。若因食肉伤,加山楂;米面伤,加神曲麦芽;生冷肉食果子之类伤,加草果、砂仁、青皮、枳实,酒食伤,加葛根、紫苏、砂仁、乌梅、枳实。若憎寒壮热者用此二方。若以发热无汗,必须先解其外,以十味芎苏散汗之;身体疼痛发热者,人参羌活汤加葛根、葱白、生姜以汗之,然后消其食也。

如食在膈上,未入于胃者,可吐之。如不可吐,则消导之,待食下入胃,变化糟粕,外证以解,乃可下也,宜三物浓朴汤。热多者,大柴胡汤加浓朴下之。

治挟食伤寒,不可先攻其食,且先发散寒邪,次与消导。尤宜究其所伤之物,分其寒热轻重而施治。如初得,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人当吐,不吐者死,宜瓜蒂散。轻则内消,缩砂、神曲是也;重则下之,承气汤是也;寒则温之,半夏、干姜、三棱、莪术是也;热则寒之,大黄、黄连、枳实、麦芽是也。

积饮不行,或大饮而气逆,或寒冷而伤肺,病则喘咳痰涎水肿。轻则取汗利小便,使上下分消其湿,解酲、五苓、半夏、术、壳之类;重则蓄积为满,三花、神佑之属,须各从其类也。

恶食者,胸中有物,宜导痰补胃,二陈加白术、川芎、苍术;闻食气则呕者,二陈加砂仁、青皮。

忧郁伤脾,不思饮食,炒黄连、酒炒芍药、香附加青绿豆九米姜汁浸炊饼为丸。

越曲丸,治食郁。(方见郁门。)食后感寒,宿食不消,用丁香、砂仁、荜澄茄以温之。

食不消,须用枳实、神曲。若壮热,以黄连、枳实消导之;弱者,以白术、陈皮、山楂、神曲、麦芽补而泻之。

[卷之二十三/脾胃门] 治法

东垣曰∶脾胃不足,是火不能生土,而反拒抗,此至而不至,是为不及也。宜用白术为君,人参、黄为臣,甘草、芍药为佐,黄连为使。

心火亢,乘于脾胃之位,亦至而不至,是为不及也。黄连为君,黄柏、地黄为臣,芍药、知母、石膏、黄芩为佐,甘草为使。

肝木乘脾胃之位,胁痛口苦舌干,往来寒热而呕,多怒,四肢满闷,淋溲便难,转筋腹中急痛。此所不胜乘之也,宜柴胡、羌活、桂、芍药、茯苓、猪苓、泽泻、黄柏、细辛、本、活石。

肺金受邪,由脾胃虚弱不能生肺,乃所生受病也。故咳嗽气短气上,皮毛不能御,精神少而渴,情惨惨而不乐,皆阳气不足阴气有余,是体有余而用不足也。宜用人参为君,黄陈皮为臣,白术、芍药、桂、桑白皮、五味子为佐,桔梗引。用青皮破滞气,甘草、木香调和。

若嗜卧懒语,洒淅恶寒者,宜补中益气汤。

肾水反来侮土,所胜者妄行也。作涎及清涕,唾多溺多而恶寒者是也。土火复之,及三脉为邪,则足不任身,足下痛不能践地,骨乏无力喜睡,两丸冷,腹阴阴而痛,妄见妄闻,腰脊背胛皆痛。宜干姜、乌、附、苍术合五苓散之属是也。

[卷之二十三/脾胃门] 治法

丹溪治一妇人,因宿食伤,腹大痛连及两胁,以香附末汤调探吐而愈。

一人好酒,每早呕吐,以栝蒌、贝母、炒山栀、石膏、香附、姜制山楂、神曲各一两、枳实、姜黄、萝卜子、连翘、石各半两、升麻二钱半为末,姜汁浸炊饼丸白汤下。

一人因吃面发热头痛,咳嗽有痰,以苍术一钱半,陈皮一钱、羌活、茯苓、黄芩、川芎、甘草各三分,姜水煎。

一人啖马肉过多腹胀,服大黄、巴豆益甚。脉寸口促,二尺脉将绝,曰胸有新邪,故脉促,宜引之上达。今反夺之,误矣。意以涌剂饮之,置堂中座,使人环旋,顷吐宿会,仍以神芎丸服之遂愈。

[卷之二十三/脾胃门] 药方

(东垣)

藿香安胃散

治脾胃虚弱,不进饮食,呕吐不快。

藿香丁香人参(各一钱五分)橘红(五钱)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一片煎七分,和渣温服。

温胃汤

治服寒药过多,以致脾胃虚弱,胃脘痛。

人参黄陈皮浓朴(姜制)砂仁益智仁甘草(炙。各五分)白豆蔻干姜泽泻姜黄(各四分)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半盏,温和渣服。

四君子汤

理脾胃之主药,补虚进食,此其人之本欤!人参白术(土炒)白茯苓甘草(炙)上各等分,每服五钱,水钟半,生姜三片、枣一枚,煎七分,不拘时温服。《拔萃方》加陈皮一味,名异功散,快脾利气最妙。

六君子汤

治脾胃不和,不进饮食,上燥下寒,服热药不得者,用此最当。

人参白术白茯苓甘草陈皮半夏(姜制)上各等分,每服五钱,姜三片、枣一枚,水钟半煎八分,温服。

治中汤

治脾胃不和,呕逆霍乱,中满虚痞或泄泻。

人参白术(炒。各一钱)甘草(炙)干姜(炮)青皮陈皮(各五分)上水盏半、姜枣煎七分服。如呕甚,加半夏、丁香,名丁香温中汤。

理中汤

治脾胃虚寒,或痛不思饮食。恶冷甚者加熟附子一二片煎。(名附子理中汤,方见伤寒门内。)

参苓白术散

治脾胃虚弱,饮食不进,或呕吐泄泻,及大病后调助脾胃。

人参白术(炒)茯苓甘草(炙)山药(炒)白扁豆(炒。各一斤)莲子(去皮心)砂仁薏苡仁(炒)桔梗(炒。各半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枣汤调服,或饮汤亦可。

(《三因》)

养胃汤

治脾胃虚寒,呕逆恶心,腹胁胀疼,肠鸣泄泻,或有外感寒热如疟,骨节烦疼,并皆治之。

藿香浓朴(炒)半夏(制)茯苓(各钱半)草果仁陈皮人参附子(制三片)白术(炒。各一钱)甘草(炙,五分)上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煎一盏,食远服。

(《千金》)

大养胃丸

治脾胃虚弱,停寒留饮,膈塞气噎,翻胃吐食,常服养脾壮气,多进饮食。

人参白术(炒)白豆(炒)陈皮三棱(炮)砂仁(炒)甘草(炙)肉豆蔻(面包煨)莪术(炒)茴香(炒)良姜茯苓益智仁胡椒木香藿香薏苡仁(炒)红豆丁香山药(炒)枳壳(麸炒)神曲(炒)麦芽(炒)桔梗上为细末,炼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食远细嚼白汤或酒下。

(《三因》)

补脾汤

治脾胃虚寒,泄泻腹满,气逆呕吐,饮食不消。

人参茯苓陈皮浓朴(炒)白术(各八分)甘草(炙)干姜(炮)草果麦芽(炒。各五分)上水盏半煎七分,空心温服。

(本集)

大健脾丸

(又名百谷丸)此方健脾养胃,滋谷气,除湿热,宽胸膈,去痞满。

久服强中益气,百病不生,元精炯炯,长寿之基,其在是矣。凡人皆因劳倦思虑恼怒、饥饱酒色湿热,浸以侵脾,则脾不能健运精微之气,而胃失所基,则亦因之而遂病矣。盖胃司纳受,其所以运化饮食之精气,分布四脏,充达四肢,荣养百骸,实脾运之功也。若脾脏一亏,则胃气不行,纵多纳谷,终是作胀,必至呕吐泄泻。四脏百骸皆失荣养,则诸病变生,攻治罔效,甚则绝谷而死矣。观此则知脾土为一身之枢机,故机息则神去而气散矣。

欲长生者何所恃哉?亦恃谷气而已矣。故经曰∶得谷者生,失谷者亡。予制大健脾丸以辅东垣补中益气汤,出入服之,万无一损。补中益气,因其内伤劳倦,即病内外发热,胃气下陷,用以升提胃气,救元气之已亏,是必用之剂也。若于平居不甚劳伤,胃气不陷,内外不热,只宜服大健脾丸,以防护而保助之,则自无伤损下陷之病至。且便于寻常日用,而无煎煮烦难之弊也,不有羽冀东垣之功矣乎?人参(清河者,二两,饭上蒸)白术(无油者,三两,土炒)枳实(一两,饭上蒸)广陈皮(二两,米泔洗)青皮(一两,米醋炒)白茯苓(二两,饭上蒸)半夏曲(一两,炒)谷芽(一两六钱,炒)山楂肉(一两,饭上蒸)川黄连(一两六钱,用吴茱萸半两,浸炒赤色去萸)广木香(半两,不见火)白豆蔻仁(半两,炒)上末,长流水煮,老米荷叶汤滴丸,绿豆大。每服百丸,食前白汤下。

