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经衍义本草 » 图经衍义本草全文在线阅读

《图经衍义本草》卷之三

关灯直达底部

宋通直郎辨验药材寇宗奭编撰

宋太医助教辨验药村许洪校正

玉石部中品

雄黄

味苦、甘,平、寒、大温,有毒。主寒热,鼠瘘,恶疮,疽痔,死肌,疗疥虫,?疮,目痛,鼻中息肉及绝筋破骨,百节中大风,积聚,癖气中恶,腹痛,鬼疰,杀精物恶鬼,邪气,百虫毒,胜五兵,杀诸蛇虺毒,解藜芦毒,悦泽人面。炼食之,轻身神仙。饵服之,皆飞入人脑中,胜鬼神,延年益寿,保中不饥。得铜可作金。一名黄食石。生武都山谷、炖煌山之阳。采无时。

《图经》曰:雄黄,生武都山谷炖煌山之阳,今阶州山中有之。形块如丹砂,明澈不挟石,其色如鸡冠者为真。有青黑色而坚者名熏黄,有形色似真而气臭者名臭黄,并不入服食药,只可疗疮疥耳。其臭以醋洗之便可断气,足以乱真,用之尤宜细辨。又阶州接西戎界,出一种水窟雄黄,生于山岩中有水泉流处。其石名青烟石、白鲜石。雄黄出其中,其块大者如胡桃,小者如栗豆,上有孔窍,其色深红而微紫,体极轻虚,而功用胜于常雄黄,丹灶家尤所贵重。或云雄黄,金之苗也,故南方近金坑冷处时或有之,但不及西来者真好耳。

《唐本》注云:出石门名石黄者,亦是雄黄,而通名黄食石。而石门者最为劣尔,岩#1昌、武都者为佳,块方数寸,明彻如鸡冠,或以为枕,服之辟恶。其青黑坚者,不入药用。若火飞之而疗疮亦无嫌。又云:恶者名熏黄,用熏疮疥,故名之,无别熏黄也。正#2观年中以岩州新出有得方数尺者,但重脆不可全致之尔。

《日华子》云:雄黄,微毒。治疥癣,风邪,癫痫,岚瘴,一切蛇虫犬兽伤咬。久服不饥。通赤亮者为上,验之,可以?#3虫死者为真,臭气少,细嚼口中含汤不激辣者,通用。

雷公云:凡使,勿用熏鸡黄、自死黄、夹腻黄。其臭黄真似雄黄,只是臭不堪用,时用以醋洗之三两度,便无臭气,勿误用也。次有夹腻黄,亦似雄黄,其内一重黄一重石,不堪用。次有熏鸡黄,亦似雄黄,如乌鸡头上冠也。凡使,要似鹧鸪乌肝色为上。

《抱朴子》云:雄黄当得武都山所出者,纯而无杂,其赤如鸡冠,光明晔晔者,乃可用耳,其但纯黄似雄黄色无光者,不任作仙药,可以合理病药耳。

《抱朴子》又云:饵之法,或以蒸煮,或以酒服,或以消石化为水乃凝,之,或以猪胴#4裹蒸之于赤土下,或以松脂和之,或以三物炼之,引之如布,白如冰。服之皆令人长生,百病除,三尸下,瘢痕灭,白发黑,堕齿生,千日玉女来待,可使鬼神。

《太平广记》:刘无名,成都人也。志希延生,谓古方草木之药,但愈疾得效,见火辄为灰烬,自不能固,岂有延生之力哉?乃入雾中山,尝遇人教服雄黄,凡三十余年。一旦,有二人赤巾朱服,径诣其室,刘问何人?对曰:我太山直事,追摄子耳,不知子以何卫,我已三日冥期,迫促而无计近子,将欲阴符谴责,以稽延获罪,故见形相问。刘曰:余无他卫,但真心至道不视声利,静处幽山,志希度世而已。二使曰:子之黄光照灼于顶,迨高数尺,得非雄黄之功乎?

《太上八帝玄变经》:小丹法:用雄黄、柏子。拘魂制魄方:柏子细筛去滓,松脂十斤,以和柏子、雄黄各二斤,色如赤李,合药臼中复捣如蒸药一日。如饵,正坐北向,平旦顿服五丸,百日之后,与神人交见。

《明皇杂录》:有黄门奉使交广回周顾谓曰:此人腹中有绞龙。上惊问黄门曰:卿有疾否?曰:臣驰马大庾岭,时当大热,困且渴,遂饮水,觉腹中坚痞如杯#5。周遂以消石及雄黄煮服之,立吐一物,长数寸,大如指,视之鳞甲具,投之水中,俄顷长数尺,复以苦酒沃之如故,以器覆之,明日生一龙矣。