(《本事》)

温脾散

温中开胃进食,利气散寒。

白术陈皮砂仁浓朴(制。各一两)良姜桔梗白芷茴香(炒)木香麦芽香附子青皮甘草(各半两)红豆干葛(各三钱)(《御药》)

参苓平胃散

治脾胃不和,不思饮食,心腹胁胀刺痛,口苦无味,胸满短气,呕哕恶心,噫气吞酸,面色萎黄,肌体瘦弱,怠惰嗜卧,或自利,或霍乱,或嗝气反胃,并宜服此。

苍术(制,半斤)浓朴陈皮(各五两)甘草人参茯苓(各二两)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煎七分,不拘时服。

一方枣肉丸胡椒大,每服五十丸,姜汤空心下。常服一剂,和胃调气,化宿滞消痰癖,散四时风寒瘴气最妙。

(《选方》)

八味理中丸

治脾胃虚寒,饮食不化,胸膈痞闷,或呕吐泄泻。

人参(一两)白术(炒,四两)白茯苓(二两)甘草(两半)干姜(炮,一两)砂仁(炒)神曲(炒。各两半)麦芽(炒二两)上为细末,炼蜜丸,每两分作十丸。空心用一丸,姜汤嚼下。

(《拔萃》)

木香人参生姜枳术丸

开胃进食。

木香(三钱)人参(三钱半)干姜(钱半)枳实(八钱)白术(两半)陈皮(四钱)上为细末,荷叶烧饭为丸,胡椒大。每服五十丸,温水下。

丁香透膈汤

治脾胃不和,虚寒恶心痰逆,或呕吐饮食不进。

人参白术(各一钱)陈皮半夏(制)浓朴(制)甘草(炙。各六分)藿香砂仁(炒研)肉豆蔻(面包煨)白豆蔻丁香木香香附子(炒)沉香(各三分)草果(三粒)神曲(炒)青皮麦芽(各五分)上水二盏、姜三片、枣一枚,煎八分。不拘时温服,忌生冷。

八珍汤

和脾胃养气血之要药。

人参白术茯苓(各一钱)甘草(炙)当归(八分)川芎芍药砂仁(各五分)上水盏半,姜三片、枣一枚,煎八分,温服。

(《仁斋》)

豆蔻橘红散

温脾养胃,升降阴阳,和三焦,化宿食。

白豆蔻人参丁香木香(各半两)白术(炒)浓朴(炒)陈皮半夏(制。各一两)干姜(炮)神曲(炒)藿香甘草(炙。各半两)上每服三钱,水盏半、姜三片、枣一枚,煎七分,温服。

健脾散

通中健胃,消食快气。

人参白术(炒)藿香丁香砂仁(炒)肉果(煨)神曲(炒)甘草(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二钱,不拘时,橘皮汤调下。

人参开胃汤

治脾胃不和,不思饮食。此药助胃进食。

人参橘红丁香木香藿香神曲(炒)麦芽(炒)白术茯苓砂仁莲肉浓朴(炒)半夏(姜制)甘草(炙。各七分)

人参启脾汤

治脾胃虚弱,不进饮食,此药最效。

人参白术(各一钱)茯苓半夏(制)藿香砂仁(各五分)橘红(七分)神曲(炒)麦芽(炒)黄连(微炒)甘草(炙,四分)木香(三分磨)口渴加干葛一钱。头痛加川芎(五分)。腹胀加苍术(一钱)。恶心呕吐加白豆蔻(五分)。

启脾丸

治脾胃不和,气不升降,中满痞塞,心腹膨胀,肠鸣泄泻,不思饮食服此。

人参白术(炒)青皮陈皮神曲(炒)麦芽(炒)砂仁干姜(炮)浓朴(炒。各一两)甘草(炙一两)上为细末,炼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食前细嚼,米饮下。

香砂理中丸

治脾胃虚弱,感寒停饮,心腹卒痛,手足厥冷,呕吐清水,饮食不进。

人参白术(炒)干姜(炮)甘草(炙。各二两)木香砂仁(炒。各半两)上为细末,炼蜜丸,如胡椒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白汤下。

(秦家)

二十四味养胃丸

治风冷寒湿邪气,腹胀痞满刺痛,吐逆吞酸,肠鸣泄泻,羸困倦无力,不思饮食,一切脾胃之疾宜服此。

丁香沉香木香(各钱半)附子(制,六钱)陈皮大腹皮神曲(炒。各半两)麦芽(炒)肉桂白术(各两半)浓朴(炒,三钱)诃子(煨,一两)人参茯苓(各四钱)砂仁(八钱)荜澄茄白附子(炮)良姜(油炒)红豆胡椒荜茇干姜(炮)甘草(各二钱)生姜(十四两,切焙干)上为细末,炼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细嚼白汤下。

胃爱散

治脾胃久虚,中焦气滞壅上,或有冷涎上潮,或呕吐恶心,或胸腹疼痛,不思饮食。

人参(一两)白术茯苓丁香甘草(炙。各一钱)肉果(制,三个)黄干姜(各半两)上用白米二盏,同研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一片,煎七分,通口服。如脏腑不调,加丁香十四粒、石莲肉七粒同煎。

谷神丸

健脾消食益气,进美饮食。

人参青皮香附子(炒)三棱蓬术(炮)砂仁陈皮神曲麦芽(炒)枳壳(炒。各等分)上为细末,老米粉打糊丸,如胡椒大。每服四十丸,空心米饮下。

(东垣)

白术丸

治伤豆粉湿面酒腻之物。

白矾(枯,三分)黄芩(二钱)橘皮(七钱)神曲(炒)半夏(制)白术(炒)枳实(麸炒。各一两)上为细末,汤浸熬饼为丸,如胡椒大。每服三五十丸,白汤下。素食多用干姜,故加黄芩以泻之。

(东垣)

草豆蔻丸

治秋冬伤冷物,胃脘常心而痛,上支两胁,咽膈不通。

炒盐(五分)干生姜青皮陈皮麦芽(炒)黄芩(冬不用)半夏(制)神曲(炒。各半两)草豆蔻(面包煨去皮取仁)白术(炒)枳实(炒。各一两)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胡椒大。每服三五十丸,白汤下。

[卷之二十三/脾胃门] 药方

易水张洁古常云∶脾胃虚弱,不可用峻利之药。凡用利药,一时称快,病去之后,脾胃既损,是真气元气败坏,促人之寿。尝制一方,枳实一两,麸炒黄为度,白术二两,土炒。

只此二味,荷叶包烧饭为丸。以白术甘温,补脾胃之元气,其味苦,除胃中之湿热,利腰脐间血。故先补脾胃之弱,过于枳实克化之药一倍。枳实味苦寒,泄心下之痞闷,消化胃中所伤。此药下胃,不能即消,须待一两时辰许食则消化。是先补其虚,而后化其所伤,则不峻利而损真气。当是之时,未悟用荷叶烧饭为丸之理,老年味之始得,可谓奇矣。荷之为物,中空象震,震者动也,运动不息之意也。脾胃之气运动不息,而干健之功成矣,复何患之有哉?甫按∶枳术二味亦平剂耳。白术一味健脾,尚不能成功,又加枳实消导,其功益缓。

今人久服之,脾胃终无强健之日。脾胃大虚,须得补中益气之剂,方能奏续,况原方用煨饭作丸且大,殊为难消。今改以汤滴小丸,甚易化也。

枳术丸

强胃消痞满化食。

白术(二两,炒)枳实(一两,炒)上为细末,荷叶煮老米饮滴为丸,如绿豆大。每服百丸,不拘时白汤下。用白术之意,不敢求速,消导令其胃气强,而后食化不复伤也。因证加味法开于下。

东垣加陈皮一两,名橘皮枳术丸。

伤冷物者,加半夏一两,名橘半枳术丸。

元气素弱,饭食难化,食多则腹中不和疼痛泻泄,此虚寒也,加人参、炒芍药、炒神曲、炒麦茅各一两,砂仁、木香各半两。

有痰之人,胸膈郁塞,吞酸噎气,及素有吐酸之证,或有酒积,或泻或结。此皆温热也,加姜汁炒黄连、炒芍药、陈皮各一两,石膏、生甘草各半两,砂仁、木香各二钱,川芎四钱。

只饮食饱闷,痞塞难消者,加神曲、麦芽、山楂各一两;如有食积痞块在腹者,再加黄连、浓朴、栝蒌各半两;坚硬者再加醋煮莪术、昆布各三钱。

伤冷食不消,腹疼溏泄者,加半夏、砂仁、干姜、神曲、麦芽各半两。

有恼怒伤食,气滞不通,加川芎、香附(各一两),木香、黄连(各半两)。

胸膈不利之人,过服辛燥之药,以致上焦受伤,胃脘干槁,呕吐鬲噎反胃者,加姜炒黄连、炒栀子(各半两),白芍药、当归(各一两),桔梗、生甘草、石膏(各半两)。胸膈顽痰,大便燥结者,加芒硝(半两);素有痰火湿热者,加半夏、陈皮、白茯苓(各一两),姜炒芩连(各半两)。

能食者但食后饱闷难化,此胃火旺脾阴虚也,加酒炒白芍药、石膏(。各一两)、人参(七钱)、生甘草(半两)、炒黄连,炒香附、木香(各四钱)。

年高人脾虚血燥,易饥易饱,大便结燥,加白芍药、当归(各一两)、人参(七钱)升麻、甘草(炙。各四钱)、山楂,麦芽,桃仁(去皮尖。各半两)。

(《直指》)

加味枳术丸

治脾胃虚弱,饮食减少,胸膈膨闷,酒伤食积,气滞腹满。

常服则进食宽中,和畅脾胃。

白术(泔浸土炒,二两)枳实(麸炒,一两)神曲(炒)麦芽(炒杵去皮)陈皮山楂香附子(炒。各一两)砂仁(炒,半两)如前法丸服。

枳术二陈汤

治脾胃痰饮,胸膈不利。

枳实(炒,半两)白术(炒)半夏(制)茯苓陈皮(各八分)甘草(炙,五分)水盏半,姜枣煎,温服。

凝神散

治胃虚燥热口干,或泄泻,收敛胃气,清肌表。

人参白术茯苓(各一钱)甘草(炙,五分)山药白扁豆(炒。各八分)梗米(一撮)淡竹叶(十个)地骨皮麦门冬生地黄(各五分)上水盏半、姜三片、枣一枚,煎七分,温服。

平胃散

治脾胃不和,呕吐恶心,不思饮食。

苍术(制,三钱)浓朴(制)陈皮(各二钱)甘草(炙,一钱)上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煎一盏,食远服。一方加草果,名草果平胃散。或为细末,每服二钱,盐汤调下。

(丹溪)

保和丸

消滞宽胸进食。虚者煎补脾药送下。

山楂(二两)萝卜子(炒,半两)半夏(制)陈皮茯苓神曲(炒。各一两)连翘(三钱)上为细末,神曲糊丸,如胡椒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加白术二两,名大安丸。

(仁斋)

加味保和丸

消痰利气去湿热,扶脾胃,进饮食。

山楂神曲(炒)半夏(制)茯苓(各三两)陈皮连翘萝卜子(各二两)白术(炒,五两)苍术(泔浸)枳实(各一两)香附子(酒浸)浓朴(炒。各二两)黄芩(去朽酒炒)黄连(酒炒。各一两)上为细末,姜汁作面糊为丸,胡椒大。每服五十丸,渐加至七八十丸,食后茶汤任下。

(东垣)

和中丸

治病久虚弱,厌厌不能食,脏腑或秘或溏。此胃气虚弱也。此药和中理气,消痰去湿热,浓肠胃,进饮食。

白术(炒,二两)浓朴(制)陈皮半夏(制。各一两)木香槟榔枳实甘草(炙。各半两)上为细末,姜汁和,蒸饼为丸,如胡椒大。每服三五十丸,食远或食前白汤送下。

安胃丸

温中补气,安胃进食。

白术(炒,二两)茯苓(一两)陈皮青皮砂仁(炒)麦芽(炒。各半两)木香干姜(炮。各二钱)上为末汤浸,蒸饼丸,如胡椒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白汤下。

嘉禾散

治脾胃不和,胸膈痞闷,气逆生痰,不进饮食,五嗝五噎,并皆治之(方见嗝噎门。)

木香启中汤

补脾胃,进饮食,宽膈顺气。

木香人参白术(炒)茯苓陈皮半夏(制)枳壳(炒)香附子(炒)砂仁白豆蔻甘草(炙。各七分)上咀,水盏半,姜五片、枣一枚,煎八分,食远服。

葛花解酲汤

治饮酒太过,呕吐痰逆,心神恍惚,胸膈不利,手足战摇,饮食减少,小便涩。

人参白术白茯苓白豆蔻葛花砂仁(各一钱)陈皮青皮猪苓泽泻(各七分)神曲(炒)木香(磨。各五分)上咀,水二盏、姜五片,煎八分。食远稍热服,取微汗,酒病去矣。或为末,姜醋汤调服亦可。

附子黄草果饮

治脾胃虚寒呕吐,不思饮食。(方见反胃呕吐门。)

丁香煮散

治胃虚呕吐不食。(方见吐门。)

泻黄散

治脾胃壅滞不食,口内生疮,心烦口渴。

防风藿香石膏()砂仁山栀仁甘草(各七分)上水盏半、灯心十根、枣一枚,煎七分,食后服。

胃苓汤

治脾胃湿热,小腹胀满,或大便泄泻,小便不利,或寒热不定,并皆可服。

白术(一钱)茯苓(八分)猪苓(五分)泽泻(七分)桂(三分)苍术(七分)浓朴(五分)陈皮(七分)甘草(三分)水盏半、姜二片、枣一枚,煎七分,不拘时服。

大黄泻热汤

治脾脉厥逆,大腹中热切痛,舌强腹胀身重,食不下,心疰脾急痛。

大黄(半两)茯苓泽泻黄芩陈皮细辛芒硝甘草(各一钱)上除黄硝外,水三盏煎二钟,去滓入黄煎三沸,再入硝,分二服。

(东垣)

备急丸

治脾胃不快,胸膈胀满,心腹百病,卒痛如锥,用此解急。气暴逆者并治。

大黄(一两,为末)干姜(五钱,炮为末)巴豆仁(五钱,去油研为粉)上合一处研匀,炼蜜捣末丸,黍米大。二丸温水下。实者加一丸。孕妇勿服。如饮食停在胸口作痛而胀,兀兀欲吐者,探吐之。

枳实导滞丸

治伤湿热之物不化,而作痞满闷乱。

枳实白术神曲(各三钱)泽泻(二钱)大黄(一两)黄芩茯苓黄连(各五钱)上为细末,蒸饼丸,如胡椒大。每服七十丸,白汤下。

(凡湿热饮食伤者,枳实导滞丸极效。用黄芩、黄连以清其热,茯苓,泽泻以行其湿,枳实消痞满化宿食,白术补脾行湿,大黄涤荡攻下,又能去热物之伤,故用得效。若非东垣之圣,乌足以与此?何世医不察所伤寒热,悉皆用之,然则寒物所伤者不宜此。)(《局方》)

木香槟榔丸

治气滞宿食胀满。(方见积门。)(秘方)

化滞丸

理诸气,化诸积,夺造化,有通塞之功;调阴阳,有补泻之妙。久坚沉痼,磨之自消;暴滞积留,导之立去。

南木香丁香青皮陈皮(去白)黄连(各二钱半)京三棱莪术(煨。各五钱)半夏曲(二钱)上八味晒干,共研为细末。

巴豆(去壳滚汤泡,逐一擘开去心膜,以圆器盛,用好醋浸过一顷,慢火熬至醋干,称六钱重研细。将前药末和之再研,令自干,后入乌梅肉膏。巴豆若干,止用梅四钱五分)乌梅肉(用火焙干为细末,称五钱重用米酷调略清,慢火熬成膏,和巴豆粉入药)上通和匀了,入白面八钱重,水调得法,慢火调糊为丸,如粟米大。每服五七丸,人盛者十丸。五更空心用陈皮汤下。不欲通者津下。但知所积物,取本汁冷下。停食饱闷,枳壳汤下。因食吐不止,津液咽下即止。妇人血气痛,当归汤下。赤痢冷,甘草汤下。白痢冷,干姜汤下。心动,石菖蒲汤下。诸气痛,生姜陈皮汤下。小肠气,茴香酒下。若欲推荡积滞,热姜汤下。仍加数丸,未利再服,利多不止,饮冷水一二口即止利。此药得热即行,得冷即止。小儿疳积,量大小,饮汤下。妊娠勿服。