《唐书》:甄立言究习方书,仕唐为太常丞。有道人心腹满烦,弥二岁,立言诊曰:腹有蛊,误食发而然。令饵雄黄付剂,少选吐一蛇,如人小指,惟无目,烧之有发气,乃愈。

《宝藏论》:雄黄,若以草药伏住者,熟炼成汁,胎色不移;若将制诸药成,汁并添得者,上可服食,中可点铜成金,下可变银成金。

《千金方》:治妇人始觉有妊,养胎,转女为男。以一两绛囊盛带之。又方:治耳聋,以雄黄、硫黄等分为末,绵裹塞耳中。又方:治症瘕积聚,去三尸,益气延年却老。以雄黄二两,细研为末,九度水飞过,却入新净竹筒中盛,以蒸饼一块塞筒口,蒸七度,用好粉脂一两为丸如绿豆大。日三服,酒下七丸、十丸。三年后道成,益力不饥,玉女来侍。

《圣惠方》:治伤寒、狐惑毒,蚀下部皮#6外如?,痛痒不止。以雄黄半两,先用瓮子一个口稍大者,内入灰上,如装香火将雄黄烧之,候烟出当病处熏之。

《外台秘要》:治骨蒸极热。以一两和小便一升,研如粉。乃取黄理石一枚,方圆可一尺,以炭火烧之三食顷,极热,灌雄黄汁于石上。恐大热不可近,宜着一片薄毡置石上,令患人脱衣坐石上。冷停,以衣被围绕身,勿令药气泄出,经三五度差。

《肘后方》:金疮血内漏,以雄黄末如大豆,内疮中。又服五钱匕,血皆化为水,卒以小便服之。

《经验方》:治马汗入肉。雄黄、白矾等分,更用乌梅三个、捶碎,巴豆一个,合研为细末。以半钱匕油,调傅患处。

《博济方》:治遍身风二灵散#7:雄黄、细辛等分,研令细,每服分作两下,左边疼嗅入右鼻,右边疼嗅入左鼻,立效。

《续十全方》:治缠喉风。雄黄一块,新汲水磨,急灌,吐下,差。

《集验方》:治卒魇。雄黄捣为末细筛,以管吹入鼻孔中。

《伤寒类要》:治小腹痛满,不得小便及疗天行病。雄黄细研,蜜丸如枣核,内溺孔中。又方:杀齿虫,以末如枣塞牙问。

《衍义》曰:雄黄非金苗。今有金#8窟处无雄黄。金条中言,金之所生,处处皆有雄黄,岂处处皆得也。别法,治蛇咬,焚之熏蛇远去。又武都者,镌磨成物形,终不免其臭。唐˙甄立言仕太常丞,有道人病心腹懑烦,弥二岁。诊曰:腹有蛊,误食发而然,令饵雄黄一剂,少选吐一蛇如拇指,无目,烧之有发气,乃愈。此杀毒虫之验也。

食盐

味咸,温,无毒。主杀鬼蛊邪疰毒气,下部?疮,伤寒寒热,吐胸中痰癖,止心腹卒痛,坚肌骨。多食伤肺,喜咳。

《图经》曰:食盐,旧不着所出州郡。陶隐居云:有东海、北海盐,及河东盐池,梁、益有盐井,交、广有南海盐,西羌有山盐,胡中有木盐,而色类不同,以河东者为胜。河东盐,今解州、安邑两池所种盐最为精好,是也。又有并州两监末盐,乃刮咸煎炼,不甚佳,其咸盖下品所著卤咸,生河东盐池者,谓此也。下品又有大灵,生邯郸及河东池泽。苏恭云:大盐即河东印盐,人之常食者,刑#9粗于末盐,乃似今解盐也。解人取盐,于池傍耕地,沃以池水,每盐#10南风急,则宿昔成盐满畦,彼人谓之种盐。东海、北海、南海盐者,今沧、密、楚、秀、温、台、明、泉、福、广、琼、化诸州官场煮海水作之,以给民食者,又谓之泽盐,医方所谓海盐是也。其煮盐之器,汉谓之牢盆,今或鼓铁为之,或编竹为之,上下周以蜃灰,广丈深尺,平底,置于灶,背#11谓之盐盘。《南越志》谓编篾为鼎,和以牡蛎是也。然复于海滨掘地为坑,上布竹木,覆以蓬茅,又积沙于其上。每潮汐冲沙,卤咸淋于坑。水中#12退即以火炬照之,卤气冲火皆灭,因取海卤注盘中煎之,顷刻而就。

《药性论》云:盐,有小毒。能杀一切毒气,鬼疰气。主心痛中恶,或连腰膝者。盐如鸡子大,青布裹烧赤,内酒中顿服,当吐恶物。主小儿卒不尿,安盐于脐中灸之。面上五色疮,盐汤绵浸榻#13疮上,日五六度易,差。又和槐白皮切蒸,治脚气。又空心揩齿,少时吐水中洗眼,夜见小字,良。治妇人隐处疼痛者,盐青布裹熨。主鬼疰,尸疰,下部蚀疮,炒盐布裹坐熨之,兼主火灼疮。