快活丸

治宿食不消,致伤脾胃。

大黄(生用)槟榔陈皮(各二两)青皮(二两半)三棱(醋煮)萝卜子(炒)香附子(制)蓬术(各四两)黑牵牛(半斤)麦芽(半斤,用巴豆三钱同炒黄色去巴豆)上为细末,滴水丸,梧桐子大。每服五七丸,食前淡姜汤下。

感应丸

治宿食积滞,腹痛,胸膈痞闷。(方见积利门。)

[卷之二十三/倦怠嗜卧门] 病机

胃主生气,脾主运动。脾胃一虚,则谷气不充,脾愈无所禀。脾运四肢,既禀气有亏,则四肢倦怠无力以动,故困乏而嗜卧也。亦有食饱过伤,以致脾难运化,每食饱后,则困倦而瞌睡。此则食后暂有之,消化之后则不然也。若此者,当补脾胃而兼之消导可也。若是脾胃俱虚,饮食少进,形气衰弱,常常倦怠者,当大补脾胃,以滋其化源,而克伐消导之剂则又不可轻用轻犯也。久久滋补,脾胃一健,而精神斯足矣,何倦怠之有哉?丹溪云∶有因脾胃受湿,沉困无力,倦怠嗜卧者,用二陈、苍白术、六君子汤之类为主,本兼虚者,升阳除湿汤之属。

肥人倦怠,多是气虚有痰,宜四君、二陈加苍术之类及益胃汤。瘦人是热,黄芩、白术之类。饮食太过转运不及者,宜加味保和丸及和中汤之属。

[卷之二十三/倦怠嗜卧门] 脉候

脉沉微无力者为虚倦怠。右关脉细濡者属湿。右关脉弦者有食积,脉滑大者属痰火怠惰。

[卷之二十三/倦怠嗜卧门] 药方

(仁斋)

加味保和丸

治食饱后即倦怠嗜卧。(方见脾胃门。)

六君子汤、二陈汤

(俱见前。)(东垣)

益胃汤

治头闷,劳动则微痛,不喜饮食,四肢倦怠,烦躁短气,口不知味,肠鸣大便微溏黄色,身体昏闷,口干不喜饮冷。

人参黄(各五分)苍术白术(各一钱)陈皮半夏升麻柴胡(各六分)当归黄芩甘草益智仁(各五分)上水盏半煎八分,食前稍热服。忌生冷硬物酒面。

生姜和中汤

治食不下,口干虚渴,四肢倦怠。

人参(八分)苍术白术(各一钱)陈皮葛根升麻柴胡本羌活(各五分)生黄芩(一钱)酒黄(五分)生甘草炙甘草(各三分)上水二盏,生姜五片、枣二枚,煎一盏,食前稍热服。

升阳除湿汤

治脾胃虚弱,不思饮食,肠鸣腹痛,泄泻无度,小便黄,四肢困倦。

陈皮半夏茯苓甘草麦芽猪苓泽泻(各五分)益智仁神曲防风羌活升麻(各三分)苍术(制,一钱)上水二盏,姜三片、枣一枚,煎一盏,空心服。

[卷之二十三] 内伤门

李东垣以饮食劳倦为内伤不足之病,谓因饥饱不调伤损脾胃所致。盖人之所借以生者,脾胃为本,必赖饮食滋养。若调养失宜,劳役过伤,失其所养,则脾胃气虚,不能升达,陷郁为热,亦与外感发热相似。人多误以内伤混作外感处治,故东垣着《脾胃内伤论》,制以补中益气汤,非为饮食有余之立法也。王安道谓其不着饮食有余之伤,以为白璧微瑕之诮,其亦责备之过也。然则内伤专言其虚,而胃气下陷主于升补,不可混言。饮食有余之伤,可用消导。今以有余之伤,别为脾胃一门,不得附于劳倦不足中也。学人宜于各类求之。

[卷之二十三/内伤门] 病机

黄帝曰∶阴虚生内热,奈何?岐伯曰∶有所劳倦,谷气衰少,形气不盛,下脘不通,上焦不行,胃气热,热气蒸胸中,故内热。

又曰∶病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

太阴阳明论曰∶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虚。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即内伤也。)阴受之。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脏。入六腑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入五脏则腹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

此见内伤外感阴阳虚实之不同也,岂容不辨内外虚实之证而处治哉?平人气象篇曰∶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也。

通评虚实篇曰∶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

又曰∶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

李束垣曰∶历考《内经》,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

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由生也。《内经》之旨,皎如日星,犹恐后人有所未达,故《灵枢经》中复申其说。经云∶水谷入口,其味有五,各注其海,津液各走其道。胃者,水谷之海。其输上在气街,下至三里。水谷之海有余,则腹满;水谷之海不足,则饥不受谷食。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海之所行云气者,天下也。胃之所出气血者,经隧也。经隧者,五脏六腑之大络也。又云∶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队。故宗气积于胸中,上于喉咙,以贯心肺,而行呼吸焉。荣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而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焉。卫者,出其悍气之疾,而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又云∶中焦之所出,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为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乎此。圣人谆复其辞而不惮其烦者,仁天下后世之心亦倦倦矣。故夫饮食失节,寒温不适,脾胃乃伤。此因喜怒忧恐损耗元气,资助心火。火与元气不两立,火胜则乘其土位,此所以病也。

生气通天论云∶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闻,溃溃乎若坏都。故苍天之气贵清净,阳气恶烦劳。病从脾胃生者,一也。五常政大论云∶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阴精所奉,谓脾胃既和,谷气上升,春夏令行,故其人寿。阳精所降,谓脾胃不和,谷气下流,收藏令行,故其人夭。病从脾胃生者,二也。

六节脏象篇云∶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荣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出入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也。胆者,少阳春升之气。春气升则万化安。故胆气春升,则余脏从之。

胆气不升,则飧泄肠僻,不一而起矣。病从脾胃生者,三也。经曰∶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脾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此谓之气者,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气或乖错,人何以生?病从脾胃生者,四也。

岂特四者,至于经论天地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六腑,及形气俱虚,乃受外邪,不因虚邪,贼邪不能独伤人,诸病从脾胃而生明矣。圣人旨意,重见叠出,详尽如此,且垂戒云∶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由是言之,饮食起居之际,可不慎哉?

[卷之二十三/内伤门] 病机

胃中元气盛,则能食而不伤,过时而不饥。脾胃俱旺,则能食而肥;脾胃俱虚,则不能食而瘦。或少食而肥,虽肥而四肢不举,盖脾实而邪气盛也。又有善食而瘦者,胃伏火邪于气分则能食,脾虚则肥肉削,即食也。叔和云∶多食亦饥,此之谓也。

夫饮食不节,则胃病。胃病则气短神少而生大热,有时火上行,独燎其面。《黄帝针经》云∶面热者,足阳明病。胃既病,则脾无所禀受。脾为死阴,不主时也,故亦从而病焉。

形体劳役则脾病。脾病则怠惰嗜卧,四肢不收,大便泻泄,脾既病,则胃不能独行津液,故亦从而病焉。大抵脾胃虚弱,阳气不能生长,是春夏之令不行,五脏之气不生也,此为内伤。

[卷之二十三/内伤门] 病机

古之至人穷于阴阳之化,究乎生死之际,所着《内外经》,悉言人以胃气为本。盖人受水谷之气以生,所以清气、荣气、元气、卫气、春升之气,皆胃气之别称也。

夫胃为水谷之海。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若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喜怒忧恐,损耗元气。既脾胃气哀,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故脾证始得,则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其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

盖阴火上冲则气高喘而烦热,为头痛为渴而脉洪。脾胃之气下流,使谷气不得升浮,是春升之令不得行,则无阳以护其荣卫,则不任风寒,乃生寒热。此皆脾胃之气不足所致也。然而与外感风寒所得之证颇同而实异。内伤脾胃,乃伤其气;外感风寒,乃伤其形。伤其外为有余,有余者泻之;伤其内为不足,不足者补之。内伤不足之证,苟误认作外感有余,而反泻之,则虚其虚也。实实虚虚,如此死者,医杀之耳。然则奈何?惟当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矣。

经曰∶劳者温之,损者益之。又云∶温能除大热。大忌苦寒之药损其脾胃。脾胃之证始得则热中,故制补中益气汤而除中热也。其义详着在后。

[卷之二十三/内伤门] 病机

四十九难曰∶适饮食劳倦则伤脾。又云∶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是养生之道也。若饮食不节,劳役过度,是致脾有伤也。夫脾者,为胃行其津液,磨胃中之谷,主五味也。脾既虚,则转输失职,而饮食不磨。食不磨则胃必因而病。故有心腹痞满,兀兀欲吐不吐而恶食,或飧泄,或为肠,口不知味,四肢倦怠,发热憎寒。可见脾伤胃亦伤。此盖谷气相通而事同一体者也。