陶隐居云:五味之中,惟此不可阙。有东海、北海盐及河东盐池,梁、益盐井,交、广有南海盐,西羌有山盐,胡中有树盐,而色类不同,以河东者为胜。东海盐、官盐白,草粒细。北海盐黄,草粒篦#14。以作鱼鲊及咸菹,乃曰北胜。而藏茧以用盐官者,蜀中盐小谈,广州盐咸苦。不知其为疗体复有优劣否?西方、北方人,食不耐咸,而多寿少病,好颜色。东方、南方人,食绝欲咸,而少寿多病,便是损人、则伤肺之效矣。然以浸鱼肉,用#15能经久不败;以沾布帛则易致朽烂。所施处各有所宜也。

陈藏器云:按盐本功外,除风邪,吐下恶物,杀虫,明目,去皮肤风毒,调和腑脏,消宿物,令人壮健。人卒小便不通,炒盐内脐中即下。陶公以为损人,斯言不当。且五味之中,以盐为主,四海之内,何处无之。惟西南诸夷稍少,人皆烧竹及木盐当之。

《日华子》云:暖水脏及霍乱心痛,金疮,明目,止风泪,邪气,一切虫伤疮肿,消食,滋五味,长肉,补皮肤,通大小便。小兄疝气并内肾气,以葛袋盛于户口悬之,父母用手捻#16科尽,即疾立愈。

禹锡云:按《蜀本》云:多食令人衣#17色肤黑,损筋力。

《食疗》云:蠼螋尿疮,盐三升,水一斗,煮取六升,以绵浸汤,淹疮上。又治一切气及脚气,取盐三升,蒸,候热分裹,近壁脚踏之,令脚心热。又和槐白皮蒸用,亦治脚气。夜夜与之良。又以皂荚两挺#18,盐半两,同烧令通赤,细研。夜夜用揩齿。一月后有动者齿及血?齿,并差,其齿牢固。

《圣惠方》:治小儿脐风湿。以盐一两,豉二合,相和烂捣,捏作饼子如钱大,安新瓦上炙令热,以熨脐上差。亦用黄檗末傅之。

《外台秘要》:治胸心痰饮,伤寒热病,瘴疟须吐者。以盐末一大匙,以水或暖汤送下,须臾则吐。吐不快,明旦更服,甚良。

《千金方》:治齿龈宣露。每旦捻盐内口中,以热水含遍齿百遍,不过五日齿即牢密。。

《千金翼方》:治诸疮癣初生,或始痛时,以单方救不效,嚼盐涂之妙。

《傅信#19方》:治蚯蚓咬。浓作盐汤,浸身数遍差。浙西军将张韶为此虫所咬,其形如大风,眉须皆落。每夕蚯蚓呜于体,有僧教以此方愈。

《食医心镜》云:盐,主杀鬼蛊气,下部?疮,伤寒寒热,吐胸中痰癖,止心腹卒痛,坚肌骨。黄帝云:食甜瓜竟食盐成霍乱。又主大小肠不通。取盐和苦酒,傅脐中,干即易,差。

《产宝方》:治妊娠心腹痛,不可忍。以一斤灵,烧令赤,以三指取一撮,酒服,差。

《衍义》曰:食盐,《素问》曰:咸走血。故东方食鱼盐之人多黑色,走血之验,故可知矣。病嗽及水者,宜全禁之。北狄用以淹尸,取其不坏也,至今如此。若中蚯蚓毒,当以盐洗沃,亦宜汤化饮汁。其烧剥金银,熔汁作药,仍须解州池盐为佳。齿缝中多出血,常以盐汤嗽#20,即已。益齿走血之验也。

石硫黄

味酸,温、大热,有毒。主妇人阴蚀,疽痔,恶血,坚筋骨,除头秃,疗心腹积聚,邪气冷癖在胁,咳逆上气,脚冷疼弱无力,及鼻衄,恶疮,下部?疮,止血,杀疥虫。能化金、银、铜、铁奇物。生东海牧羊山谷中,及太山、河西山,矾石液也。

《图经》曰:石硫黄,生东海牧羊山谷中,及太山、河西山,矾石液也。今惟出南海诸蕃。岭外州都或有,而不甚佳。以色如鹅子初出壳者为真,谓之昆仑黄。其赤色者,名石亭脂,青色者号冬结石,半白半黑名神惊石,并不堪入药。又有一种土硫黄,出广南及荣州,溪涧水中流出。其味辛,性热腥臭。主治疥疮,杀虫毒。又可煎炼成汁,以模?作器,亦如鹅子黄色。

《药性论》云:石硫黄,君。有大毒。以黑锡煎汤解之,及食宿冷猪肉。味甘,太阳之精,鬼焰居焉,伏炼数般皆传于作者。能下气,治脚弱,腰肾久冷,除冷风顽痹。又云:生用治疥癣,及疗寒热咳逆。炼服主虚损,泄精。

陶隐居云:东海郡属北徐州,而箕山亦有。今第一出扶南林邑。色如鹅子初出壳,名昆仑黄。次出外国,从蜀中来,色深而煌煌。俗方用之疗脚弱及痼冷,甚良。《仙经》颇用之。所化奇物并是黄白木及合丹法。此云矾石液,今南方则无矾石,恐不必尔。