[卷之二十三/内伤门] 病机

夫饮食劳倦,内伤脾胃皆自汗,乃足阳明也。燥火津液不能停,故汗出小便数也。

邪之大者,莫若中风。风者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虽然,无虚邪,则风寒不能独伤人。

必先中虚,贼邪得入矣。至于痿厥逆皆由汗出而得之也。且冬阳气伏藏于水士之下,如非常泄精,阳气已竭,则春令何从而得?万化俱失所矣。在人则饮食劳役,汗下时出,诸病遂生。予所以谆谆如此者,盖亦欲人知所慎也。

[卷之二十三/内伤门] 病机

甚哉!阴阳之证不可不详也。遍观《内经》中所说变化百病,其源皆由喜怒过度,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劳役所伤而然。

夫元气、谷气、荣气、清气、卫气、生发诸阳上升之气,此六者皆饮食入胃,谷气上行,胃气之异名,其实一也。既脾胃有伤,则中气不足;中气不足,则六腑之气皆绝于外。

故经言五脏之气已绝于外者,是六腑之元气病也。气伤脏乃病,脏病则形乃应。是五脏六腑真气皆不足也。惟阴火独旺,上乘阳分,故荣卫失守,诸病生焉。其中变化皆由中气不足,乃生发耳。后有脾胃已受劳役之疾,饮食又复失节,耽病日久,事息心安,饱食太甚,病乃大作。

暨其外伤风寒,六淫客邪,皆有余之病,当泻不当补;饮食失节,中气不足之病,当补不当泻。举世医者皆以饮食失节,劳役所伤,中气不足,当补之证,认作外感伤寒,有余客邪之病,重泻其表,使荣卫之气外绝,其死只在旬日之间,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可不详辨乎?按阴阳应象论曰∶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是八益之邪,乃风邪伤人筋骨。风从上受之,风伤筋,寒伤骨,盖有形质之物受病也,系在下焦肝肾是也。肝肾者,地之气。《难经》云∶肝肾之气已绝于内,以其肝主筋,肾主骨,故风邪感人,则筋骨疼痛。筋骨之绝,则肝肾之本亦绝矣,乃有余之证也。又云∶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人六腑,是七损之病,乃内伤饮食也。《黄帝针经》解云∶饮食不节,劳役所伤,湿从下受之,谓脾胃之气不足,而反下行,极则冲脉之火逆而上,是无形质之元气受病也,系在上焦心肺是也。心肺者,天之气,故《难经》解云∶心肺之气已绝于外,以其心主荣,肺主卫。荣者血也,脉者血之府,神之所居也。卫者元气也,神之别名,卫护周身,在于毛皮之间者。肺绝故皮毛先绝,神无所根据。故内伤饮食,则亦恶风寒,是荣卫失所,皮肤间无阳以滋养,不能任风寒也。皮毛之绝,则心肺之本亦绝矣。盖胃气不升,元气不生,无以滋养心肺,乃不足之证也。

谓受病之人,饮食失节,劳役所伤,因而饱食内伤者极多,外感者间而有之。世俗不知,往往将元气不足之证,便作外伤风寒表实之证,而反泻心肺,是重绝其表也,安得不死乎?古人所谓实实虚虚,医杀之耳。若曰不然,请以众人之耳目闻见者证之。

向者壬辰改元,京师戒严迨三月,受敌者凡半月。围解之后,都人之不受病者万无一二。

既而病死者继踵不绝。部门十有二所,每日各门所送,多者二千,少者不下一千。似此者几三月。此百万人,岂俱感风寒外伤者耶?大抵人在围城中,饮食不节,乃劳役所伤,不待言而知。由其起居不时,寒温失所,动经两三月,胃气亏之久矣。一旦饱食太过,感而伤人,而又调治失宜,其死也无疑矣。非唯大梁为然。远在真兴定间,如东平,如太康,如凤翔,解围之后,病伤而死,无不然者。余在大梁,凡所亲见,有发表者,有以巴豆推之者,有以承气下之者,俄而变结胸发黄,又以陷胸汤及茵陈汤下之,无不死者。盖初非伤寒,实内伤也。故着《内外伤辨》,推明前哲之余篇,历举近世之变故,庶几同志者审其中,触类而长之,免后人横夭耳。(东垣)

[卷之二十三/内伤门] 病机

外伤寒邪之证,与饮食失节劳役形质之病不同,及内伤饮食,俱有寒热。举世尽将内伤饮食失节劳役不足之病,作外伤寒邪有余表实之证,反泻其表,枉死者岂胜言哉!皆由不别其寒热耳,今细为分解之。

外伤寒邪,发热恶寒,寒热并作。其热也翕翕发热,又为之拂拂发热,发于皮毛之上,如毛羽之拂,明其热在表也。是寒邪犯高之高者也。皮肤毛腠,阳之分也,是胃之元气所滋养之分也。以寒邪乘之,郁遏阳分,阳不得升,故发热也。其面赤,鼻气壅塞不通,心中烦闷,稍以袒露其皮肤,已不能禁其寒矣。其表上虚热止此而已。其恶寒也,虽重衣下幕,逼近烈火,终不能御其寒。一时一日,增加愈甚,必待邪传入里,作下证乃罢,其寒热齐作,无有间断者也。

内伤饮食不节,或劳役所伤,亦有头痛项强腰痛,与太阳表证微有相似,余皆不同,论中以辨之矣。内伤不足之病,表上无阳,不能御风寒也。此则常常有之。其躁热发于胃间者,间而有之,与外中寒邪略不相似。其恶寒也,盖脾胃不足荣气下流而乘肾肝,此痿厥气逆之渐也。若胃气平常,饮食入胃,其荣气上行,以舒于心肺,以滋养上焦之皮肤腠理之元气也。

既下流,其心肺无所禀受,皮肤无阳,失其荣卫之外护。故阳分皮毛之间虚弱,但见风寒,或居阴无日处便恶之也。此常常有之,无间断也。但避风寒,及温暖处,或添衣盖,温养其皮肤,所恶风寒便不见矣。是热也,非表伤寒邪,皮毛间发热也,乃肾间受脾胃下流之湿气,闭塞其下,致阴火上冲,作蒸而燥热,上彻头顶,傍彻皮肤,浑身燥热作。须待袒衣露居近寒凉处即已,或热极而汗出亦解。彼外伤恶寒发热,岂有汗出者乎?若得汗则外伤愈矣。以此辨之,岂不如黑白之易见乎?当内虚而伤之者,躁热也。或因口吸风寒之气,郁其阴火,使咽嗌不通。其吸入之气,欲入,为膈上冲脉之火所拒,使气不得入。其胸中之气为外风寒所遏而不得伸,令人口闭目瞪,极则声发于外,气不得上下,塞于咽中而气欲绝。又或因哕因呕因吐而躁热发,必有所因,方见此证。其表虚恶风寒之证复见矣。表虚弱,又为阴火所乘,躁发须臾而过。其表虚无阳,不任风寒复见矣。是表虚无阳,常常有之,其躁热则间而有之。

此二者不齐作,躁作寒已,寒作躁已,非如外伤之寒热齐作无有间断也。

百病俱有身热,又谓之肌热,又谓之皮肤间热。以手扪之方知者是也,乃肌体有形之热也,亦须皆待阴阳既和,汗出则愈矣。慎不可于此上辨之,以其虚实内外病皆有之,故难辨耳。只根据先说病患自觉发热恶寒之热,及躁作之热上辨之为准矣。

[卷之二十三/内伤门] 病机

或有饮食劳倦所伤之重者,三二日特与外伤风者相似,其余证有特异者。若不将两证重别分解,犹恐将内伤不足之证,误作有余外感风邪。虽辞理有重复处,但欲病者易辨医者易治耳。

外感八风之邪,乃有余证也。内伤饮食不节劳役所伤,皆不足之病也。其内伤亦恶风自汗,若在温暖无风处,则不恶矣。与外伤鼻流清涕,头痛自汗颇相似,分之,特异耳。

外感风邪,其恶风自汗,头痛鼻流清涕,常常有之,一日一夜增加愈甚。直传入里作下证乃罢。语声重浊高厉有力,鼻塞不通,能饮食,腹中和,口知味,大小便如常,筋骨痛,不能动摇,便着床枕,非扶不能起。

内伤与饮食不节,劳役所伤,然亦恶风,居露地中,遇漫风起却不恶也,惟恶窗隙些小贼风。鼻流清涕,头痛自汗,间而有之。鼻中气短少,气不足以息。语则气短而怯弱。妨食,或食不下,或不饮食,三者互有之。腹中不和,或腹中急而不能伸。口不知五谷之味,小便频数而不渴。初劳役得病,食少,小便赤黄,大便常难,或秘或结,或虚坐,只见些小白脓,时有下气,或泄黄如糜,或溏泄色白,或结而不通,若心下痞,或胸中闭塞,如刀蠡之痛。二者亦互作不并出也。有时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痛,必脐下相火之势如巨川之水,不可遏而上行,阳明之经逆行,乱于胸中,其气无止息,甚则高喘。热伤元气,令四肢不收,无气以动,而懒倦嗜卧。其外感风寒俱无此证,故易别耳。

[卷之二十三/内伤门] 病机

内伤劳役,饮食所伤,其证之显必在口。夫口者,坤土也。脾气通于口。饮食失节,劳役所伤,必口不知谷味,亦不知五味。伤食必恶食,腹中不和,不欲言,纵勉强对答,声必怯弱。口沃沫多唾,鼻中清涕或有或无,即阴证也。

外伤风寒,其证必显在鼻。经曰∶鼻者,肺之外候。肺气通于天。外伤风寒,则鼻为之不利。声浊不清,其言壅盛有力,口中知味而和。伤寒则面赤鼻壅塞而干,伤风则鼻流清涕而已。

[卷之二十三/内伤门] 病机

内伤及劳役饮食不节之病,手心热,手背不热。外伤风寒之病,则手背热,而手心不热。内伤挟外伤者,则手背手心俱热。

[卷之二十三/内伤门] 病机

内伤饮食劳倦者,心肺之气先损,热既伤气,四肢无力以动,故口鼻中皆短气,少气不足以息,或喘,懒语。人有所问,十不欲对其一,纵言之,亦怯而无力,其声低微。

此其内伤气少不足之验也。

外感风寒者,心肺元气初无减损,又添邪气助之,使鼻气壅塞不利,气不能出,并从口出。

但发一言,必前轻而后重,其言高厉而有力。伤寒则鼻干面赤,伤风则鼻流清涕。其声嗄,其言虽响,如从瓮中出,亦前轻后重而有力。此皆外伤气盛有余之验也。

[卷之二十三/内伤门] 病机

内伤头痛,有时而作,有时而止。外伤头痛,常常有之,直须传里方罢。

[卷之二十三/内伤门] 病机

内伤等病,是心肺之气已不卫外,必怠惰嗜卧,四肢沉困不收。此乃热伤元气。脾主四肢,既为热所乘,无气以动。经云∶热伤气,又云;热则骨消筋缓,此之谓也。

外伤风寒,是肾肝之气已郁于内。肾主骨,为寒;肝主筋,为风。故中风伤之病,便着床枕,非扶不起,筋骨为之疼痛,不能摇动,乃形质之伤。经云∶寒伤形,又云∶筋挛骨痛,此之谓也。

[卷之二十三/内伤门] 病机

内伤劳役,初病伤重者必渴,以其心火炽上,克于肺金,故渴也。内伤病久必不渴,是邪气在血脉中,有湿故不渴也。

外感风寒之邪,三日已外,谷消水化,邪气传里,始有渴也。

[卷之二十三/内伤门] 病机

内伤劳役及饮食失节,寒温不适,三者俱恶食,口不知五味五谷,以其内伤于脾故也。

外感伤寒中风俱能食而不恶食,口中和,以其无内伤,则心气和脾气通故也。

[卷之二十三/内伤门] 脉候

右寸脉大于左寸为内伤。右寸气口急大而数,时一代而涩,涩者肺之本脉,代者元气不相接续。此饮食失节,劳役过甚,大虚脉也。

右关脾脉大而数,数中显缓,时一代也。此不甚劳役之脉也。

右关胃脉损弱,甚则隐而不见,但内显脾脉之大数微缓,时一代。此饮食不节寒温失所之脉也。

右关脉沉而滑,此宿食不消脉也。

东垣曰∶古人以脉上辨内外伤于人迎气口。人迎脉大于气口为外伤,气口脉大于人迎为内伤。此辨固是,但其说有所未尽耳。(愚按脉辨内外伤以人迎气口,诚是也。何则?人迎为胃之动脉,当主内伤;气口为肺之动脉,当主外伤。外伤风寒,风寒伤皮,皮腠司于肺,故气口主之。内伤脾胃,脾胃主乎中气,故人迎主之。古有人迎气口之辨,即胃脉与肺脉,而主于内伤外感,各指其所司也。若只以气口手脉辨之,惟以两关之脉辨之可也。右关脾胃以主内伤,左关肝木以主外伤。外伤风寒,内应肝木;内伤元气,内应脾胃。只以左右气口辨之,斯为至理。)外感风寒皆有余之证,是从前客邪来也。其病必见于左手,左手主表,乃行阳二十五度。内伤饮食及饮食不节,劳役所伤,皆不足之病也,必见于右手,右手主里,乃行阴二十五度。故外感风寒,则独左寸人迎脉浮紧,按之洪大紧者,急甚于弦,是足太阳寒水之脉。按之洪大而有力,中见手少阴心火之脉,丁与壬合,内显洪大,乃伤寒脉也。若外感风寒,则人迎脉缓而大,或大于气口一倍,或两倍三倍。内伤饮食,则右寸气口脉大于人迎一倍,伤之重者,过在少阴则两倍,太阴则三倍。此内伤饮食之脉。若饮食不节,劳役过甚,则心脉变见于气口,是心火刑肺,其肝木挟心火之势薄肺。经曰∶侮所不胜,寡于畏者是也。故气口脉急大而数,时一代而涩也。涩者肺之本脉;代者元气不相接,脾胃不及之脉;洪大而数者,心脉刑肺也;急者,肝木挟心火而反克肺金也。若不甚劳役,惟右关脾脉大而数,谓独大于五脉,数中显缓,时一代。如饮食不节,寒温失所,则先右关胃脉损弱,甚则隐而不见,惟内显脾脉之大数微缓时一代也。如饮食不节,寒温失所,则先右关胃脉损弱,甚则隐而不见,惟内显脾脉之大数微缓时一代也。宿食不消,则独右关脉沉而滑。经曰∶脉滑者,有宿食也。

[卷之二十三/内伤门] 治法

或因劳役,肾间阴火沸腾。事闲之际于阴凉处解脱衣服,更有新沐浴于背阴处坐卧,其阴火下行,还归肾间,皮肤腠理极虚无阳。为寒凉所遏,表虚不任风寒,自认外感风寒,求医解表,以重绝元气,取祸如反掌。苟幸而兔者,致虚劳,气血皆弱。其表虚之人为风所遏,亦是虚邪犯表,始病一二日之间,特与外中贼邪有余之症颇相似处,故致疑惑,请医者只于气少气盛上辨之。其外伤贼邪,必语声高厉而有力,若是劳役所伤,饮食不节,表虚不足之病,必短气气促懒语,其声困弱而无力,亦易见也。

[卷之二十三/内伤门] 治法

内伤饮食,付药者、受药者皆以为琐末细事,是以所当重者为轻,利害非细。殊不思胃气者,荣气也,卫气也,谷气也,清气也,资少阳生发之气也。人之真气衰旺,皆在饮食入胃。胃和则谷气上升。谷气者,升腾之气也,乃足少阳胆手少阳元气始发生长万化之别名也。饮食一伤,若消导物的对其所伤之物,既消则胃气愈旺,五谷之精华上腾,乃清气为天者也。精气神气皆强盛,七神卫护,生气不乏,精益大旺,气血周流,则百病不能侵,虽有大风苛毒,弗能害也。此一药之用,其利溥哉!易水张先生尝戒不可用峻利食药。食药下咽,未免药丸施化,其标皮之力始开,便言空快也,所伤之物已去。若更待一两时辰许,药尽化开,其峻药必有悍性,病去之后,脾胃安得不损乎?脾胃既损,是真气元气败坏,促人之寿。当时用枳术丸一药,清化胃中所伤,下胃不能即去,须待一两时辰许,食则消化。是先补而后化其所伤,则不峻利矣。因用荷叶烧饭为丸,荷叶一物中央空虚,象震卦之体。震者动也。人感之,生足少阳甲胆也。甲胆者风也,生化万物之根蒂也。《左传》云∶履端于始,序则不愆。人之饮食入胃,荣气上行,即少阳甲胆之气也。其手少阳三焦经,人之元气也。

手足同法,便是少阳元气生发也。胃气、谷气、元气、甲胆上升之气,一也。异名虽多,止是胃气上升者也。

若内伤脾胃以辛热之物、酒肉之类,自觉不快,觅药于医者。此风习以为常。医者亦不问所伤,付之以集香丸巴豆大热药之类下之,大便下则物去,遗留食之热性、药之热性,重伤元气,七神不炽。经云∶热伤气,正谓此也。其人必无气以动而热困,四肢不举,传变诸疾不可胜数,使人真气自此衰矣。