《日华子》云:石亭脂、曾青为使,畏细辛、飞廉、铁。壮阳道,治痃癖冷气,补筋骨劳损,风劳气,止嗽上气,及下部痔瘘,恶疮疥癣.杀腹藏虫,邪魅等。煎余甘子汁,以御其毒也。

雷公云:凡使,勿用青赤及半白半青、半赤半黑者。自有黄色,内莹净似物命者,贵也。凡用四两,先以龙尾蒿自然汁一镒,东流水三镒,紫背天葵汁一镒,粟遂子茎汁一镒#21,四件合之搅令匀,一垍埚用六一泥固济底下,将硫黄碎之入于埚中,以前件药汁旋旋添入,火煮之汁尽为度,了,再以百部末十两,柳蚛末二斤,一簇草二斤,细剉之,以东流水并药等同煮硫黄末一伏时,日满去诸药,取出用熟甘草汤洗了,入钵中研二万匝方用。

禹锡云:谨按吴氏云:硫黄,一名石留黄。神农、黄帝、雷公:咸,有毒。医和、扁鹊:苦,无毒。或生易阳,或河西,或五色。黄是潘水石掖也,烧令有紫焰者。八月、九月采。治妇人血结。

《海药》云:谨按《广州记》云:生昆仑日脚下,颗块莹净,无夹石者良。主风冷虚惫,肾冷,止#22气,腿膝虚羸,长肌肤,益气力,遗精,痔漏,老人风秘等。并宜烧炼服。仙方谓之黄硇砂,能坏五金,亦能造作金色,人能制伏归本色,服而能除万病。如有发动,宜以猪肉、鸭羹、余甘子汤并解之。蜀中雅州亦#23出,光腻甚好,功力不及舶上来者。

《丹房镜源》云:石硫黄,可干汞,诀曰:此硫黄见五金而黑,得水银而赤。又曰黄牙。

孙尚药云:治气虚伤冷,暴作水泻,日夜三二十行,腹痛不止,夏月路行备急。朝真丹:硫黄二两,牛角研令极细,枯白矾半两,同细研匀水浸,蒸饼去水脉了,和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温米饮、盐汤下。

《经验方》:大治元脏,气发久冷,腹痛虚泻,应急大效。玉粉丹:生硫黄五两,青盐一两,已上衮细研,以蒸饼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五丸,热酒空心服,以食压之。

《梅师方》:治阴生湿庖疮。取石硫黄研如粉,傅疮上,日三度。

《圣惠方》:治诸疮弩肉如蛇一出数寸。用硫黄一两细研,于肉上薄涂之,即便消。

《外台秘要》:《千金》疗小儿聤耳。硫黄末#24以粉耳中,日一夜一,差止。

《太清服炼灵砂法》:石硫黄本出波斯国,南明之境,禀纯阳火石之精气而结成,质性通流,含其猛毒。药品之中,号为将军。功能破邪归正,返滞还清,挺立阳精,消阴化魄。

《衍义》曰:石硫黄,今人用治下元虚冷,元气将绝,久患寒泄,脾胃虚弱,垂命欲尽,服之无不效。中病当便已,不可尽剂。世人盖知用而为福,不知用久为祸。此物损益兼行,若俱弃而不用,当仓卒之问,又可阙乎?或更以法制,拒火而又常服者,是亦弗思也。在《本经》则不言如此服食,但专治妇人。不知者,往往更以酒服,其可得乎?或脏中久冷,服之先利。如病势危急,可加丸数服,少则不效,仍加附子、干姜、桂。

雌黄

味辛、甘,平、大寒,有毒。主恶疮,头秃,痂疥,杀毒虫、虱,身痒,邪气,诸毒,蚀鼻中息肉,下部?疮,身面白驳,散皮肤死肌,及恍惚邪气,杀蜂蛇毒。炼之,久服轻身、增年、不老,令人脑满。生武都山谷,与雄黄同山生。其阴山有金,金精熏则生雌黄,采无时。

《图经》曰:雌黄,生武都山谷,与雄黄同山,其阴山有金,金精熏则生雌黄。今出阶州,以其色如金,又似云母甲错可析者为佳。其夹石及熏如铁色者不可用。或云一块重四两者,析之可得千重,此尤奇好也。采无时。

陶隐居云:今雌黄出武都仇池者,谓武都仇池黄,色小赤。扶南林邑者,谓昆仑黄,色如金而似云母甲错,画家所重。依此言,既有雌雄之名,又同山之阴阳,于合药便当以武都为胜,用之既稀,又贱于昆仑者。《仙经》无单服法,惟以合丹砂、雄黄共飞炼为丹尔。

雷公云:雌黄,凡使,勿误用夹石黄、熏黄、珀熟等。雌黄一块,重四两。按《干宁记》云:指开析得千重,软如烂金者上。凡修事,勿令一妇人、鸡、犬、新犯淫人、有患人、不男人、非形人、曾是刑狱地臭秽,已上并忌。若犯触者,雌黄黑如铁,不堪用也,及损人寿。

《宝藏论》:雌黄伏住火,胎色不移,鞴熔成汁者,点银成金,点铜成银。

《丹房镜源》云:黄,背阴者雌也,纯柔者亦可干汞,舶上撰#25血者上,湖南者次。青者本性,叶子上者可转硫黄,伏粉霜,记之,不可误使。

《青霞子》云:雌黄,辟邪去恶。

《圣惠方》:治乌癞疮,杀虫。用雌黄研如粉,以醋并用鸡子黄打令匀,涂于疮上,干即更涂。又方:治久心痛,时发不定,多吐清水,不下饮食。以雌黄二两,好醋二升,慢火煎成膏,用干蒸饼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丸,姜汤下。

《百一方》:治小腹满,不得小便。细末雌黄蜜丸,如枣核大,内一丸溺孔中,令入半寸许,以竹管注阴令紧,朔#26气通之。

《经验方》:缩小便。以颗块雌黄一两半,研如粉,干姜半两切碎,入盐四大钱同炒,令干姜色黄,同为末,干蒸饼入水,为丸如绿豆大。每服十丸至二十丸,空心盐汤下。

《斗门方》:治肺劳咳嗽。以雌黄,一两,入瓦合内,不固济,坐合子于地上,用灰焙之,周匝令实,可厚二寸。以炭一斤簇定,顶以火煅之,三分去一,退火待冷,出,研如面,用蟾酥为丸如粟大。每日空心杏人汤下三丸,差。

《衍义》曰:入药最释#27,服石者宜审谛。治外功多,方士点化卫多用,亦未闻终始如何。画工用之。

水银

味辛,寒,有毒。主疥瘘,痂疡白秃,杀皮肤中虱,堕胎,除热。以传男子阴,阴消无气。杀金、银、铜、锡毒,熔化还复为丹。久服神仙不死。一名汞。生符陵平土,出于丹砂。畏磁石。

《药性论》云:水银,君,杀金、铜毒,姹女也。有大毒。朱砂中液也,此还丹之元母,神仙不死之药。伏炼五金为泥,生能堕胎。主疗瘑疥等,缘杀虫。

陶隐居云:今水银有生熟。此云生符陵平土者是,出朱砂腹中,亦别出砂地,皆青白色,最胜。出于丹砂者,是今烧粗末朱砂所得,色小白浊,不及生者。甚能消化金银,使成泥,人以镀物是也。还复为丹,事出《仙经》。酒和日暴,服之长生。烧时飞着釜上灰,名汞粉,俗呼为水银灰,最能去虱。

《唐本》注云:水银出于朱砂,皆因热气,未闻朱砂腹中自出之者。火烧飞取,人皆解法。南人蒸取之,得水银虽少,而朱砂不损,但色少变黑尔。

陈藏器云:水银本功外,利水道,去热毒。入耳能食脑至尽,入肉令百节挛缩,倒阴绝阳,人患疮疥,多以水银涂之,性滑重,直入肉,宜慎之。昔北齐徐王疗挛躄,以金物火炙熨之。水银得金当出蚀金,候金色白者是也,如此数度,并差也。

《日华子》云:水银,无毒。治天行热疾,催生,下死胎,治恶疮,除风,安神镇心。镀金烧粉人多患风,或大段使作须饮酒,并肥猪肉及服铁浆,可御其毒。

雷公云:凡使,勿用草中取者,并旧朱漆中者,勿用经别药制过者,勿用在尸过者、半生半死者。其水银若在朱砂中产出者,其水银色微红,收得后用胡芦收之,免遗失。若先以紫背天葵并夜交藤自然汁二味,同煮一伏时,其毒自退。若修十两,用前二味汁各七镒,和合煮足为度。

《汉武帝内传》曰:封君达,陇西人。初服黄连五十余年。入乌峰山,服水银百余年,还乡里如二十者,常乘青牛,故号青牛道士。

《太清服炼灵砂法》:承禀五阳神之灵,精会符合为一体,故能轻飞玄化,感遇万灵。

《圣惠方》:误吞银镮子、钗子。以半两服之,再服即出。

《经验后方》:治心风秘。水银一两,藕节八个,先研藕节令细,次入水银同研成砂子,丸如鸡头大。每服二丸,磨刀水下,一二服差。

《梅师方》:治胎死腹中不出,其母气绝。以水银二两吞之,立出。又方:治痔,谷道中虫痒不止。以水银、枣膏各二两,,同研相和,拈如枣形状,薄绵片裹,内下部,明日虫出。若痛者,加粉三大分作丸。

《衍义》曰:水银,入药虽各有法,极须审谨,有毒故也。妇人多服绝娠。今人治小兄惊热涎潮,往往多用。《经》中无一字及此,亦宜详谛。得铅则凝,得硫黄则结,并枣肉研之则散。别法煅为腻粉,粉霜唾研毙虱。铜得之则明,灌尸中,则令尸后腐。以金、银、铜、铁置其上则浮,得紫河车则伏。