若伤生冷硬物,世医或用大黄牵牛二味大寒药投之,物随药下,所伤去矣,遗留食之寒性、药之寒性,重泻其阳。阳去则皮肤筋肉血脉无所根据倚,便为虚损之证。论言及此,令人寒心。夫辛辣气薄之药,无故不可乱服,非止牵牛而已。至真要大论云∶五味入口,各先逐其所喜攻。攻者,克伐泻也。辛味下咽,先攻泻肺之正气。正气者,真气元气也。其牵牛之辛辣猛烈,夺人尤甚。饮食所伤,脾胃受邪,当以苦味泻其肠胃可也。肺与元气何罪之有?夫牵牛不可用者有五,此其一也。况胃主血,为物所伤。物者,有形之物也,皆血病。血病泻气,此其二也。且饮食伤于中焦,止合克化消导其食。重泻上焦肺中已虚之气,此其三也。食伤肠胃,当塞因塞用,又寒因寒用,枳实、大黄苦寒之物以治有形是也。反以辛辣牵牛散泻真气,犯大禁四也。殊不知《针经》有云∶外来客邪风寒伤人五脏,若误泻胃气必死,误补亦死。其死也无气以动,故静。若内伤脾胃,反泻五脏必死,误补亦死。其死也阴气有余,故躁。今内伤肠胃,是谓六腑不足之病,反泻上焦虚无肺气。肺者五脏之一数也,为牵牛之类朝损暮损,其元气消耗,此乃暗中折人寿数,犯大禁五也,良可哀哉!又曰∶胃恶热而喜清,大肠恶清冷而喜热。两者不和,何以调之?岐伯曰∶调此者,衣服饮食亦有适宜。寒无凄怆,暑无出汗;饮食者,热无灼灼,寒无。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辟。详见本经。是必有因用,岂可用俱寒俱热之食药致损者欤?经云∶内伤者,其气口脉反大于人迎一倍二倍三倍,分经用药。又曰∶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人当吐,不吐者死。如但食不纳,恶心欲吐者,不问一倍二倍,不当止与瓜蒂散吐之,但以指或以物探去之。若所伤之物去不尽者,更诊其脉,问其所伤,以食药去之,以应塞因塞用,又谓之寒因寒用。泻而下降,乃应太阴之用。其中更加升发之药,令其元气上升,塞因塞用,因曲而为之直。何为曲?内伤胃气是也。何为直?而生发胃气是也。因治其饮食之内伤,而使生气增益,胃气完复,此乃因曲而为之直也。

若根据分经用药,其所伤之物,寒热温凉,生硬柔软,所伤不一,难立定法,只随所伤之物不同,各立治法,临时加减用之。其用药又当问诸病患从来禀气盛衰,所伤寒物热物。是喜食而食之耶,不可服破气药;若乘饥困而食之耶,当益胃气;或为人所勉劝,强食之,宜损血而益气也。诊其脉候,伤在何脏,方可与对病之药,岂可妄泄天真生气以轻丧身宝乎?且如先食热而不伤,继之以寒物,因后食致前食亦不消化而伤者,当问热食寒食,孰多孰少,则药亦宜合其寒热而与之,则荣卫之气必得周流。但凡一一对证与之,无不取验。

丹溪曰∶世之病,内伤为多。但有挟痰者,有挟外邪者,有热郁于内而发者,皆当以补元气为主,看所挟而兼用药。如虚气甚者,补中益气汤少加附子,以行参、之功;挟痰者,补中益气加半夏,更以竹沥姜汁传送。

戴氏曰∶凡内外兼证,或内伤重而外感轻者,为内伤挟外感证,治宜先补益而后散邪,或以补中益气汤为主治,加散邪药,当以六经脉证参究,加本经药各治之。或外感重而内伤轻者,为外感挟内伤证,治法宜先散邪而后补益,或以辛凉等解散药为君,而以参、术、茯苓、芎、归等药为臣使,是其治也。

有内伤发斑,因胃虚热甚,虚火游行于外,亦有痰者,火则补而降之,痰热则微汗而散之,切不可下。

内伤烦躁,因血少不能润,理宜养阴。烦躁不得眠者,六一散加牛黄。似伤寒烦躁不绝声,汗后复热,脉细数,五七日不睡,补中益气汤倍人参,用竹叶同煎。甚者加麦门冬、五味子、知母。似伤寒至五七日,汗后烦躁吃水者,补中益气加附子。似伤寒三战后,劳乏烦躁昏倦,四君子汤加当归、黄、知母、麦门冬、五味子。甚者脉细数无序,三更后吃水至天明,此乃元气虚,加竹沥大剂服之。

内伤病舌黑燥便泄,食在大肠,烦躁夜不安,宜防风当归饮下之。内伤病退后烦渴不解者,有余热在肺,参、苓、甘草少加姜汁冷服,虚甚者用人参汤。

[卷之二十三/内伤门] 药方

(东垣)

补中益气汤

治内伤劳役,元气下陷发热,一切内虚,口不知味,四肢无力,倦怠嗜卧,蒸蒸发热者,服一二剂气利微汗而愈。

黄(热甚者,一钱)人参(一钱)白术当归(各七分)陈皮甘草(炙。各五分)升麻柴胡(各二分)上咀,水二盏煎一盏,去渣温服。伤重者二服而愈。

按东垣立方本旨云∶夫脾胃虚者,因饮食劳倦,心火亢甚而乘其土位,其次肺气受邪,须用黄最多,人参、甘草次之。脾胃一虚,肺气先绝,故用黄以益皮毛而闭腠理,不令自汗上喘气短,损其元气,人参以补之。心火乘脾,炙甘草之甘温以泻火热而补脾胃中元气。若脾胃急痛,腹中急缩者,宜多用之。经云∶急者缓之。白术、甘草,甘温除胃中热,利腰脐间血。胃中清气在下,升麻柴胡以引之。黄、甘草甘温之气味上升,能补卫气之散解而实其表也,又缓带脉之缩急。二味苦干,味之薄者,阴中之阳,引清气上升也。

气乱于胸中,为清浊相干,用去白陈皮以理之,又能助阳气上升以散滞气,助诸甘辛为用也。脾胃气虚,不能升浮,为阴火伤其生发之气,荣血大亏,荣气不营,阴火炽盛,是血中伏火,日渐煎熬,血气日减。心主血,血减则心无所养,致使心乱而烦,病名曰。者,心惑而烦闷不安也。故加辛甘微温之剂生阳气,阳旺则能生阴血。更以当归和之,少加黄柏以救肾水,能泻阴中之伏火。如烦不止,少加生地黄补肾水,水旺而心火自降。如气浮心乱,以朱砂安神丸固之则愈。

头痛加蔓荆子(三分),痛甚加川芎(五分)。

顶痛脑痛加本(五分)、细辛(三分)。诸头痛并用此四味足矣。

头痛有痰,沉重惰倦者,乃太阴痰厥头痛,加半夏(五分)、生姜(三分)。

耳鸣目黄,颊颔肿,颈肩肘臂外后痛,面赤脉洪大者,以羌活(一钱)、防风(七分)、本(五分)、甘草(五分)、益元气而泻火邪。

若更烦乱,如腹中或周身有刺痛皆血涩不足,加当归身(五分)。

精神短少加人参(五分)、五味子(二十粒)。

嗌痛项肿,脉洪大面赤者,加黄芩、甘草(各三分)、桔梗(七分)。

口干咽干者加干葛(五分),升引胃气上行以润之。

夏月咳嗽者加五味子(二十五粒)、麦门冬(五分)。

冬月咳嗽加不去根节麻黄(五分),秋凉亦加之。

夏月天温咳嗽加佛耳草、款冬花(各五分)。

久病痰嗽,肺中伏火,去人参黄,以防痰嗽增益耳。

食不下,乃胸中胃上有痰或气涩,加青皮、木香(各三分)、陈皮(五分),此三味为法。

冬月加益智仁、草豆蔻(各五分),夏月加黄芩、黄连(各五分)。春初犹寒,少加辛热之剂以补春气之不足,为风药之佐,益智仁、草豆蔻是也。

心下痞闷加枳实、黄连(各一钱)。腹中痞加枳实、木香、砂仁(各五分)、浓朴(七分)。

如天寒,少加干姜或桂。

能食而心痞者,加黄连、枳实(各三分)。脉缓有痰而痞,加半夏、黄连(各八分)。脉弦四肢满,便难而心下痞,加黄连(五分)、柴胡(七分)、甘草(三分)。腹中痛加白芍药(五分)、甘草(三分)。如恶寒冷痛,加中桂(五分)。