石膏

味辛、甘,微寒、大寒,无毒。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腹中坚痛,除邪鬼,产乳,金疮,除时气,头痛身热,三焦大热,皮肤热,肠胃中隔气,解肌发汗,止消渴,烦逆,腹胀,暴气喘息,咽热,亦可作浴汤。一名细石,细理白泽者良,黄者令人淋。生齐山山谷及齐卢山、鲁蒙山。采无时。鸡子为之使。恶莽草、马目毒公。

《图经》曰:石膏,生齐山山谷及齐卢山、鲁蒙山,今汾、孟、虢、耀州,兴元府亦有之。生于山石上,色至莹白,其黄者不堪。此石与方解石绝相类,今难得真者,用时惟取未破者以别之。其方解石不附石而生,端然独处,外皮有土及水苔色,破之皆作方棱。石膏自然明莹如玉石,此为异也。采无时,方解石旧出下品,《本经》云:生方山。陶隐居以为长石,一名方石,疗体相似,疑是一物。

陶隐居云:二郡之山,即青州、徐州也。今出钱塘县,皆在地中,雨后时时自出,取之皆如棋子,白澈最佳。彭城者亦好。近道多有而大块,用之不及彼。《仙经》不须此。

《唐本》云:石膏、方解石,大体相似,而以未破为异。今市人皆以方解石代石膏,未见有真石膏也。石膏生于石傍,其方解石不因石而生,端然独处,大者如升,小者若拳,或在土中,或生溪水,其上皮随土及水苔色,破之方解,大者方尺。今以此为石膏,疗风去热虽同,而解肌发汗不如真者。

陈藏器云:陶云出钱塘县中。按钱塘在平地,无石膏,陶为错注。苏又注五石脂云:五石脂中又有石膏,似骨如玉坚润,服之胜钟乳。与此石膏,乃是二物同名耳,不可混而用之。

《日华子》云:治天行热狂,下乳,头风旋,心烦躁,揩齿益齿。通亮,理如云母者上,又名方解石。

雷公云:凡使,勿用方解石。方解石虽白,不透明,其性燥,若石膏出剡州茗山县义情山,其色莹净如水精,性良善也。凡使之,先于石臼捣成粉,以密物罗过,生甘草水飞过,水澄令干,重研用之。

禹锡云:谨按《药性论》云:石膏,使,恶巴豆,畏铁。能治伤寒头痛如裂,壮热皮如火燥,烦渴,解肌,出毒汗。主通胃中结,烦闷,心下急,烦躁。治唇口干焦。和葱煎茶去头痛。

《别说》云:谨按:陶说出钱塘山中,雨后时时自出。今钱塘人乃凿山以取之,甚多,捣为末,作齿药货用。浙人呼为寒水石,然入药最胜他处者。今既凿山石而取,乃是因石而生,即石膏也。陈藏器谓钱塘县在平地,无石膏,乃知陈不识钱塘,明矣。

《外台秘要》:蒸病五日内蒸,所以言内者,必外寒内热,把汗附骨而热也。其根在五脏六腑之中,必因患后得之。骨肉自消,食饮无味,或皮燥,面无光。蒸盛之时,四肢渐细,足趺肿起。石膏十两,研如乳粉法,水和服方寸匕,日再,以体凉为度。

《肘后方》:葛氏疗小便卒大数非淋,令人瘦。以石膏半斤捣碎,水一斗,煮取五升,稍饮五合。

《梅师方》:治热油、汤、火烧疮,痛不可忍。取石膏捣末细研,用粉疮。

《衍义》曰:石膏,二书纷辨不决,未悉厥理。详《本经》元无方解石之文,止缘《唐本》注:石膏、方解石大体相似。因此一说,后人遂惑。《经》曰:生齐山山谷及齐卢山、鲁蒙山,采无时,即知他处者为非。今《图经》中又以汾州者编入,前后人都不详。《经》中所言细理白泽者良,故知不如是,则非石膏也。下有理石,条中《经》云:如石膏顺理而细,又可明矣。今之所言石膏、方解石,上者何等有顺理细文又白泽者。有是,则石膏也;无是,则非石膏也。仍须是《经》中所言州土者,方可入药,余皆偏见,可略不取。仲景白虎扬中,服之如神。新校正仲景《伤寒论》后言,四月已后,天气热时,用白虎者是也。然四方气候不齐,又岁中气运不一,方所既异,虽其说甚雅,当此之时,亦宜两审。若伤寒热病,或大汗后,脉洪大,口舌燥,头痛,大渴不已;或着暑热,身痛倦息,白虎汤服之无不效。

金屑

味辛,平,有毒。主镇精神,坚骨髓,通利五脏,除邪毒气,服之神仙。生益州。采无时。

《图经》曰:金屑,生益州。银屑,生永昌。陶隐居注云:金之所生,处处皆有,梁、益、宁三州多有,出水沙中,作屑,谓之生金。而银所出处,亦以金同,但皆生石中耳。苏恭以为银之与金,生不同处。金又出水中。今饶、信、南、剑、登州出金处,采得金亦多端,或有若山石状者,或有若米豆粒者,若此类未经火,皆可为生金。其银在矿中,则与铜相杂,土人采得之,必以铅再三煎炼方成,故不得为生银也。故下别有生银条云:出饶州、乐平诸坑生银矿中,状如硬锡,方理粗错,自然者真。今坑中所得乃在土石中,渗溜成条,若丝发状,土人谓之老翁须,似此者极难得。方书用生银,必得此乃真耳。金屑,古方不见者#28。银屑,惟葛洪治痈肿五石汤用之。今人多不用,惟作金银薄入药甚便。又金石凌、红雪、紫雪辈,皆取金银取汁,此亦通用经炼者耳。

陶隐居云:金之所生,处处皆有,梁、益、宁三州多有,出水沙中,作屑,谓之生金。辟恶而有毒,不炼服之杀人。建平、晋安亦有金砂,出石中,烧熔鼓铸为锅,虽被火亦未熟,犹须更炼。高丽、扶南及西域外国成器皆炼熟,可服。《仙经》以酰、蜜及猪肪、牡荆、酒辈,炼饵柔软;服之神仙。亦以合水银作丹砂外,医方都无用者,当是虑其有毒故也。《仙方》名金为太真。

《日华子》云:金,平,无毒。畏水银。一镇心,益五脏,添精补髓,讽利血脉。

禹锡谨按:《药性论》云:黄金屑,金薄亦同。主小儿惊,伤五脏,风痫失志,镇心安魂魄。杨损之云:百炼者堪,生者杀人。水饮合膏一饮之即不炼。

今注:医家所用皆炼熟,金薄及以水煎金器取汁用之,固无毒矣。按陈藏器《拾遗》云,岭南人云生金是毒蛇屎,此有毒。常见人取金掘地,深丈余,至纷子石,石皆一头黑焦,石下有金,大者如指,小犹麻豆,色如桑黄,咬时极软,即是真金。夫匠窃而吞者,不见有毒。其麸金出水沙中,毡上淘取,或鹅、鸭腹中得之,即便打成器物,亦不重炼。煎取金汁,便堪镇心。此乃藏器传闻之言,全非。按据宋朝收复岭表,询其事于彼人,殊无蛇屎之事,入药当必用熟金,恐后人览藏器之言惑之,故此明辨。

《海药》云:按《海#29州记》云出大食国,彼方出金最多,凡是货易并使金。钱#30性多寒,生者有毒,熟者无毒,主癫痫,风热上气,咳嗽,伤寒,肺损吐血,骨蒸劳极渴,主利五藏邪气,补心,并入薄于丸散服。《异志》云:金生丽水。《山海经》说:诸山出金极多,不能备录。蔡州出瓜子金,云南山出颗块金,在山石间采之。黔南、遂府、吉州水中并产麸金。又《岭表录此》#31云:广州治涯县有金池,彼中居人忽有养鹅鸭常于屎中见麸金片,遂多养收屎饕淘之,日得一两或半两,因而至富矣。

《宝藏论》:凡金有二十件:雄黄金、雌黄金、曾青金、硫黄金、土中金、生铁金、熟铁金、生铜金、偷石金、沙子金、土碌砂子金、金母砂子金、白锡金、黑铅金、朱砂金,已上十五件,惟只有还丹金、水中金、瓜子金、青麸金、草砂金等五件是真金,余外并皆是假。

《衍义》曰:金屑,不曰金,而更加屑字者,是已经磨屑可用之义,如玉浆之义同。二经不解屑为末尽,盖须烹炼,锻屑为薄,方可研屑入药。陶隐居云:凡用银屑,以水银和成泥,若非锻屑成薄,焉能以水银和成泥也?独不言金屑,亦其阙也。生金有毒,至于杀人,仍为难解。有中其毒者,惟鹧鸪肉可解,若不经锻屑,则不可用。颗块金即穴山,或至百十尺,见伴金石,其石褐色,一头如火烧黑之状。

银屑

味辛,平,有毒。主安五脏,定心神,止惊悸,除邪气。久服轻身长年。生永昌。采无时。

《图经》曰:文具金屑条下。

陶隐居云:银之所出处,亦与金同,但皆是生石中,炼饵法亦相似。今医方合镇心丸用之,不可正服尔。为屑,当以水银研令消也。永昌本属益州,今属宁州。《仙经》又有服炼法,此当无正主疗,故不为本草所载。古者名金为黄金,银为白金,铜为赤金。今铜有生熟,炼熟者柔赤,而本草并无用。今铜青及大钱皆入方用,并是生铜,应在下品之例也。

《唐本》注云:银之与金,生不同处,金又兼出水中。方家用银屑,当取见成银薄,以水银消之为泥。合消石及盐研为粉,烧出水银,淘去盐石,为粉极细,用之乃佳。不得已磨取屑尔。且银所在皆有,而以虢州者为胜,此外多锡秽为劣。高丽作帖者云,非银矿所出,然色妬#32不如虢州者。又有黄银,《本经》不载,俗云:为器辟恶,乃为瑞物。