夏月腹痛,不恶寒,恶热者,加黄芩、甘草(各五分)、芍药(一钱),以治时热也。如腹痛在寒凉时,加半夏、益智、草豆蔻之类。

腹中痛,恶寒而脉弦者,是木来克土也,小建中汤主之。如脉沉细,腹中痛,是水来侮土也,以理中汤主之。如脉缓体重节痛,腹胀自利,米谷不化,是湿胜,以平胃散主之,苍术苦辛能泻湿,干姜辛热,能于土中泻水,芍药味酸,能于土中泻木。

胁下痛或胁下急缩,俱加柴胡(三分,甚加五分),甘草(三分)。脐下痛加熟地黄(五分)。

如不已,乃大寒也,加肉桂(五分)。

朱砂安神丸

治内伤虚火上炽,心神不宁,夜不得寐。

朱砂(五钱,另研水飞为衣用)甘草(五钱五分)黄连(酒洗,六钱)当归(二钱半)生地黄(二钱)上除朱砂四件共为细末,汤泡蒸饼丸,如黍米大。朱砂为衣,每服十五丸或廿丸,津咽下。食后或温水凉水少许送下。

《内经》曰∶热淫所胜,治以甘寒,以苦泻之。以黄连之苦寒去心烦除湿热为君,以甘草、生地黄之甘寒泻火补气滋生阴血为臣,以当归身补其血不足,朱砂纳浮溜之火而安神明也。

调中益气汤

其脉弦洪缓,而沉按之中之下得一涩,其证四肢倦怠,肢节烦痛,难以屈伸,身体沉重,烦心不安,忽肥忽瘦,口失滋味,大小便清利而数,或饮下便泻,或大便涩滞不行,一二日一见。夏月飧泄,米谷不化。或便后见血见白脓,胸满短气,膈咽不通。

或痰嗽稠粘,口中沃沫,耳鸣耳聋,目中溜火,热拥头目,不得安卧,嗜卧无力,不思饮食。

人参(五分)黄(一钱)苍术甘草(各五分)柴胡(此味为上气不足,胃气与脾气下溜乃补,从阴养阳也)升麻橘红(如腹中气不得转运,更加一分)木香(各二分)上咀作一服,水二盏煎一盏,空心温服。宁心绝思,药必神效。盖病在四肢,血脉空腹在旦也。

时显热躁,乃下元阴火蒸蒸发热,加生地黄(二分)、黄柏(三分)。

大便虚坐不得,或了而不了,腹中逼迫,血虚血涩也,加当归身(三分)。

身体沉重,虽小便数多,亦加茯苓(二分)、苍术(一钱)、泽泻(五分)、黄柏(三分)。

胃气不和加半夏(五分)、生姜(三片)。

有痰加生地黄(二分),以制半夏之毒。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除。此足太阴脾经所作也。

兼躁热,加黄柏、生地黄(各二分)。

如无以上证,只服前药。

春夏腹痛加白芍药(三分)。

恶热而渴,或腹痛者,便加芍药(五分)生黄芩(二分)。

如恶寒腹中痛,加桂心(三分),去黄芩,名桂枝芍药汤。

冬月腹痛不可用芍药,盖其性大寒也。只加干姜(二分),或加半夏五七分,以生姜制之。

秋冬之月,胃脉四道为冲脉所逆,并胁下,少阳脉二道而反上行,病名厥逆。《内经》曰∶逆气上行,满脉去形。明七神昏绝,离去其形而死矣。其证气上冲咽不得息,而喘息有音,不得卧,加吴茱萸(五分)。

夏月有此证为大热也。盖此病随四时为寒热温凉,宜以酒、酒连、酒知母等分为细末,热汤为丸,每服二百丸,空心白汤送下。仍多饮热汤,服毕少时,便以美膳压之,使不令胃中停留,直至下焦,以泻冲脉之邪也。

大抵治饮食劳倦,所得之病,乃虚劳七损证也,当用温平甘多辛少之药治之,是其本法也。

升阳顺气汤

因饮食不节,劳役所伤,腹胁满闷短气,遇春即口淡无味,遇夏虽热犹有恶寒,饥则常如饱,不喜食冷物。

人参(三分)黄(一钱)半夏(六分)甘草(炙二分)草豆蔻(四分)神曲(炒)升麻柴胡(各三分)当归身陈皮黄柏(各四分)上水二钟,姜三片,煎一钟,去渣食前温服。

夫脾胃不足之证,须用升麻柴胡苦平味之薄者,阴中之阳引脾胃中清气行于阳道及诸经,生发阴阳之气,以滋春气之和也。又引参、、甘草甘温之气味上行,充实腠理,使阳气得卫外而为固也。凡治脾胃之药多以升阳补气名之者,此也。

升阳补气汤

治饮食不时,饥饱劳役,胃气不足,脾气下溜,气短无力,不能寒热,早饭后转增昏闷,频要眠睡怠惰,四肢不收,懒倦动作,五心烦热。

浓朴(姜炒,三分)升麻羌活白芍药独活防风甘草(炙)泽泻(各五分)柴胡(一钱二分)生地黄(七分半)上咀,作一服,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煎一盏,去渣食前温服。腹胀及腹中窄狭,加浓朴一倍。腹中似硬,加砂仁三分。

升阳益胃汤

治脾胃虚则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时直秋燥令行,湿热少退,体重节痛,口燥舌干,饮食无味,大便不调,小便频数,食不消,兼见肺病,洒淅恶寒,惨惨不乐,面色恶而不和,乃阳气不升故也,当以升阳益胃主之。

羌活独活防风(各三分。以秋旺故以辛温之药泻之)柴胡白术茯苓(渴者不用)泽泻(各四分)黄(钱半)人参半夏(制)甘草(炙。各六分)黄连(二分)陈皮白芍药(各五分)何故秋旺用人参、白术、芍药之类反补肺?盖为脾胃虚则肺最受邪,故因时而补,易为力也。

上咀,作一服,水一钟、姜三片、枣一枚,煎一钟,去渣温服。

服药后,如小便罢而病加增剧,是不宜利小便,当去茯苓、泽泻。

如方喜食,一二日不可饱食,恐胃再伤,以药力尚少,脾胃之气不得转运升发也。

须薄滋味之食,或美食助其药力,益升浮之气,而滋其胃气,慎不可淡食以损药力而助邪气之降沉也。可以少役形体,使胃与药得转运升发,慎毋劳役,使气复伤。若胃气稍强,少食加果以助药力。经云∶五果为助是也。

参术调中汤

泻热补气,止嗽定喘,和脾胃,进饮食。

白术(五分)黄(四分)桑白皮陈皮(去白)人参(各二分)麦门冬青皮(去穣)甘草(炙)地骨皮白茯苓(各二分)五味子(十二粒)上咀,作一服,水二钟煎一钟,温服,早饭后忌劳役多言。

双和散

治虚劳少力,补血益气。

川芎当归熟地黄(各一两)芍药(二两)黄(一两)官桂甘草(各七钱)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二钟、姜三片、枣二枚,煎八分,温服。

当归补血汤

治肌肤燥热,因渴引饮,目赤面红,昼夜不息,脉洪大而虚,重按全无。

经曰∶脉虚血虚。又云∶血虚发热证象白虎汤证,惟脉不长,实为辨耳。误服白虎汤必死。

此病得之劳役。

黄(一两)当归(二钱,酒浸)上咀,作一服,水钟半煎八分,食前温服。

(节斋)

杂着方

治劳苦用力过多,预服数帖,防后发热。

人参黄(炙。各钱半)陈皮白术(各一钱)麦门冬(去心,五分)五味子(二十粒)甘草(炙,七分)甚者加附子(四分)上作一服,水钟半,加姜枣,煎八分,温服。

茯神汤

治劳心思虑伤损精神,头眩目昏,心虚气短,惊悸烦热。

茯神(去心)酸枣仁(炒研)人参当归(各一钱)麦门冬(去心,八分)五味子(十五粒)芍药生地黄川芎陈皮山栀仁(炒)甘草(各六分)上水钟半,姜三片,煎八分,温服。

(东垣)

门冬清肺饮

治脾胃虚弱喘促,精神少,或衄血吐血,宜服此。

紫菀茸(一钱)人参黄当归芍药麦门冬(各七分)甘草(五分)五味子(九粒)上作一服,水钟半煎八分,食后温服。

宽中喜食无厌丸

(一名宽中进食丸)滋形气,喜饮食。

白术(炒)神曲麦(面炒黄,一两)半夏(制)猪苓(各七钱)泽泻白茯苓橘红(各三钱)草豆蔻(湿面裹煨)砂仁人参干姜甘草(炙。各三钱)青皮枳实(各一钱)木香(一钱)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丸,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食后米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