禹锡云:谨按《药性论》云:银屑,君。银薄同。主定志,去惊痫,小儿癫疾狂走之病。

《子母秘录》:妊娠卒腰背痛如折。银一两,水三升,煎取二升,饮之。

青霞子云:《金液还丹论》:银破冷除风。

《衍义》曰:银屑,金条中已解屑义,银本出于矿,须煎炼而成,故名熟银,所以于后别立生银条也。其用与熟银大同。世有术士,能以朱砂而成者,有铅、汞而成者,有焦铜而成者,何复更有造化之气?岂可更入药?既有此类,不可不区别。其生银,即是不自矿中出,而特然自生者,又谓之老翁须,亦取像而言之耳。然银屑经言有毒,生银经言无毒。释者漏略不言。盖生银已生发于外,无蕴郁之气,故无毒。矿银尚蕴蓄于石中,郁结之气,全未敷畅,故言有毒。亦恶锡。

生银

寒,无毒。主热狂惊悸,发痫恍惚,夜卧不安,讝音詹语,邪气,鬼祟。服之明目,镇心,安神定志。小儿诸热丹毒,并以水磨服,功胜紫雪。出饶州、乐平诸坑生银矿中,状如硬锡,文理粗错,自然者真。

《图经》曰:文具金屑条下。

禹锡云:谨按陈藏器云:生银味辛。

《日华子》云:冷,微毒。畏石亭脂、磁石。治小儿冲恶,热毒烦闷。并水磨服,忌生血。又云:朱砂银,冷,无毒。畏石亭脂、磁石、铁。延年益色,镇心安神,止惊悸,辟邪。治中恶蛊毒,心热煎烦,忧忘虚劣。忌一切血。

灵砂

味甘,性温,无毒。主五脏百病,养神安魂魄,益气,明目,通血脉,止烦满,益精神,杀精魅恶鬼气。久服通神明,不老轻身神仙,令人心灵。一名二气砂。水银一两,硫黄六铢,细研,先炒作青砂头,后入水火既济炉,抽之如束针绞者,成就也。恶磁石,畏咸水。

水银粉

味辛,冷,无毒。畏磁石、石黄。通大肠,转小儿疳,并瘰疬,杀疮疥癣虫,及鼻上酒齄,风疮燥#33痒。又名汞粉、轻粉、峭粉,忌一切血。新补。见陈藏器及《日华子》。

《经验方》:治小儿吃泥及脓肚。腻粉一分,用沙糖溲丸如麻子大。空心米饮下一丸,泻出土,差。

《孙用和方》:治虚风。不二散:腻粉一两,用汤煎五度如茶脚,熳上焙干,麝香半两,细研如粉,每服一字,温水调。但是风,临时服半钱或一钱匕,看虚实加臧。又方:治血痢。腻粉五钱,定粉三钱,同研,用水浸蒸饼心少许,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七元或十元。艾一枝,水一盏,煎汤下,艾汤多亦妙。

《衍义》曰:水银粉,下涎药,并小儿涎潮、瘛瘲多用。然不可常服及过多,多则有损兼行。若兼惊,则尤须审谨。盖惊为心气不足,不可下,下之裹虚,惊气入心不可治。若其人本虚,便须禁此一物,谨之至也。

图经衍义本草卷之三竟

#1岩:晦明轩本作『岩』。

#2正:晦明轩本作『贞』。

#3?:原作『协』,据晦明轩本改。

#4胴:晦明轩本作『脂』。

#5杯:晦明轩本作『石』。

#6皮:晦明轩本作『肛』。

#7治遍身风二灵散:晦明轩本作『治偏头痛至灵散』。

#8金:『金』下原衍『苗今有』三字,据晦明轩本删。

#9刑:晦明轩本作『形』。

#10盐:疑当作『临』。

#11背:晦明轩本作『皆』。

#12水中:晦明轩本作『中水』。

#13榻:晦明轩本作『搨』。

#14篦:晦明轩本作『粗』。

#15用:晦明轩本作『则』。

#16捻:晦明轩本作『抖』。

#17衣:晦明轩本作『头』。

#18挺:晦明轩本作『梃』

#19傅信:晦明轩本作『经验』。

#20嗽:晦明轩本作『漱』。

#21一镒:此二字原脱,据晦明轩本补。

#22止:晦明轩本作『上』。

#23亦:原作『赤』,据晦明轩本改。

#24末:原作『木』,据晦明轩本改。

#25撰:晦明轩本作『噀』。

#26朔:晦明轩本作『嗍』。

#27释:晦明轩本作『稀』。

#28者:晦明轩本『者』上有『用』字。

#29海:晦明轩本作『广』。

#30钱:晦明轩本作『金』。

#31此:晦明轩本作『异』。

#32妬:晦明轩本作『青』。

#33燥:晦明轩本作『瘙』。

卷四玉石部中品